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高定”旗袍迎高光时刻

2024-04-15 20:10雷玄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24年2期
关键词:裁缝店裁缝旗袍

雷玄

花费三五百元、等待一周时间,购买一次“高定”旗袍的体验,成为很多年轻人快消费场景下的“减速带”,这让那些原本不起眼的菜市场“高定”热闹起来。

菜市场“高定”旗袍在网络上刮起了一股时尚风潮,被称为最为亲民的“高定时装”原产地,让一批年轻人恍然大悟:原来,隐藏在各个农贸市场里的小裁缝店,不仅仅能改个裤脚、换个拉链。

于是,不只时尚在轮回,买衣服的法子也开始走复古路线。当最会过的年轻人把目光投向菜市场裁缝店,成就了时尚与品质的万全之选。

(一)

在河南省郑州市棉纺西路,梧桐树把一条不宽的马路遮盖得严严实实,国棉四厂中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不断,好不热闹。这里有一家不足20平方米的旗袍裁缝店,历经几十年光阴流转,依然固守原生态,秉持着老一辈旗袍服饰手艺人的匠人精神。

徐桂华,63岁,江苏扬州人,在河南郑州国棉四厂家属院的生活区,他经营了一家名为“小徐四厂旗袍”的裁缝铺,从16岁在上海跟师傅学习了这门裁缝手艺。最初,19岁的徐桂华只是听说郑州的工钱高一些,他就独自来到河南开始闯荡,在郑州开了这家裁缝铺,一待就是44年,“当年过来开店时,很多年纪大的顾客都亲切地叫我‘小徐,如今,我已經是‘老徐了。”

裁缝铺面积不大,顾客从路边走过很难发现这家并不沿街的店铺做的是定制旗袍生意。在一栋住宿区一楼,徐桂华的裁缝店藏在水果摊、修鞋店的店铺深处,唯一方便顾客辨认的是一个白底红字的醒目灯箱招牌——“小徐四厂旗袍”。

第一次走进的顾客还要与门口修鞋的老师傅一再确认,“做旗袍的店是这里吧?还是开着的吧?”修鞋店的师傅抬头,“正开着呢,进去了,从一楼右拐进去就能看见。”

店铺大门常开,进门后一眼就能看到徐桂华的全部“家当”:一张桌子,一台缝纫机,满墙的布料,高低两大排制作好且还没送给客户的旗袍。

剪刀、尺子、画粉,这是徐桂华平常裁剪布料用的工具。“这把剪刀已经跟了我二十年,剪刀把儿已经被磨薄”,“老徐”的手上也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老徐”说,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期间,是裁缝铺生意最好的时候,那时候天天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再往后人们的衣服都是去商场买了,很少有人再选布料来量身定做。“那个时候,年轻人已经几乎没有人再来定做衣服,但很多中老年人的体型不一,商店里的衣服有时候不合身,还是会选择挑选一块布料,来店里量好后做成衣服,老年人这时候量身定做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

到河南郑州开始经营裁缝铺的这些年以来,来找徐桂华做衣服的顾客,从起初的周边的老街坊,早已遍布全国各地。第一次进门的顾客在他的引导和介绍下,先挑选布料、样式。徐桂华测量顾客肩宽体长,一边测量更细节的身形尺寸,一边将这些数据记录在夹着一沓纸片的“小本本”上,测量完开始沟通取货时间。

徐师傅使用社交软件添加完每一位顾客的联系方式,顺便将纸片上手写的关键参数图片发送给顾客,“上面记着尺寸、布料号、你的基本要求都画下来了,只要身形变化不会太大,就不用每次都来测量尺寸了,可以通过我们这个联系方式常年制作了。”

等一波波客人离店,徐师傅按照“小本本”上的尺寸把布料裁剪好,然后开始上缝纫机制作。徐挂华的妻子除了负责照顾他的吃饭等日常生活需要,还需要接待来取货的顾客,联系帮忙修改衣服不合身的地方。

(二)

2021年开始,徐桂华明显感觉到店里找他定制旗袍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忙碌的小店开始迎来一些年轻的顾客,他偶尔又开始忙得没有吃饭的时间。

在郑州当地,一位中学教师早已成为徐师傅的熟客,这期间她制作了24件旗袍。这几天徐桂华正在约这位老师的时间,到店里试试刚刚制作好的新旗袍;一名来自新疆的女孩,大老远也要到这家店测量尺寸,已经陆陆续续定制了30多件旗袍。

“20岁到35岁的年龄阶段的女性最多”。来找徐师傅做旗袍的客人来自全国各地,并一直在拓展,北京、上海、苏州、杭州、安徽、新疆……

当菜市场“高定”的话题在年轻人中开始传播时,恰逢年轻人对买衣服这件事从最早的野性消费演变为现在的体面节俭,性价比颇高、量体裁衣的旗袍定制自然订单不断。

徐桂华发现,“平时一个星期能做好的旗袍,在顾客定制的最高峰时段,一件旗袍需要等上一个月,后期,我们也提供了‘3天加急的收费项目,给那些实在赶时间着急穿的客人。”

尽管网络上对菜市场“高定”旗袍的质量褒贬不一,但各大百万网红博主依旧前赴后继,纷纷亲临请战要试一试这“平价高定”的滋味。

其他城市的网友们看了这些菜市场“高定”旗袍的视频,也开始挖掘起自家附近的菜市场裁缝,甚至还有年轻人从旗袍的布料阶段就开始介入,他们会亲赴所在城市的纺织布料批发市场,以最低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布料,再找菜市场裁缝进行量体裁衣。成都、重庆、北京、武汉、上海……一时间,全国的老手艺人们都被拍下,被动加入旗袍手艺比拼的赛博战场。

(三)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菜市场“高定”的消费体验过程中,情绪价值的输出,也是年轻人愿意买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博主探访菜市场裁缝铺的镜头前,师傅们会跟顾客细心沟通需求,非但不强调身材焦虑,还会给予耐心体贴的服务,买了满意的旗袍不是唯一的所得,过程中收获的热情夸赞是网购等方式提供不来的情绪价值。

阅人无数的大爷大姨,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牙齐、有酒窝、发质好、显白、微微肉穿旗袍更好看……都能及时给予夸奖,身体力行教导年轻人再细微的美好都该被当成宝贝,不能全说是瞎忽悠,毕竟提供的安慰也是真的。

于是,当网友将其与线上平替对比,不用等工期还能无理由退换,但也有年轻人坦言,“和老师傅交流的体验感、量体裁衣的仪式感也就没有了。”

而对徐桂华来说,让菜市场“高定”旗袍“火起来”还能“持续火”的原因,他认为“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让旗袍又迎来‘高潮。”

猜你喜欢
裁缝店裁缝旗袍
Classic option,stylish choice
我来说说旗袍美
燕子是个小裁缝
小老鼠裁缝店(下)
小老鼠裁缝店(上)
小老鼠裁缝店(上)
旗袍找不同
卖云啦
裁缝的竞争
伊拉克反恐拿裁缝店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