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山区公路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养护技术研究

2024-04-19 12:54苏佳路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4年5期
关键词:养护技术

苏佳路

摘要 为了保障公路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对其实施有效的养护是极为必要的。为此,文章提出高原山区公路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养护技术研究,分别从高原山区公路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的人工诱导期、群落形成期以及群落演替期三个阶段入手,设计了针对性的养护技术。在实际应用效果中,公路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切实发挥了保障边坡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高原山区;公路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养护技术;人工诱导期;群落形成期;群落演替期

中图分类号 X17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4)05-0141-03

0 引言

高原山区公路的路基边坡稳定性对于整个道路的安全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由于高原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如复杂的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以及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1],使得高原山区公路的路基边坡更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仅会对道路造成破坏,影响车辆的通行安全,还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2]。为了确保高原山区公路路基边坡的稳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预防和防护。其中,边坡预防性植被是一种重要的防护措施。植被的根系可以深入土壤中,增强土壤的凝聚力,防止水土流失,从而有助于维护路基边坡的稳定性[3]。其次,植物可以阻挡雨水直接冲击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因冲刷引起的边坡破坏。除此之外,植被可以改善道路景观,减少驾乘人员的疲劳感,同时,也可以防止因水土流失引起的环境污染。在维护方面,预防性植被只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和管理,不需要额外的加固或维修费用[4],具有较低的维护成本。在进行边坡预防性植被的选择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以确保植被的成活率和防护效果。同时,也需要注意植被的管理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挥防护作用[5]。

为此,该文提出高原山区公路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养护技术研究,从人工诱导期、群落形成期和群落演替期,分别进行预防性植被养护设计,并通过养护效果分析验证了所提技术的应用效果。

1 研究高原山区公路环境

该文以四川省阿坝州某山区公路路基边坡为研究对象,对该山区公路路基边坡进行预防性植被养护。该高原山区公路位于海拔1 800~3 000 m的地段,地形起伏大,地面坡度在 7 °以下,全线公路 95% 以上的坡度较陡,山坡多呈凸形坡,其下段坡度常达 35 °。路基边坡坡度在30 °~60 °之间,主要由坚硬的岩石和局部松散的土壤组成,表层土壤较为疏松,易受雨水冲刷。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大量的降雨使得金川县存在较多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公路边坡路基的稳定性构成威胁。与此同时,该地区气候寒冷,冻融现象较为明显,冬季的严寒和冰雪,以及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可能对公路设施和交通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为此,需要对该山区公路路基边坡进行预防性植被养护,提高路基的稳定性,以保障公路的安全运营。

2 高原山区公路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养护技术

公路路基边坡的植被养护不仅是为了保护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植被的生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从播种、发芽到成熟、演替,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养护措施。按照不同时期进行养护,可以更好地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和生态系统的演替,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按照不同时期进行养护,可以更好地适应植被的生长规律,提高养护效果。在不同的养护阶段,可能面临的问题也不同。例如:在人工诱导期,可能需要解决植被覆盖率低、生长缓慢等问题;在群落形成期,可能需要解决防治病虫害、控制杂草等问题;在群落演替期,可能需要解决生态平衡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按照不同时期进行养护,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养护的针对性和效果。

2.1 人工诱导期高原山区公路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养护

人工诱导期主要是指在植被初始种植或恢复的阶段,需要通过人工干预和诱导,促进植被的生长和发育。在这个阶段,养护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合适的种植品种、播种方式、播种密度等,以及掌握好灌溉、施肥等养护技术,为后续的植被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研究公路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养护工作而言,该文在人工诱导期内,主要从植被选择、播种与栽植、养护管理以及工程处理几个角度进行设计。

在人工诱导期,植被选择应注重适应性、速生性和护坡性能好的品种。根据高原山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可以选择一些草本植物和灌木,这些植物能够在短时间内生长繁殖,并形成密集的根系,达到固土护坡的效果[6]。对于播种与栽植,可以采用播种和栽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植物种植。对于草本植物,可以采用大面积播种的方式,让其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对于灌木,可以进行定点栽植,以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在播种和栽植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植物的密度和分布,确保其在短时间内形成连续的绿色覆盖层。在此基础上,需要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包括浇水、修剪和防虫处理等。浇水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修剪可以控制植物的高度和形态,防虫处理可以防止病虫害对植物的影响。此外,还需要定期巡查和维护边坡,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必要的工程处理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7]。例如,在边坡底部设置排水系统,防止水分对边坡造成损害;对局部较陡的坡面进行加固处理,如喷浆、锚固等,提高边坡的抗滑能力。这些工程处理可以与植被种植相互配合,共同维护边坡的稳定性。

按照上述所示的方式,实现对人工诱导期高原山区公路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的有效养护。

2.2 群落形成期高原山区公路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養护

群落形成期是指经过人工诱导期后,植被开始形成一定的群落结构,但还不够稳定。在这个阶段,养护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群落的稳定性和生态平衡,通过调整水分、养分等资源的管理,防治病虫害,以及控制杂草等措施,确保植被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对于研究公路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养护工作而言,该文在群落形成期内,主要从植被结构优化、生态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三个角度进行设计。

为了提高边坡的防护效果[8],需要对植被结构进行优化。可以选择一些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适应高原气候的植物品种,如紫花苜蓿、沙棘、柠条等,以增强植物的护坡性能。同时,可以合理配置草本植物和灌木的比重,形成层次分明的植被结构。结合在高原山区的客观环境条件,水资源一般较为稀缺[9],因此在群落形成期,需要加强对生态补水的管控。可以根据气候条件和植物生长需求,制订合理的浇水计划。同时,可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可以合理利用雨水资源,通过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为植物提供生态补水。除此之外,在群落形成期,植物病虫害问题也逐渐凸显。为了维护植被的健康生长,需要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具体方案如表1所示。

其中,杀虫剂的使用周期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和植物生长阶段确定。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全面的病虫害防治,每2~3个月喷洒一次,连续使用2~3次。杀菌剂的使用周期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和植物生长阶段确定,同样需要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全面的病虫害防治,每2~3个月喷洒一次,连续使用2~3次。

在此基础上,可以定期进行植物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同时,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10]。

2.3 群落演替期高原山区公路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养护

群落演替期是指经过群落形成期后,植被群落已经相对稳定,开始向着更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演替。在这个阶段,养护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我维持能力,通过优化资源管理、调整生态结构、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确保植被群落在自然环境中的长期稳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对于研究公路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养护工作而言,该文在群落演替期内,主要从植被结构调整、生态补水管理优化以及病虫害防治强化三个角度进行设计。

在群落演替期,植被结构逐渐趋于稳定,但仍然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和优化。可以根据高原山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一些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如当地特有的草本植物和灌木等,以增强植物的适应性和护坡性能。同时,可以合理配置草本植物和灌木的比重,形成更为稳定的植被结构。具体的配置方式可以表示为:

k=∑hi+si+fi (1)

式中,k——草本植物和灌木的比重配置;hi——草本植物和灌木的相对高度参数;si——草本植物和灌木的相对多度参数;fi——草本植物和灌木的相对盖度参数。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草本植物和灌木的比重配置理论上为100%,但是实际上达到100%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可以按照98%或95%的标准进行配置。

在此基础上,随着植被结构的稳定,生态补水管理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可以根据气候条件和植物生长需求,制订更为合理的浇水计划。同时,可以采取更为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可以合理利用雨水资源,通过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为植物提供更多的生态补水。另外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就是在群落演替期,植物病虫害问题可能更加复杂和严重。为了维护植被的健康生长,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同时,可以采取多种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对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

3 养护效果分析

按照这三个阶段分别对研究的山区公路的路基边坡进行养护后,对养护效果进行分析。该文以一个植物生长周期内测试该山区公路路基边坡的植被发展情况为基准,进行了对比。为验证该文所提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养护技术的有效性,以高原山区公路路基边坡的稳定系数为预防性植被的主要养护目的,从边坡稳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是保证公路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防护和养护措施的目的就是要增强边坡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等问题的发生。因此,该文将稳定系数作为评价防护和养护技术有效性的指标,具体的计算方式可以表示为:

λ=FC/F (2)

式中,λ——测试高原山区公路路基边坡的稳定系数;FC——边坡的抗滑力;F——边坡的下滑力。

在此基礎上,一个植被生长周期内,边坡稳定性的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通过直观的对比可以发现,经过该文所提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养护技术,对该山区公路路基边坡进行养护之后,该公路路基边坡的稳定系数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表明所采取的预防性植被养护技术发挥了作用,有效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这种预防性植被养护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防止水土流失、巩固土壤的效果,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是积极的,可以为高原山区公路的运行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4 结束语

高原山区公路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对于道路的安全和寿命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山区公路路基边坡的稳定性,该文以四川省阿坝州某山区公路为研究对象,提出路基边坡预防性植被养护技术并应用于此。按照人工诱导期、群落形成期和群落演替期,分别进行预防性植被养护,并通过养护效果分析,证明所采取的预防性植被养护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可以为高原山区公路的运行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虽然经过预防性植被养护后,路基边坡的稳定系数得到了提高,但仍需要继续对边坡进行监测和维护。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边坡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持续的监测和维护是保证公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高小虎, 李帅, 宋桂龙, 等. 高速公路岩石路堑边坡不同恢复年限植被固碳量变化特征[J]. 草原与草坪, 2023

(4): 105-112.

[2]刘芳, 夏栋, 马佳鑫, 等. 人工修复边坡植被演替初期有机碳组分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 2024(2): 68-75.

[3]申剑, 李明明, 周明涛, 等. 西藏DG水电站工区边坡植被修复效果及生态因子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 2023

(4): 31-43.

[4]宁雅慧. 边坡治理中植被恢复设计研究——以采石场边坡治理及复绿工程为例[J]. 交通世界, 2023(22): 122-124.

[5]高山, 付涛, 周成, 等. 广西贺巴高速来都段石漠化边坡植被恢复和生态防护技术的应用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3(21): 9251-9259.

[6]张彬, 谢贤健, 苟千陶. 公路边坡不同植被覆盖土壤机械组成及抗蚀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22(20): 45-49+80.

[7]李昌龙, 吴维义, 田学军, 等. 山区公路路基边坡养护排查关键技术分析[J].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3(4): 163-169.

[8]王聪, 陈俊礼. 高寒山区公路路基边坡主要防治技术探讨[J]. 西部交通科技, 2021(9): 50-52.

[9]王伟, 何新原. 公路边坡群落及土壤特征对植被配置的响应[J]. 城市建筑, 2022(16): 5-8.

[10]孙维. 山区道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及其适用性分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2(5): 46-48.

猜你喜欢
养护技术
林业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探讨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探究
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
关于公路养护技术的分析
沥青路面微表处养护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