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审美升级 传统服饰大行其道

2024-04-15 20:10雷玄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24年2期
关键词:马面汉服旗袍

雷玄

旗袍一类中式服饰在社交媒体上热度不断升温。截至2024年2月,小红书上旗袍穿搭相关笔记200万余篇,“旗袍店铺推荐”“旗袍穿什么鞋子”“旗袍妆容”“旗袍发型”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话题。

淘宝数据显示,近两个月“新中式”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00%,2023年“新中式”服饰市场规模达10亿级;以马面裙为首的汉服等相关企业销量暴涨,1月份曹县汉服销售额达9.2亿元,马面裙占近半;天猫服饰发布2024春夏核心趋势风格,“清冷新中式”依然在列,持续火爆。

旗袍等中式服饰受追捧

在“旗袍”服饰的直播间,各种旗袍定制、网红探店、改良旗袍常常会博得热搜,衣领、盘扣、开襟、刺绣、滚边、锦缎、发簪、妆容……与之相关的旗袍元素也成了“中式”服饰售卖时重点强调的关键词。

搜索“旗袍”,搜索栏自动跳出一连串后缀,外套、定制、大衣、中国风、改良版,甚至细致到与之搭配的妆容、发饰、鞋子,乃至一粒扣子的讲究。

这些一度被人们视为戏服、古装、cosplay(“角色扮演”的英文缩写)的中式服饰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元素在各消费场景下展现。

无论是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刘涛、刘诗诗、李沁、关晓彤以及十余位中式服饰展示者演绎“汉之庄严”“唐之绮丽”“宋之风雅”“明之端庄”吸睛无数,还是越来越多时尚博主、穿搭达人一袭华服亮相旅游景点大街小巷,新国潮崛起下的“东方美穿搭”,俨然已成新一轮流量密码,中式审美的格局被大大打开。

这一波流量迅速得到了服装市场的验证。京东商城数据显示,自春晚直播开始,新中式服饰成交额同比增长215%,汉服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325%,其中,儿童汉服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00%。

经典中式与现代时尚融合

经典中式风格与现代时尚元素的巧妙融合,让今天的中式服饰在设计环节往往更大胆、混搭、包容,既拥有活色生香的传统元素,又符合人们日常的穿着习惯,不局限于特殊场合,开辟了一条实用度更高、更具日常化的中式穿衣思路。

对襟衫配马面裙、立领盘扣褂子搭牛仔裤、旗袍加上泡泡袖……风格多样易于搭配的中式服饰,正逐步成为消费者衣橱里的新宠儿。

在很多消费者的印象中,马面裙最早“出圈”源于2022年7月某国际品牌的“抄袭马面裙”风波。不少中国消费者从这一事件中开始“入坑”马面裙,不少汉服博主、爱好者自发科普马面裙相关知识,给出马面裙的日常搭配方案,不少年轻网友表示,“它看起来和日常穿的百褶裙比较像,有传统汉服的味道,并且不是太夸张,可以和很多日常服饰进行搭配。”从去年开始,全世界街头能看到越来越多人穿着马面裙,

中式服饰与时尚的融合,让更多人骨子里的传统文化血脉觉醒了。中式服饰背后承载着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怎样从庞大“宝库”中溯源取经,汲取源源不断的能量?

于是,为推动原创设计创新,上海汉服版权中心是2021年在上海设立的全国首个汉服版权服务平台。

在相关负责人眼中,中式服饰始终处于社会现象级热点,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是制造中式服饰时尚话题的宝库;二是没有流行趋势的预测受限,没有国际品牌的对标打压,为创建独一无二的“汉服品牌”赋予了广阔的文化空间;三是丰富的历代服饰和成熟的服装产业链大大降低了设计和产业的准入门槛。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建议,中式服饰的进一步发展,要不断汇聚整合“政产学研用”资源。从博物馆、专业学术机构、高校等借力,推进汉服等中华传统服饰的历史研究,展开新的融合与演变,将更多灵感从博物馆、历史书中“请出来”,引入符合现代文明的服饰文化元素。

中式美学在蔓延

由中式美学蔓延开来的各行业热点也成为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比如,国风少年“朱铁雄”将酷炫丝滑的特效变装融入国潮元素,再增添英雄剧情,文化博主爆改剪纸打造“最美披风”,传统皮影“飞”上年轻人戴的3D艺术头饰里……

中式热潮甚至从服饰穿搭“卷”到了美妆、餐饮、养生、家居等领域,日渐形成了整体风格和气质表达,商家们纷纷借“东风”加码营销,新风口催生出更多产业机遇。

与此同时,出版界也陆续推出了一批聚焦传统服饰文化的人文普及读物。其中,历时八年打磨的《汉服藏美录》,以年代为线索讲述汉服千年流变,全方位解锁中式文化密码,深度传递中国式浪漫。这本书的作者何继丹、孙虹对媒体谈到,创作初衷就是想以通俗易懂的图像化形式,将祖先衣冠宝典再现给大众,让更多人欣赏汉服之美。从夏商周汉服之起源说起,到锦绣圣衣秦风汉随,到褒衣博带魏晋风度,到霓裳羽衣隋唐气象,再到僧衣鹤影宋元时尚,到珠围翠绕明清意趣。跨越3000年长河,全书以大量历史图样为本,搭配精美花纹图饰,串起历朝历代汉服各种形制图样以及演變脉络。“中式是中国人对理想形象的浪漫裁剪。美可以穿越时空,传达善意。”孙虹说。

在设计上摆脱“一味跟风”,要尽可能“掌握门道”。比如出镜率颇高的唐代高腰襦裙形制,是短上衣加上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及腋下,也是现代古装爱好者的人气形制之一。这种襦裙样式始于汉代,变于魏晋,在隋唐盛行开来。“唐代女性尚丰盈肥美,高腰襦裙基本不显腰身,而且有把人拉长的视觉效果,故成为唐代女子服装的不二首选。”书中如是解读。

机械化生产容易使感官迷失于“快消费”之中,通过数千年“手工制物”所积淀的中式技艺,有望再度照亮民族遗产。

以旗袍为代表的新中式服饰赛道看似广阔,但要立足扎根并不易,颇具审美水准的当代消费者对传统服饰设计语言要求更苛刻细致。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全国十佳服装设计师杨洁表示,当下汉服的设计、纹样、搭配正快速迭代,朝着好看且好穿的方向进阶,激发出更广阔的消费需求。

眼下这股中式审美热潮,也仅仅是带热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新起点,中式服饰的发展仍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马面汉服旗袍
何为马面裙
Classic option,stylish choice
农牧交错地带视角下史前马面研究
汉服新“江湖”
带不走的人
不懂松手求生的马面猴
上台说汉服
我来说说旗袍美
旗袍找不同
汉服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