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韬 孙瑜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艺术与科技之间创新式的交叉融合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着眼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群创新改革的需要,帮助学生在主修专业之外进行扩展和延伸,实现同审美文化与艺术的交叉融合,进一步增强了文化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通过艺科创融合式集群基地的建设、艺科创融合式课程的开发、艺科创融合式教材体系的构建、艺科创融合式实践资源的积累,可以更好地为提升工科学生审美能力与艺术感知提供支撑、更深入地探索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表现与传播、更投入地体悟校园文化的价值与情怀,以及更全面地提升教师学术创新与学生能力创新。
课程群建设背景
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等,常常涉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尤其是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创新式融合,更是为世界带来了诸多惊喜。为了填补既具备深厚的艺术素养,又懂得数字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社会亟需的兼具“科学、艺术与人文”素养的“总师”型人才,西工大艺术教育中心打造了完整的基于“艺科创”融合的公共艺术课程群,完善了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路径,有效地提升了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尤其对于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而言,该课程群的建设与推进模式能够很好地弥补学生在原本专业中艺术审美与创造方面的缺失,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差异性、特色性及多层次发展,探索科学、艺术、人文融合,基础素养、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兼备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与创新能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连接。同时,以最优化的配置实现学校专业的综合性与多元化,有利于学校的全方位发展。
创新举措
一、“艺术的土壤,科技的花朵”——艺科创融合式集群基地的建设
艺术教育中心积极加强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力。艺术教育中心的“中国传统壁画艺术传承基地”获批陕西省教育厅的陕西省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项目,与西安易俗社合作共建“秦腔艺术传承基地”、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合作共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实践基地”、与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合作共建“中国乐器演奏传承基地”“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与陕西省京剧院合作共建“京剧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与计算机学院合作共同参与建设的“计算与艺术交叉研究中心”等都为艺科创融合式课程群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艺术教育中心多年来的积累,使得这些在文化艺术与科技方面的基地建设构成了一整套艺科创融合式的集群化基地。集群基地内部互相支撑、互相依靠,为艺术教育中心推进艺科教育规划、交叉型课程建设、创新性艺术实践等工作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与发展的土壤,也为艺科创融合的教学与实践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教学场域。
二、“时代的呼唤,学生的诉求”——艺科创融合式课程的开发
艺术教育中心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数字时代下符合创新能力培养需求的艺科创融合式课程的开发。以《影视鉴赏》《影像中国——纪录片与跨文化传播》等理论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艺术型课程;以《自媒体创作与艺术实践》《短视频剪辑艺术》《数字视频剪辑基础与实务》等实践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科技能力的科技型课程;以《“中国飞天梦”主题科教片创作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作为锻炼学生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的融合型课程。通过上述文美通识课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等多类课程的承接与联动,进行了多维度、全流程的融合,构建了有特色的、符合数字时代要求的课程群。
三、“艺术的传承,科技的呈现”——艺科创融合式教材体系的构建
艺术教育中心通过教材建设实现了数字艺术理论、数字媒体应用开发与数字艺术内容创作三个层次的体系规划,并在实际教学中使用了清华大学出版社《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技术》(获选西北工业大学2021年校级“十四五”规划教材)、清华大學出版社《Andriod Studio App边做边学-微课视频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数字媒体导论》等三本教材。同时,中心还对“十四五”期间的教材建设作出了详细规划,包括《自媒体创作与艺术实践》等多部重要教材正处于撰写阶段,对“艺术的传承,科技的呈现”也将给出全面的阐释。
四、“艺术的本质,科技的创新”——艺科创融合式实践资源的积累
为了更好地探索“艺术+科技+创新”的融合,艺术教育中心于2020年成立了数字媒体艺术与影像工作室,并在多年的建设中,积累了丰硕的教学资源与实践案例。设备方面,数字媒体艺术工作室拥有实时动作捕捉设备、高清直播系统、虚拟动画演示设备、高性能拍摄与渲染设备等,能够为数字媒体艺术微专业的教学和实践创新提供较为充足的设备基础;实践方面,数字媒体艺术工作室连年组织训练营、工作坊、一院一品等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实践活动。
显著成效
一、更好地为提升工科学生审美能力与艺术感知提供支撑
审美能力与艺术感知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同样重要,优秀的工程设计离不开创造力与想象力。以科技与艺术的创新式融合发展为途径,不仅能够提升工科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也利于学子在探索美、发现美、创造美与呈现美的过程中,促使美育与劳育融为一体。
艺科创融合课程群为艺科融合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而艺科创融合实践则为艺科融合课程提供实践平台和应用场景,以实现艺科创融合的深度发展和跨界人才的培养。基于培养学生“科技美学”的跨界认知的目标,艺术教育中心在工作中十分重视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并以数字媒体艺术与影像工作室为依托开展“分屏互动影像创意工作坊”,探索提升工科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感知。
“分屏互动影像创意工作坊”由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通过自媒体的渠道,用短视频的形式实践分屏艺术创作,感受视听元素的巧妙结合。通过知识介绍与案例讲解,同学们自行认领制作分屏视频的素材,并在创作过程中与老师交流制作想法,随后分别完成分屏画面,最后共同创作出分屏互动视频。通过此项活动,学生在学习技术、感受艺术的过程中,从创作者视角审视自媒体作品的创作与诞生,激发了学生对自媒体时代艺术形式的不同认知。
二、更深入地探索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表现与传播
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转化与传承,需要借助更为直接视觉呈现——数字化交互视觉呈现,以及跨越时间、地域与年龄的传播方——讲故事来实现。
数字敦煌——中华乐舞文化的创新传承。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赋能“艺术+科技”的创新思维,展现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艺术教育中心数字媒体艺术与影像工作室联合罗布乐思中国官方开展了“元宇宙艺术探索者”训练营项目。该项目通过为期两个月的集中培训与实训,力图为学生们呈现数字艺术的魅力,也第一次近距离地揭开了元宇宙的神秘面纱。训练营的同学们使用数字化工具创设了以敦煌为模型的元宇宙,构建了其中的场景、建筑、人物以及动态交互效果,并逐步完善了自己心中的数字敦煌虚拟空间。经过系统学习,学生们完整且出色地完成了培训任务,并独立创作了精美的作品。经过罗布乐思的官方选拔,有四部作品进入“罗布乐思梦想号”的作品孵化项目,两部作品荣获全网“硬核新萌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由互联网、以游戏的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数字乡村——乡土文化的创新转化。为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历史资源,促进乡村文化转化成美育资源,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组织大学生艺术团成立了“寻根逐梦·青春再出发”社会实践队,通过寒假的精心策划与创作,在各自家乡完成了微电影的拍摄工作。该实践活动以大学生视角考察家乡文化,追溯家鄉发展进程,通过影像记录的形式讲好家乡故事,传承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展现多民族文化生活,从而在乡村振兴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用美的视角和真实的镜头语汇记录团圆中国年。通过社会实践的成果转化,学生创作的数字乡村作品在多项全国赛事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丰硕的成果证明,乡土文化需要被传承与转化,使用数字化手段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传播效率。
三、更全面地提升教师学术创新与学生能力创新
艺术教育中心十分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也帮助教师们深入挖掘与科技融合的契合点。多年来,艺术教育中心的教师们不断拓展自身的学术研究领域,在艺科融合方面的创新探索也得到了认可。以科研为原动力,教师们指导学生参加数字艺术类的国家级竞赛,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在学术和竞赛中获得的经验与成绩为艺科创融合课程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软实力。
艺术教育中心的教师们通过科研的创新引导着课程群的发展走向。比如,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黄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的美育价值挖掘与转化研究”等探索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美育价值的创造性转化;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智媒时代下陕西省高校美育实践体验模式创新研究”实证了数字技术与科技在美育实践体验中的重要作用与未来趋势;陕西省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研究计划项目“新媒体艺术与科学融合视域下陕西航空航天虚拟科普体验馆构建研究”用具体案例尝试了科技融合创新的艺术项目;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与实践项目“美育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实践创新研究”深入践行了用科技拓展美育思政的边界;西北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赋能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自媒体创作与艺术实践为例”通过具体的课程深挖新时代艺术与科技在课程中的碰撞。
近年来,艺术教育中心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数字艺术创作类的全国赛事获得多个奖项,包括大学生广告节艺术大赛省级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获得国家二等奖、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省级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全国二等奖、三等奖和网络人气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二等奖等多项获奖作品。
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的艺科创融合式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设,符合国家教育政策与规划的号召、满足国家战略与规划发展之需、有利于完善高校艺科融合的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一条中心从集群基地建设到课程开发、从教材体系构建到实践资源积累的创新推进模式,并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未来,西北工业大学将进一步探索与发展、总结与提升,同时积极推广该课程群的建设和推进模式,为挖掘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资源、形成有特色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群与发展模式、发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作用提供丰富的经验与案例,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
刘韬,女,吉林长春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智慧教育与艺术教育;孙瑜,女,湖北武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与文学。本文系2023年西北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赋能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以自媒体创作与艺术实践为例”(编号:23GZ13193)、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黄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的美育价值挖掘与转化研究”(编号:2022J03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创新路径与应用研究—— 以航空航天虚拟科普体验馆构建为例”(编号:D5000220224)、陕西省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视域下价值引领与文化育人相融合的美育课程体系构建”(编号:22GZ13135)研究成果。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