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义
两块钱,好像不算个啥,但要看你用在哪儿。到五七菜市场,两块钱可买回一大篮子青菜,或者买一大块豆腐,这一天的青菜、豆腐也就有了。在广华那几年,隔三岔五早起出门,我总是手里带个大缸子,在那个小吃街头排队站一会儿,两块钱就会变成一大缸子豆腐脑,热热地喝了,管到吃中饭,据说还颇能养生。两块钱的营生,在我们周围比比皆是。买双袜子两块钱,一副薄手套两块钱,从五七到广华半小时的汽车,也是两块钱。路边地摊上数不过来的小用品,太多太多,眼花缭乱,全是两块钱。那不起眼儿的两块钱,还挺管用。无论管用不管用,这年月,两块钱绝不会引起谁的注意。但是,有那么一件两块钱的小经历,在我的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象。至今,仍记忆犹新。
说起来,那已经是十多年以前的事了。那年清明,我回老家扫墓。每年回去扫墓,我都要买些鲜花带上。可那两年,遂平还没有卖鲜花的,所以就在驻马店下车。墓地在遂平,驻马店到遂平,坐车还需要一小时左右。下午到驻马店下车后,我已不打算去遂平,找了个宾馆住下,待翌日晨买好鲜花再直奔墓地。
晚饭后,从宾馆出来上街,只不过随便逛逛,没什么东西需要买。转过两道弯,在一个不起眼儿的路边上,看到了一个擦皮鞋的,再看看我穿的那双旧皮鞋,就坐了下来。我右脚一伸,他便忙乎起来。我坐着没事,习惯地掏出烟盒,点上一支大中华,悠悠地吸了一口,低头看他擦鞋。
擦鞋箱很讲究,比一般擦鞋人携带的木箱稍宽,稍高,稍长,烤漆木心板材,外观整洁光亮。箱内有格,分格装有长短宽窄不一的各类鞋刷,不同颜色的各类鞋油,连他用的擦鞋布,都分类叠放,厚厚一摞。右脚清理完了,他拍了一下脚背,示意我换左脚。这时我发现,那鞋凳上衬了一层厚实柔软的塑垫。
擦鞋人一直在低头工作,一句话也没有。两只鞋清理完,又上了鞋油之后,他开始打亮,先用毛刷快速飘蹭,再用擦鞋布前后左右飞打,擦鞋布飞打间,不时发出有节奏的、响亮有力的摩擦声,间或夹带几丝擦鞋者的喘气声,声声入耳。擦鞋者挥动双臂,动作娴熟,干脆利落。看着他擦鞋的动作,简直就是在欣赏一种表演。两只鞋擦完后,擦鞋人从他那小箱内摸出一小袋胶水,在我的右脚左前方的鞋底缝里厚厚地涂了一层,然后两只大手用力对捏了大约一分钟。这时我看到,擦鞋人的手异常粗糙,手背上几根青筋暴起,整个手看上去,像是一座山坡,而两手拇指指甲下那两道深深的裂缝,又像山间的峡谷,每一条峡谷都充满了黑色的固体。
“先生,您的鞋擦好了,两块钱。”纯正地道的驻马店乡音。表演结束了,前后加起来,不到十分钟,可我似乎意犹未尽。他抬起头,憨憨厚厚地微笑地看着我,满脸褶皱,仿佛历经沧桑。我立刻反应过来,他比我的年龄大。那年我60岁。
对于擦皮鞋,我是很有兴趣的,小时候背过擦皮鞋箱,在武汉关摆过地摊儿。参加工作以后,因常穿皮鞋,非得自己擦不可,那个年代,到处都看不到摆摊儿擦鞋的,几十年都是自己擦。所以对于擦皮鞋,我不仅有兴趣,还颇知其中一些门道。做了父亲以后,全家人的皮鞋仍然由我一人包擦。第一次坐在椅子上,脚一伸,要别人为我擦鞋时,还真是难为情,虽然付钱,依然别扭。时间长了,次数多了,才逐渐习以为常。其中还有个心理支撑,即为那些背箱擦鞋者考虑,给他们多擦一双鞋的生意,多一份两块钱的收入。于是,脚伸出去时,心里也便坦然了。
我和擦鞋者对视几秒钟之后,并未立马掏钱,而是递过去一支烟,问道:“老哥,今年高寿啊?”“76岁了!”老哥接过烟点着了,大声喊出自己的年龄,得意而自豪。可是,“76”这个数字,着实让我多少有些震撼。意识到他比我大,却没想到大这么多。我不知道有一天我到了他这个年龄的时候,是否还能像他这么利索。“这位兄弟呀,你可别小看这两块钱的行当啊!这一个月下来,不管咋着,总得有个一两千吧。”声音还是那么洪亮,他好像有点儿兴奋,好像和我有话说。就这样,我们聊起来了。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我知道了他姓岳,家中一儿一女,孙子孙女加外孙,共三个第三代。儿子媳妇和女儿女婿都有事做,收入颇丰。老岳从一个机械厂退休,退休后自谋职业。十多年来,看过大门,做过木工,修过自行车,等等。最后是背箱擦皮鞋。现在一个月退休金两千多,用不完。儿女们各自独立,有房有车,也不用他操心。“那你还这么辛苦干什么呢?在家休闲休闲,享个清福多好!”对我这个说法,老岳很不以为然。他说,第一,不停地做事,很有自尊。第二,不停地做事,很有益健康。两个方面的享受,他体会很深。对他这个说法,我颇有同感,笑笑,点点头。我随手掏出五块钱递过去,说:“不找了。”“那可不中!”老岳一脸严肃,“老弟听我说呀,咱在这儿擦鞋,可不全是为了挣钱。钱虽不多,可不能坏了规矩呀!”边说边认认真真地掏出三个硬币,郑重其事地递到我的手上。那一刻,我感到了几分歉疚和敬重。
我是他當日最后一位客户。我们简短地闲聊之后,老岳便收拾工具背箱回家,回家的路,步行不过片刻。他起身背箱,和我道别。我发现,他比我的个头儿稍高,稍瘦,身板挺直,双肩宽阔,除去面相,看不出年龄。
我目送步履矫健的老岳在昏暗的路灯下,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那身影,至今清晰。
十多年以后,也就是今年春节前,我在广华地摊儿上擦鞋,收费还是两块钱。别的啥都在涨价,就是这两块钱不涨。一二十年一直稳定在这个水平上,可真是不容易!
只不过,再也没遇到过像老岳那样的擦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