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到90年代,TVB和“港风”美人的全胜时代

2024-04-23 10:22水母
VOGUE服饰与美容 2024年5期
关键词:香港

水母

“港风”美人,闪烁的是时代的风采

提到“港风”美人,你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张面孔是谁?是留着一头黑长直的冷感美人王祖贤,还是蓬松短发、眼神俏皮的朱茵?抑或是双眼含情的周海媚、英气逼人的张敏、青春活泼的张曼玉? 90年代香港影视工业蒸蒸日上,留下了无数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影视作品,也批量打造了一群令人难忘的“港风”美人。

所谓“批量”,自然意味着“港风”有其公式可寻。比如妆容上,甚少用彩色眼影,而是用黑色眉笔、眼线强调眉眼的轮廓,红唇是妆容不可或缺的重点。相比后来强调氛围感的日韩妆容,“港风”妆容是一种张扬而惊心动魄的美,犹如烈焰冰霜,勾得人不得不注目。不仅仅是妆容,作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和首屈一指的现代化都市,90年代的香港堪称亚洲的潮流前线。早在1983年,刘晓庆就穿着一件红色衬衫登上央视春晚,风靡一时,她后来告诉媒体,这件衣服是她在香港旺角的“女人街”花5港币买的。在那个经济腾飞、商业火热的年代,颜色鲜艳、廓形分明的套装是女性的挚爱。

妆容和服饰之外,当时流行的发型无论长短直弯,都以体量感为第一原则《纵横四海》里钟楚红留下了大荧幕上最后的倩影,蓬松的大卷发搭配她的梨涡浅笑,是纵横江湖的盛世青春。而另一边,从《金玉满堂》到《金枝玉叶》,袁咏仪始终以短发示人,蓬松而乌黑的头发亦是生命力的象征。或长或短的乌发,配以大体量的耳饰,搭配明艳妆容,“港风”美人的要义,是十足的存在感。

外型易复制,但难以复制的是那个时代美人脸上的神采。从60年代开始,香港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这三十年的时光不仅见证了香港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也见证了女性进入社会发光发热、实现自我价值的历程。1960年起,得益于制造业的发展,原本居于家庭的香港女性开始走出家门,走进工厂和社会。1989年开始,彼时的香港政府决定扩展高等教育、增加学额。现如今回头看,正是这一系列举措的影响,让三十年后香港特区出现了第一位女性特首,无数女性在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各行各业成为了行业榜样。而站在90年代的开端看,这些变革更直接的影响也许是,越来越多的香港年轻人通过读书成为新中产,一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香港女性在未来的十年陆续进入职场,开始发光发热。因而,“港风”美人的美,不仅是站在时尚潮头的敢为人先,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气风发。

TVB,“港风”美人的晴雨表

港风美人的变迁,在TVB的電视剧中有最直观的呈现。从1967年启播以来,TVB出品的电视剧不仅是香港700万市民娱乐文化生活的必备,更是时代的风向标。从《奋斗》到《大时代》,香港这座城市的沉浮与兴盛,皆凝聚在一部部TVB的电视剧中。进入9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女性不再困囿于传统“相夫教子”的性别观念,开始在职场大展拳脚,TVB的电视剧中出现了越来越多职业女性形象。

1992年,曾志伟的表姐、时任TVB戏剧制作负责人曾励珍和台内高层商讨,希望妥善利用周日晚上10点到11点的时段。商讨的结果是制作单元剧集,同时将年轻的编剧和制作人邓特希提升为监制。当年4月,13集律政剧《壹号皇庭》在TVB首播。剧集围绕司法行业的四个男性角色展开:检察官、大律师余在春,“师爷”江承宇,事务律师周志辉,以及“沙展”周文彬。但在这四个常常一起夜蒲、一起吹水的中产男性之外,剧中让人耳目一新的是一群有事业、有自我的女性角色。

比如刘美娟饰演的江承宇的妹妹江承宙,英文名唤作Michelle——这无疑是最受港女青睐的英文名字之一。同在律政界打拼,身为律师的妹妹Michelle比花心嘴贱的哥哥更坚韧,也更有魅力。在法庭上,她永远沉着冷静,不卑不亢地为当事人发声;在法庭外,个性爽朗的她活泼灵动,开得起玩笑,更能快刀斩情丝。遭遇男友周少聪劈腿,对方妄图用“你强所以你能承受打击”推卸责任。Michelle则干脆利落地回击:“我可以承受打击,不代表我要面对这种伤痛。”即便在三十年后的今天看来,这样清醒的发言,完全是反PUA达人级别的。

除了Michelle,剧中还有唐毓文这样的女检察官、方家琪和程若晖这样的女“大状”。当时还是新人歌手的郑秀文在剧中客串了一个实习律师。不过二十出头的郑秀文,脸上还有婴儿肥,嘴唇用唇线勾勒出清晰的形状,和后来以另类时髦造型示人的百变歌手Sammi显然有很大区别。但是和剧中其他女律师、女检察官、女法医一起,一脸稚嫩的她已经演出了当时女性梦寐以求的样子。从这一意义上说,《壹号皇庭》的一炮而红,有几位男主角的魅力加成,但更重要的也许是这些奋力拼搏的女性角色,让以“师奶”为主体的观众,看到了一种理想的人生:她们打破男性垄断行业的壁垒,不仅勇于闯出自己的事业,亦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用波伏娃的话说,她们是“积极描绘自己命运航程的人”。

《壹号皇庭》的成功,让专注本土故事的TVB开辟了职场剧的新赛道。除了律师,医生、记者都纷纷成为了剧集的主角。1994年播出的《第三类法庭》即是以媒体和新闻业为舞台。第一类法庭是司法的审判,第二类法庭是传媒的监督,第三类法庭则是良知的叩问。剧中邵美琪饰演的女记者韦海怡戴着黑色贝雷帽出场,为浓墨重彩的“港风”增添了一丝法式风情。这个性格带着偏执、天生爱路见不平的女主角,奔走于不同的新闻现场,也受困于家庭的爱恨情仇里。从电视台记者到创办周刊,韦海怡的经历不仅折射了大时代中被挤压的灵魂,更映衬了90年代初期香港媒体的生态。2023年《新闻女王》里的明争暗斗,早在二十年前的《第三类法庭》中就可窥见。

戏如人生,不变的是坚韧

《新闻女王》火爆之后,人们才发现,原来香港人这么爱上班。电影《孤男寡女》里,女主角Kinki让男主角华少注意到,就是因她每次情场失意会在公司到处做清洁。更别提在TVB荣光绽放的90年代,几乎每一年都有一部大热的职场剧。从1992年到1997年,《壹号皇庭》前后拍了五部,从最初的13集一部,到最后一部有45集之长。除了郑秀文,王菲、宣萱都有份演出。作为这一系列的监制,邓特希不仅开创了TVB律政剧的先河,更明确了“气质大于外貌”这一选择职场剧演员的信条。正因如此,剧集拍到第五部时,他三顾茅庐,邀请当时身为明珠台新闻女主播的陈慧珊出演律师欧子强。

身为波士顿学院传媒专业毕业的高材生,陈慧珊做过女主播,亦在银行上过班,她的身上有一种天然的职业感。在《壹号皇庭》之后,她又在《鉴证实录》中演了女法医聂宝言。剧中,聂宝言和警察曾家原的CP分分合合,是“爱你在心口难开”的集大成者,亦是许多观众内心的意难平。但抛开感情不论,继承父亲遗志加入警队的聂宝言,集智慧与胆识于一身。在剧里,她会拿那些听闻“法医”就脸色大变的约会对象开玩笑,也会收起笑容,对经手的每一起案件负责。她说,人们通常觉得女性胆量小,但胆量的大小是不分性别的。她喜欢法医的工作,这是她的第一志愿,“一个人最要紧的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很清楚我的工作,是验出每一位死者真正的死因,不能让他们死得不明不白。”

在此之后,陈慧珊俨然成了职场女性专业户。她在《妙手仁心》中饰演了女律师,在《冲上云霄》中饰演了空姐。出场永远是刚刚过肩的黑直中长发和得体的套装,无论置身哪个行业,陈慧珊都能演出满满的职业气场。在离开TVB之后,陈慧珊嫁人生女,但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职业。四十多岁的时候,她仍然选择回到学校,在香港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戏如人生,人生亦如戏,在剧里剧外,陈慧珊都把“港风”美人的坚韧和自我演绎得淋漓尽致。

拍完《妙手仁心》第一部,邓特希出走TVB,但是他开启的职场剧风潮,成为TVB的传统被保留下来。从救火队员到急救医生,从律师到飞机技师,TVB的剧集几乎将所有的职业一网打尽,每一行当里,几乎都有女性的身影。《冲上云霄》系列对准航空业,PPP培养计划里,有女飞行员Win和Holiday,其中前者的成绩是学员中最好的《冲上云霄2》里,胡杏儿饰演机修师夏晨,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沉默寡言,做事干练,在男性为主的机修队伍里,她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被一伙弟兄称为“老大”。这些女性人物的刻画,足以证明现实生活中女性在职场里日益举足轻重的地位。

职业剧的余光,照进现实

在影视剧中数以十计的职业里,要属警队最能展现新时代女性的力量和果敢。這很大程度上承袭的是香港影视行业警匪片的遗产。TVB拍过的时装剧,涉及警察部门就多达十几个,几乎涵盖了香港警察体系的全部警种。警队里有聂宝言这样的法医,也有《刑事侦缉档案4》中武翘君那样的心理专家一—宣萱演出了这个职业女性理性、克制、独立的一面,也让她和徐飞未能圆满的爱情在观众心里更显遗憾。但相比法医、心理医生,还是冲锋陷阵的陀枪师姐将反差和冲突拉到了最满。

TVB的观众一直以“师奶”著称,所谓师奶,并非年龄,而是围绕家庭过活的女性。1998年播出的《陀枪师姐》的主角朱素娥,就是一个“师奶”味很重的女性。她对同伴嘘寒问暖,会挂念同事的血糖。作为文职警察,她加入警队只为职高薪厚。但没两集,她丈夫就劈腿了。离婚还带着孩子,为了生活,文职的朱素娥唯有申请陀枪,搏札升职。从失婚妇女到陀枪师姐,关咏荷饰演的朱素娥上演了一出顶天立地的大女主逆天改命戏码。与朱素娥在剧中形成对照项的,是另一个名为陈三元的女警。出身于警察家庭,陈三元一直以成为陀枪女警为目标。在剧中,警队上司为了保护她,唯独没让身为女性的她进入现场。得知这一决定,陈三元的反应不是逃离危险的庆幸,而是因被区别对待而升起的愤怒。如果说朱素娥是被不可预知的命运推动,一步步扩大自己人生的边界,那么,陈三元则是主动奔向自己的目标,更向横在职场和社会中隐形的性别歧视开火。

可能正因为陈三元初登场的“爽感”太强,当这个角色在续集中受苦受虐之时,观众的情绪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反弹。有很多看着TVB长大的观众在社交平台留言,表示自己心中的《陀枪师姐》就完结在第一部。这一留言一方面自然是角色命运牵动人心的证明,另一方面也多少映衬出作为“60后”的TVB在新时代的力不从心。网络不断发展,新的内容层出不穷,—直讲述本土故事的TVB却越来越沉溺在过往的荣光、习惯的套路中。

如果说很多人心中TVB的《陀枪师姐》终结在90年代,那么,现实中的大女主则永远奋斗在当下。那些在银幕上熠熠生辉的“港风”美人,带着自信的举手投足,留在了观众的记忆里,更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女性的生活。2023年,一位生了三个孩子的35岁女性考入警队,成为年度香港的励志新闻之一。同年,《新闻女王》的火热,更让看腻了爱情纠缠的内地观众感受到“上班”和“搞事业”的爽。当内地电视剧还在劝嫁之时,《新闻女王》里最狠毒的咒骂则是做不出新闻,就“找个男人嫁了吧”。在看似博眼球的台词背后,是TVB职业剧—直以来的价值观:女性从来不是男性的附庸,比起在爱情中寻找存在感,事业中的自我成就更让人有安全感。

电视剧中让人感同身受的女性力量自有现实可依。两年前,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林郑月娥在一次致辞里表示,到2021年,香港女性劳动人口已占社会从业者五成,女性占据37%管理层职位。《新闻女王》里,佘诗曼饰演的副总监文慧心升职后才感受到女性身居高处的被排挤、被忽视,而如今,特区政府仍在积极推进措施,消除女性在职场中的隐形歧视和障碍。从1992年《壹号皇庭》为正义而战的律师江承宙到2023年的文慧心,“港风”美人的美,不仅在皮在骨,更是生活和工作中不变的坚韧与自信。

猜你喜欢
香港
“国家好,香港会更好”
香港故宫
香港妇联访京团到访全国妇联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展与拍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香港ifc商场
我们应该向香港学什么---参加香港工商业研讨班感想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