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摘要:高校教育统计工作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制定政策规划、督促工作进展、评估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标准化的统计工作规范是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为此,文章针对教育统计工作中的问题,从八个关键方面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全链条统计流程工作规范。这些规范旨在稳步推进统计工作的标准化,从而提高统计工作的规范性和数据质量。
关键词:教育事业统计;标准化建设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3.054
中图分类号:C 8,G 71,TP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24)03-0-03
0 引言
职业教育在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专业人才技能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教育统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教育统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统计对象众多、内容复杂、范围广泛等。在日常统计工作中,统计制度的不足或不完善、统计团队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欠缺、统计方法的不一致性和随意性,以及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都可能严重削弱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鉴于此,为了提升教育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统计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本文以高校教育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并实践一系列标准化的流程、措施和方法,并提出提升标准化流程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1 教育统计工作的特点
(1)教育统计数据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教育统计数据是我们洞察教育事业发展全貌、制定科学政策规划、监控工作实施进度、评估发展成效的关键依据。各高校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原始数据的采集工作。这一环节不仅是教育统计工作的基石,也是确保统计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根本所在。
(2)教育统计工作的复杂性体现在其全面性和细致性。教育统计的调查内容包括学校基本情况、班级数、学生数、教职工数、校舍、资产和基本建设投资等指标[1]。这项工作不仅统计范围广泛,而且涉及的数据量庞大,要求高度精确和系统化。
(3)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严谨性体现在其对精确度和客观性要求极高。教育统计工作的严谨性渗透在每一个层面,从数据的采集、处理到分析,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循统计法规和程序,以确保所提供的数据真实、准确,在这一过程中,统计人员需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同时,教育统计工作还需要注重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确保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
(4)教育统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性。在当今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教育统计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虽然我们在数据统计分析与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现阶段,教育统计数据的应用大多局限于基础数据分析,尚未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与技术。为了使教育统计工作达到新的高度,我们需要深化数据分析的深度与广度,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手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精确、更个性化的服务。
教育统计工作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且是一项复杂、严谨且充满挑战的任务。它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的能力和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和遵循标准化的统计流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标准化统计流程,可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从而提高数据的有效性。
2 教育统计工作流程规范
根据《教育统计管理规定》和《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结合自身管理特点,细化并建立一套科学的统计工作流程,全面规范统计工作的每个环节,清晰界定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以确保统计工作的有序和高效。
(1)接受统计工作任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会议、集中学习、网络教学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给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管理部门的统计人员部署工作并进行有效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全面、系统,并具有针对性,以满足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遇到问题的需求。同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还需明确当年统计工作要点和时间节点,以便统计人员能够合理安排工作计划,确保教育统计工作的顺畅进行。
(2)汇报部署工作任务。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管理部门的统计人员向统计负责人汇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署的统计任务。为确保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各高校应成立教育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统计工作制度,明确统计岗位责任制。同时,教育统计工作管理部门的统计人员应依据学生、教职工、办学条件等调查内容,结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署的工作要点和时间安排,制定校内教育统计工作方案及任务分解表,组织召开校内部署培训会议,传达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布置会议的主要内容,详细解读《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中最新修订内容,明确统计数据上报的时间节点和具体工作要求,确保统计工作按时、高效地完成。
(3)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工作。高校应充分利用人事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建立和完善数据采集台账,做到“数出有源”“数出有据”。各职能部门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严格按照统计填报范围、指标解释和填報说明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填报。在填报过程中,职能部门统计人员若对指标理解有疑惑,教育事业统计管理部门统计人员应及时提供解释和答疑;若不同职能部门采集的数据存在不一致情况,教育统计管理部门的统计人员应依据统计指标的统一口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核实和填报;若教育事业统计管理部门的统计人员与各职能部门统计人员在报表指标的理解上发生争议,学校教育统计管理部门的统计人员应主动与省级行政部门沟通,明确指标含义,避免重复填报。各职能部门的统计报表填写完毕后,相关统计人员、部门负责人以及分管领导应对报表内容进行细致审查并签字确认。同时,应将统计台账一并交给学校教育统计工作管理部门的统计人员进行汇总和上报。
(4)数据汇总录入工作。教育事业统计数据通过教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联网直报。在数据填报前,各高校教育统计管理部门的统计人员需对学校和办学点账户进行管理及角色权限配置,具体包括:填表人、统计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在实名账户建立并分配角色权限后,办学点的统计人员可使用实名账户登录,开展数据填报工作。当所有办学点的数据填报完毕,高校教育统计管理部门的统计人员需以实名账户登录学校账户,进行校区数据的汇总和学校数据的录入。在这一过程中,统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数据核对程序,确保录入的统计数据与相关职能部门上报的数据完全一致。
(5)数据审核校验工作。数据审核校验是确保数据真实性与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包括系统审核和人工审核两个主要部分。系统审核依托教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逻辑校验和经验校验。逻辑校验侧重于检查数据指标之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通过验证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实现。经验校验则依赖于教育统计从业人员工作累积经验,来分析判断填报数据是否合理[2]。在系統审核过程中,一旦发现逻辑校验错误,应立即进行修正,而对经验校验中发现的错误,则需要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核实,确认数据是否存在误差。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退回并要求重新上报。人工审核包括历年数据变化分析和上级校验清单的核实。历年数据变化分析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两年数据的纵向对比分析,评估数据的可信度。上级校验清单的核实方法与经验校验类似,通过和相关职能部门沟通,核实数据是否需要更正。所有校验结束后,在确保数据正确的基础上撰写核查说明。
(6)统计报表上报工作。教育统计管理部门的统计人员应当在报表审核无误后,将报表报送统计负责人及分管校领导进行审查。接着,提请党委会进行审议,并留存会议纪要作为记录。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单位负责人应使用其实名账户,在教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中上报数据。数据上报后,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确认无误,学校需将带有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签字的统计报表提交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备案。
(7)统计报表归档工作。教育统计工作管理部门的统计人员,需将盖有学校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签字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的纸质统计报表连同统计台账一并移交给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归档保存。其中,电子数据资料和纸质统计报表应被永久保存,而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则至少需要保存5年。
(8)统计数据公布、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服务。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是法定数据,对学校履行法律责任、展示教育成就至关重要。学校对外提供数据时,应以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为准,通过官方渠道统一发布,确保权威性和一致性。统计人员需运用统计学、数据分析等方法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形成统计报告或统计汇编,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统计人员应当提供统计咨询服务,确保各职能部门能够获取所需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3 统计流程标准化对策建议
规范教育统计工作流程管理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坚实保证,可以从构建健全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着手,实现教育统计的责任关、培训关、认证关、核查关的闭环治理,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
(1)强化责任关。高等院校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从数据的采集、整理到分析,确保统计工作流程中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层层把关,从而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以增强统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严谨性。此外,统计人员要牢固树立依法统计的观念,维护统计调查秩序,自觉规范统计调查行为,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防止统计调查数出多门[3]。
(2)加强培训关。高等院校应建立健全统计人员的培训机制,确保所有统计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培训内容要兼顾系统性和针对性。增强统计人员对统计知识、统计方法、统计分析技能的掌握,稳步提升统计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4]。同时,还应重视对相关人员的统计法律法规教育,增强统计人员对统计法律法规的认知,培养其依法开展统计工作的法律意识。此外,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必须加强对统计人员的数据质量意识教育,让他们深刻理解高质量数据对于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的重要性。
(3)严格认证关。为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必须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抓起,严格遵循统计范围、指标解释以及填报指南进行填报。同时高等院校应积极利用行政记录、统计台账、信息系统等手段,整合各部门的业务数据。借助大数据技术、应用程序等现代技术工具,逐步实现校园内数据采集的全覆盖,达到实时数据的精准提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误差,提升数据质量。
(4)加强核查关。高等院校需建立完善的核查体系,通过逻辑校验、经验校验、两年对比分析以及统计数据与业务数据对比等手段,对数据进行全面复核和把关,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此外,主动接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抽查与实地核查,对发现的问题即时整改,既从源头,也从出口上杜绝瞒报、漏报、误报等情况的发生,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从而提升教育统计的规范性和公信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责任意识、提升专业培训、严格执行数据认证以及强化核查流程,可以进一步规范教育统计工作流程,从而显著提高数据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为教育决策层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确保教育事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Z].2021
[2] 周金星.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统计过程管理探析[J].大学,2020(32):48-49.
[3] 杨昕蔚,朱艳君,雍芳.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填报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9(04):82-86.
[4] 周谧,李可彬.高校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研究[J].大学教育,2020(1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