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气象科普短视频之思考

2024-04-25 11:47赵琮奇楼忆璟袁盼盼沈芃芃
传播力研究 2024年8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气象科普

◎赵琮奇 袁 超 楼忆璟 袁盼盼 沈芃芃

(1.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0;2.浙江省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0;3.温岭市气象局,浙江 温岭 317500;4.丽水市莲都区气象局,浙江 丽水 323000)

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特别是在移动网络技术和智能终端广泛推广后,社会公众的信息获取渠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短视频应用是新型媒介的典型代表,可以实现网络信息直观化和立体化,将其应用于气象科普和宣传中可以拓展气象信息的宣传范围,并能够给予受众参与气象信息服务的机会。

一、融媒体概述

融媒体是指新旧媒体相互融合,其包含内容、形式和宣传等多个层面的整合。融媒体整合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功能优势,媒体融合并不是指新旧媒体完全融合,而是在传播模式、制作模式等方面的交叉融合。

二、短视频在气象科普方面的优势

(一)满足用户多渠道获取信息的需求

在数字媒体技术支撑下,新媒体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功能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明显冲击,使得社会公众开始向各种新媒体偏移。在现代化高新技术的支撑下,网络阅读为人们创造了多种便利条件,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实现自主性阅读。同时,短视频应用承载着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信息表现方式,应用短视频可以实现信息内容立体化呈现,科学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信息需求。

(二)优化气象科普的效果

短视频应用可以拓展气象科普渠道,利用短视频载体能够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就目前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应用短视频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可以实现信息全面报道,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应用直播的方式宣传气象信息,使得社会公众全面、及时了解气象信息,并能够在短视频平台发表自身的个性化观点,从而与社会达成共识。

(三)多元创新气象科普方式

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和接收者,导致网络信息的容量明显增加,丰富多样的信息内容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利用短视频科普气象信息可以拓展气象信息的传播范围,切实保障气象信息的平等性。除此之外,为了满足社会公众对气象信息的多元化需求,气象信息科普中可以利用短视频对其进行故事化处理,在短视频平台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播放,从而打破传统固化的说教模式,运用富有趣味性的气象科普方式激发公众对气象信息的兴趣。

(四)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短视频应用具有即时性、定向、网络传播的特点。与传统气象科普工作相比,凭借短视频即时性传播和碎片化传播功能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社会公众能够利用智能终端快速查阅气象信息,采用这种气象科普和宣传方式能够充分保障气象信息的时效性,使得社会公众都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和智能终端等接收气象信息,从而明显提升气象科普的整体服务水平。

(五)增强气象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短视频具有短小精练、耗费流量少的特点。在网络技术广泛普及的背景下,短视频在网络环境中得以快速传播,公众可以自主运用多种媒体软件快速浏览短视频信息,同时也可以依据对视频信息的偏好等选择转发分享气象信息,通过公众转发宣传的方式能够拓展气象信息的覆盖面。

三、气象科普面临的挑战

(一)气象科普方式单一

在社会创新发展的背景下,气象科普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但是就目前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气象科普工作存在着宣传渠道单一的弊端,大部分气象科普习惯应用开放性参观、知识讲座等方式,这种气象科普和宣传方式导致社会公众处于被动地位,使气象信息缺乏吸引力,难以调动社会公众的主观能动性,虽然社会公众可以记忆气象相关知识,但是短暂的记忆并不能实现气象知识的转化。

(二)气象科普内容缺乏亲和力

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功能呈现出便捷性传播特点,多种具有时代性特征的传播模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公众是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主体,所以气象科普工作中需要关注社会公众的客观喜好和文化认知等,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科普气象知识。同时,气象科普工作中也要关注知识内容的专业性和完整性。

四、融媒体环境下利用短视频开展气象科普的策略

在融媒体环境下,各大媒体和气象服务中心都开通了新媒体账号,应用微信、快手、抖音和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普及气象知识。同时,大部分媒体应用多种现代化先进的技术搭建了融媒体中心,通过多渠道分发的方式推动气象媒体向短视频转型[1]。例如,浙江天气官方抖音账号,在2023年11 月16 日推出“浙江人也想看雪”的短视频,结合社会热点拓展短视频内容,通过黑龙江、吉林与浙江的天气对比的方式满足社会公众的热点追求,点击量超20 万,获得了很好的科普效果。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气象科普具有预防自然灾害的重要作用,所以利用短视频开展气象科普时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2018 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短视频的治理力度,通过集中治理的方式优化网络环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企业等入驻短视频平台,利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功能宣传气象知识,进而在气象科普过程中充分发挥短视频平台的重要作用[2]。因此,气象科普制作短视频时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在短视频内容制作过程中坚持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运用正向的气象信息引导社会舆论。

(二)围绕热点策划气象科普的主题

在“众媒”时代背景下,气象科普工作需要科学把握社会热点,围绕着社会热点策划主题,在主题驱动下拓展气象科普和宣传内容,运用这种气象科普方式更容易激发社会公众的情感共鸣。例如,利用短视频开展气象科普过程中,可以利用中国天气网、快手、微博和抖音等平台捕捉热点气象新闻,然后围绕着热点内容尽可能多地搜集气象科普知识。同时,气象科普过程中也可以关注地区重大天气的变化过程和预警信息等[3]。气象科普工作中也可以围绕着“3.23 世界气象日”“5.12 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要节日节点科普气象信息,在特殊节日面向社会公众宣传不同季节常见的气象灾害和预防方式等。但是气象科普过程中需要动态性把握社会公众的新闻信息获取习惯,依据社会公众的新闻阅读习惯合理选材,运用敏捷的思维和较高的信息素养深度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例如,在2023 年5 月12 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浙江天气联合中国气象局在抖音短视频平台推出标题为环球气象的短视频,短视频中主要介绍了厄尔尼诺现象,采用主持人口述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危害,同时还运用权威性数据论证短视频内容的真实性。

上述短视频素材主要来源于主流媒体平台和当地天气预报信息,以重大天气和极端天气等作为着手点,围绕着热点话题选材和确定主题,应用这种短视频制作模式可以博取社会公众的眼球。除此之外,编导在气象科普过程中还动态跟踪社会公众对短视频内容的信息反馈情况,依据受众的信息反馈调整短视频制作方式,通过科普元素和气象信息融合的方式吸引社会公众的注意力,运用短视频制作手法提升短视频的曝光度,借助短视频平台的推荐机制优化气象科普效果[4]。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气象科普工作需要将防灾减灾知识融入网络环境中,使得社会公众潜移默化地转变思维模式,并形成早了解、早预防的意识和习惯,从而充分体现气象科普服务的重要意义。

(三)依据气象科普特征创新短视频内容

首先,应用短视频开展气象科普时要科学把握热点内容,运用具有吸引力的现象标题和内容吸引受众,这对气象编导的专业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短视频编辑过程中需要将专业性知识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不仅要保障气象内容的严谨性、逻辑性,同时运用贴合公众现实生活的方式帮助受众理解。例如,在《2020 年末寒潮》短视频中,在防范措施中运用押韵的方式解读气象科普信息,简洁精练的语言便于社会公众深刻理解。

其次,短视频编辑过程中可以尝试创新气象科普的表现方式。例如,短视频报道中可以选择应用主持人专业讲解和实景搭配的方式,并运用快问快答的方式解读气象灾害的防范措施,应用这种互动方式可以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其中,使得社会公众在互动参与中深刻认识各种气象灾害的应对措施。为了增添气象科普的趣味性,气象科普过程中可以围绕着气象知识内容编制情景剧,通过天气预报和电影经典片段融合的方式制作气象科普短视频,应用该方法打造爆款短视频,科学满足社会公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

再次,利用短视频开展气象科普时要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现实需求和阅读心理,短视频创作过程中可以关注视频的完播率,优化短视频的整体科普效果,利用新媒体平台承载的大数据技术全面分析短视频完播率、点赞量和评论转发量等,依据这类指标客观了解社会公众的阅读习惯[5]。例如,在短视频制作过程中可以将视觉效果较强的片段放在视频开头,在“黄金三秒”快速吸引社会公众的注意力,并运用层次性推进的故事情节发展方式给予社会公众代入感。

最后,气象科普制作短视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现实生活需求。在我国社会经济高质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追求明显提升,因养生和旅游等原因关注气象信息的现象越来越多。气象科普制作短视频过程中可以深入分析社会公众关心的内容,应用“生活指南”的气象科普方式保障短视频内容迎合社会公众现实生活,充分发挥气象科普的社会服务作用。例如,在“五一”假期之际,浙江天气曾推出“五一去哪玩呢?来看祖国大江南北天气如何”的短视频,详细介绍了我国各地的天气状况。视频中介绍“五一”假期末尾浙北地区可能出现雨水天气,并建议人们提前做好返程规划。由此可见,运用气象科普内容能够帮助人们提前了解天气,避免因天气原因影响干扰出行计划。

(四)关注后期制作,提升业务水平

在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化高新技术创新应用的背景下,气象科普过程中制作短视频需要秉承与时俱进的思想。同时,在短视频创作过程中要关注后期制作的重要性,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综合处理声音、图像和文字等信息,通过多种信息载体融合的方式优化短视频传播效果。除此之外,在未来短视频创作中,气象科普可以尝试应用全景VR 技术呈现高清场景,同时也可以通过多视频搭接的方式丰富社会公众的观看体验[6]。应用多种现代化高新技术可以实现短视频表现形式多元化,为气象科普增添更强的感染力,从而明显优化短视频的传播效果。

气象科普创作短视频时,编导不仅要从宏观视角统筹规划各处细节,严格把控和审核各处细节,从题材选择、文稿编辑、图形和视频制作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同时要对画面的场景、特效和音效等包装进行科学控制,从全局角度创新短视频创作方法,确保短视频编辑制作的各处细节得以有效衔接。

(五)利用短视频宣传气象灾害和防范措施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频繁发生,这类自然灾害对人们的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等具有不同程度的威胁。因此,气象科普工作中需要关注气象灾害和防范措施宣传工作,可以利用短视频宣传气象灾害的常见问题和针对性防范措施。从传播视角来看,短视频是现代化社交传播的重要载体,利用短视频载体可以将知识内容传递给更多的群体。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开展以气象科普为主题的活动,旨在赢得社会公众对气象科普工作的认同,利用多种短视频渠道宣传气象科普信息,向社会公众展示气象发展成就和科学知识等,采用这种方式打造更多优质的短视频作品。因此,气象科普工作需要全面把握新媒体技术和短视频传播的基本规律,在用户思维驱动下打造出更多优质的短视频作品。

五、结语

总的来说,短视频作为新兴媒介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其应用于气象科普可以充分发挥其传播功能和作用,利用短视频多渠道传播功能可以向更多的社会公众推送气象信息,使社会公众根据气象预警信息主动采取防范措施,从而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将气象宣传知识融入于短视频创作,可以优化气象信息传播效果,从而提升气象信息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气象科普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科普达人养成记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