探析优质小麦栽培与提升种植效益方法

2024-04-25 23:54李爱云
新农民 2024年7期
关键词:养分优质小麦

李爱云

(宁阳县泗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泰安 271402)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小麦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探讨优质小麦的栽培技术和种植效益的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影响小麦栽培和种植效益的因素分析

1.1 内部遗传品质

小麦品种的内部遗传品质对其生长习性、生理特性和综合耐性有着深远的影响。每个小麦品种都拥有独特的遗传基因组,这些基因决定了小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表现和适应性。通过选择具有优良基因型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抗逆性。优良基因型的品种通常具有更好的光合作用能力、养分吸收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能够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更高的产量。遗传改良和杂交育种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小麦品种的改良和培育。通过杂交育种,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基因组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更优异特性的新品种。这种方法可以整合多个品种的优点,如高产、耐旱、抗病等,从而提高小麦的综合性能[1]。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为小麦遗传改良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小麦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从而实现对特定性状的改良。这为小麦品种的创新和优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1.2 外部环境条件

影响小麦栽培和种植效益的外部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病虫害等多个方面。小麦是一种温带作物,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需求不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小麦生长还需要适宜的光照和降水,不同品种的小麦对光照和降水的要求也不同。在选择小麦品种和种植区域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是小麦生长的基础,土壤的肥力、酸碱度、透气性等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不同品种的小麦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同,一些品种的小麦适合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而另一些品种的小麦则适合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在选择小麦品种和种植区域时,需要考虑当地的土壤条件。小麦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在干旱地区,需要采取灌溉措施来保证小麦的生长所需的水分;在多雨地区,需要采取排水措施,避免水浸对小麦的影响。小麦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例如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茎基腐病、小麦蚜虫等。这些病虫害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小麦死亡。在小麦栽培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小麦栽培关键技术

优质小麦在籽粒硬度、粗蛋白(干基)指标等方面有着较高要求,为达到优质小麦高产、高效目标,需要抓好以下关键栽培技术环节:

2.1 品种选择

做好优良品种的筛选工作,不同品种对气温、湿度、光照等气候因素的适应性有所不同。应该综合考虑当地的温度范围、降水量和光照强度等因素,选择适应性较强的品种。在较寒冷的气候条件下,选择抗寒性强的品种,以确保在低温环境下也能正常生长和发育。小麦对土壤的要求包括土壤质地、湿度、肥力等方面。土壤质地影响着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因此需要结合土壤类型选择适合的品种。对于酸性土壤或盐碱地区,应选择具有耐酸性或盐碱性的品种,以提高产量和质量。种植制度包括种植密度、施肥水平、病虫害防治等。对于高密度种植或需要高产的情况,应选择具有较强抗倒伏和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针对不同的施肥水平,选择适应性较强的品种,以充分利用施肥提供的养分,促进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2.2 播种

2.2.1 整地与施肥

精细整地是整个种植过程的基础,它包含了耕翻、平整和压实等环节。通过耕翻,可以疏松土壤,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和渗透性,有利于水分和养分的渗透和吸收。通过平整,可以保持土壤的水分和肥力均衡,防止水分的积聚和流失。通过压实,可以加强土壤的机械强度和抗风化强度,并提高土壤温度,为小麦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足量的底肥施用可以提供小麦生长的养分,促进植株的发育和根系的生长。在进行施肥时,还应该注意肥料的种类、配比和使用方法。合理的肥料种类和配比能够满足小麦不同阶段生长的营养需求,促进小麦的健康生长。合理施用基肥和追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浪费,同时也可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和发育[2]。要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式。施肥时间的选择应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来确定,避免过早或过晚施肥导致养分浪费或对小麦生长产生负面影响。施肥方式可以选择传统的人工施肥或现代化的机械施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以提高施肥效果。要合理控制施肥量。施肥量的多少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小麦的生长需求以及肥料的特性来确定,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养分过剩或对环境造成污染。

2.2.2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通过消毒、包衣等手段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抗病性。种子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菌的侵害,这些病菌会附着在种子表面或潜伏在内部,导致种子发芽率下降甚至死亡。通过种子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病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存能力。常用的种子消毒方法包括化学药剂消毒、热处理消毒和生物消毒等。其中,化学药剂消毒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它利用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学物质对种子进行浸泡或喷洒处理,以杀灭病菌。种子包衣也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病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种子包衣是在种子表面包裹一层保护膜,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和养分供应。这层保护膜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和透气性,能够防止外界环境对种子的伤害,并促进种子的萌发和生长。种子包衣还可以添加一些营养物质和农药,以增强种子的抗病能力和生长发育速度。除了消毒和包衣,还有其他一些种子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发芽率和抗病性。种子浸泡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通过将种子浸泡在适当的溶液中,可以改变其生理状态,促进发芽和生长。还有一些新兴的种子处理技术,如基因编辑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改变种子的基因组或表面结构,进一步提高其抗病性和适应性。

2.2.3 适期、适墒播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抗逆能力。适期播种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包括温度、光照、降水等因素都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在选择播种期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合理判断。在温暖湿润的地区,可以选择早春或夏季播种,以充分利用充足的阳光和水分资源;而在寒冷干燥的地区,则应选择晚春或秋季播种,以避免低温和干旱对作物的影响。不同品种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有所不同,有些品种对高温和强光较为敏感,而有些品种则对低温和阴雨天气较为适应。在选择播种期时,需要综合考虑品种的生长习性和耐性特点。对于喜温耐热的品种,可以选择在气温较高的季节进行播种;而对于喜冷耐寒的品种,则应选择在气温较低的季节进行播种。总之,播种时间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麦苗的生长和发展。一般来说,应该选择气温适宜、土壤湿度适中的时候进行播种,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土壤墒情差时,先造墒再播种。或播后及时浇水,有利于出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壮。

2.2.4 要控制好播种量、播种深度

播种量的多少会影响到麦苗的密度和生长空间。过多的播种量会导致麦苗之间竞争过大,影响其正常生长;而过少的播种量则会导致麦苗稀疏,产量低下。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播种量,确保麦苗的整齐和健壮。要注意播种深度的控制。播种深度的深浅会直接影响到种子的发芽和生长。一般来说,播种深度应该适中,既要保证种子能够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又要避免种子被埋得太深或太浅。播深掌握在3~5 cm。

3 田间管理

杂草的生长会与小麦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线资源,并且通过竞争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小麦的生长。及时采取除草措施可以减少杂草对小麦的竞争,保证小麦正常发育。除草方法可以采用物理除草、化学除草或者生物除草等,具体选择方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环境要求来进行。小麦对养分的需求量大,尤其是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合理施肥对于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至关重要。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小麦生长的需要,利用化肥、有机肥或复合肥等进行施用。应注意施肥的时机和方法,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浪费和环境压力。小麦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是确保小麦正常生长的重要保证。浇水时应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土壤湿度进行合理的浇水量和浇水频次控制,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导致的病虫害和生长障碍。小麦易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赤霉病、锈病、蚜虫等。通过定期巡视、早期发现和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保护小麦的生长发育[3]。

4 做好农业产业规范与指导

4.1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资金的支持,提供农资补贴和种植补贴等经济激励措施,以引导农民种植优质小麦。通过向农民提供补贴,可以减轻其经济负担,提高他们参与优质小麦种植的积极性和能力。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优质小麦种植,并提高其收益。政府可以加强科技创新的支持,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和科学的耕作方法,并引导他们使用高效的农机设备和种植技术。政府还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进行研究和开发优质小麦品种,并将其推广给农民使用,以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政府可以加强市场监管和质量监测,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对优质小麦的品质监控和标准制定,确保小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政府还可以开展市场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社会对优质小麦的认知度和需求,促进优质小麦市场的发展。

4.2 发挥科研单位技术支撑作用

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是科研单位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遗传改良和选择育种等手段,科研单位可以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等特点的小麦品种。这些品种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够提高农民的收益和土地利用效率。科研单位应加强对优质小麦品种的研究和推广,为优质小麦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栽培技术研究也是科研单位的重要职责之一。科研单位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小麦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条件的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这包括土壤调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措施。通过推广应用这些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促进优质小麦产业的发展。科研单位还应加强与农业生产实践的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科研单位可以与农业企业、农民合作,共同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等活动,将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通过这种方式,科研单位可以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农民,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益和技术水平。

4.3 加强农业企业的创新带动作用

农业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农业企业可以推动优质小麦品种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农业企业还可以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案,帮助农民科学种植,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和品牌推广策略,农业企业可以将优质小麦产品推向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此外,农业企业还可以与加工企业合作,开发小麦深加工产品,拓宽产品应用领域,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农业企业还可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和培训中心,农业企业可以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种植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示范效应不仅可以促进优质小麦的推广和应用,还可以带动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4.4 增强农民组织的协同推动作用

农民组织作为农民的代表和组织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组织优势。通过加强农民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可以形成一支强大的农民力量,为优质小麦的栽培与种植效益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农民组织可以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优质小麦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建立农民合作社、农业协会等组织形式,农民组织可以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推动优质小麦产业链的发展。例如,农民组织可以与农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展订单种植、统一销售等活动,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同时,农民组织还可以与政府部门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推动优质小麦产业的发展。农民组织还可以发挥信息传递和技术指导的作用。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和技术咨询热线,农民组织可以及时向农民传递有关优质小麦的最新技术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民做出科学的决策和管理。此外,农民组织还可以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解决农民在优质小麦栽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5 结语

优质小麦的栽培与种植效益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多个环节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只有不断提高栽培技术水平,才能实现优质小麦的高产、高效、优质生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养分优质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哭娃小麦
养分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