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茹
摘 要:受不同民族文化和哲学基础影响,中西方绘画写生观念和方法在审美标准和绘画语言上存在差异。中国画注重线条变化和墨韵,画面追求意境;西方绘画注重透视、明暗、色彩,追求物象真实再现。通过对中西绘画写生观进行比较,提出现代中国画写生要继承民族传统保持文化特点,合理借鉴吸收西方艺术长处,不能完全西化。国画家在写生时要保持初心,要有明确的思路和目的性,避免将写生变成“写熟”。在写生时要注意画面语言有序转化,探索新材料、新主题等,对“师造化”思想继承发展,寻找情感表达与创作结合的新途径。
关键词:中西绘画;写生观;写意与写实
写生在绘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实世界与艺术创作的桥梁,能高度调动画家的脑、心、眼、手,训练画家独立思考能力、观察力、分析力、总结力、表现力等,因而中西方画家对写生都非常重视。尽管中外艺术家对于美的追求、人文精神的体现是相似的,但是人类在不同的环境之中会形成不同的哲学观,产生不同的美学观和艺术观。东西方画家对自然界的观察、表现各有特点,所以在写生的方法、表现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对中西绘画写生观差异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可以为写生学习者提供一些启示。
一、中国画写生特点分析
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民族精神与哲学基础,强调对自然界的感悟、敬畏和情感共鸣,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崇尚“顺势而为”“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理念,追求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的和谐统一境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注重血亲宗族、固定聚居,讲究情义。由此形成的美学艺术观崇尚自然、含蓄、中庸、和谐、优美,追求以善为美。
在审美标准上,中国画写生与西方绘画相比更注重墨韵、笔法线条的运用,作品侧重于给予观众情感体验和想象空间。中国画写生工具主要是毛笔、墨汁、国画颜料、宣纸和绢等。中国画创作者常使用软笔,讲究以书法笔意入画,注意笔锋变化,顿挫呼应,如锥画沙,笔笔有势,特别是写意画的线条强调下笔无误造型精准,即使一条线也可独自为美。中国画的线条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描绘出的万物使空白的纸张得以无限延伸。此外,中国画还讲究墨韵、皴法,墨韵表现不同于西方绘画的光影再现,讲究墨分五彩,皴法则可以表现物象的质感、厚度,这是中国画一种独特的色彩语言表达,所以中国画可以没有色彩但不可以没有水墨,笔墨的运用具有艺术性,这与摄影效果有很大不同。在中国画中,色墨同法,色彩效果不同于西方绘画,不求逼真只求随类赋彩,色彩随意自由、雅致平和。
在观察法和透视法方面,中国画不同于西方静态绘画方式,而讲究动态。中国画创作者注重与大自然的情感共鸣和氛围意境传达,不拘泥于光影透视、物象比例细节和精确的体积空间。中国画写生经常运用全景式构图方式,以散点透视为主。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总结了对后世绘画产生深远影响的“三远法”,即“平远、深远、高远”。中国画写生方法由传统的“游、悟、记、写”发展到现代画家总结的“全因素、局部、目识心记、累积式”写生法,都强调在动中观察,在画中游,在游中将自我融入自然,用心灵感受自然物象背后的意境之美。
中国画写生中的“形”不同于西方绘画。中国画写生崇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天人合一”的境界,画家在写生时会对自然界物象形状进行主观抽象概括,分析研究客观对象规律特点并进行取舍、加工改造,用线条概括、勾画物象本质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画家对写生对象形成形象记忆,这些形象被赋予了画家的主观感受成为其心中之象,是一个物象于外情动于中的过程。尽管画面中的形象是具体的,但是将三维形状描绘成平面二维形状,使该形象介于似与不似之间,是一种创造,是画家主观情感和感受的呈现,其通过托物寄情感动观众,赋予作品诗意神韵。中国画创作者重视墨韵、皴法、线条等绘画语言,以笔墨渲染情感,以形写神进行意象表达,所以说中国画写生是偏重写意的。
二、西方绘画写生观念分析
西方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持不同观念,主张人用科学认识、征服、改造、利用、享受自然。西方美学观崇尚自我、开放、科学、理性、求真,追求壮美的艺术风格和英雄主义精神。
在西方绘画写生的审美评判标准中,强调画面透视、色彩、明暗、体积等,侧重视觉上的真实再现。绘画工具是铅笔、钢笔、油画笔、油画颜料、油画布等。主要绘画语言包括光影、色彩等。画家在写生时会仔细研究透视、光影、色彩变化,追求物象空间体积、质感的真实再现,线条追求塑造形体准确,常作为轮廓线、结构线、方向线等使用,并且都融入形体不单独存在。西方绘画中硬笔画出的线与中国画中软笔画出的线完全呈现的是两种美感。如素描排线线条规律、重叠成面,即使有些许失误也可调整修改。西方绘画与中国画相比更注重色彩运用,通过色彩塑造形体体积感,讲究对比、和谐等色彩关系,微妙而又丰富,增强了画面表现力。
西方绘画注重科学性,在透视法、观察法上不同于中国画采用的动态之法。西方艺术受“天人相胜”观的影响,追求科学、理性、真实。西方绘画的原则是科学、理性、求真,所以写生时科学观察是关键,画家会结合解剖学、透视法和光影原理进行研究。画家在写生时,描绘对象多静止不动,其采用焦点透视法,根据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认真观察自然物象在光的条件下形状、質感、空间、体积、色彩的变化,在视觉上追求真实再现,所以选择静态的写生观察方法更合适。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画家对写生追求真实美,然而之后的印象派画家也开始关注主观精神世界的表现。
西方绘画写生中的“形”是具有体积的形体,即在二维平面上呈现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画家对光的追求到了极致,致力于将自然界美好瞬间再现到纸面上,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与现代摄影技术有相似的地方。在西方古典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写生画作中,可以看出画家对现实世界中物象的空间透视、色彩质感等真实描绘,所以西方绘画写生多写实。
东西方画家在哲学思想、绘画工具、审美语言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对自然界的观察、表现各有特点,画面质感也存在差别。中西方绘画写生都是以客观自然为观察研究对象,都能生动描绘对象,尽管对写意与写实各有侧重,但现代中国画家转变传统重精神轻物象观念,开始重视画面中的造型,将写意与写实二者兼顾,而西方现代画家也会借鉴中国画黑色线条和色彩平涂的绘画方式,可见二者对美有共同的追求,没有正误,只是因文化差异审美观不同,为观众提供的视觉体验不同。
在对中西方绘画写生的异同有了大致了解后,接下来就中国画写生的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三、现代中国画家写生发展建议
第一,要注意中国画写生在吸取西方艺术长处进行创新发展时不能失去本身特点。现代一些中国画学习者提出中国画造型练习要从西方素描练起,思考中国画是否要多借鉴西方绘画透视造型方法进行创新发展等。事实上多了解中国画写生方法的发展,就会发现中国画写生中的写实不同于西方对物象的完全再现,如明代人物画家曾鲸的《王时敏小像》,其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汲取西方绘画方式,通过烘染加强立体感;在文人画方面,吴昌硕以金石书法形式入画,又借鉴西方绘画构成进行布局,对传统文人画重新构架,将中国传统文人画推向高峰;再有林风眠吸收西方野兽派和部分后印象派以及中国彩陶艺术,对传统文人画进行了创新发展;著名画家李可染在写生时合理借鉴西方绘画对光的理解并将其与国画融合,用水墨描绘逆光中的山与树形态,使中国画表现形式和审美样式得到创新发展。众所周知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绘画,画面注重线条灵动、墨色变化,从局部到整体,采用散点透视法,即使现在融入了西方焦点透视法也是将二者结合运用。所以现代中国画创作者在增强写实造型表现时要注意符合中国画特点,将形准与神妙相结合,使西方绘画的造型方法服务于国画的写意。在现代国画造型训练中,既不能盲目排外,又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绘画方法用毛笔画素描,要进行合理融合,这样才能使中国画的发展既符合东方审美规则又具有新活力。
第二,现代画家要写生而不是“写熟”。写生发展到现今,已经从原来单纯的实地记录,变成写实和创作相结合的鲜活艺术手法,这不同于写生后再回到室内进行分析整理。具有自我艺术风格的画家因为写生技巧非常纯熟,面对不同景物会画出给人相似感觉的作品。现今画家写生观随着中西艺术文化的交流产生了变化,同时随着读图时代到来,人们每天阅读大量的图片信息,降低了面对景物时的新奇感,因此一些画家创作缺乏灵感,通过直接画照片或套用他人素描速写甚至AI制作代替自我写生体验,使写生变成了“写熟”。为改变这种现状,画家首先要坚持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特性,不能用毛笔画西式素描,避免写生作品死板、没有生命感;其次要保持严谨态度,注重使用充满激情的构图和笔墨表达感受,这样的作品鲜活、稚拙,是闭门造车式的创作无法替代的;最后要打破禁锢,走进生活贴近自然,汲取中西多元文化营养,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方式,不要为追求独树一帜,使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变窄。
第三,写生丰富了中西方画家的创作题材和表现语言,中国现代画家想要创新,就要带着问题、目的进行写生。自然界的物象具有无限的表现潜力,画家要合理借鉴一些西方绘画写生技巧,体会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活的真实感,观察、思考、寻找丰富的绘画主题,重新认识物象,采用新的绘画形式,将不同写生元素进行取舍、有序转化,使画面具有统一突出主体,避免混乱。画家要善于发现问题,多尝试体验不同的笔墨语言和结构形式,合理探索借鉴新的材料、工具、技法、主题等,摆脱自身创作的机械套路和程式概念,激发创新动力。画家有了创新力,才能更好地进行画面形象呈现、主题设定和思想传达,将现实世界的多样性和美丽传达给观众,才更具时代性和思想深度,更易引发观众共鸣。
这里还要提到,数码摄影和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为现代中国画家写生创作带来了便利,但这些技术手段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替代画家亲自感受自然得到的真实情感体验。
第四,现代中国画家应合理借鉴西式写实,对中式“师造化”理念继承发展,寻求自我情感表达与创作结合的新途径。尽管写生可以激发画家创作激情,但是现代中国画家应在思考继承“师造化”理念的同时思考如何适应当代绘画发展要求,在绘画中将自然万物合理造型化,使其成为自我情感表达的媒介,寻求西式写实与中式写意结合的最佳方法。现代中国画家在写生时并不是单纯对客观景物进行写实再现,而是从不同视角和思想出发进行创作实践,打破以往笔墨经验,使形与意合理并存,这是对传统写生“师造化”理念的一种发展。如著名画家丘挺认为促进自然造化与艺术表现互动最根本的手段就是写生,它是接续传统的另一种状态,即古人、造化、自我三位一体的互证互生。画家观察自然景物时会产生深刻的情感触动,其不仅仅是在模仿自然,还希望可以寻找到自我与自然合适的互动方法,达到物我两忘的情感共鸣境界。因此,现代中国画家要分析古人造景特点,通过观察体会古人对待自然的方式,感悟古人造化之意,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创新表现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并将其通过作品传达给观众,引起观众思考。这种情感体验过程不仅能使画家对传统有新的认识,还能使其在创作时发现新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现代中国画家写生既不能直接借用西方绘画方式,又不能只追求古人笔墨情趣、形式自由而脱离真实对象,写生时要合理运用和发展“师造化”理念,分析提取适合传达内心情感的形象,不要让写生失去意义。
综上所述,中西方绘画写生观存在差异,但都重视对自然的观察和表现。中国画创作者要在继承发展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汲取西方艺术长处并将其与当代绘画发展相结合。现代中国画创作者要保持谦逊学习态度,摒弃故步自封,保持写生初心,重新审视自然万物,用真挚灵动的画面语言传达创作思想和情感体悟,合理借鉴多元艺术创新写生方法,为中国画这朵艺术之花提供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使中国画在当代继续发光发热,为世界艺术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左庄伟.写生,东西方人的不同诠释[J].榮宝斋,2014(1):242-243.
[2]薄春雨.中西绘画的精彩博弈[EB/OL].(2022-09-23)[2023-12-05].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NjYxMjI0Ng==&mid=2247507207&idx=1&sn=7fc625f3cd993b28a8cc14703a70f55a&chksm=eb7048fedc07c1e8b2de97f6b2d8fb067fe6307a3de57993e267a0d4ad8edfc2ddd2cba2b881&scene=27.
[3]“写生”还是“写熟”?中国画写生的变异与缺失[EB/OL].(2016-09-14)[2023-12-05].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14/19/15652283_590817528.shtml.
[4]郭熙.林泉高致[M].杨伯,译.北京:中华书局,2010.
作者单位:
新乡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