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现性评价是评价学生在探究任务过程中的学习表现的质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度研究新课标,把握其中关于学习评价、学业评价的新趋势,科学地引入表现性评价,促使学生自觉审视学习过程,反思学习行为,发挥表现性评价的作用,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林芳芳(1981—),女,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西区校。
评价是帮助学生回望学习历程,鼓励学生深入学习,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式的力量之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表现性评价,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评价真正贯穿学生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基于评价取长补短。表现性评价的实施需要教师在关注教学内容的同时,高度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因素,营造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发地审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改进学习策略,提升数学学习质量,实现个性化发展[1]。
一、表现性评价内涵
顾名思义,表现性评价是基于个体在具体学习环节中的行为表现作出的对应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表现性评价,是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实践探索,能够使评价聚焦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探究与合作互动,帮助教师把握学生在数学实验、判断、推理,以及展示分享、互动等过程中的表现,促进学生反思意识、批判性学习素养的发展。表现性评价具有以下三点特征。
(一)关注结果,更注重过程
传统的小学数学评价往往是以单元检测、阶段检测的形式进行的,重结果,輕过程。重视日常教学活动评价,摒弃以阶段性地鉴别或筛选学生为目的的评价行为,无疑更利于学生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助力学生综合学习、数学思考等能力的发展。表现性评价是基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思、练表现等,以及在知识形成探究中的知识感知、能力养成、思维发展、情感态度培养[2]。
(二)促使师生反思
表现性评价可以较为直观地展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实现学习信息的可视化。例如,学生课堂知识点是否掌握,理解是否到位,运用是否恰当,计算出错的根源在哪里,读题、审题意识和能力是否跟上同伴节奏,等等。这有利于学生自我反省,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也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得失,实现教学相长[3]。
(三)关注学生各方面情况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缺乏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关注。表现性评价把评价重点适度分散,既要求教师重视“四基”,又要求教师关注“四能”的培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评价覆盖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方面面,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二、表现性评价内容
(一)评价的维度
表现性评价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敢表现、乐表现的意愿;二是会表现、善表现的能力。在进行表现性评价时,教师需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表现意愿”和“表现能力”上,激发学生的表现意愿,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表现能力的发展[4]。
(二)评价的价值
评价具有激励、导向与促进功能,是学生深入学习、保持兴趣的动力。重视表现性评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又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使学生大胆尝试,实现学习创新。
(三)评价的指标
表现性评价的指标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一是指向表现意愿的,可分为被动表现、主动表现和积极表现。被动表现指在教师的指定下勉强参与表现活动;主动表现指能自觉自发地参与表现活动;积极表现指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表现活动,并有独特的表现。二是指向表现能力层面的,可分为模仿性表现、求异性表现和创新性表现。模仿性表现指依葫芦画瓢地模仿教师或同伴的行为表现;求异性表现指在模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法的行为表现;创新性表现指在模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独特的创意,并采取独特的方式展示的行为表现。
三、表现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课堂是学生表现的阵地。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会发现,低年级的学生爱发言、爱抢答,课堂较活跃;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很少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教师应积极应用表现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一)围绕学习内容,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教学目标来设计表现性评价单,引导学生解读评价单,让他们明确学习要求、评价标准。在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把握表现性评价的侧重点。本课表现性评价的侧重点在问题探究、分析思考与问题解决上。因此,教师可选择恰当的素材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并提出对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教师能较好地发现学生在问题探究中的学习表现。比如,教师可提出问题:“一篮桃子有24个,孙悟空吃了其中的1/4,猪八戒吃的比孙悟空多2个。请问猪八戒吃了多少个桃子?”教师可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运用摆一摆、画一画、分一分的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思考中逐步感悟数学规律,从而解决问题。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追问学生:“猪八戒吃的桃子个数是桃子总数的几分之几?”
二是关注表现性评价的实施与改进。比如,教师可改进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和指标,将上述问题分成三个小问题。问题一:孙悟空吃了多少个桃子?问题二:猪八戒吃了多少个桃子?问题三:猪八戒吃了多少篮桃子?这几个问题看似相近,实际是有变化与发展的。第一、第二个问题是问吃的桃子的数量,是基于学生之前所学内容的运用,反映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表现;第三个问题则是问猪八戒吃了多少篮桃子,一字之差,需要学生进行更多的分析思考,细化操作。如此设计既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规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又能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二)结合问题解决,细化表现性评价
将评价与教学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表扬学生的突出表现,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乐于参与知识形成的探究,促使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以“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为例。教师要运用表现性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不断探究、深入思考的动力。例如,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道图形题,鼓励学生从数学视角观察图片,分析图片中的信息。此时,一名学生依据自身的观察分析,说道:“树上有5只小鸟,天空中有3只小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观察得还是挺全面的,不仅看到了树上的小鸟,还注意到了天空中的小鸟,真不错!”教师的评价激起了学生的讨论。有的学生表达了不同的意见:“老师,她的回答不够准确,因为天空中3只小鸟的头是朝着与大树相反的方向的,说明它们原来应该是在树上的。”教师肯定了该名学生的回答:“是的,这张图片应该这样描述,树上原来有8只小鸟,有3只小鸟飞出去了,树上还剩下5只小鸟。”教师还对其他学生的想法进行反馈。学生在互动式评价中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总结出观察的规律。有学生总结道:“如果小鸟的头朝着大树的方向,就可以用加法计算小鸟的只数;如果小鸟的头朝着与大树相反的方向,就可以用减法计算小鸟的只数。”教师还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与同伴进行互动,采用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来设计与例题相似的问题。
在表现性评价实践探索中,教师要遵循“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构建学生自我评估、同伴互动评议、教师适宜点评等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把握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树立数学学习自信。
(三)基于学科育人,优化表现性评价
建立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既需要教师深度研究新课标,积累学习评价方面的理论、经验;又需要教师采用灵活的、开放性的策略,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言行举止,特别是思维表现、情感流露、态度显示等,及时做出评价,以树立好的课堂标杆,使学生阅读更认真,观察更仔细,分析更深入,理解更透彻,合作更积极。
以“表内除法(一)”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依托新课标思想,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把课堂评价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落实在他们具体的学习行为上,构建多层级、多主体的表现性评价体系,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教师提出问题:“从36中连续减去6,多少次后结果是0? ”学生提出疑问:“现在不是学习除法吗?怎么会出现减法的问题?”此时,教师借助评价的导向、激励、启迪功能,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性学习:“其他同学有什么新观点?”教师把问题引开,让学生思考、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使他们进行联想,思考除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有的学生说道:“乘法是由加法变来的,那除法是不是与减法有关?”教师抓住这一课堂生成,采用评价策略来助推问题探究:“这一思考很有独创性,值得赞赏,是不是也给了大家一些学习启发呢?”这一评价在暗示学生,这种思路是可行的,除法与减法之间如同乘法与加法,都是有联系的。在评价的驱使下,学生产生了新的疑问:“除法与减法有怎样的关系?可否先通过探究减法来试一试?”教师评价学生:“方法可行,大家可同伴之间试一试,也许会有新发现、新惊喜。”教师充分发挥表现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既能给予学生学习肯定,使其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能借助评价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其沟通交流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关注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构建,是创新教学评价的重要切入点,是发展学生自我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自信的重要举措。运用表现性评价是灵活贯彻新课标的实践,是让学生主动投入驱动任务探究中的有效举措。教师开展表现性评价能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习与实践结合,促使他们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探究实际问题,有效突破学习难点,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经验,满足学生学习应用和创新探究的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孔凡哲,张春莉.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馬宝玉.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4):65-67.
[3]顾广林,帅建卓.以表现性评价促进“数学活动”育人功能的落实[J].上海中学数学,2022(11):10-12,22.
[4]武捷.支持儿童成长的评价变革: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18(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