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浙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发展经济,人口是关键。然而,在振兴地方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巨大的阻碍,即劳动力不足。尤其是对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级市、县城、乡村来说,人口流失严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振兴地方经济,不是要再造一个新城,而是要在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经济的同时,尊重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生活习俗。只有这样,才能留住本地人口,叫回外出务工人员。
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造就了厚重的家文化,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特有的礼仪、制度、风俗、宗教等社会性道德,哲学上称之为相对伦理。相对伦理长远的本体功能,塑造了作为“绝对伦理”和宗教性道德寓所的自由意志。相对构建绝对,即经验变先验。基于此种理论,不难理解中国人传统的“养儿防老”“落叶归根”的心理结构。
举一个普通家庭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有一位63岁的单老汉(化名),在过去三十年中,一直与爱人在老家以养猪、种植果树为业,夫妻二人只有一个独生子单宝剑(化名)。单宝剑2012年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广州一家证券公司。然而,单宝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父母就开始劝说他放弃广州的工作,回到老家工作生活。
尽管单宝剑不情愿,但是考虑到父母年龄和身体状况,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老家,在一家国企担任会计,后续买房、娶妻、生子。至此,单老汉觉得自己“完成任务了”。可事实上,单宝剑回到老家后,事业发展并不顺利,百色市在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与一线城市有一定的差距,工作节奏缓慢,职业发展空间比较小,这些因素导致单宝剑在工作上没有太多的动力和激情。一次偶然的机会,受同学启发,单宝剑在工作之余做起网络直播。作为本地人,单宝剑熟知家乡红色文化,百色起义、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苏维埃人民政府……他像导游一样,向粉丝传播着家乡的特色文化。单宝剑还将当地果农日常的劳作剪辑成短视频,发在直播平台上。经营了一段时间,粉丝也积累到了一定数量,虽然不能和那些大V相比,但是也可以通过直播带货,将家里的农产品发往全国各地。单宝剑打算继续经营自己的视频号,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家乡。
单宝剑只是那些从一线城市被叫回家乡的众多青年人之一,他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学识改变着家乡。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许多乡村趋向空心化、空壳化。因此,解决农村劳动不足、通过各种措施将外出劳动力叫回,是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几年,多地出现一线城市青年回流的现象,这不仅有利于缓解一线城市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资源的紧张,也为振兴地方经济提供了人才支持。但是从宏观角度看,地方乡村经济与青年人才的发展还存在较大距离。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人情社会与现代管理的对抗
与一线城市的灵活用工不同,地方城市及乡村在用工方面不会利用专业的招聘平台发布信息,也没有专业的软件对这群人进行及时的用工结算。他们大多是靠“关系”,靠“人脉”。
笔者在调研时发现,一些经营小本生意的老板都有一个传统的“电话簿”,上面记录着亲戚、朋友、老乡、邻乡等各种社会关系的联系方式。每当季节性旺季时,小老板们会通过这个电话簿寻找帮工,再通过转介绍,结识更多的社会关系。很显然,现代企业资本运营模式,根本无法经营这样的社会关系。在此过程中,政府的资金支持也好,企业的资本助力也罢,都要建立在尊重地方的文化基础之上,将各方的关系统筹协调好,而不是形成互相对立的关系。
●自己人与外人的对抗
用现代管理的眼光来看,发展地方、乡村经济还有一个更大的阻力,即当地人民缺少契约精神。在笔者的调研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家下乡企业经营果园,该企业负责人发现,果园中常出现偷盗行为,而且这些雇员在工作中会偷懒、迟到。但是在他们互相帮工时,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笔者也就此事与几位老乡交流过,他们认为,乡亲们互相帮工,那是“自己人的事儿”;而给下乡的企业劳动,那是“外人的活儿”。内外有别,对自己人和外人,他们有两套做事的原则。
孟子曾讲过,“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皆有之的对错之心,与法律政治相联结;人皆有之的善恶之心,则与宗教、文化、传统相联结。也就是说,你所谓的对并非善,你所谓的错并非恶。作为雇员,他们在老板眼里可能是没有契约意识的“差员工”,可是对自己人来说,他们是好乡亲、好朋友、好丈夫。既然不能消除他们认知中的内外差别,就应该引导其重新划分内外的界限。最好能既尊重企业运营的社会道德,又不侵犯地方文化的宗教道德,达成一种重叠共识。
●内生动力与外部压力的对抗
那些能快速摆脱贫困并能实现致富的家庭,多是劳动力充足或是能外出务工的家庭。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有一些家庭尽管在政府、企业的帮助下得到了工作机会,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缺乏内生动力,仍然无法实现脱贫。吴江河(化名)的家庭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吴江河今年56岁,在乡亲们的眼里,他这个人是“懒”“馋”“吹”“怪”。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娶了邻村患有精神分裂疾病的女子为妻。因为妻子的原因,吴江河性格十分自卑,生怕乡亲们瞧不起自己,就经常在村子里说大话,吹牛,还当着众人的面买肉买酒。长此以往,他养成了好吃懒做、吹牛扯皮等恶习。对于这样一块“硬骨头”,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经常对其进行说服教育。但是吴江河却以各种理由拒绝他人的帮助,声称自己“过得很好”。对于这类比较“顽固”的群体,需要工作者给予更多人文关怀,让他们从内心感到平等、尊重、关爱。这要比物质帮扶更重要,也更艰难。
振兴地方经济,除了资金和资本的投入,还要考虑更深层的传统伦理道德和人性关怀。
●尊重当地伦理道德
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地方、乡村的灵魂,这种伦理道德作为现实存在,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文化印记,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作为载体,传承着人类的文明。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用“现代化”荡平“伦理道德”,而應小心呵护老百姓这份心理依赖与生活习惯。对于生产而言,无论是企业的资本注入,还是政府的资金帮扶,人民应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他们需要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其中,要让他们有存在感、获得感;对生活而言,无论是劳动力充足的大家庭,还是劳动力匮乏的小家庭,政府工作人员应以家人的姿态面对他们。要知道,千百年来,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单纯的人情组织,百姓需要的是家人的关怀,而不是领导的指挥。帮扶先“帮心”,振兴需“震心”。只要他是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能感受到真心的力量。尊重他们,而不是急于改造他们;关心他们,而不是只为了业绩强迫他们。这种大家与小家的对接,既保护了传统的地方伦理,也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激发人们的内生动力
过去三十年,许多来自偏远地区的年轻人通过高考、外出打工,来到一线城市安家落户,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对于那些没有走出来的人们,国家也通过各种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扶政策,提高了人均生活水平,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通过唤起各类群体的角色意识、主体意识,让他们对建设美好生活有认同感、参与感。
●使新老人才的心融合在一起
大中型城市青年人才回流,参与地方经济、乡村振兴建设,是返乡人才的主力。他们多数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先进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营理念。回归家乡,建设家乡,不仅解决了当前人才集聚于大中城市的痛点难题,也解决了地方振兴人才短缺的现实问题。传统的亲子情不仅具有巩固社会结构的作用,而且在文化心理上也培育了人情至上的特征。它可以在现代社会性道德中起某种润滑、引导作用,将个人基础上的理性原则予以适度软化,即以情化理。毕竟对于百姓而言,爱家就是爱国,维护好自己的小家,就是对爱国最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