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禾
古希腊哲学圣贤柏拉图,对西方思想乃至整个世界文明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其著名的《申辩篇》蕴含了他对智慧、生死,乃至哲学家毕生使命的深刻探讨。其中激昂真切的抗辩令人热血沸腾,深邃细腻的思想发人深省,是西方哲学以及文学史上难得的上乘之作。
纵观人类文明,柏拉图毫无疑问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一生著作宏丰,诸多著作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他在哲学、美学以及教育等多方面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深,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波普尔曾说过:“柏拉图的影响无法估量。可以说,西方思想要么是柏拉图的,要么是反对柏拉图的,但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是非柏拉图的。”
在柏拉图的大部分著作中,常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为主角,通过苏格拉底与其他谈话者展开讨论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向作为途径,来表达他关于“真理”“道德”“美学”以及“正义”等多方面的思想和哲学见解。
在柏拉图已知的著作中,《申辩篇》《克利托篇》《裴多篇》可以看作是生动记录苏格拉底被审判、被监禁直至被处以极刑的三部曲。尤其是《申辩篇》,其中包含了苏格拉底在法官、陪审团及所有围观这场审判的雅典市民面前进行的一场对其哲学生涯的精彩阐释和辩护。苏氏解释了多年来他之所以遭人毁谤的深层原因,并一一驳斥了美勒托等人对他的指控。他表达了不畏惧强权,无论诋毁、控告还是死亡,都无法阻止他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将哲学家的使命践行到底的决心和高洁志向。
《申辩篇》的时代背景
公元前404年~公元前403年,雅典处于“寡头制”的阴霾统治之下,青年时期的柏拉图出身名门,受家族影响也曾怀有强烈的政治抱负,想以政治家或立法者的身份为时代和城邦燃烧自己的光和热。然而,不久他便发现,他家族成员中的权势阶级有废除法律、以暴力统治城邦的倾向,这让他心生恐惧。不仅如此,一些当权者还意图让柏拉图的老师,德高望重的苏格拉底参与到他们的不义之举中,遭到苏格拉底的严词拒绝。
可以说,性格耿直、提倡政治公正、不畏强权的苏格拉底是当时社会理智的代表,绝非权势阶级的帮凶。于是,便有了公元前399年那场荒谬至极的指控:以诗人美勒托、政治家阿尼图斯、演说家吕孔为首的原告,各自代表了背后几股别有用心的势力,指控苏格拉底犯有渎神和腐化青年之罪。
在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之前,他说“还是让神的意志来决定(我是否有罪)吧,依照法律我现在必须为自己辩护。”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希腊社会中,法律的确具备一定的权威。在他申辩的过程中,七十岁高龄的苏格拉底不仅言辞犀利、思路清晰,其精彩绝伦的语言和大无畏精神更是令人深深折服。
从结果上来说,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足以证明当时的雅典根本容不下像苏氏这样热爱真理、睿智而正直的有志之士。他的死对于柏拉图的影响颇为深刻,在此之后,柏拉图放弃了参加政治生活,成为一名社会改革家的初衷。
《申辩篇》的具体内容
以美勒托为首,代表各自派别利益的一些人对苏格拉底提起指控:苏格拉底行为不端,对于自己根本不了解之事夸夸其谈,迷惑视听,颠倒黑白,误导众人,还将这种诡辩之术灌输给他人。苏格拉底对这一指控予以辩驳,称他并不精通如何锤炼性格、提高社会地位的弄权之术,也从未通过传授自己的这种所谓才能从中获利。
当被要求告知他被人非议的原因时,苏格拉底承认自己的确具有某种智慧,他称其为“人类的智慧”。
“Where have all these prejudices against you come from? I have gained this reputation, Athenians, as a direct result of a kind of wisdom. What sort of wisdom? The sort we might perhaps call human wisdom.”
众所周知,苏格拉底所处的社会是一个信奉奥林匹斯神的时代。对神的信仰在当时的雅典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于是,在反驳指控的最初阶段,苏格拉底首先陈述了他忠诚的朋友凯勒丰去往德尔菲问询神谕的一段经历。凯勒丰曾虔诚地询问阿波罗神殿的女祭司皮提亞: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皮提亚的回答是“没有”,在神看来,苏格拉底是世上最聪明的人。
对此,苏格拉底困惑良久,因为他自认为并不聪明。既然神的意志不容置疑,那么,这一神谕到底该作何解释呢?于是,他开始身体力行地拜访了一些在众人看来更加聪明、睿智的智者。结果他却发现这些人对自己的所谓智慧洋洋自得,可事实上却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知识。而苏氏深知自己对许多事情并不了解,却能承认自己的无知,并时时为自己的不足进行反省。从这种程度上来说,他确实比那些自以为睿智的所谓“智者”更聪明。然而,在他拜访智者,探究真相的过程中,他却理所当然地被当事人和一些旁观者所憎恶,对他的毁谤因而逐渐产生。
出于对神谕的重视,苏格拉底决定继续探究,拜访了更多学识渊博之人,包括一些政治家、诗人、悲剧文学作家、喜剧作家,试图找出自己比他们无知的证据。可结果却令他失望。
比如诗人,苏氏认为诗人们并非借助知识进行创作,而是依靠某种天赋和灵感。他们在诗歌创作方面小有成就,却因此认为自己对其他事情也颇富智慧。一些政治家甚至能工巧匠们也是如此,由于拥有一技之长,便自认为在其他领域也智慧过人。于是,苏格拉底扪心自问:他是该像这些人一样满足于自己的所谓“智慧”而沾沾自喜,随波逐流?还是应该坚守初心,继续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呢?思忖良久,苏氏决定坚守本心,继续做一个谦卑地对知识孜孜以求的自己。
随着他的探究不断深入,他得罪的权贵人士不断增多,所遭到的非议和毁谤也与日俱增。这便是他走到被控告、被审讯这一步的长期以及根本原因。
苏氏认为,他远非这世上最睿智之人,神谕实则想借助他的名字来警醒世人,说明人类的智慧并没有多少价值,真正的智慧在于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对自己进行反思。因此,寻访他认为更加睿智之人探讨真正的知识与智慧,并借助神的力量指出他人不明智之处,促使他人自省,便成为苏格拉底侍奉神明的一种方式。
在上述自白之后,苏格拉底与原告代表美勒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庭辩。苏氏以他一贯的问答形式对美勒托提出质疑,针对对方的指控进行一一驳斥:
首先,美勒托认为代表法律的陪审团成员、审判现场的观众、议会议员们以及全体雅典公民皆是青年一代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唯独苏格拉底是荼毒青年的消极因素。苏格拉底反驳道:若整个社会都能对青年的成长起到积极作用,那么苏格拉底个人又怎么可能凭借一己之力腐蚀青年人呢?其次,美勒托又指出苏格拉底通过教导身边的人,尤其是青年们背弃众人皆信仰的奥林匹斯诸神,转而相信其他新的精神偶像,以此对青年一代进行荼毒。苏氏指出,美勒托指控他相信超自然的存在并教唆他人也这样做,这一行为与美勒托公然指责苏格拉底不信神(即超自然存在)的观点完全是自相矛盾。综上所述,苏格拉底认为美勒托对他不虔敬、腐蚀青年的指控纯属无稽之谈。
谈及智慧,在苏氏看来,最深切的无知莫过于自认为了解自己不了解之事。他已立志继续响应神的召唤,履行天命,通过寻访他人、探讨真理的方式促使自身以及他人进行省察。他不会因为别人的诋毁、指控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而背弃这一使命。他将继续像牛虻给与马匹刺激那样,矢志不渝地对他人进行激励、劝解甚至责骂,使他所遇之人能够在德行和智慧上有所思考、省察并实现知识和德行两方面的进步和提升。
谈及对社会的影响,苏氏表达了他尽可能远离政治,将自己的行为限制在私人领域的行事准则。他以多年来的自身经历证明了他从不曾迫于政治抑或强权的威胁而违背公平正义的原则,也不曾因为想要获取金钱而兜售自己的所谓智慧。
苏氏承认自己过于耿直,不想让他的人生过得“于人于己都毫无价值”。他劝诫人们不要过分看重身外之物,而应当追寻美德和智慧;不要无休止地聚敛财物,而应多多关注生活的城邦本身,以及其他具有内在价值的东西。
他绝不会用眼泪和哀求来博取同情。一些人对他积怨已久,他无法也无意在短时间内消除他人的敌意,扭转那些流言蜚语。
“我之所以被判刑,不是因为我的言辞不够有力,而是因为我做不到那么厚颜无耻,说不出那些你们渴望从我这里听到的话。”
最后,苏氏坦然承认,对他判处死刑这一结果并没有达到某些人对他进行恐吓和威慑的目的,因为他并不惧怕死亡。出于对灵魂不灭的信仰,苏氏认为“死去的人并不是就此不复存在、对万事万物都没有了任何感应。死亡无非意味着灵魂从一处所在转移到了另一处”。他相信,在他死后,他的灵魂将与先贤古圣们的灵魂得以相聚,在那个神圣的世界“继续对那里的人进行考察和探索,一如在这里所做的那般”,将哲学家的使命践行下去。
笔者的一些反思
一、关于智慧
《申辩篇》中关于智慧的讨论虽篇幅不长,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回味良久。那么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想要传达的“智慧”即“wisdom”到底是什么呢?
文中苏格拉底首先讨论了当时雅典社会中存在的一类有“技艺”之人,例如文中提到的一位名叫厄维诺斯的智者。人们愿意付出大量金钱去雇佣这类人,去学习如何提高社会地位,能够使人在社会上飞黄腾达的所谓能力和“技艺”。苏格拉底否认自己精通此道,并解释自己拥有的智慧并非上述智者所拥有的智慧,而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智慧。他使用了“human”这一普遍表示“人类”意义的词来修饰,将他的智慧称之为“human wisdom”。
在他遍寻比自己更睿智的人并与之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苏氏不止一次证明了那些智者、政治家、艺术家等人之所以并不睿智,他们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沾沾自喜、自以为是,仅仅因为自身精通某一领域的有限知识便自觉无所不知、高人一等,实则相当自大、名不副实。这一特点是苏氏判定这些人并不比他更有智慧的重要标准。
由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柏拉图所谓的“智慧”,并非某一种特殊的智慧或技能,而是但凡人类都具备的一种普世智慧,即对真理不断探求,不耻下问,永远求知若渴、谦虚谨慎,不断自省以期实现自我提升的智慧和实践。而拥有并渴望这种智慧的人 “human”并无年纪长幼之分,也无高低贵贱之别。追求“智慧”的道路上人人平等,哲學家传授“智慧”的实践也应该是公平而无私的。
这里,柏拉图对于“智慧”的领悟自然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圣贤孔子有关知识和智慧的一些看法。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大智慧。追求智慧之人,就应该具有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承认自己无知便是一种难得的智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求知者不仅不能因为自己具有一些知识就沾沾自喜、自以为是,更要敢于正视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勤于自省,并要以谦虚的态度向别人请教,不耻下问。
这样看来,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思想家们关于知识和智慧的领悟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关于死亡
《申辩篇》中,还有一点需要澄清的是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之口所表达的他对于死亡以及灵魂的一些信念。
在那个信仰奥利匹斯众神的时代,柏拉图对灵魂持有一种唯心主义信念。他认为灵魂“soul”是先于人的身体“body”独立存在的。灵魂的本质是接近于神圣的、不可改变的、不灭的,而身体则是在不断发生变化且终将消逝的。关于这个问题,柏拉图在他的另一部对话体名篇《裴多篇》(Phaedo)中,有更为详细的阐释:
“The soul is in the very likeness of the divine, and immortal, and intellectual, and uniform, and indissoluble, and unchangeable; and that the body is in the very likeness of the human, and mortal, and unintellectual, and multiform, and dissoluble, and changeable.”
灵魂是神圣的、拥有智慧且稳定不变的。与之相比,身体处于不断变化中,且终有一死。身体死亡后,灵魂不会同身体一起消逝,而是会继续存在:
“That soul, I say, herself invisible, departs to the invisible world—to the divine and immortal and rational…and forever dwells, as they say of the initiated, in company with the gods.”
灵魂不灭,身体消亡之后,灵魂离开凡世,去往凡人看不见的另一个世界,那是一个神圣不灭的、理性占主导的世界。在那里,灵魂终将逃离身体的束缚,摆脱欲望与疾病,永远定居在那里,与众神和先贤古圣们相聚,到那个神圣的领域追寻和体会绝对的正义、真理与美的理式。
因此,在《申辯篇》中,面对死亡,苏格拉底显示出一种超然甚至是向往的态度,最终以一种从容而平静的状态接受了死刑。在他看来,死亡也无法阻止他对真理的追求。
三、关于哲学家的使命
正如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一开始所承认的那样,他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特殊且超越常人的智慧,他所具有的无非是但凡普通人都具备的最普遍的“人类智慧”,“human wisdom”。
在他的众多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从未因为自己对世人的影响力而沾沾自喜、骄傲自大,而是始终将自己放在一个谨慎而谦卑的求知者的位置,与所遇到的人展开讨论,渴望从中学习和探寻关于真正的善与美、品德与正义、治国与教育等诸多方面的真知灼见。
多年的毁谤与诋毁不曾泯灭他对真理的渴求和对人民的热爱。他放弃了对名利的追求,远离政治,也是为了将哲学家的使命更好、更长久地贯彻下去。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但凡有人在他发表意见时流露出渴慕的神情,不论长幼,他都会平等对待,毫不吝惜地向其倾诉,与其探讨。如果有人心甘情愿地回答他的问题并倾听他的看法,他也会毫不畏惧地展开诘问,无论被问的对象是家缠万贯还是穷困潦倒。他的这种精神,对于当代师者也具有相当大的指引和鞭策意义。
最后,即使被判处极刑,苏格拉底仍然没有停止对他深爱着的雅典人民提出倡议,劝诫人们要多关照自己的心灵,不应为世俗所累,应该遵从内心深处的哲学感召,对真理永远孜孜以求,并在追求道德、公正的人生道路上永不止步。
因此,也可以说,《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以他的全部言行和毕生追求诠释了作者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哲学家形象:充满智慧,志向高洁,热爱真理,永远怀有一颗深爱人民的仁善之心。
作者信息:
刘小禾,女,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美学研究。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