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2024-04-19 10:48曾庆万蔡丽
创作评谭 2024年2期
关键词:手札文人诗词

曾庆万 蔡丽

陶今雁(1923—2003),江西进贤人。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唐宋文学研究专家,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2023年是陶今雁一百周年诞辰,学界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为了更好呈现以陶今雁为代表的学者之风,参与整理和研究陶今雁及其师友们的相关信件、手札、书法,并结集出版了《木铎之心—陶今雁师友手札集》。细审手札作品,总能在不经意的素笺中产生不一样的情愫。在过去几十年间我们在关注陶今雁诗词成就的同时,其书法成就却鲜为人知。但想进入陶今雁的书法世界,要先了解其詩词成就。陶今雁的书法是以他深厚的诗词学养为基础的文人书写,别具一格。

陶今雁在少年时期受到国文老师吴世英的影响,开始喜欢上诗词,并以诗词为精神家园,终生栖身于此,沉浸于斯。[1]后考入南昌大学文史系,再调整到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当时的武汉大学大师名师众多,陶今雁师从“五老八中”,获益很多,他在诗词中一直深切回忆这段求学时光。陶今雁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工作,直到退休。他的主要工作是教授唐宋文学,一直致力于李白、杜甫诗词教学和研究。1980年出版的《唐诗三百首详注》一书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在国内出版史上影响很大,至今发行至第八版,发行量超百万册,是很多诗词学者的启蒙书籍。陶今雁先后出版诗词集《雪鸿集》《秋雁集》《寒梅集》,主编《中国历代咏物诗辞典》。

陶今雁的三本诗词著作汇集了不同时期的诗词,有杂诗、咏史、咏物、遣怀等不同题材,有五言、律诗、组诗等不同形式,从中可见其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陶今雁诗词用典不多,但感情真挚,如静水深流,如倾如诉。诗词名家胡守仁对陶今雁诗词评价极高:“题材包含古今,俱非泛泛之作。其中有关杜子美者最多……”[2]陶今雁早年的诗作以汲古为主,成熟时期组诗《杂诗五十首》是他对自己生平追忆,是向杜甫致敬的一组长诗[3];组诗中有些诗句融合了杜甫诗句,透过诗文陶今雁一生轨迹跃然纸上,是其晚年一大力作,文字朴实却内蕴十足。从诗中内容可以一窥陶今雁早年家庭之艰辛,求学之认真。[4]新中国成立后到1970年代,陶今雁经历了求学、教学、生活日常等,国家大事、个人工作、家庭生活虽有不同变化,均述于笔下,对诗词的热爱之情依然不减,更是焕发出了新的气象。[5]陶今雁晚年的诗词取材于日常生活,大多以诗词记录、唱和、回忆生活中的点滴,读来更生活化。逝去的时间,没有在岁月中留下痕迹,但我们在翻看陶今雁诗集时,透过文字的力量依然可以感受到其对诗词的执着与深情。

陶今雁对于唐宋诗词下了很大工夫,对杜甫的诗词尤其钟爱,这在其个人诗作和论文研究中均有体现。其关于杜甫研究的系列文章有三篇,分别是:《对杜甫评论中一些问题的看法》《不能低估杜甫爱国爱民诗的进步意义》《忧国忧民 死而后已—读杜甫入岳州后诗》。陶今雁不仅对于注解诗词和编书认真严谨,在阅读中更是一丝不苟。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读诗体会、注解诗词等,尤其集中在杜甫诗作的体会,书写了不少阅读体会和研究文章。检索其学术论文,还有《读〈稼轩词编年笺注〉》《稼轩词脱化前人诗词补遗—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读后》《对〈稼轩词编年笺注〉的几点补充》三篇文章,都是陶今雁认为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书中美中不足的地方,如注解不当、前人诗句未明注出处、所引不够确切或不全面等问题,一一进行了罗列与辨析。文章一经发表得到了邓广铭先生的肯定,并在《稼轩词编年笺注》一书再版时采纳了部分建议[6]。陶今雁作为一个古典诗词的考辨专家、教育专家、诗人,这三重身份和深厚的学养令他在现当代江西文坛独树一帜。

陶今雁对师友、学生、亲人大多以诗传唱,以诗文相赠。这也许就是文人之间如清水般的交往,以诗明志,以诗传情。这中间的传递工具就是书法,透过文字,我们感受到了其人、其志、其学。正如诗僧皎然所说的那般:“偏正得其中,不拘对属,偶或有之,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不由作意,气格自高。”[7]

陶今雁一生与诗词为伴。可以说,不论在什么情境、什么时期,诗词和书法都给了其精神慰藉和精神归宿。他一边作诗写词,一边用书法传播诗词,向古人致敬。唐宋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唐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把诗歌分为二十四品,或见品评诗文,或用于评价书画作品,每品字数不多,每读都能发不同之幽思。其中“委曲”这章用来品评陶今雁书法再适合不过了: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时,声之于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圆方。[8]

陶今雁的书法学习一直贯穿其求学时光。少时父亲望子成龙,陶今雁进入私塾学习,曾学习书法,得以开蒙。后常临习钱南园书作,在其诗作《重得〈南园真迹〉有感二首》中有“暗世诗情多愤慨,南园真迹几临摹”之句,进入了书法之门[9]。后入武汉大学学习,对书法更是留心,尤其是接触到草书后,更是会心于此。毕业参加工作后,勤加练习而不能自已[10]。终其一生,一直使用毛笔书写,对毛笔的使用越发纯熟,自然书写的痕迹更是映照在他笔下。作诗之余或作书法以抒怀,1991年作有《草书》一诗以纪其事:

草书少慕却无行,老去何能此道精?但配吟诗三易稿,每观孙谱又心倾。[11]

陶今雁参加工作后一直与同事及省内外书画名家交流书法创作,如康庄、程维道、陶博吾等。他们相互问学交流,促进了诗词和书法进益。陶今雁与程维道二人相识最久,志趣相投。程维道那一手精湛的二王行书为陶今雁所钟爱。[12]其书法取法二王,又参以颜体楷书之浑厚,骨肉丰盈,自成一体;“诗书曾共契,何处觅知音?”二人时常交流诗词和书法[13]。陶今雁以深厚的诗词学养为基础,每日临池不辍,勤以练习,到晚年越发纯熟,真正达到了“人书俱老”之境。

整体而言,陶今雁书法温润如玉,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是典型的文人书写,极具书卷气。谈到文人书法,唐宋有文人画、文人书法、馆阁体等不同书画类别。但现当代诸多学人推重文人书法,如龚鹏程、张瑞田等[14]。他们或是以手札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书画成就,或关注其文史价值等。陶今雁不是一个专业的书法家。他是一名学者,终生以唐诗宋词为伴,只是因时代原因一直以毛笔为书写工具,直到中晚年书法成熟。观陶今雁的书法,总有一股静气,这就有了一个极为好的书写状态:自由、随心、放松。《木铎之心—陶今雁师友手札集》中有他与友人的书信、诗词唱和、条幅作品等,均是在他在平和安静的状态下的书写。

陶今雁现存书法以草书为主,以八行笺小字为多。其书法整体取法于孙过庭《书谱》和于右任《标准草书》,但呈现的面貌与二人有诸多不同:孙过庭草书起伏变化明显,有墨色变化;于右任曾取法魏碑,草书参与北碑笔法,具有一股雄强之气[15]。而陶今雁书法充满了学者气息,草法极为严谨,作书极为认真,往往是一稿多书,多次练习,而取认为最优者[16]。陶今雁书法一如其治学那般严谨认真,草法标准。笔者在整理陶今雁遗墨时,发现其有很多张草法的对照图,这方便书写参考,可见其认真严谨。

陶今雁现存较多的书法作品是八行笺小字作品,还有一些条幅作品。整体看其书法,字体略长,草法标准,提按变化不大,总是在圆线中寻找变化。小作品中总能体现其书卷之气,清秀俊雅;小条幅作品用笔稳健,有大量的圆转线条。因身体欠佳,从陶今雁现存的书写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其气力不足,大多以小作品为主,但往往是这些小作品更有吸引力。

图1是陶今雁晚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书法均是上乘。陶今雁书法有古人遗风,作品可读、可赏、可品,既是一件书法作品,又是一件诗词作品。其诗作内容如下:

奉题柏森先生《鸿爪集》兼贺七旬华诞

卜宅都门似隐沦,从来忧道不忧贫。遨游坟典寻真趣,寝馈风骚得要津。神胄飞腾须彩笔,吴侯名实副诗人。欣逢华诞锓新集,仙鹤长鸣艺苑春。

柏森诗家赐正

陶今雁未定草

戊寅重午后四日[17]

此诗是陶今雁赠给吴柏森的,诗作古雅,有旧时文人气息。陶今雁所用毛笔略有秃,用的八行笺,字径不大,但细看写出来的字有一股清劲之气。《木铎之心—陶今雁师友手札集》中的手札大多是此类书作(图2、图3)。其字结体略长,字与字不相连,完全出于一片自由书写,在随性中自有法度。

细审陶今雁书法,总能从其纸间感受到那股清气,那股气息古雅素静。在中国绘画史上,一直有逸气、纵横气、文人气之说。倪瓒主张绘画要有“逸气”和“逸笔”,他的名言“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强调要有文人写意[18]。其影响不仅在画史上,更是对文人书法有极高的指引。陶今雁的书法就有一股“逸气”。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黄庭坚是宋代书法巨匠,草书如长枪大戟,他对书法的论述又有一番新意,提出要有“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余尝为少年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19]陶今雁一直以“圣哲之学”—诗词为终身伴侣,其书风文气,与一些俗书不可同日而语。现当代书坛太过于追求技法,而忽略了对书家本人学养的要求。在中国书法史上,一直有书家和“书匠”之别,大书法家往往是学者,而“书匠”则往往追求技法,终落下品。而陶今雁不以书法为本业,只是长期使用毛笔书写,后虽经过一定的训练,但终因深厚的学养滋养了其笔端。其书用笔圆劲,自有一股沉稳之气。

孙过庭草书圆劲,点画飞动,同时又提出书作“使转”得当:“……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20]孙过庭的《书谱》在当时提出书法要有“使转”,但在明人倪苏门《书法论》中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用笔要搦管,字才能圆。“羲、献作字,皆非中锋,古人从未窥破、从未说破……然书家搦笔极活极圆,四面八方,笔意俱到……”[21]而清人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更是强调“圆”的重要性:“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22]以上历代书家均对“圆”的重要进行了大量论述。笔者不知陶今雁是否看过这几段文字,但其书法用笔极为精熟,完全出于自然。他的条幅书法作品中却是有诸多的圆劲笔画,与先前书家论述不谋而合。笔者在细读陶今雁书法时,发现图4作品中的字圆劲,如“州”“家”“祭”等字。这些字的结体左右顾盼,可以想象在书写时手腕左右摆动,尽显绞转之用笔变化。图5是陶今雁少有的条幅作品,整体用笔矫健,提按明显,一任自然;与之前看到的笺纸作品略有不同,结体更为放松,字形更潇洒。一如孙过庭在《书谱》中谈到的“……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23]那种神韵。当然,古人评价书法最高标准是以得其“神”为上,“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24]。陶今雁晚年的书法,不论从“神彩”抑或“形质”均是上乘,再加上其学养,在江西现当代学者中别树一帜。

陶今雁书法以其神韵平和,具有冲谦之美,虽不是专业书家,但足以体现其个人志趣。正如清人刘熙载提到那样,观其书如见其人:“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也。”“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25]陶今雁的书法面貌正体现了“秀颖”之气,这也许就是文人书家一直所追求的气息。

注释:

  • [1]陶今雁:《寒梅集》,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自序第41页。
  • [2]陶今雁:《雪鸿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胡序。
  • [3]陶今雁:《雪鸿集》,第122页。
  • [4]戴训超:《陶今雁诗词创作概论》,《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9期。
  • [5]遥岑:《注诗写诗寄深情—评陶今雁〈唐诗三百首详注〉及〈今雁诗草〉》,《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9期。
  • [6]王伟勇:《宋词笺注之典范:邓广铭〈稼轩词編年笺注〉校正—以“卷三”为例》,《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4期。
  • [7]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11年,第29页。
  • [8]郁沅:《二十四诗品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4页。
  • [9]陶今雁:《雪鸿集》,第26页。
  • [10]陶今雁:《寒梅集》,第34页。《洗砚》一诗曾记:“余爱欣赏书法,尤其草书。虽曾有志于此,并备有诸家名帖……”
  • [11]陶今雁:《雪鸿集》,第103页。
  • [12]陶也青主编:《木铎之心—陶今雁师友手札集》,知识出版社,2023年,第21—24页。
  • [13]陶今雁:《雪鸿集》,第78页。
  • [14]参见龚鹏程:《龚鹏程说中国文人书法》,海南出版社,2020年,第1页;张瑞田:《文人墨色:近现代文人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年,第217—229页。
  • [15]邱才桢:《书写的形态:中国书法史的经典瞬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218页。
  • [16]详见陶也青主编:《木铎之心—陶今雁师友手札集》,第146页。陶今雁曾多次练习同一赠诗给友人。
  • [17]陶也青主编:《木铎之心—陶今雁师友手札集》,第103页。
  • [18]李一:《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282页。
  • [19]孙洵选注:《黄庭坚书论选注》,华夏翰林出版社,2005年,第130页。
  • [20][唐]孙过庭、[宋]姜夔著:《书谱 续书谱》,陈硕注解,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26页。
  • [21]乔志强编:《中国古代书法理论解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95页。
  • [22]乔志强编:《中国古代书法理论解读》,第103页。
  • [23][唐]孙过庭,[宋]姜夔著:《书谱 续书谱》,第60页。
  • [24]潘运告编著:《汉魏六朝书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171页。
  • [25]乔志强编:《中国古代书法理论解读》,第47页。

(作者单位: 南昌工学院)

猜你喜欢
手札文人诗词
文人与酒
方英文手札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文人吃蛙
名家手札
名家手札
宋代文人爱睡觉
文人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