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研究

2024-04-15 20:17付晓晨
新农民 2024年9期
关键词:建设管理新时期

付晓晨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农田水利工程也在不断发展,建设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是,面对新时期的建设需求与管理要求,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的应用效果差强人意,这与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质量有着重要关系,根据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标准需求,本文通过分析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新时期;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有了全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保证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目标,满足新时期发展需求,因此,有关建设部门需要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进一步提升工程的实际应用效果,促进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 农田水利工程概述

1.1 农田水利工程概念

农田水利工程是以农业增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建设工程,是针对土地盐碱化、沼泽化及水土流失等情况进行综合防治的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建设与运用的都是各种水利工程措施,通过调节农田各种环境因素来促进农作物的有效生长,例如水分状况、水利条件等,并且通过改善环境还能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农田的自我保护能力,是促进农业可持续、绿色、稳定发展的重要工程。

1.2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功能

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农田的灌溉与排水,并以此延伸为中小型河道的整治工作、水坝修建等工程,但是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对农田土壤的改良以及水土保持,并且由于农田规模情况复杂与实际用途较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需要更加合理。

农田水利工程的水利灌溉功能是利用人工设施将水运输到农田中,以此来补充农作物的水分,改善生长环境,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水利灌溉还会对农田土地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通过改善土地土质来提升土壤的耕作性能,避免农田受到霜冻危害,还能稀释土壤中的盐分,使农作物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目前,常见的水利灌溉方式有地表水灌溉、地下水灌溉等。水利工程的灌溉工作需要采用相应的系统才能实现,例如,渠道灌溉系统与管道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农田水利工程还具有排水功能,在多雨季节具有较强的效用,利用排水系统来排出农田中多余的水分,改善农田的水分状况,避免植物涝死。排水工作还能有效提高农田温度,保证土壤通气情况。目前,农田排水技术一般包括阴沟排水、暗管排水、疏导排水等。

1.3 农田水利工程特征

首先,农田水利工程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田间建设安装的,受到不同地形、地势及农民种植需求,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其次,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例如,在干旱季节与雨水季节使用频繁,各项设施的使用寿命得不到保证,并且维护保养工作开展困难。最后,农田水利工程受区域水源位置影响,部分工程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并且规模大小不一。

1.4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

农业生产主要追求的就是作物产量,例如,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较高,在较为缺乏水资源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作物的生长,进而降低产量,降低农户的经济收入,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保护农民的劳动成果。目前,水资源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这也就使得农田的水质受到影响,水利工程可以有效替换污染水资源,改良农田水质,使其符合作物生长标准。农田水利工程还能通过储存雨水来节约农田用水,减少灌溉用水损失,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2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原则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需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结合地区农田的发展现状,做到集中开发与全规模管理,科学制定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并根据建设区域进行重点管理,持续、有效地推进农业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要因地制宜,并根据工程实际效用来进行高标准建设,以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农户的实际需求来建设水利工程,注重工程实效。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注重对新型技术的普及应用,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与扩大建设规模来改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

3 新时期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影响,导致具体的管理机制不能很好地形成,这与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有着很大的联系,新时期的农村建设理念不能很好地应用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并且管理机制不完善会使得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不仅工程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水利工程的科学性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很多不利因素不能及时避免,降低农村水利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此外,管理机制不完善也与目前农村建设风气有关,很多农户更关注工程的实际质量,对管理方法、机制等没有足够的理解。

3.2 维护管理方法较为单一

新时期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法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制定的,并且多样化的管理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工程建设管理质量与效率。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法较为单一,并且科技化水平不足,不能实现精细化的管理。从整体建设情况来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通常都不够理想,建设风险出现概率较大,不仅不能满足农户的实际生产活动需求,还会降低地区整体的农业发展,因此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法单一对于农户与地方政府来说都是十分严重的发展问题。

3.3 监督管理工作力度不足

受到农村地区部分单位工作开展现状的影响,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问题较为严重,例如农村地区部分部门建设不完全,导致监管部门不能有效建立,农户自由、散漫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监管工作的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力度不足通常表现为监管部门缺失、人员分工不明确、工程建设质量降低等。并且农村地区监管人员意识不强、缺乏工作责任心等问题同样会造成施工风险,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标准建设。此外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指导也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2]。

3.4 工程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首先基于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完善的设计方案、符合标准的施工图纸、明确的设计说明等都是实际工程所必需的,因此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也同样如此,只有保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其次由于目前农村施工单位素质良莠不齐,责任意识不足,施工单位更注重经济效益,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效用没有了解,工程设计方案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工程不一致,造成停工与二次返工等不良影响。最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设计方案,不能盲目进行规划。

3.5 水利工程实际效用一般

我国承包农户规模较大,农户数量众多,但是大部分的农户都以分散经营为主,土地资源规划工作不好开展,严格来说,分散经营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高标准发展,相关设备在建设完成后很难正常投入使用,不仅增加了建设成本,还降低了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率,导致灌溉与排水工作的效益不高,因此需要改善目前农田的经营与建设现状,使水利工程充分发挥规模化工作优势。因此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需要根据村镇实际规模、浇灌习惯等因素,降低规模化工作难度,切实发挥出规模效应,实现高标准化发展。

3.6 建设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的主体,并且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专业素质、管理意识等都是影响农田水利工程高标准建设的重要因素。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很多施工单位虽然完善了设备与材料,但是在人员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时对技术水平要求较低,但是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高标准建设要求不能忽视,并且施工人员的技术、思想都需要得到有效提升。农田水利工程不能实现高标准建设还在于目前的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不能有效发挥管理者的作用。

4 新时期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策略

4.1 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

虽然部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较小,但是要想实现高标准化,还是需要完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并注重很多管理内容的。首先施工部门要提升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根据实际农田的灌溉、排水需求来明确施工量,并从自然因素考虑施工周期,制定最佳的施工计划,施工单位要明确当地政府的政策需求,对具有危险性的施工做好居民的安置工作,避免施工风险。其次建设管理体系需要更合适的施工方法,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例如可以采用横道图比较法对施工进度进行检验,完善管理体系的同时还能保证工期如期完成。最后施工单位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针对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对其中的重点环节进行交底,通过技术讲解来保证后续问题的处理与解决,做好有关记录,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标准建设[3]。

4.2 利用现代化维护管理技术

技术水平是农田水利工程高标准建设管理的重要因素,并且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需要将现代技术方法转换为提升建设管理实效的重要手段,例如防渗技术、生态护坡技术等,并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向网络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客观运行状态的监测就可以利用相关技术设备来有效实现,通过信息数据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还能根据实质性的信息数据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维护管理方案,并且现代化的绿色管理技术还能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现代化维护管理技术可以为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注入新的生产活力,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成效,实现地方区域整体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提高建设标准,加大监督力度

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更需要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并实现施工全过程的监管,使其与正常水利工程的施工规范相同,才能实现高标准化发展。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农田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流程,根据实际情况来提高施工管理标准,例如在编制输配水方面要根据当地地质、水文情况来合理确定灌溉面积,再通过实地调查来明确农户的灌溉需求以此来确定施工流程。管理人员方面要在具体指标考察上加大工作力度,例如对安全隐患、工作质量等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处理工程中的不足。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与发展状态需要满足高标准化农业生产需求,因此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十分必要。此外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需要严格管理施工质量,并且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重视,还要做好对周边环境的治理,才能真正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标准化建设管理。

4.4 加强工程设计,实现整体规划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前需要由专业设计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例如前期调研工作、采集数据资料、合理进行人力物力资源配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为了打下良好的施工基础,因此专业人员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可以采用更多技术来加强工程设计,例如利用BIM技术来对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管控,并及时找到影响施工進度的主要因素,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合理优化,以此来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与工程建设质量。此外在规划布局上,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例如水源实际情况、灌区的设计、行政区分等[4]。

4.5 加大资金投入与土地流转

政府方面要支持投融资方式的自主创新,并完善政府部门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将投资补助、奖励补助、财政扶持等政策落实。水利工程建设部门也需要吸引民间资本参加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并在政府政策要求下正确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标准建设。

在土地流转方面,由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国家起主导地位,并且农户对减少日常运作费用与日常管理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可以采用土地流转来解决农户的实际问题,从技术水平、使用效率、节约用水实际效果出发进行试点运作,采用小块并大块的方式完成土地整治,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标准建设管理。

4.6 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农田水利工程人员方面的培养分为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两个方面。首先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上,需要施工单位重视水利人才队伍的建设,从施工技术知识、工艺流程等角度开展培训工作,特别是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与思想培训,一定要与新时期的发展观念相符,并保证每一位技术人员都是持证上岗,从施工人员方面,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标准化。

在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上,相关部门应重视管理工作人员的主体地位,建立管理队伍并保证队伍人员的质量与素质处于较高水准,可以通过分析案例等方式来进一步丰富管理人员的经验。根据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来看,还需要积极吸收与培养年轻一代的管理人才,促进农田水利工程高标准发展。

5 结语

在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不仅需要科学、合理且具有现代化的施工方案、技术来提高建设质量,还需要应用各项合理的管理措施来为对应的管理工作提供对策支持,避免不利因素来影响工程的高标准化建设,保证工程建设处于可控状态,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效果,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全面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高标准化。

参考文献

[1] 肖荣义.加强农村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及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策略[J].当代农机,2023(11):76-78.

[2] 赵建林.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问题及有效措施[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7):281-283.

[3] 冯新.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的对策探讨[J].新农业,2023(11):47-49.

[4] 白平生.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5):111-112.

猜你喜欢
建设管理新时期
筑高校学生温馨之巢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土地征收工作与建设管理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