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构雄,刘 博
(广东金融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白天看庙,晚上睡觉”是中国早期初级旅游发展模式,夜晚不被视为旅游活动开展的有效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收入提升、消费方式多元,初级旅游发展模式无法满足游客对旅游需求个性化、旅游产品丰富化、旅游消费自由化和旅游体验丰富化的追求。发展夜间旅游成为旅游消费增加及夜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2019 年8 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2021 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两份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建设200 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扩大夜间消费规模”,由此催生全国各省区市将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作为各级地方“十四五”规划重要任务。无疑,发展夜间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外对夜间旅游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彼时开展夜间旅游被视为扭转城市中心地区工业衰退的工具[1],夜间旅游的重要作用,吸引了国外学者的关注,围绕该主题的研究积累至今已取得一定数量的成果。国内对夜间旅游研究始于21 世纪,至今仅有十几年,研究主要聚焦于夜间旅游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等方面,与国外对夜间旅游研究内容的较深入和研究主题的较多元有一定差距。现有文献中,仅见岳超和荆延德[2]对夜间旅游进行综述,但评述时间较早且仅回顾国内夜间旅游研究。另有张芸祯和李力[3]梳理国外暗夜星空旅游(国内指天文旅游)研究进展。因此,本研究对国内外夜间旅游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为中国夜间旅游研究提供参考与启示。
在“Web of Science”和“Elsevi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以主题=night tourism OR nocturnal tourism,时间包括所有年份,文献选择论文,进行检索。剔除重复文献及与研究主题无关文献,共获得89 篇英文文献。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选择中文核心或CSSCI 或CSCD 期刊,同时将非上述核心的旅游刊物《旅游论坛》《中国旅游评论》《旅游研究》《旅游导刊》纳入检索范围,以“夜间旅游”或“夜游”为主题进行检索,对结果去重后,最终得到46 篇中文文献。国内外夜间旅游论文数量变化如图1 所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夜间旅游研究文献均较少,除2020 年中文文献14 篇外(主要是《中国旅游评论》在2020 年以“夜间旅游”为主题出版了一期专刊,共12 篇文献),其余每年发表论文均少于10篇,夜间旅游尚未获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图1 国内外夜间旅游论文文献变化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人们对城市夜景的演变越来越感兴趣。然而,城市夜间旅游在当代社会科学界受到的关注却十分有限[4],不仅对夜间旅游的研究文献数量不多,且研究主题较为分散。总结起来,主要集中于夜间旅游吸引物、日间旅游与夜间旅游感知差异、夜间旅游发展问题的研究。
旅游吸引物一词源于英语tourist attraction,主要指一切能够吸引旅游者并使其到访的事物,历来是旅游研究的核心对象之一。从现有文献来看,围绕夜间旅游吸引物的研究成为国外对夜间旅游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夜市、文化场馆及夜间景区、夜间节事活动、天文旅游、夜间旅游演艺活动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文献重视夜间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研究以及游客夜间旅游的出游动机研究。
1.旅游夜市
旅游夜市是夜间旅游吸引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夜间旅游经济中有着突出的贡献。国外文献重点围绕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英国伦敦、马来西亚沙阿拉姆、印度尼西亚三宝垄等旅游夜市的研究。中国台湾地区的旅游夜市历史悠久,主要源于19 世纪40 年代的“小吃摊”,台湾“观光局”《来台旅客消费及动向调查报告》指出,品尝夜市美食成为赴台观光旅客的首要目的,发展至今,游客不仅在夜市中品尝到各式小吃,还可以收获琳琅满目的珍奇货品[5],夜市成为台湾地区最受游客欢迎的三大观光景点之一。夜市研究亦受到较多学者的关注,较为集中于夜市出游动机研究。如求新、锻炼和体验当地文化习俗[6],美味的小吃和友善的店主、创意商品和创意美食、流行商品和具有地域文化风格的产品[7],摆脱夜间无聊时光、寻找令人惊叹的体验、感受台湾地方饮食风情[8],这些成为吸引游客前往台湾地区夜市的重要因素。此外,吃喝、社交、好奇、节日和聚会是吸引游客前往伦敦夜市的主要原因[9],产品物有所值、供应商的可信度及产品多样性是影响游客体验中国香港夜市的主要因素[10]。
针对夜市出游动机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游客视角,立足游客需求进行研究。除此之外,部分文献从目的地管理视角,探讨旅游夜市发展潜力。这部分文献发现多元文化与习俗的融贯汇通、让游客便利地品尝本地美食、良好的市场质量和安全形象、自助交通与公共交通体系完善、物美价廉的旅游产品[11],充裕的资金、政府机构对夜市的支持、高效的数字营销、赋予当地社区权力[12],夜市美食食物的真实性、氛围的真实性[13]、夜市购物的方便性、舒适安全的环境[14],这些指标是评估夜市能否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旅游目的地。
2.文化场馆及夜间景区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夜间活动在一些欧美地区被视为扭转城市中心地区工业衰退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白天旅游活动一直延续到夜晚,博物馆、美术馆和其他景区(如动物园、娱乐场所等)都会晚点开放,将开放时间延长到正常工作时间之外,甚至在一些重要节假日通宵开放,不仅丰富外地游客在城市的旅游体验,且为本地游客体验所在的城市提供了新途径,动物园、博物馆、文化馆在夜间逐渐发展为新兴旅游目的地[15]。如2007 年开始,巴黎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布尔德尔博物馆、维克多·雨果的故居以及其他几家博物馆从下午6 点开放到午夜,并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伦敦的“不眠之夜”(Nuit Blanche)和“博物馆之夜”贯穿整个夜晚,这些活动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成为营销城市的重要工具及最常采用的战略[16]。伦敦动物园在深夜仍持续开放,游客可以在动物园内的主题住宿中过夜,该酒店就在狮子围栏旁边,动物园还提供臭虫体验,勇敢的游客可以在臭虫屋过夜,了解更多关于令人毛骨悚然的爬行动物的知识,伦敦动物园的系列夜间旅游活动代表了英国首都旅游业向“夜景化”转变[17]。文化场馆、动物园等场所在夜间的陆续开放,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如探讨布宜诺斯艾利斯“博物馆之夜”对所在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18],圣彼得堡“博物馆之夜”对当地社区和社会组织发展的作用[19],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为游客提供难忘的夜间旅游体验[20],整体而言,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主题较为分散。
3.夜间节事活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户外照明的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功能照明逐渐被高质量的亮化照明所取代,照明既不能被理解为单纯的照明设计,也不能被理解为光艺术实践,而是旨在美化和提高城市空间宜居性的照明[21]。光在安全方面的传统作用已逐渐与使用照明美化城市相匹配,靓丽壮观的照明形式提供了吸引游客的机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城市明确将发展夜间旅游纳入其照明政策和战略目标[22]。世界各地的城市以光、色和声的奇观为基础来举办活动,其中,灯光节和建筑灯光活动是两类最常见的以光技术为基础的城市夜间旅游活动[23-24]。
(1)灯光节。巴黎、墨尔本、伦敦、耶路撒冷、巴尔的摩和巴塞罗那在内的许多城市都通过灯光节推广夜间旅游项目[25],灯光节不仅受到城市管理者的重视,也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现有文献主要围绕灯光节对目的地的影响研究。作为文旅夜游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的灯光节,给目的地带来了众多效益,尤其是产生了经济效应,Daniels[26]从投入—产出视角,测评希腊伊萨卡岛冬季灯光节的经济效应,结果显示2007 年冬季灯会的经济影响总额约为321 000 美元。灯光节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还影响着目的地形象塑造,游客在体验灯光节的同时感知了城市建筑、街道、景观等[27],目的地管理者借助灯光表演技术呈现出系列图像,营造主题化、景观化、情景化的灯光体验,影响着游客对目的地情感,深化游客对目的地认识,由此演绎目的地风采[28],灯光节成为目的地重要品牌,对城市的传播有显著贡献,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和形成独特的城市品牌[29-30]。灯光节对目的地带来的积极影响,激发灯光节在全球各大城市的推广。现今全球范围内活跃着100 多个知名灯光节,它们无论从收入还是访问人数都实现持续增长。Giordano和Ong[24]从政策迁移视角研究灯光节在全球范围传播的机制,认为灯光节的传播反映了政策效仿的策略,但并非完全地复制,而是有选择地接受与利用。
(2)建筑灯光活动。寻找或创造独特的形象是城市或地方品牌塑造的目标之一,从而使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31]。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建筑、景观和环境成为公众广泛可识别的对象,是城市形象的身份标签。因此,建筑影响着城市形象塑造,建筑的灯光被认为是创造城市夜间形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白天,建筑通过其立面展示,在夜间,灯光显示出建筑的新形象,在现有建筑物上使用灯光以引起注意,是一种创建可识别的城市夜景图像的合适方法,夜间灯光可以使建筑物的形象比自然采光更加美丽动感,创造出独特的城市品牌,进而有助于提高城市形象,建筑上的表演灯光为城市或地方的可识别形象作出了巨大贡献[32-33]。
近年来,许多城市管理者将城市照明作为一种工具,通过精心选择特定的建筑,结合先进的灯光技术,营造一种理想的夜间景观,目的是传达一种特定的、经过编辑的城市形象[34]。Lovell和Griffin[35]研究了节日灯光在建筑上的投影效果,将灯光投影映射建筑划分为三种类型:建筑被动、建筑物理主动和建筑形而上主动。建筑被动投影较适合使用童话故事的内容,引起人们的狂热和情感反应;建筑物理主动投影是直接将灯光覆盖在建筑物上,使建筑物蒙上一层皮,唤起游客知觉二元性,提升感官体验;建筑形而上主动是采用流动的灯光,营造出“光照流”的建筑,使游客进入富有想象力的状态并获得最佳体验。灯光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景观的美学外观,还在于再现一种诱人的逻辑,该逻辑通过提升环境质量发挥作用[36]。灯光被视为真正的风景材料,改变了建筑表面的美学外观,其核心目的是影响游客的凝视和行动,以产生引人入胜但同时受到高度监视的城市体验。灯光设计师明确指出要借助灯光效果将游客的视线指向特定功能,例如,“我们致力于沿着路线行走的视觉效果……我们进行视觉景观搜索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区域并将其减少到其它地方”[37]。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展创新的建筑灯光形式,以增强城市景观的美感,产生新的视觉体验和情感氛围。
4.天文旅游
黑暗的夜空被认为是一种“被忽视的”景观[38]。实际上,由于夜间能够提供独特的空间及旅游体验,夜晚本身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凝视星空和各种形式的天文旅游正是基于夜空的视觉吸引力而发展起来的夜间旅游[39],成为一类特殊的夜间旅游目的地。沙漠、草原、高原、山谷、公园等往往是天文旅游的热点目的地。Derrien 和Stokowski[40]通过游客在国家公园叙事中的想象与想象力,借助话语分析建构了游客对夜空的体验。Grezes 等[41]认为现代人们对减速、无压力和回归自然的旅游产品需求的增加,促使安尼维尔山谷的“星空旅游”取得较大成功,成为发展夜间旅游实现山区振兴的典型案例。Blundell等[42]提出可持续黑暗天空旅游(DST)概念模型,发现可持续性、道德和教育对于在区域环境中实现可持续的DST 至关重要。
此外,借助天文台等观测天象的先进仪器设备,部分城市也积极发展天文旅游。如伦敦之旅网站列出了“晚上要做的十件事”,其中包括在皇家天文台凝视星星,通过天文旅游,将凝视星光与了解天文文化和探索宇宙之谜相结合。Kanianska 等[43]使用天空质量仪(SQM-L)在斯洛伐克斯特雷多霍里高地地区(Slovenske stredohorie Upland region)的20 个研究地点进行夜空亮度(NSB)测量照明调查,从而评估该地区的天文旅游开发潜力(PAD)。进一步地,C-Sanchez等[44]借助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基于NSB 数据测量夜空的视觉感知,进而评估地区发展天文旅游的可能性。Bjelajac等[45]发现在夜间适当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有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和成为我们的福祉,提出天文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部分,是对抗光污染的有效工具。
5.夜间旅游演艺活动
夜间旅游演艺活动是夜间旅游项目四大类型之一(表演、参与、景观和综合类型),但很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46],现有文献主要是探讨夜间旅游演艺活动如何取得成功以及对地方的影响。Xiang 和Bachimon[47]以中国桂林“印象刘三姐”夜间旅游演艺活动为例,阐述了“印象刘三姐”从歌剧走向银幕,发展到大型户外夜间旅游演艺活动的历史演变,认为民族山歌、渔家灯火、民俗风情及灯光演艺等元素组合,音乐资源、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的完美结合是该演艺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宝典,研究最后发现夜间旅游演艺活动对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调整、居民生活节奏、民俗文化变迁等方面均产生深远影响。
夜间旅游有别于日间旅游,首先游客在夜间活动时间有限空间有限,夜间旅游往往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时空感,其次基于人的生理特性及作息规律,夜间旅游注重游客的休闲化、娱乐化及参与体验,特别是光线、天气、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同一个地方,游客能够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获得不同的体验。现有国外文献重视基于游客视角,探讨游客在日夜间旅游的感知差异,如Kyungyur 和Hoon[48]探讨昼夜差异对文化遗产游客体验的影响,结果显示,娱乐性、教育性、逃离性、审美性和场所性五个体验属性均对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但各个体验属性在日间与夜间的均值差异不显著,日间与夜间的差异在于娱乐性、逃离性对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Rodrigues 等[49]以环境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照片比较游客对夜间景观与日间景观的感知和情感差异,发现首选的夜景相片要求简单开放的空间,游客通过人眼就可以预见安全,从而获得较好的体验,这些夜景图片适合目的地旅游推广和品牌建设。此外,对日间和夜间景色的感知受到游客的文化、国籍、个性特征和其他因素的影响,Huang 和Wang[50]对比中国香港和美国受访者在维多利亚峰山顶所看到的香港城市景观的日夜品牌差异,研究发现,香港夜间景观比日间景观更具特性且更受受访者青睐,对比香港受访者,美国受访者认为夜间景观更成功和迷人,对比美国受访者,香港受访者认为夜间景观更肤浅和脆弱。Kim 等[51]对比游客在韩国木浦市日间与夜间旅游活动感知与行为规律,认为应该利用木浦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资源,开发主题性的城市夜间旅游产品。
国外对夜间旅游的发展问题研究主题较为分散,涉及夜间旅游业从业人员通勤问题、夜间过度旅游问题及如何减少夜间过度旅游问题。少有文献关注旅游业和酒店业的员工在夜间工作面临的夜间通勤挑战,Plyushteva[52]采用混合方法,以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旅游业与酒店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员工夜间通勤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及可能调动的资源保障夜间通勤顺利进行。随着夜间旅游在一些地区的迅速发展,夜间旅游与绅士化、夜间商业化加剧、当地居民流离失所以及挤压当地居民休闲或零售空间的辩论纠缠在一起,夜间旅游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53],Pinke-Sziva 等[54]探讨匈牙利布达佩斯夜间经济中的过度旅游现象,发现当地居民对发展夜间旅游最常见的投诉包括垃圾、公共小便、街头犯罪和噪音,认为未来应通过提供更好的清洁服务、更多的垃圾箱、警察、公共厕所和夜间街道照明,从而提升地区夜间旅游设施与服务质量。过度旅游存在高峰期和非高峰期,Song 等[46]根据游客喜欢的季节和夜间游览时间进行分组,分类估计游客夜间旅游活动的边际支付意愿,验证了时间和季节性分布是解决过度旅游的有效办法,该研究有助于目的地经营管理者夜间合理安排游客分布,减少夜间过度旅游。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对夜间旅游研究的历史较短,最早一篇文献出现在2007 年,仅有十余年。整体而言,这些文献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对夜间旅游概念、特征、产品及业态等基础性知识的梳理;二是从整体上宏观上探讨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突出研究的实践价值及应用导向,主要呈现为策论性研究;三是以具体夜间旅游产品(项目)进行经验(实证)研究。
围绕夜间旅游概念的研究,文彤[55]认为夜间旅游是旅游活动从傍晚延伸到深夜的旅游形式;曹新向[56]指出夜间旅游是发生在19 点至24点的系列旅游活动总集。中国旅游研究院等[57]从狭义和广义对夜间旅游进行定义,狭义是游客在18 点后在目的地的休闲旅游活动,广义强调游客在夜间与目的地人事物接触的所有现象与关系。
围绕夜间旅游特征的研究,认为夜间旅游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时空性。在旅游效率约束下,夜间游览时间短且集中,游览空间聚集[55]。二是休闲性。受限于游客生理特点及作息规律,夜间旅游突出休闲娱乐[58]。三是人文性。夜间旅游项目自然风景依托少,以人文旅游为主,借助人文策划及人造开发,突出文化特性[2]。
围绕夜间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孔德敏等[59]提出“城乡夜景+N”旅游发展新模式,如:“夜游+文化”,打造城市夜间文化旅游地标;“夜游+生态”,打造一批“日美夜魅”的乡村旅游集聚和旅游风情小镇;“夜游+工业”,打造夜间工业旅游集聚。桑虹丽[60]以武汉市为例,构建出以游憩核心带为轴线,两旁布局地标、商圈、文化休闲等要素,各种交通方式四通八达的城市夜间旅游“环带状”空间发展模式。李庆雷和焦玟[61]提出夜间文旅经济发展的昆明庭院剧场模式,即通过民间戏剧团体整合资源、面向市场、利用老庭院夜晚时段设立的原创戏剧艺术作品演出场所。顾至欣[62]认为国内外城市夜间旅游发展模式包括休闲街区、景区夜游、旅游演艺、民俗节庆和灯光艺术模式共五种。
围绕夜间旅游产品及业态的研究,文彤[55]归纳出表演型、参与型、景观型三种夜游产品。曹新向[56]总结出表演型、观赏型、参与型和综合型四类夜游产品。赵一静和尚雯雯[63]划分出发光体活用型夜间节事(灯会、烟花节、火把节、冰灯节、灯光艺术节等),表演型夜间节事(音乐节、舞台演艺、实景演出、沉浸式演艺等),城市中心型文化艺术节(博物馆之夜、文化之夜/夜行、白夜节等),狂欢型夜间节事(啤酒节、狂欢节等)四大夜游产品。
近年来,在城市夜间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如由于当地居民思想观念保守,习惯遵循传统的生活方式,导致夜间旅游的发展动力不足及参与意愿不强[64]。除居民支持外,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统筹管理,然而存在职能部门并不重视发展夜间旅游,突出表现在缺乏科学合理规划和缺少专项发展政策[65],夜间旅游设施设备配套不齐、旅游交通通达性较差及人力配备不足[66]。此外,部分城市夜间旅游业态基础参差不齐,夜间产品特质不显,同质化现象较普遍[67]。
部分学者围绕城市夜间旅游发展的问题开展对策研究,如针对居民思想观念问题,认为借助多种媒介手段,加强对城市夜间旅游的报道,普及夜间旅游的思想观念,从而增强居民夜经济的参与意识,逐渐培养夜间消费习惯[68]。通过出台政策支持、强化政策保障,立足规划引导、整合规划设计,加强监管力度、形成行业规范等方面,增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夜间旅游发展的统筹管理[69]。重视夜间旅游产品创新、打造系列夜间文旅IP,挖掘精品资源、形成独特夜间旅游目的地,融合在地文化、推出沉浸式夜游体验等方法解决夜间旅游同质化问题[70]。
袁箐和陈楠[71]以韩国“文化财”夜间旅游项目为例,基于品牌营销理论,探讨旅游体验、品牌钟爱度、品牌满意度对品牌忠诚度的形成机制。马博[72]以户外光影艺术《万物共生》为例,从创作背景、创作理念、方案呈现三个方面,探讨“夜游”发展新模式。赵军勇和张云耀[73]以重庆主城夜景游览为例,借助“六只脚”这一网络互动平台,采集游客地理标记照片资料,研究基于地理标记照片的都市夜景游客空间分布格局。宿奥宇等[74]以哈尔滨市中央大街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游客在夜间中央大街旅游商业街区的旅游体验进行重要程度与体验度测评,认为促进中央大街商业街区夜间旅游发展的关键加快文旅融合。马凌等[75]以广州珠江夜游艺术展为例,审视后城市化时代中观念景观所折射出来的乡愁与地方批判。余构雄和曾国军[76]以广州珠江夜游为例,基于质性与量化研究构建并检验都市水上夜游体验模型。
本文系统回顾和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夜间旅游研究成果,主要结论如下:(1)国外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包括旅游夜市、文化场馆及夜间景区、夜间节事活动、天文旅游、夜间旅游演艺活动等在内的夜间旅游吸引物研究,对比游客在日间旅游与夜间旅游的感知差异,以及围绕夜间旅游发展问题的研究。(2)国内相关研究涉及夜间旅游概念、特征、产品及业态等基础性知识的梳理,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的策论性研究,夜间旅游的其他专题研究。(3)无论国内外,现有文献对基础理论研究均明显不足,这一现象的出现,既和夜间旅游在实践发展历史较短有关,也是因为早期夜间旅游仅是日间旅游的简单延伸,成为日间旅游的附属。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未来国内夜间旅游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1)夜间旅游研究基本理论框架的建立。对比国外,国内对夜间旅游理论研究尤显薄弱,现有文献鲜有纯理论探讨,部分实证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缺乏立足本土实际进行理论建构。未来需要更多学者基于中国案例,提炼本土学术问题,厘清夜间旅游概念体系、理论基础、模型框架等研究基础,逐渐建立起夜间旅游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
(2)夜间旅游的影响及其治理研究。由于夜间旅游活动在夜间开展,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如犯罪、打架、噪音、垃圾和环境污染、游客和居民的冲突[77],国外已有个别文献开始探讨如何缓解夜间旅游带来的系列社会问题与冲突[54]。相对于国内,这种现象尚未引起研究的关注,但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夜间旅游市场数据报告2019》显示,夜间安全保障、夜间休闲设施与休闲氛围营造、夜间交通便利性成为限制游客夜游体验的主要因素,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管理问题。未来迫切需要开展以下研究:一是夜间旅游项目经营管理、游客在夜间旅游的形象感知与行为管理、夜间旅游发展政策体系构建及规范化管理研究;二是夜间旅游项目空间布局、夜间旅游设施合理规划、夜间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三是夜间旅游对当地居民影响、夜间旅游对地方经济影响、夜间旅游发展对地方文化传承影响、夜间旅游对地方形象塑造与传播研究。
(3)不同类型夜间旅游的实证研究。国外对夜间旅游实证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突出表现在:已对主要夜间旅游吸引物如旅游夜市、文化场馆及夜间景区、夜间节事活动、天文旅游、夜间旅游演艺活动等进行实证研究。比较之下,国内仅少数文献对夜间旅游进行实证研究,且主要呈现为咨询式对策性研究。未来应加强实证研究,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夜间旅游活动如城市水上夜游、灯光节庆活动、夜间景观照明活动、夜间演艺活动、文化艺术场馆夜游、休闲街区夜游、城市广场夜游、古镇夜游、夜市美食游、岛屿夜游、名山夜游等进行实证研究,促进夜间旅游研究百花齐放。
(4)夜间旅游发展的阶段、过程与机理研究。重点厘清夜间旅游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主要特征和产品业态,不同类型夜间旅游活动的历史演变、过程特征与发展规律,夜间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市场、社会、经济、文化、政策等内外驱动机制研究。
(5)多学科视角进行夜间旅游研究。立足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传统经典学科,多学科视角进行夜间旅游研究。如从管理学视角加强夜间旅游的典型案例研究,重视具体夜间旅游产品的发展过程与发展机制,开展战略性策略研究。从经济学视角研究夜间旅游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测度其影响效应。从心理学视角研究游客、居民、政府和企业等不同利益主体的夜间旅游形象感知。从地理学视角研究夜间旅游活动的开展与地方空间的各种关系。从社会学视角研究夜间旅游发展对地方社区、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从研究方法来看,未来应重视多案例不同类型的夜间旅游活动的横纵向对比研究,加强数学模型、结构分析、行为实验等量化研究方法的应用,注重回答研究对象“为什么这样”的解释性研究和因果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