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佳莉
于谦的诗歌通过真实的记录,体现其情理并重的诗学观,呈现出崇高悲壮的审美特色。于谦诗的写实性实现了写实求真与抒情言志的双重建构,并对后来的弘治学子的文学创作所蕴含的写实性有所影响。通过对其诗歌的写实性分析,不仅可以明确于谦的诗学地位,区别于台阁体作家,亦能补充明初和于谦的相关史料。
写实,是中国传统文论概念,指写诗人亲身闻见、亲身经历的现实世界情景,及由此而来的真实情感。明初台阁体作家所提倡的文化与政治紧密联系,出发点都是政治,他们将人生的喜怒哀乐与体验,都局限在政治之内,如杨士奇在《胡延平诗序》中所说:“诗虽先生余事,而明白正大之言,宽裕和平之气,忠厚恻怛之心,蹈乎仁义而辅乎世教,皆其所存所由者之发也。昔朱子论诗必本于性情言行,以极乎修齐治平之道,诗道其大矣哉。”台阁体作家对文学持有一种贬抑的态度,他们理想的诗文是治世之音,是鸣国家之盛的需要。但于谦认为诗作应坚持直抒胸臆,并与自己独特的人生际遇相结合,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此乃对台阁体的反拨。正如,他在《玉岑诗集序》中所说:“诗岂易言哉?发于心,形于歌咏,尽乎人情物变,非深于理而适于趣则未易工也。”可见他认为诗歌应该发于心,并记录人情物变,故他的诗歌创作呈现出鲜明的写实性。
一、于诗写实性之呈现
(一)讽喻诗
于谦的讽喻诗大多作于晋豫巡抚期间,深入民间的工作经历,让他看到了不同于庙堂之上的真实的百姓生活,可以反映当时底层社会的真实情况,如《荒村》《田舍翁》《村舍耕夫》《收麦》等。此类诗真实再现了当时出现的旱灾、洪涝等问题,然官府视而不见的情况,是当时齐声颂圣的台阁体诗的“异类”。明宣宗朱瞻基的话亦可证:“往年补蝗之使害民不减于蝗,宜知此弊。”在经过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后,明朝上下皆已疲敝,故“仁宣之治”采取了较为平稳的政治策略,导致行政体系出现问题,官员在盛世之下玩忽职守,贪污之风渐长,明宣宗在和“三杨”讨论明朝贪腐问题得出“请托贿赂,公行无忌”的结论。在任职期间,于谦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现象,在此期间很多讽喻诗都如实反映。
(二)边塞诗
于谦的边塞诗不多,一方面因为戎马倥偬,无暇记诗;另一方面与不矜己功有关。其边塞诗作于土木堡之变前后,但诗中所体现的写实性不容忽略。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也先率领瓦剌攻入大同,随后逐渐接近北京,因此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却不料经历土木堡战役后不幸被俘,朝野上下无不震惊,大明朝危在旦夕。这种情况下,于谦为稳住时局,先是拒绝南迁的提议,随后拥立新帝登基,并亲临一线,以兵部尚书之职统领“北京保卫战”。瓦剌久攻不下随即返还,明朝覆灭之困得解。查继佐评曰:“谦之再造,更光于靖难,万世有口也。”(《罪惟录》)《出塞》一诗高度赞扬了明朝将士们的英姿,是对他们愿意报效国家,誓死守卫京师态度的肯定。
(三)写景诗
于谦经过平叛“朱高煦之乱”,受到了明宣宗的青睐,任命为兵部右侍郎,晋豫巡抚。太行山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处,故成为于谦往返于山西和河南之间的必经之地,并且担任晋豫巡抚长达18年。写景诗一方面成为诗人返璞归真、醉心自然的抒发,客观地描写了自己来往于太行山中的所闻所见;另一方面又融入了诗人心中所想,抒发了诗人的各种思绪和情绪。通过他的写景记行诗可以推测其行走轨迹,如泽州、并州、绛州等,包括经过的州府、城池和郡县等都在其诗中有所体现。如《到泽州》《日暮绛州道中》《登太行思亲》《太行途中杂咏》等。
二、于诗写实性之分析
(一)记录社会,反映现实
明朝立国之初,为了稳定社会运转,有一系列举措,如军队屯田、重整徭役等。但至明朝中叶,土地兼并日趋激烈,皇帝、王公、勋贵、宦官所设置的庄田数量之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正统年间,各地农民因为沉重的徭役,流亡他乡,面对大批流亡他乡的现实状况,明朝采用里甲赔纳的政策,把逃亡人身上的税款摊派到留下的农民身上,称为“逋赋”。于谦的《村舍耕夫》一诗正是反映了这时沉重的赋税:“倚门皓首老耕夫,辛苦年年叹未苏。桩木运来桑枯尽,民丁抽后子孙无。典余田宅因供役,卖余鸡豚为了逋。安得岁丰输赋蚤,免教俗吏横催租。”这首诗刻画了一个辛苦耕作的老耕夫形象,即使日夜耕作还是无法有所存余,借此来体现赋税之重给人民带来的负担,故于谦坚持“轻税养民”的政策。于诗中的写实性表现在所写内容方面大多来源于现实,即明初的社会环境,他通过诗歌记录社会状况,反映现实。
(二)一心为民,鞠躬尽瘁
于谦一生中共写下三十四首悯农诗,占其诗作总数的十分之一,这些作品高度关注现实,聚焦百姓生活,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在任职期间,自然灾害频发,《明宣宗实录》中有多条记载:宣德六年“黄河暴溢”,八年“耕嫁无收,民饥为甚”,九年“亢旱为灾”。于谦对此段历史进行真实记录,为“抗旱救灾”他组织了很多祈雨活动,如在《喜雨》一诗中写道:“日入千山黑,层云构夕阴。一声雷送雨,万国土成金。品物回生意,闾阎诵好音。天公应有在,知我爱民心。”日入千山黑,太阳隐没了,重重高山变得黑沉沉的情境下,一声惊雷带来了大雨。有了这场雨的滋潤,各地的土地将会焕发生机,万物恢复了生趣,闾阎诵好音。并感慨道:“上天应该是有神灵在的,知道我的爱民之心。”于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百姓苦难时他心急如焚,在百姓开心时他能与民同乐。从每一次为百姓的担忧中,可窥见于谦的政治理想便是一心为民。
(三)情理并重,直抒胸臆
于谦众多诗中,有一种特别的存在,即一些抒情性的诗歌体现了于谦“侠骨柔情”的另一面,这些诗歌体现了坚持“情理并重”的创作主张。例如,《见新月感怀》写道:“新月似银钩,弯弯挂客愁。相思万里外,薄暮倚层楼。”在看见一轮新月时,引出了他乡异客的思念,虽然在万里外,但觉得妻子在小楼上观月的时候也会在思念自己。于谦的妻子去世后,他一生未再续弦。于谦采用悼亡诗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忙于国事却疏于对家人的陪伴的愧疚之情。他在《悼内十一首》其一中写道:“垂老光阴两鬓皤,细君弃我竟如何!夫妻一旦世缘尽,儿女百年恩爱多。小阁空悬台上镜,春衣谁试箧中罗。客边闻讣肠先断,泪落西风鼓缶歌。”诗歌中回忆了和妻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再现了妻子生活的场景,不禁潸然泪下,可见,诗人对于妻子的怀念。抒情性诗歌展现了于谦性格温柔的另一面,也从侧面真实记录了其内心柔软的一部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兼具文学性与写实性。
(四)风格遒上,崇高悲壮
《明史·于谦传》称:“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辙附膺叹曰‘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于谦秉承着吴越之地的传统,在这种思想熏陶下,有着自己行为处事的独特风格,在诗中也有所体现。他秉持着诗歌应当为抒发内心真实所想而作,强调“真性情”,少了矫揉造作之气。最能体现诗人心中志向的当属《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这首诗是借煤炭虽死仍存的特性,来抒发自己的志向,不仅歌颂了煤炭的品格,实际是以煤炭自喻,是他胸怀天下,敢为人先的真实写照。他一生都在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尽责,胸怀天下,精忠报国,故他的诗歌整体风格呈现出崇高悲壮的特点。
三、于诗写实性之价值
(一)诗学地位
最早对于谦诗作进行评价的是王世贞,其在《明诗评》中说:“少保负颖异之才,蓄经伦之识,诗如河朔少年儿,无论风雅,颇自奕奕快爽。”钱谦益曰:“公少英异,过目成诵,文如云行水涌,诗顷刻千言,格调不甚高,而奕奕俊爽。”于谦的诗学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在诗中做到了写实求真与抒情言志的双重建构。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这三位皇帝时期的主要创作倾向,是以理为主,讲政教之用,用理学观约束感情,但于谦在自己的诗作中改变了诗歌作为政治工具的功能,而转向抒发真情实感的途径,不仅如实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也抒发了心中志向,实现了诗作的功能从政治性向文学性的回归。他不仅仅如实记录明初社会,向外拓展,忧心社稷,心系百姓,而且对内拓展,他亦关注自己的心理空间与精神世界,言为心声。另一方面是继承了诗学写实性传统,为弘治后代学子提供了精神食粮和人格榜样。例如,何景明在《点兵行》中写道:“肉食者谋无远虑……杀将覆军不知数。”李东阳的《春至》寫道:“流离遍郊野,骨肉不成怜。”“前七子”笔下的诗作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正体现了于谦为文风回归现实所做的努力,他们都体现出了对于台阁体文风的矫正。“虽然他的诗歌未能影响当时整个文坛,但仍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在沉寂已久、萎靡不振的明朝前期诗坛上独放异彩。”(钱国莲、项文惠《论于谦的诗歌》)
(二)诗史互证
于谦的诗歌不单单是那个时代历史的投射,更是丰富了自己的相关历史材料。他在诗中记录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涯,他在政治生涯中主要有两方面贡献,一是军队整顿,二是民事改革。首先,大明王朝在战争中获得胜利,元朝残余势力的存在虽然威胁着明朝的统治,但也让明朝对于军事一直很重视,但在经历过明初洪武、永乐两代皇帝的追击后,元朝也不敢轻易来犯,加之宣宗采用较为温和的政策,故军队出现了贪污腐败和装备废弛的情况,而土木堡的失败更是直接敲响警钟,于谦对此已有了解。《明史·兵志》说:“于谦创立团营,简精锐,一号令,兵将相习,其法颇善。”这在他的诗中也有对于整顿军事的思考,如《夜坐念边事》写道:“萧然一室如僧舍,秉烛焚香坐夜阑。却笑酒酣毡帐暖,谁怜漏永铁衣寒。安知天下无三杰,但愿军中有一韩。世事关心成感慨,旋移书卷就灯看。”
最后,有关民事改革。《明史》记载,正统六年(1441)于谦提出预备仓制度:“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州府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之所以提出此制度,是为了缓解“大麦收割早,二麦收割迟,带青摘穗不候熟”(《收麦诗》)的情况。于诗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明初的社会百态,更可以对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内容有所补充,使得于谦这一人物更加真实立体,使后人能够了解史书不曾记录到的这份背后的努力。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于谦的诗歌说:“谦诗风格遒上,兴象深远,虽志存开济,未尝于吟咏求工,而品格乃转出文士上。”于谦刚正不阿,忧国忘身:在外敌围城、君主无助的时刻,他挺身而出,保卫大明,立奇功,泽后世。于谦已逝,虽死犹生。他的诗歌虽未能影响当时的整个诗坛,但想其为人治世,尤其诗中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怀,不仅成为克己奉公、鞠躬尽瘁的精神支柱,更是肯定了学子愿为国家献身的伟大品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