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新时代斗争内涵

2024-04-23 08:06梁文懋
党史文苑 2024年4期
关键词:斗争事物总书记

梁文懋

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22次提及“斗争”一词,并将斗争精神纳入全党必须坚持的“三个务必”、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坚持”重大原则;首次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写入党章。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就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必须准确理解斗争内涵。笔者通过学习,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认识。

理论之源——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

斗争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打破旧平衡、实现新平衡的重要手段,是消灭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核心力量,是一种奋斗精神的体现。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斗争”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总表达,包括语言上的揭露、纠正,行为上的批判、克服,精神上的激励、碰撞等。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斗争的艰辛。马克思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他指出:“如果斗争只是在机会绝对有利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

“斗争”一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斗争”和“争斗”,两者词性不同,绝不能混为一谈。“争斗”多是指个体双方之间的,一般情况下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斗争”一词更多地用于与不良风气、不好的事物或群体,通常情况下是出于公心,是合理的。斗争分为正义性斗争和非正义斗争。正义的斗争,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动力,从长远来看必然会胜利;非正义的斗争,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斗争,是阻碍事物正常发展的原阻力,从长远看必然要失败。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的“斗争”,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来都是奔着解决矛盾问题、应对风险挑战去的,不是无原则地争个你死我活,更不是为一己之私利而不择手段达到目的,而是顺应历史潮流,为真理而战,为正义而战,为人类社会进步事业而战,具有十分鲜明的“人民立场”。同样,“伟大斗争”作为一个具有特定指向和涵义的词汇,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历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新时代历史方位和理论要求出发,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伟大斗争”新的时代内容和现实指向。

历史之承——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

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在斗争中不断走向成熟和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

1921年,党的一大明确指出:“应当团结所有的人,竭尽全力与共同的敌人作斗争”。一大党纲规定:“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1945年,我们党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多次使用表明斗争性质和形态的“革命斗争”“伟大斗争”“群众的斗争”“党内思想斗争”“克服这些错误的斗争”“教育和斗争”,以及斗争条件与环境的“斗争极困难”“胜利的斗争”等表述。1962年,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伟大斗争”主要聚焦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校正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走得對、走得通、走得稳、走得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实践之需——斗争新征程上的责任和担当

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一路走来,从答好“窑洞之问”到回答“时代之问”,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在于我们党从未停止斗争的脚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高瞻远瞩,向全党反复强调,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伟大”来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指出:“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2019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专题研讨班和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专题讲述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2020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六个必须”要求,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总结的“九个必须”重要启示,以及领导和主持起草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得出的“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都特别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和敢于斗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继续深化对斗争精神的阐述,强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发扬斗争精神”。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带领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都深刻论述,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发扬斗争精神。

过去一百多年,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取得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靠的是自信自立、迎难而上的斗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必须在斗争中前进、在前进中斗争,以大无畏气概谱写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的壮阔篇章。

(作者系江西省委编办副主任)

责任编辑/黄敏慧

猜你喜欢
斗争事物总书记
美好的事物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奇妙事物用心看
总书记的告诚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