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昭
数学过程性能力是在问题情境中理解数量关系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联系与迁移、推理和验证、表征与交流等综合能力。如何为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呢?
一、设置游戏情境支架,引发自主探究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按群数数的能力和5以内的加减运算能力,教师可以据此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合作学習10以内的加减运算。
执教“10以内的加减趣味运算”前,笔者引导幼儿进行“我们一起来碰5”的运算游戏,以回顾数字5的不同组合方法。游戏中,笔者为幼儿提供了牌面数字是1~4的扑克牌,让幼儿分成两队进行比赛,哪个队在规定时间内碰的5多,哪个队获胜。真实有趣的游戏情境激发了幼儿的探究热情。此外,笔者还通过调整扑克牌的种类、数量以及游戏规则,逐步提升游戏的难度,凸显教学的层次性和进阶性。
第一次游戏中,笔者提供了牌面数字是1,2,3,4的扑克牌各5张,让幼儿分成两队,每人每次抽取一张,和自己队的小朋友碰5(如抽到牌面数字为2的幼儿和抽到牌面数字为3的幼儿可以碰),积累了数字5的分解与组合经验。第二次游戏中,笔者提供了牌面数字是1,2的扑克牌各10张,牌面数字是3,4的扑克牌各5张,让幼儿分成两队,每人每次抽取一张。在牌面数字是1,2的扑克牌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两张牌凑成5的概率就下降了。此环节既帮助幼儿巩固了数字5的分解与组合方法,又调动了幼儿的思维,让他们发现可以用三张牌的牌面数字凑5,如两张牌面数字为1的扑克牌和一张牌面数字为3的扑克牌可以凑成5,一张牌面数字为1的扑克牌和两张牌面数字为2的扑克牌也可以凑成5。第三次游戏中,笔者再次增加了牌面数字是1和2的扑克牌,让幼儿自主寻找更多凑5的方法。以上教学,笔者通过逐步升级的游戏情境,帮助幼儿梳理了数字5的多种分解与组合方法。
二、设置开放性问题支架,明晰思维过程
开放性问题使幼儿有机会从不同视角思考同一个问题,有利于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比如,在上面活动中的第二个环节,有的幼儿发现了用三个数字凑5的方法,笔者适时提出“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凑出5”“你是怎么想到用三张牌凑5的呢”等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一名幼儿回答:“拿到牌后,我要想一想,哪张牌可以和我手里的牌凑成5。想好后,一看到那张牌我就知道了。”另一名幼儿回顾道:“我的牌面数字是1,我需要找4,可是没有4呀,我听到另外两名小朋友说,‘我们的牌面数字(2与2)加起来是4,于是,我们三人就碰在一起了。”这样的分享不但强化了幼儿自身的经验,而且促进了经验的推广。
三、设置区域活动支架,拓展探究实践
数学区域活动一般是通过班级常规区域——益智区来实施的。益智区材料的投放与安排对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教师应根据数学活动需要,围绕活动内容的适宜性与材料的有效性在益智区投放合适的材料,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在探索过程中逐渐突破自身的认知局限,实现思维进阶,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经过“我们一起来碰5”的运算游戏,尤其是经过第二次、第三次游戏的经验积累,幼儿有了3个数可以组成5、4个数也可以组成5的学习体验,他们的计算策略更灵活了。笔者延续上述游戏,在益智区投放了扑克牌,引导幼儿尝试玩碰6或碰7的游戏。
区域活动中,幼儿逐步发现6可以由两张牌(一张牌面数字为1的牌,一张牌面数字为5的牌;一张牌面数字为2的牌,一张牌面数字为4的牌;两张牌面数字为3的牌)、三张牌(三张牌的牌面数字分别为1,2,3;三张牌的牌面数字分别为1,1,4;三张牌的牌面数字都为2)、四张牌(三张牌面数字为1的牌,一张牌面数字为3的牌;两张牌面数字为1的牌,两张牌面数字为2的牌)、五张牌(四张牌面数字为1的牌,一张牌面数字为2的牌)、六张牌(六张牌的牌面数字都为1)来碰。7也一样,可以用多张牌来碰,最多可以用七张牌来碰。
为增强数学运算活动的趣味性,笔者在区域中投放了南瓜和骰子道具,并创设“种南瓜”的活动情境(笔者设置南瓜地里南瓜的收获量,如地里的南瓜达到9个就可以收获了),引导幼儿通过掷骰子,抓取和骰子点数一致的南瓜,将不同颜色的南瓜种到相应颜色的南瓜地里(数的分解)。在多轮掷骰子和“种南瓜”的过程中,幼儿要时时观察哪块地里的南瓜达到了设置的收获数量9(数的组合),因为谁先使南瓜地里的南瓜达到9,谁就可以收走南瓜,谁收走的南瓜多,谁赢。笔者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游戏,换一种思维训练数的分解与组合,拓展了幼儿在不同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搭建辅助探究支架,调控学习进程
活动中,教师应当观察幼儿的学习动态,掌握幼儿活动的水平层次和需求,及时采取措施,调控幼儿的学习进程,扮演好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
如在“种南瓜”游戏中,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很快利用投放的材料进行游戏,他们会考虑自己投掷的骰子数量,观察每块南瓜地里的南瓜数量,并合理分配与骰子数量相对应的南瓜,以达到自己既可以收获,又保证下一轮的幼儿赢的概率小的游戏效果,而能力较弱的幼儿一直难以取胜。这时,笔者降低游戏难度,并提问一方幼儿是怎样“种南瓜”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种,引导其分享成功经验,以提升另一方幼儿的游戏水平。如红色南瓜地有2个红南瓜,黄色南瓜地有4个黄南瓜,骰子点数是4,幼儿取了3个红南瓜放在红色南瓜地,取了1个黄南瓜放在黄色南瓜地。笔者问幼儿为什么这样操作,幼儿回答“我不能全拿黄南瓜,要是放4个黄南瓜,黄色地里就有8个南瓜,对方小朋友继续掷骰子,掷出骰子数1,很快就能赢得比赛”。思维能力稍弱的学生原本可能会直接取4个黄南瓜,随便一放就结束游戏,但是听了同学的分享,他发现在分配与骰子点数相对应的南瓜时,要综合考虑双方的输赢概率。同伴交流促进幼儿相互借鉴,逐步提升了运算能力。
又如,为使幼儿更快、更好地学习,明晰数字6的分解与组合方法,笔者在课堂上及时为学生提供了记录表等辅助学习工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游戏中,幼儿记录每次碰6的牌面数字有哪些,以及每块地种的南瓜数量,进而明确还缺几个南瓜就可以收获等。在笔者的指导下,幼儿记录自己观察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既加深了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又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碰6的扑克牌游戏中,幼儿观察并做出如下记录:抽到1,找5碰;抽到2,找4碰;抽到3,找3碰;抽到4,找2碰;抽到5,找1碰。幼儿根据多次记录会发现:只碰一次,共有五种方式可以碰6。后续再玩以数字6为收获数量的“种南瓜”游戏时,有利用表格记录并分析数据经验的幼儿明显比其他幼儿取胜的概率大。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