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杰
近年来,郑州市践行“主张所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落实权益”所有者职责,建成包含清查统计、评估核算、委托代理、资产规划、资产配置、收益管理、考核监督、资产报告等8个应用模块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监管平台(以下简称“系统平台”),逐步实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化全链条管理。
主张所有,资产家底更清晰。郑州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基数大、种类多、管理部门分散,各类资源存在基础数据格式、标准、精度不统一等问题,导致数据整合难度大。建设系统平台以来,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综合运用时空大数据、3S(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手段,相继建立原始数据收集、工作底图制作、数据库建设3个规范,收集梳理了年度變更、不动产、储备、供
应、价格体系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基础数据50余项,补充调查宗地使用权状况3万余宗、所有者履职主体800余宗,借助系统平台“工作底图导入”功能,实现自然资源实物量“一键
式”清查、价值量“一键式”核算,摸清了郑州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数量、边界及分布情况,形成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分布“一张图”,为权益管理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
行使权利,资产配置更合理。依托系统平台,郑州市对未利用的自然资源资产分类实施储备,并以划拨、出让、租赁等方式进行合理化配置,实现了全市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资源资产储备、配置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
郑州市以清查成果为基础,叠加使用权宗地信息,查明了未利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将未利用全民所有土地使用权、矿产使用权、林草湿有偿使用和取水权等具体业务流程纳入系统平台信息化管理。以土地资源为例,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相关人员针对市内国有土地报批、征收、划拨、出让等业务流程走访相关处(室)、部门10余个,收集政策文件资料40余份,梳理业务流程20余项、各节点卷宗材料500余个,有效促进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高效化和科学化。
履行义务,资产管护利用更高效。结合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规划,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印发《储备土地管护和临时利用暂行办法》,对已收储暂未供应的地块实施管护和临时利用。储备土地管护主体、管护金额及临时利用主体、金额等关键信息集成到系统平台功能中,实现信息化管理,对于促进资产管护利用,提升权益管理效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承担责任,资产专项报告更便捷。基于年度清查成果和资产规划、配置情况,系统平台通过导入资产报告模板,可实现郑州市、各县(市、区)资产报告“一键式”生成。依托系统平台,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编制完成《郑州市2022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向市人大进行专项汇报,主动接受监督。落实权益,资产管理考核更科学。郑州市结合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将资产收益、分配和成本管理纳入系统模块建设中。同时,通过建立定期考核和专项考核指标体系,对履行所有者职责不到位的情况进行督促。
目前,基于清查时点,系统平台已形成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分配和支出结构综合“一张图”,可实现对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数据进行快速检索、图斑定位及详细信息展示。同时,可对郑州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的总量、配置结构、变化情况进行适时分析,形成收益管理报告,并依据定期考核和专项考核结果生成年度考核报告。
借助系统平台,郑州市基本摸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厘清了所有权边界范围,明确了所有者职责;建立了“有什么—值多少—由谁管—怎么管护—怎么配置—收益如何—怎么考核—对谁负责”的信息化应用模块,逐步实现从资产规划、配置、管护到资产收益管理、考核评价和资产报告的全链条式管理,为推动自然资源资产高效配置和保值增值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在此基础上,郑州市将持续优化系统平台各项应用模块功能,不断加强政策制度研究,进一步细化权益管理业务流程。同时,持续加强与不动产登记、土地储备、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等系统的衔接融合,力争早日实现跨平台数据互通共享,切实提升权益管理效能。(作者单位: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