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静
摘要:“双减”既要做减法,即减轻学生学习的校内校外负担,更要做“加法”,即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越来越受重视,很多学校都会运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师生关系建立、五育融合、单元教学等角度探索心理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关键词:“双减”;小学心理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6-0023-04
一、“双减”背景对心理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此全国各地各部门开始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双减”既要做减法,即减轻学生学习的校内校外负担,更要做“加法”,即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增加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使其全面发展成为可能[1]。《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心理教师需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高效掌握必备知识技能、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小学心理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其课程模式是交互模式,师生是协作关系,是人与人的一种精神性交往关系,其教学途径的性质是体验性、生成性和生活性[2]。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学校都会运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开展教育,但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的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选题问题化倾向、目标设计年段特征不明显、教学评价落后[3]。体验活动是心理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但诸多小学心理课的体验活动存在单一性、浅层性和被动性倾向,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4]。郭喜青[5]基于对北京市“中小学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征集与评选”活动征集教案的分析发现:部分教案活动设计与教学目标之间不吻合;整个活动过程重预设、轻生成,没有做到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对课后延伸重视不够;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随意性大;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关注程度不一,不同内容主题的心理活动课之间存在水平上的差异等。课堂纪录管理不当,学生参与不积极、行为散漫[6]等也是影響心理课教学质量的因素。基于此,有必要基于课堂规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深入探索,尝试有效改善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三、心理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的探索
(一)师生和谐,活而有序
只有那些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教师才有可能唤醒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用心学习[7]。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发现,教师更能和与自己深入交流过的学生产生共鸣,也更能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因为这部分学生更加认同和信任教师,教师的引导也就更能进入学生内心并产生积极作用。深入交流可以是课堂上的引导分享,也可以是课间的真诚对话,更体现在个体心理辅导的深入交谈中,通过这些方式,师生能在心灵上产生更多关联,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友好,学生上课时也会感到更加安全、放松,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
为保证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建立简洁有效的课堂约定十分重要。以六年级心理课为例,六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体验中感受规则的重要性,并自主探讨适合于心理课的课堂规范。例如在开学第一课中,设计“猜猜他是谁”这一游戏环节,规则是请学生说一名同学的特点并让其他人猜,被猜中的幸运儿起立介绍自己,在进行两轮后请学生分享心情并思考:你觉得游戏规则怎样完善会玩得更舒心?此时同学们会从如何描述他人的特点、如何猜得准、怎样轮换发言能有更多游戏机会等角度提出建议,比如说别人的优点或者别人比较能接受的特征等。学生会发现改进规则后课堂更加有序、氛围更加欢快,会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并为自己制定有效规则感到自豪。就此,师生一起商量出积极参与、真诚分享、耐心倾听、理解尊重、温暖互助的课堂规范并自觉遵守,让课堂生机勃勃却又井然有序。
(二)五育融合,全面发展
“五育融合”要求教师打破学科边界和思维定式,具有综合育人意识[8],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心理课如何实现“五育融合”呢?首先肯定不是将“五育”生硬叠加拼凑,应运用学科意识、育人意识,结合课程主题选取适合的方面自然而然地促进“五育”在更广阔的范围中应用和发展。
以“生命的律动”这一课为例,该课主要讲述青春期生理变化与卫生保健知识,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本课融合了德育、智育和美育这“三育”。德育贯穿始终,融合在各个环节内,引导学生尊重爱护生命,为自己感到欣喜自豪,积极看待自己和身边同学的生理变化,尊重与关爱自己和同学,并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解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明白应该通过何种方式科学学习青春期知识。智育体现在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自主探索发现生命的发展规律,改变对青春期生理变化和相关卫生知识的消极认知,正确看待并学习相关内容。美育体现在图片和视频欣赏中,学生在此过程中感悟生命的多姿多彩,欣赏生命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独特之美,进而学会欣赏青春期自己的身姿美,对未来充满美好向往。
(三)单元教学,系统深入
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7]。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如果这周上探索自我课,下周上人际交往课,这种频繁更换教学主题的方式难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与发展,实施单元设计和分模块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选择单元学习主题时,心理教师应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主题相关理论研究、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学情和校情综合考量,注重教学模块的全面性和单元内部的深入性,避免依据喜好或便利随意设置单元主题与内容。此外,还应注意单元课时控制在4~10课时为宜[7]。
实践中发现,在确立单元主题时,还要考虑同一主题在不同学段的不同教学深度,例如,同样是人际交往主题,小学低年级应该聚焦礼貌交往、感受友情,中年级应该聚焦集体意识、善于交往,高年级应聚焦青春期前期异性相处。
以六年级心理课为例,结合学校心理课时安排,设计了包含自我认识(“我眼中的自己”“了解Blind我”)、青春前期教育(“生命的律动”“我能交往有分寸”“我能交往不起哄”“我们还是好朋友”)、学会学习(“注意力大挑战”“记忆有妙招”“时间管理有良方”“小时间有大用途”)和情绪调节(“多彩的情绪”“揭秘压力”“解压有方”“挫折变形记”“寻找我的小确幸”“告别亲爱的母校”)在内的四大单元主题,系统助力学生阳光快乐地成长。
(四)疗法活用,增强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要求逐渐从受益面广向受益程度加深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以更专业的眼光和技术手段来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心理辅导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也随之增多[3]。除常用基本技术如共情、自我暴露、绘画、角色扮演等技术的日常使用外,心理教师还应结合各大心理疗法的特点,并适度有效地应用在相关主题中。例如“挫折变形记”一课就综合使用焦点解决疗法中的量尺、表达性艺术疗法中的绘画和理性情绪疗法培养学生乐观解释风格。运用游戏引入挫折主题之后,教师首先请同学书写自己的挫折事件、归因、心情和对挫折事件带给自己的不舒服感打分,并绘画挫折事件在自己心中的样子,然后通过故事学习乐观解释风格,学会之后分析反驳自己原有的归因,感受自己心情和行为的变化,最后再次绘制挫折画像并对不舒服感打分。量尺使学生量化感受,绘画帮助学生宣泄情绪、将挫折印象具体化,评分和挫折画像的直观变化使同学充分体验并相信运用乐观解释风格的作用,增强其后续使用的动力。整堂课的教学环节也在无形中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了合理情绪疗法,并用乐观解释风格做反驳与替换,帮助学生乐观看待挫折。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课程并未直接使用外在的、特定的、暂时的乐观解释风格引导学生看待挫折事件,而是改为理性外在的、特定的和暂时的,引导学生既要关注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又要看到自己身上可以改变的地方,避免在无意中引导学生形成推卸逃避责任的思维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也能够清晰理解这一点,并表达要多角度、合理地分析挫折事件的原因。
(五)一课一得,深广有度
心理课要注意一课一得,这就要求心理教师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明确每节课的定位和主要解决的问题,深广有度,保证学生有切实收获。比如调查发现六年级学生对记忆方法和策略的掌握比较缺乏,而且每个人喜欢和擅长的记忆方法不同,如果只在一节课深讲1~2种方法,对于不喜歡、不适用的学生,课堂收获可能不尽人意,因此“记忆有妙招”这节课以学生存在记忆困扰的文字和符号为记忆材料,开展多轮挑战,结合生生互动,广泛了解各种记忆方法,旨在丰富学生的记忆方法库,帮助学生根据不同记忆材料选取方法,发掘自己惯用和擅长的方法并积极调整。而“小时间有大用途”一课则针对零碎时间的发掘和运用,要的是“深”而非“广”,通过游戏体验“小时间”的精彩引发学生重视,通过书写自己的零碎时间、常做的事和还能做的事开展自我探索,通过小组讨论发现更有效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层层深入,提升学生零碎时间的管理能力。
(六)注重延伸,个性辅导
下课铃响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束,心理课还应关注课后延伸,巩固拓展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心理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于情绪波动强且不适宜在课上即时处理的个案,教师应在课下及时关注并开展心理辅导,必要时邀请班主任和家长一起帮助学生。有教师特别是新入职的教师反映课上可能来不及关注每个同学,对此可以尝试设置师生联络本,如“阳光日记”,一方面学生可以记录课堂笔记,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写下自己的心情、收获和想对心理老师说的话,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感受与想法。在“我眼中的自己”一课中,曾有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明显反应,却在阳光日记上写下自己是个绝望、没用的人等特别消极负面的看法,他的留言让教师能及时干预并持续关注。
此外,一些技能并不是在一次课中就能完全培养出来,对此一方面可以采用长线培养模式,贯穿在整个单元甚至学期的教学中,比如“猜猜他是谁”游戏可以在后续课程中作为保留项目在课程尾声开展,引导学生关注同伴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欣赏赞美他人。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学校活动持续培养,比如在挫折相关课程后,可结合心理周开展挑战赛,并请学生书写记录自己对挫折的归因、如何帮助自己克服困难、效果如何等等。
对于有需要的班级,心理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课堂表现,采用单独沟通或组织学校专题培训的方式,调动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一起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例如在讲情绪调节单元时,教师发现部分学生难以自行调节消极情绪,除与部分班主任沟通针对性辅导方法外,还在原有教师心理培训计划中加入了关于与学生有效沟通,特别是在学生有情绪时如何互动的专题培训。
心理课堂的延伸还可以推广到家庭教育中,除学生日常应用、回家分享给家长等方式,还可以结合市区资源和教学主题向家长推送专业讲座和课程,家校合作,携手助力学生成长。
四、结语
“双减”工作正在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直接对话每个生命的神圣工作,心理教师更应积极主动地探索,帮助自己更科学、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为让每个生命独特绽放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爱菊. “双减”的教学反思 ——教学伪和谐批判[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9(1):131-137.
[2]林崇德,俞国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夏江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5):37-40.
[4]吴伟红. 小学心理课体验活动的效度提升策略[J]. 江苏教育,2020(48):38-40.
[5]郭喜青.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现状分析与建议[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7):23-25.
[6]林婉青.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9):41-43.
[7]刘月霞,郭华.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8]刘登珲,李华.“五育融合”的内涵,框架与实现[J]. 中国教育科学,2020,3(5):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