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写的散文诗

2024-04-18 01:02黄熙童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4年3期
关键词:雨衣父爱书包

黄熙童

1

楼下的施工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挖掘机震耳欲聋的响声让人头痛欲裂。我烦躁地转了个身,用被子捂着耳朵,然后又是一阵咳嗽。

父亲敲开了我的房门,伸进脑袋说:“要不出去走走?”话音刚落,响彻云霄的施工声又再次包裹了我的耳膜。我只好答应,缓慢地从床上起来。

我无力地瘫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病愈后没有了之前的精神劲儿,整个人都十分疲乏。掐指一算,我差不多有十天没出门了。

听到我愿意出去,父母都显得很高兴,尤其是父亲拿了一个大书包准备往里面塞东西,仿佛我们不是去晒太阳而是去远行。

我半眯着眼睛,看到他正折着一件陈旧的紫色雨衣。我皱着眉头想,我宁可站着也不要坐在如此寒碜的雨衣上。

紧接着,父亲又把一条毛巾被放到书包里。我终于忍不住说:“谁去晒太阳还带被子啊?”父亲没搭话,只是小声地嘀咕:“去野餐肯定少不了水果啦。”然后把两个苹果塞进书包里。掂量了片刻后,再塞进去一个梨。

这时候母亲从厨房出来,用保温盒装满了咸猪骨粥。

折腾了好一会儿,我们总算出发了。父亲穿一套板正的西装,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手里还提着环保袋,像极了狼狈地赶春运却同时想以最体面的模样回乡的游子。

2

来到江边,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和煦的阳光肆意地照着,倒映在珠江上像洒了一河的金子。

江边有不少人,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这里几乎没有了跑步的人,倒是多了不少晒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他们坐在石凳上,背对着太阳,把层层衣服掀起来,露出白花花的皮肤,闲淡舒适地进行着“日光浴”。

太阳是最好的解药,它能帮助人远离黑暗与寒冷,有时也能让人暂时遗忘病痛。

走着走着,我感到一阵燥热,便褪去了棉袄和毛衣。走在阳光下的舒畅是做许多事都无法比拟的,太阳照耀着我的每一寸肌肤,穿过密密麻麻的发丝抚摸着我的头皮,甚至爬进了大病初愈的躯体内。

我开始走得吃力起来。这条路并不陌生,生病前每天我都会到这里跑步。但是今天怎么就变得漫长了起来,简直是举步维艰。

母亲搀着我慢慢走着。我看到不远处,父亲把书包和袋子都卸下了,自己则坐在江边的石栏上。对于年过半百的他来说,背着大包小包走这么长的路一定也很累吧。想到“年过半百”这个词,我的心里泛起一阵酸楚。

看见我们,他招了招手。“要休息吗?”他问。“不用。”我尽量显出很精神的样子,不想让他太过担心。

于是,我们仨继续往前走。父亲执意不让我拿包,最后拗不过才分给我一个环保袋。他自己则背着大书包,走在前面。

这个大书包是我以前上学的时候背的,现在父亲背着它去买菜。他总是满载而归:特价的桃李面包、新鲜的线鸡、各式各样的水果、母亲爱吃的螃蟹、我爱吃的西洋菜……也许他早已习惯了背包的重量。

他在阳光下走着,不知疲倦似的,留下一个金色的背影。

3

我终于提出要稍作休息,一屁股坐在了一处干净的石阶上。

父亲看了看我,关切地说:“你的脸色这么苍白,回去要喝鸡汤补补。”

我没吭声,垂着脑袋,闭着眼睛,蜷缩着身子。冬日的风在暖阳下收敛了不少,悄悄地吹着,吹落了异木棉粉色的花瓣,吹来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突然听到了翻书的声音,抬起头,看到父亲把脱下来的西装盖在头顶上,阻挡着刺眼的阳光,开辟出了一片小小的阴影。

“你居然还带了书出来!”我吃惊地说。那是一本发黄的关于《论语》的书。印象中,父亲很少看书,而且阅读的速度很慢。

父亲笑了笑,说:“我给你读个故事吧。安子是齐国的大夫,他其貌不扬,却有一个相貌堂堂的车夫……”

我听得迷迷糊糊的,凑过去一看:“哪里是安子,分明是晏子!”

我和母亲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父亲有点不好意思,自顾自地说着:“那‘宴会的‘宴怎么写呢?”他用手比画着,“把宝盖头挪下来就是‘晏子的‘晏了。”

我笑得喘不过气来,倚在母亲身上。

“有什么好笑的,你小时候睡觉前要听故事,不都是我念的?”他说。

我闭上眼睛,听父亲念完了一节的内容。我能如此热爱文字,有一半是他的功劳。他不但给我讲故事,还每周风雨无阻地带我去图书馆借书。我每看完一本,他就用铅笔在书的最后一页点一个芝麻大小的点。最后少儿部文学类的书籍几乎都留下了小小的标记,我也彻底爱上了文学。

他试图讲得抑扬顿挫,但难免不够流畅,而我不再打断他。

4

歇息片刻,我们继续前行,终于来到了公园的草坪。吃了个苹果,又喝完保温盒里的咸猪骨粥,我就躺下了。雨衣的长度恰好足够,我的头枕在雨帽的位置,父母分别坐在雨衣的两只袖子上。

这是一件很大的雨衣,下雨的时候父亲穿着它,骑自行车送我去上学,我抱着书包躲在后座的雨衣里。我看不到前面的风景,最多只能看到雨衣下往后迅速移动的道路,以及等红灯时一同停下的车轮、被雨敲下的满地落叶。我的脸贴着父亲温暖的后背,听着雨滴落在雨衣上的声音,像是回到了安全暖和的母体。

我能准时到达学校,身上不沾湿一丝一毫。当我背好书包回头告别的时候,才看到父亲往前拽了拽雨衣,挡住那已经被雨水打湿的头发。他骑着自行车在停满小车的路上左拐右拐。

那时他的背影是紫色的,是被雨水淋湿的深紫色。

我睁开眼睛,看到母亲在玩“消消乐”,父亲又掏出那本书。他们些许斑白的发丝在微风中跳舞,显得闪闪发光。我用手触着他们的背,感到无比安心。

父亲回过头看了看我,以为我想让他陪我说会儿话,于是说:“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把《论语》全部背下来呢?”

“我会。”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在父亲的唠叨声和念书声中,我的眼皮越来越沉。我感受到一条被子轻轻地搭在我身上。

这是我第一次躺在草地上,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我仿佛和小草一样高,和千千万万的生命平等地享受着这和煦的暖阳。雪白的萨摩耶从我身边呼哧呼哧地跑过,天真的孩童在草地上肆意地跑著,不远处有断续的吉他声……

我想起了一句话:就算上天让我专门挑选一天,也不会比今天更好。空气清新得像薄荷酒,日光质感如水。而我可以躺在宽大的雨衣上,凝望着诗和远方。

读 到

冰心曾经说过: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这句话表达了中国式父爱的特点:深沉而笨拙。父爱就像一杯白葡萄酒,刚开始辛辣而温暖,时间长了你会陶醉其中。他们的爱总是出现在不经意间,要么在“回头”中,要么在“背影”里。因此,中国式的父爱很深,让人后知后觉。

作者少年时,父亲用紫色的雨衣为她遮风挡雨;成年后,父亲用那件已经陈旧的雨衣为她抵御湿冷。父亲的爱,大抵就是这样的吧:爱子女,却不说,只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匆匆的岁月,似水的流年,子女一天天长大,父亲的双鬓已有白发,脸上又多了几道皱纹,思维也开始变得迟缓,唯有如山般的爱厚重如昔。

“就算上天让我专门挑选一天,也不会比今天更好。”因为有父亲的陪伴,作者的心总是暖暖的,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可以躺在宽大的雨衣上,凝望着诗和远方。”

(读稿人/成钟)

猜你喜欢
雨衣父爱书包
气球雨衣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父爱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我的书包
减负书包
雨衣变形记
父爱如山
我的书包
藏在书包里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