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定义,无畏挑战,静心感受“她力量”

2024-04-24 09:25文|陈
出版人 2024年4期

文|陈 源

在“女神天团”的友情助阵和“发行男团”的强力推动下,希望这本书能收获喜人的果实。

图为《做自己的光》所赠明信片其中一面

跌入谷底,却能逆风翻盘;创业之艰,仍能咬牙坚持;为人之母,家庭和事业取得平衡。这背后到底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着 依涅重生?《做自己的光》一书以随笔散文的形式,记录了作者的人生历程,涵括自我激励和自我成长。作为本书的责编,做这本书也是让我“做自己的光”的宝贵经历。

缘起:出版的种子小而美

2022 年底,由于筹备水木然“人间清醒”系列图书的线下签售活动,加了 依的微信。2023 年8 月,洪水冲毁了中图网河北涿州的仓库。我随手转发了几条令我们揪心的相关报道——它们再次叩击了 依善良的心门。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她还是香港慈善总商会理事。

此后, 依便开始询问我出书事宜。我们两人素未谋面,却一直坦诚相待——可以说,是她的善良和我的真诚,促成了《做自己的光》一书的出版。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基于我们得出的一致目标:要么不做,做就做好,我们开始了线上线下的紧密联系。

编辑过程:种子在发芽

经过选题论证后,我们把《做自己的光》定位为市场书——这之后便开启了产品打磨之路。

作为编辑,我们应该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编完一天的稿子,有的书稿让我们“元气大伤”,有的则让我们“元气满满”。所幸,《做自己的光》是后者。这也让我确信:文字无声,却蕴含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力量。

依的文笔清丽且灵动,简短又深刻,就像一个神仙姐姐把她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也是因为看完她十年积累而成的初稿,我对她从钦佩到心疼。谁能想到,这些充满阳光、正能量的文字背后,美貌与智慧并存的 依却经历过焦虑症、产后抑郁、创业之艰、分离之痛……那一刻,我在心中发出感慨: 依那光鲜亮丽、透彻清醒的背后,藏着那么多不为人知的遍体鳞伤和百倍努力。幸运的是,她曾经对自己的激励以文字为载体保存了下来,也就因此能够打动、帮助到更多人。

乍现的灵光:日思夜想的随机事件

《做自己的光》一书以时间为脉络是作者提交原稿的时候就确定的,但因为涉及的话题较多不便归类,具体要怎么编排犹未可知。某天编着书稿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几天前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发的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附着一句当月诗词。一拍大腿,正好可以把诗词作为辑封页,就这么定了。一年四季对应四个章节,象征着人生的“一度春风,一度夏忙,一度秋获,一度冬憩”。

巧合的是,又在某天,我无意间翻着推送,看到了种子纸的介绍——种子代表希望和生命力,代表着新的开始和未来的可能——多好的寓意,而且和书的主题契合,最初打算将它作为腰封用纸,后来想到腰封上要写人名,种下去似乎不妥,那就作为一个随书附赠的福利吧。更神奇的是,在后期和纸厂经理确认的时候,他说这是太阳花的种子,最佳种植时间是4 月——这不是既和“光”对上,又和面世时间吻合吗,我暗暗惊喜。

在某个灵感来敲门的白天,脑海突然出现了武志红老师朗诵的“活成一束光”,赶紧查了一下原文,是泰戈尔的《用生命影响生命》一诗。诗中提到的“请保持心中的善良”“请保持心中的信仰”“请相信自己的力量”,就像为这本书量身定制,我开心地把它用作明信片背后的文字。

匠心的美编:“不可能三角”中的端水大师

在这里,我必须狠狠夸奖我们社的宝藏美编厉琳老师。和她的默契搭档是在《人间清醒》之后,我被她的用心和在细节上的把握折服。她总能在版式设计、封面呈现上做出用心的小细节,还能很好地展现我想表达的及她想表现的。小小一张封面,在定稿前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改,有时候我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真心感谢用心、耐心的厉琳。

比如在《做自己的光》的版式上,要不是改样的时候去厉琳那儿问了一下,我都没想到月亮的阴晴圆缺部分做了突出,且和月份、书眉处一一对应。

如果说设计表现的是美编对细节和审美的理解及把握,那么时刻浮现在编辑脑袋中的两个字就是“成本”,尤其对市场书来说,严格控制成本是我们从头到尾都要把控的一个关键要素。我们确实没法既要、又要、还要,但我们的目标肯定是在美编厉琳和印务幸天骄的助力下,努力平衡价格、质感、美感这个“不可能三角”。

在做书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推翻原有的方案设计,并从头开始——从最初的双色刷边设想到后期确定四色印刷;从最开始想在封面上做出灯光效果到做了十几版封面,再到 依请了画家朋友文祯非老师为封面作画、张译心老师为内文配图,由“自由发挥”变为“命题作文”;从担心单封的钢线影响到画面的整体到改为双封面设计……无一不体现了美编、印务和责编之间对成本和美学之间的平衡和取舍。

就在这样一轮轮的推翻重来、打磨优化、核算成本之后,《做自己的光》逐渐成形,离我们心中想要的样子越来越近。

给力的作者:“女神天团”友情助阵

在和 依的接触过程中,我看到一个女性真正的高级原来是:精致的外表、见过的世面、坚韧的内心和聪慧的大脑。她的乐观和努力也时时刻刻影响着我,我想这也是成功人士的共性之一。

作者 依作为笑看人生百态的观察者,心怀赤诚、坚韧,直抵内心,引人共鸣;作为陷入至暗时刻的创业者,直面抑郁、焦虑,绝处逢生,度人度己。除了 依跌宕起伏的经历、干净利落的文笔,还有她丰富的社会资源,可以说这本书自带卖点。

依曾是媒体人,在报社写过乐评专栏,与演艺圈众多艺人是朋友。歌手杨钰莹温情导读、演员黄奕、演员左小青倾情作序,演员金巧巧、演员蒋小涵、歌手周艳泓、亚太杰出女性联合会主席王曼郦、洪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席洪子晴、Lady Boss 创始人柳婉琴联袂推荐……这群精英女性集体助阵,提供了诚挚的推荐语及印签,也使《做自己的光》一书集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身。

尊重市场:静待花开

好的作品在打动他人前,首先要打动自己。如此,才容易产生情绪共鸣。虽然我们在做书的过程中,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去呈现、去排版、去设计;虽然我们在合作过程中,充满了热情、喜悦和祝福,可是它在市场上的反响,对我们而言仍是个“玄学”。

如果说沟通、设计、制作是我们能控制的,那么后期市场的反应是我们未知的。好在我们既有市场部的“发行男团”,负责各个渠道的配货,也有多才多艺、漂亮可爱的营销编辑们联系小红书、微博、豆瓣等新用户端。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前布局,然后静观市场反应。因为《做自己的光》一书可以借助明星直播间、达人推荐等不同渠道进行带货;又因它的文艺气质,还想在小红书上做足宣传、推广工作,更精准地面向白领女性这一读者群体。预计在推完这两波之后,再进行大面积网络铺货。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同步制作电子书、有声书,在各大平台进行同步宣传。

此时,书还在最后的完善阶段准备付印;彼时,书已面世,接受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