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艺佳 雷家军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还是为少数人谋利益,为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奋斗,还是仅为夺取政权而斗争,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及无产阶级革命与历史上其他一切政党及其革命的根本区别。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中国向何处去”作了十分明确的回答,不仅提出“要建立一个新中国”,而且为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描绘出了宏伟蓝图。他指出:“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为新经济和新政治而奋斗,而且为新文化而奋斗,努力将各方面统一起来。
1944年9月,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发表讲演,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命题和基本思想。1944年9月21日,《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以新闻稿的形式在《解放日报》发表。1953年,《为人民服务》正式成文,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是毛泽东著作的经典名篇。经过80年的丰富和发展,“为人民服务”已经由政治宗旨,扩展到思想原则,上升为价值观念,积淀成精神信仰,其文化的蕴含越来越丰富,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今天,我们站在文化立场,探究“为人民服务”思想闪烁的文化光芒,对于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纪念即将到来的《为人民服务》发表80周年,无疑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为人民服务”命题的形成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文化情缘
一种思想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命题来表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为人民服务”有着深厚的無产阶级思想文化根基,也有众多历史文化情缘,形成史上鲜明的文化色彩。
“为人民服务”命题的产生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基础。早在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中就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更是旗帜鲜明地强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文化“替资本服务”还是“为无产阶级服务”问题有深切的关注。1905年,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强调:真正自由的、公开同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1936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说:“知识分子活动的性质也改变了。从前,他们一定为富人阶级服务,因为当时没有别的出路。现在,他们一定为人民服务,因为剥削阶级已经不存在了。”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革命、文化和文化人为谁服务的论述,奠定了“为人民服务”命题产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根基。
“为人民服务”命题的提出有毛泽东的革命文化思考。毛泽东最早提及“为人民服务”命题,是在1939年与张闻天的通信中,讨论《孔子的哲学思想》时谈到的,毛泽东认为孔子的道德论,“勇于压迫人民,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为人民服务”。1940年2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步成为他们的文化”。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文艺应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为“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在1944年10月,毛泽东到清凉山中央印刷厂礼堂看望《解放日报》及新华社全体工作人员时,勉励大家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办好。可见,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命题的运用确实与文化和知识分子有很深的情缘,是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毛泽东对知识分子服务对象问题所给予的文化关注和引领。
新时期“为人民服务”命题不断丰富,依然含有多种文化情怀。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正确认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一部分的问题。1979年,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强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五大报告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定: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可以说,新时期“为人民服务”命题的丰富和发展,仍具有很深的文化情怀。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文化蕴涵和文化意义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鲜明指出:“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在“为人民服务”思想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文化蕴涵不断丰富,文化意义不断增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思想,成为党史文化的灵魂所在。
“为人民服务”思想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封建社会,文化由地主阶级控制,文化成果主要是为权贵服务;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由资产阶级控制,文化成果主要是为资本服务。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积极争取无产阶级的文化权利,创造劳动群众自己的文化成果。“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了无产阶级的文化宗旨和文化方向。在“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实践中,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受到批判,反应人民群众革命斗争和生产生活的文化成果大量涌现,中国的文化方向开始发生由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文化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迈进的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在五四时期就已经开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不断推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加速展开并发生了全面的根本的转变。
“为人民服务”思想改变了中国文化人的立场和情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表层看是解决“服务”对象问题,而深层却是立场的问题,是理论认识问题。毛泽东在积极倡导“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工作者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情感问题,他热情地呼吁,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广大知识分子在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的阶级立场和思想情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不再是服务于剥削者、压迫者,而是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并逐步地、自觉地接受无产阶级的思想教育,成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为人民服务”思想改变了中国文化活动的方法和途径。“为人民服务”思想,强调文化为绝大多数劳动群众服务,那么,文化活动的方法和途径就必然要求走群众路线,吸收人民群众的文化智慧,反映人民群众的文化愿望,推动人民群众的文化发展。毛泽东一生都在致力于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认为“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众,就是‘无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敌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文化事业的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深入生活、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了解群众的“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活动政策和措施。中国的文化活动在“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指引下,从狭小的文人圈子走向广阔的民众世界,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其方法和途径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就不再是象牙塔里的“独舞”,而是既有明星又有民众,既有领舞又有伴舞的“群舞”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为人民服务”话语的运用有特定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根本宗旨、核心理念和流行话语,作为其文化依据和文化表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为人民服务”已凝结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文化传统和文化力量,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着核心和灵魂的作用。
“为人民服务”话语已经凝结成一种文化精神。“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有牺牲奉献精神,要全心全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要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即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要有团结协作精神,为了共同的目标,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要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情,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就是要有革命进取精神,要为人民的事业努力学习,不断奋斗,要追求进步,改正错误,接受批评,要争取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即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种文化精神,体现在一群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身上,凝结成永远令人敬仰的精神化身;体现在大批党员干部和进步群众身上,汇聚成永远值得人们学习的榜样;体现在大量文艺典型人物身上,创造出永远令人怀念的英雄模范形象。以“为人民服务”话语凝结的一系列精神,已经熔铸到当代中国的文化结构中,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品格的核心要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为人民服务”话语已经积淀成一种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为人民服务”已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党员干部处理问题,要考虑的是如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怎样更好地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已成为一种价值标准,人们判断事物的善恶,要依据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程度,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帮助程度;已成为一种信仰内容,在中国社会的理想信念体系中,不仅确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也融进了为人民服务的必要信念。这种文化传统,体现在党和政府部门的标语上,从新华门到地方党政机关,总能见到“为人民服务”这一醒目的标语;体现在各种文献政策中,从党的领袖著作到重要决策,“为人民服务”都是不可或缺的词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人民至上”是最深沉的誓言,报告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为人民服务”作为革命传统文化的经典表达,已经熔铸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为人民服务”话语已经汇聚成一种文化力量。“为人民服务”,汇聚着巨大的理论力量,它立基于唯物史观,形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等基本观点,构建起能够说服人的彻底的逻辑体系;汇聚着强大的思想力量,它将思想的视野,从少数人扩展到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形成社会提升精神人格境界的广阔空间;汇聚着伟大的道德力量,它把中国的道德观念,从忠君爱国,“三纲五常”,推进到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这种文化力量,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创造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思想新命题;体现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实现了不同于西方以尊重和维护个人权益为中心,而是以充分尊重和维护广大劳动群众权益为根本的现代文化;体现在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舞台上,让世界人民感到,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其前进的力量不可阻挡。“为人民服务”的话语,已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灵魂。
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为人民服务”是重要而独特的精神标识。80年来,“为人民服务”思想闪烁的光芒,一直照耀着中国的文化发展道路,照耀着中国文化工作者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伟大实践中,依然需要“为人民服务”引领文化发展方向,形成文化进步动力。在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进程中,总结“为人民服务”命题的历史,思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为人民服务”依旧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知识分子与革命文化关系伦纲”(编号:16FKS011)。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即明确奋斗目标是“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1921年7月)《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2]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1844年9—11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下转50页)
(上接45页)
[4]列宁:《论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1905年11月13日),《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5]斯大林主编:《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78—379页.
[6]毛泽东:《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一文给张闻天的信》(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
[7]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864页.
[8]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0—211页.
[9]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10]毛泽东:《纪念白求恩》(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0页.
[1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光明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6版.
[1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設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9页.
(作者陆艺佳系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雷家军系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曾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