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岩 吕娜
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科学生的专业课之一,食品卫生检验学是一门研究食品中的有害因素及其检验方法的课程,与食品法律、法规结合紧密,也融合了食品化学、食品酶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食品生化、仪器分析等多门食品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学习效果较差,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食品卫生检验学课程教學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亟待开发新的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教育理念,又称“目标导向教育”,是一种以成果为目标导向,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基于食品卫生检验学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存在的不足,本文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从教学目标分解、开课时间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探索、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探索基于OBE理念的食品卫生检验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期为开设该课程的同类院校提供教学模式的参考。
一、食品卫生检验学课程教学内容
食品卫生检验学以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法律法规、食品毒理学等多门课程知识作为基础,系统研究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运过程中存在的卫生监督和卫生检验问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种类、来源、性质、作用、含量水平、检验管理及预防措施;各类食品的卫生检验及生产过程的卫生监督与卫生管理;食物中毒的预防。
目前,国内多所食品类专业院校都开设了该课程,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危害食品安全的物质的种类和来源,生产环境、生产人员、原材料的卫生要求,以及肉制品、乳制品、蛋类及水产品等食品的卫生检验技术。
二、教学目标的分解
通过分析食品卫生检验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求,我们发现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因为OBE理念是基于实现学生特定学习产出的教育过程。为此,我们以成果为导向,将教学目标拆分为4个部分(表1),对学生应当掌握的课程知识提出了更细、更高层次的要求,还增加了思政方面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化。
三、开课时间的安排
食品卫生检验学课程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因为食品卫生问题可能涉及到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而检测每种污染物质需要的技术手段又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理论及操作技能基础,所以该课程在大三前开课是不合适的。
实践发现,将该课程设置在第六学期较为科学,因为学生此时已经有了两年半的学习基础,完成了食品科学领域主要课程的学习。此外,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前两年教学过程中也时常穿插各种实验课,学生在第六学期对于一些常规的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色谱分析等分析检测技术已经有所接触。这时安排食品卫生检验学课程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将之前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学习起来也会得心应手,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动性的发挥。否则学生学习起来压力大,很容易陷入被动听课的状态,学习效率也会大打折扣。由于是被动学习,学生往往会陷入“作战记忆”,导致很多知识考完就忘,没有真正掌握这门课程。
四、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对于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根据课程大纲,通过分析确定的四个教学目标,我们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以提升其科学性、前沿性及创新性。
比如,在讲授食品的生物性污染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腐败菌、致病菌、病毒、寄生虫、病媒生物污染食品后对食品的影响,更要知道它们污染食品后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以及产、储、运、销的哪些环节容易造成相应的生物性污染。在讲授肉与肉制品的卫生检验时,可以先带领学生参观本地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线,让学生亲自观察并总结出哪些环节容易产生哪类食品卫生问题,进而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利用讨论式教学及翻转课堂总结出食品生产环境、人员卫生和原材料的卫生要求,概括出需要重点检验的项目。在讲授食品的放射性污染时,可以“日本核污水排海行为”为导引,总结放射性物质污染食品的途径及其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总之,设计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与生活相关,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扩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实现前两个教学目标尤为重要。
五、教学方法的革新
对于食品卫生检验学课程来说,应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将来从事食品领域的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成长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互联网+”时代的OBE教学,本质上是给学生创造一种高度参与、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不仅让学生获得标准化的知识,更追求生成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实践发现,采用讨论式、参与式、研究式结合的教学方法,更容易实现培养具有良好科研素质、食品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一流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
比如,在学习生产场地、人员、原料和器具的卫生要求时,可以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参观实践,亲自参与食品生产过程;之后采用讨论式教学总结出危害食品卫生的污染物,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这些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最后采用研究式教学方法,探索相应污染物的卫生检验方法和指标。
六、教学手段的探索
混合式教学并不是“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的简单组合,而是根据课程的每个章节及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利用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各自的优势及特点,设计能够满足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的教学新模式,是一种全方位的创新和改革。实践发现,利用学习通等实时软件,通过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拓展与该课程相关的课外知识,在加深课程内容认知的同时了解更多背后的故事。
比如,在讲授食品的化学性污染时,可以结合电视、网络上的一些食品安全案例更好地分析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央视每年“3·15”晚会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材料。又如,食品的检验方法和采用的国家标准这部分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枯燥,无论是理论讲授还是线上资源的利用,都不能很好地达到培养目的。为了实现后两个教学目标,需要结合线下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国家标准中的每个操作步骤及方法,并通过亲自操作来理解实验现象的发生原理。只有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优点,并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才能将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七、评价方式的改革
在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传统的“一卷定终身”的课程考评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新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在设计考评办法时,也需要结合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既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学生实践及操作能力的提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课程模块将考评方式分为3-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考核部分。同时,在每个阶段考核后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活动的评价数据,重点关注未达成目标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与修正教学手段及方法,以便每位学生在课程结束时都能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化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向传统教学模式发起挑战。混合式教学模式经过国内外教育机构三十多年的探索,已经成为未来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教学目标分解、开课时间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探索、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法,探索了一种更符合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特点、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教学新模式。实践发现,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OBE理念教学模式,更加适合食品卫生检验学课程的教学,值得推广。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基于OBE理念的《食品卫生检验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GH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