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角下提升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2024-04-25 04:04李太红李德权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劳动发展教育

李太红 李德权

(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安徽淮南 232001)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入开展劳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阐明了高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高校应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发展方向,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2]。研究并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升劳动教育在高校育人过程中的实效性,是高校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现实举措,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

一、困境与成因:高校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一)劳动教育内容:个性化不强。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是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不等于排除人的个性,人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的。高校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对劳动教育的内容把握不清、本质内涵了解不深,容易出现个体与群体的混同化、个体之间的同质化等误区,体现为劳动教育内容导向不明确,影响劳动教育实施效果。高校对劳动教育的理念认识不清、内涵解读不够、功能定位不准,将劳动教育等于体力劳动、志愿服务、促进就业等工具化目标,忽视了人的个性化特质,模糊了“人全面发展”的价值标准[3]。一方面,劳动教育内容定位同质化忽略受教育主体的需求。高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扮演着供给侧的角色,负责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为了便于协调统筹,一般采用统一的标准制定教育规则,采用统一的管理准则适用于全校所有年级、专业,忽略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特色化、个性化劳动教育教学与实践设计,劳动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明显弱化。在需求侧,同质化的劳动教育方式、“碎片化”的活动内容、重“量”轻“质”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及时关注和回应,引起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轻视甚至排斥。另一方面,“劳”与“育”结合不紧密影响个体特质培养[4]。有劳缺育,学校劳动教育停留在劳之“形”。学校劳动为了完成教育任务,更重视身体力行的劳动实践,对于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和自强奋斗的品质培养却常常缺席,随之偏离了劳动教育的初衷。有育无劳,家庭教育普遍崇尚“知识改变命运”理论,重视劳动的理论学习,忽视体力劳动的育人价值,长此以往使得体力劳动在家庭教育长期遭受“冷遇”[5]。

(二)劳动教育目标:时代性匮乏。劳动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目前各大高校劳动教育更新缓慢,学校对社会环境存在着认知偏差;同时,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导致不良舆论和碎片化信息占据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劳动目标教育的实现产生了现实困境。具体体现为:第一,传统劳动教育目标模糊。传统劳动教育方式以理论授课为主,教师基于自身教育经验给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工具化灌输,是相关概念和知识的单向传递,目的是完成教学授课任务;在实际的操作层面,更是点到为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劳动教育的模式重过程、轻效果,没有明确的培养方向,难以达成育人目标。第二,劳动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大多高校教育理念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侧重课堂知识的学习和学术思维培养,随之而来的是简单的体验式劳动;培养动手能力的专业劳动实验课程较少、校企联合培养职业化劳动技能力度不够、对标科技前沿专业劳动实践开展鲜少,导致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实践性薄弱且与时代脱轨。第三,“新”劳动教育目标弱化。当下高校对“以劳创新”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在促进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思维转化力度不够,缺少与专业人才培养一致的精准化定位和前沿性规划,无实际的配套举措引导劳动教育向实现创新目标转变,使得在培养学生学术研究、创新创业等新型劳动目标时仍停留在表面。

(三)劳动教育形式:专业性薄弱。随着新业态的不断涌现,社会对劳动分工的要求更加精细,劳动分类趋于多样化、专业化,劳动目的也不同于传统劳动,这为高校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高校没有系统化的劳动教育方案作为依据,基本以第二课堂活动为主线,结合“碎片化”的方式,运用主题教育或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劳动教育目标。且集中于大一新生入学、雷锋月等固定时间段,缺少系统规划、科学渗透及有效衔接。一方面,劳动教育效度不够异化了劳动教育的功能。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高校沿袭传统的劳动教育组织方式的同时,开展线上劳动教育课程,开辟勤工助学岗位等,试图调动大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多样的劳动教育方式改善了传统劳动教育的弊端,但长期“有劳动无教育”的机械式学习与劳作,重形式、轻结果的实施范式异化了劳动教育的功能,进一步影响劳动教育的效度。另一方面,劳动教育深度不够窄化了家国情怀。劳动者是完成生产实践的主体,道德约束与主观能动驱动劳动者完成生产劳动。某种程度上,劳动教育的深度决定了人的主动性和道德自觉的程度。新时代的大学生有理想、有知识,是愿意努力奋斗的一代,主张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个人价值,呈现显著的个人本位特征[6]。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积极挖掘传统劳动教育的新意义,将劳动的“利己”属性与服务社会的“利他”属性相结合,开展有深度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兴旺结合起来,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融合与发展:人的发展理论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明确劳动教育的任务,满足不同主体的多元化需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满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人的需要满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不一,但个体需要可以推动社会生产,是社会生产活动得以延续的基础和根本动力,推进了人类社会进步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更加发达,信息交换速度加快,大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更加敏锐,同时受地域环境、成长经历、家庭教育等内外因素的交叉影响,他们有更加丰富多元的个体需求。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应将育人目标放在首位,不断强化个体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态度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劳动教育培养目标,细化每一阶段劳动教育成果;教育者应摒弃将预设的知识概念机械地传授给学生的传统教学方式,将传统固化的教育模式改为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情境和实践场景,让不同阶段的学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都能有所进步。尊重多元主体的个性化需求,优化劳动教育培养方式,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提高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深入探索劳动教育助推个性发展、综合育人的重要途径。

(二)明确劳动教育的核心,实现人的劳动能力不断提高。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主要是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社会交往生活中,逐渐形成生产劳动、社会交往、创新创造、科学研究等能力,能够满足人生存与发展需求。也就是说,人的能力是人生成自我和实现自我的根本路径。新时代社会生产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使劳动者的内涵和标准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劳动者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需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在传统劳动教育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发展理念。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劳动能力的提升。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注重能力培养,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劳动技能,为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注重劳动教育创新创造功能的挖掘,将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融入劳动教育之中,开展创新创造型劳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先认知再实践,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明确劳动教育的内涵,促进学生个性自由与社会关系发展。社会关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个体个性汇集到一起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个体个性实现的根本依托[7]。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生存与发展,社会关系的丰富程度影响个体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主要是指人发展的自主性,人的活动摆脱了社会关系的强制束缚,实现最大价值的个性发展。青年学生要通过劳动教育认识到劳动的本义和深刻内涵,理解劳动实践活动的绝对自由和相对自由,主动摒弃劳动异化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参与有内涵的劳动活动,在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学习与践行中实现个性自由发展。社会关系为个人自由发展提供条件,通过深化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流,推动个人和社会共同发展。通过改善社会关系和丰富人性,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引导青年学生融入社会发展的时代浪潮。引导青年学生理解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要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劳动精神、劳动态度、劳动意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实践与思考:人的发展理论视角下高校劳动教育的提升路径

(一)聚焦劳动教育的具体性,培养劳动认知。人的全面发展既有历史的依据,也有现实依托,是客观存在。在不同层面研究探讨劳动教育的实效性,要将普遍个体和特殊个体的人作为对象。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正确处理教育对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类本质”和“个体特质”这两对矛盾[8],要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和方案,运用灵活、有效的方法,关注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个性目标和自我价值的现实需求,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需求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因材施教,推行差异化教学。低年级注重劳动启蒙教育,培养劳动思维与习惯;高年级强调多种就业观、实践能力培养;同时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差异化需求,增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拓展劳动教育宽度,全方位培养学生劳动认知。运用“劳动+学科”的方式,充分讲解劳动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自觉将劳模品质、工匠精神等特质融入第一课堂,在长期的知识学习中培养正确的劳动认知。同时,建设校园劳动文化宣传阵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融合,通过榜样人物事迹学习、开展志愿服务,积极培养当代大学生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劳动精神。

(二)聚焦劳动教育的全面性,培养劳动能力。人的全面发展蕴含着的全面性是个体思想觉悟、行动能力、认知水平的全面发展。教育对象通过文化熏陶、技能培养、实践拓展,实现劳动认知重构,全面提升劳动能力。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有效衔接劳动教育情境,激发学生体验劳动实践的内在动力,构建“多重维度”的教育模块,让学生主动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劳动能力。这一阶段,要结合第一课堂理论学习成果,将长期开展劳动理论学习的导向功能和价值目标转化为内生动力;发掘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外在资源,运用“课堂活力”效应,培养学生行动自觉。一方面,优化第二课堂劳动育人方案,突出育人“活力”。明确劳动教育活动开展方案,有规律开展志愿服务、学科竞赛、工程技术大赛等活动,在课外劳动教育中融入专业劳动教育元素,加强自身劳动能力训练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不断突出劳动教育学科地位。另一方面,拓展校外劳动实践平台,提高劳育水平。高校要拓展校外劳育资源与平台,将劳动教育演变成为一种能力教育。建立校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挖掘校外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打造分层次、多类别的劳动教育实践网络,创新劳动教育形式,让劳动教育“活”起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三)聚焦劳动教育的发展性,培养劳动思维。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人的个性、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而发展的目的则是实现人类对自身的解放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9]。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不断升级,这要求教育行业必须保持开放的姿态,与时俱进开展劳动教育。高校要聚焦劳动的发展性,在劳动教育的方法、形式、内容上创新,培养学生的劳动思维。一方面,重视劳动教育的开放性。扩展劳动教育范围,重视知识生产,自觉将劳动审美教育、消费教育、闲暇教育纳入劳动教育范畴。同时,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化的劳动教育纳入“新”劳动教育内容,营造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劳动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注重体现劳动教育的时代性。劳动教育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引导学生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学习,扩展眼界。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类赛事,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需求,加强学科知识与互联网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积极鼓励学生到基层、到一线,积累劳动经验,加强锻炼;或是在科学研究、创新创业中,增长学识与才干,将劳动成果真正应用于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改善民生领域。

总之,劳动教育应满足多元主体需要、促进人的劳动能力提高、学生个性自由与社会关系得到发展。高校要坚持劳动育人理念,把握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发挥“新”劳动教育功能,采用多种举措培养学生的劳动认知、劳动能力、劳动思维,让学生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