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词“卖”“鬻”的历时更替考

2024-04-14 05:28王萍李若峣
新楚文化 2024年1期
关键词:常用词古汉语汉语

王萍 李若峣

【摘要】“鬻卖”义动词从上古到近代经历了一个新旧词更替的过程。“鬻”是上古至中古时期的常用词。到了近代汉语时期,“卖”在语法上进一步发展,逐渐取代了“鬻”,一直沿用至今。

【关键词】常用词;卖;鬻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1-0078-04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1.025

一、绪论

常用词演变的研究应该成为汉语词汇史学科的核心内容。王力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这一课题,50年代又在《汉语史稿》中对若干常用词在历史上的更替作了勾勒,但此后影响乏人。当张永言和汪维辉先生重新提倡后,常用词的研究又焕发生机。在汉语词汇史领域里,常用词历时演变研究是一项亟须加强的工作,现阶段尤其需要做大量的个案研究。但常用词演变研究是一项十分繁重和难度很大的工作,如果加上古今方言的因素,问题就更加复杂。所以汪先生评价这项工作“也许需要几代学人共同努力”。

“卖”和“鬻”是一对存在历时更替关系的同义词,吕文平的硕士论文《汉语“买卖”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研究》,首次对“卖”和“鬻”的历时演变作了分析。文中指出,从古至今,“卖”之宾语施及范围在不断扩大,兼并了“买卖”语义场中的许多下位义,这使其上位义的义域不断扩大,最终成为使用频率最高、构词能力最强的一般买卖动词;上古汉语中“粥”、“鬻”并用,更多的表示“卖出”义,中古的“鬻”出现的频率和用法和上古汉语相当,现代汉语中“鬻”多以语素或固定词组的形式出现,语用也多限于书面语。因为是放在“买卖”类动词的语义场进行宏观分析,比较简要,故仍有研究之必要。

“卖”和“鬻”为一对同源词,mài,作为 (賣),《说文·出部》:“賣,出物货也。从出,从買。”本义为以物换钱,即卖出。Yù,作为“”,《说文》:“,衒也。从贝声。”本义为将货物展示给人看,即炫示。由于作了偏旁,卖货之义便借本当粥讲的“鬻(Yù)”来表示。“鬻”为会意兼形声字,篆文从米从?(煮)会意,?也兼表声。是“粥”的本字,是“賣”(卖)的借字,《说文·?部》:“鬻,也。从?、米”。本义为米粥。由于“鬻”为引申义所专用,米粥之义便用其省形“粥”来表示。

(1)夏祝鬻余饭。陆德明释文:“本又作粥。”(《仪礼·士丧礼》)

(2)而使糊其口於四方。杜预注“糊,鬻也”陆德明释文:“鬻,本又作粥。”(《左传·隐公十一年》)

(3)夏祝鬻余饭,用二鬲。先郑司农注周官小祝引此文云:粥余饭盛以二鬲。(《经义述闻·仪礼·用二鬲》)

“鬻卖”义动词从上古到近代经历了一个新旧词更替的过程,着眼于“鬻”和“卖”语义特征的发展变化,本文分先秦—西汉、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对二者的历时替换过程进行描述。

二、“卖”“鬻”的历时更替

(一)先秦至西汉时期

“鬻”在《诗经》中仅出现一例,《诗经·豳风·鸱鸮》:“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但这里的“鬻”用的是“养育”义。春秋时期,“鬻”和“卖”出现频率都比较少。“鬻”字在此时期,除用作“卖”义外,更多用于姓氏,如“鬻子”“鬻姒”。

(4)令夫商,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资,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亲、轺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市贱鬻贵,旦暮從事于此,以饬其子弟,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国语·齐语》)

(5)(越)王令有司大徇于军曰:“谓二三子归而不归,处而不处,进而不进,退而不退,左而不在左,右而不在右,身斩妻子鬻。”(《国语·吴语》)

(6)阴不佞以温人南侵,拘得玉者,取其玉。将卖之,则为石。(《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到了战国时期,“鬻”和“卖”出现频率明显增加,使用频率亦相当,这时的“鬻”已大都表示“卖出”之义了。西汉时期情况和战国时期类似,此时的“鬻”使用范围与“卖”相当,但使用数量要小于“卖”。

(7)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韩非子·外储说》)

(8)郑县人卖豚,人问其价。曰:“道远日暮,安暇语汝。”(《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

(9)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吕氏春秋·先识览·去宥》:

(10)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管子·小匡》)

(11)事或問之他人,不敢鬻其私矣,鬻猶售。(《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

(1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韩非子·难一》)

(13)胶鬲殷之贤臣,遭纣之乱,隐遁为商。文王于鬻贩鱼盐之中得其人,举之以为臣也。(《孟子·告子下》)

(14)我必卖之,彼故鬻之。(《庄子·齐物论》)

(15)未获年,富人不贷,贫民且饥,天时不收,请卖爵鬻子,既或闻耳。(贾谊《新书》)

(二)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到了东汉时期,“卖”字出现频率明显增多,“鬻”表“以物换钱”义多集中在《前汉文》《后汉书》、集解类书中,多为引古用例,可见,“鬻”表“以物换钱”义的绝对优势已受到威胁,此时“卖”不仅在数量上,且在使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鬻”。“卖”在这一时期广泛分布在各类作品中,语用场合广、出现频率高、用法极灵活、组合能力极强,这突出表现为“卖”的动作施及对象范围在扩大,可以是“卖两马”、“卖货”、“卖田地”、“卖田宅”、“卖金银珠玉宝物、“卖水”、“卖药”、“卖薪”。“卖”的宾语也可以省略,如《论衡·吉验篇》:“窦太后弟曰广国,年四五岁,家贫,为人所掠卖。”

“卖”可以通用于文言或口语化作品中。如:

(16)不嫌亏以求盈,不违险以趋平,不鬻智以干禄,不辞爵以吊名,不贪进以自明,不恶退以怨人。(《论衡》)

(17)窦太后弟名曰广国,年四五岁,家贫,为人所掠卖。(《论衡》)

(18)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全汉文》)

(19)市井勿得贩卖,除其租铢之律,租税禄赐皆以布帛及谷,使百姓壹归於农,复古道便。(《全汉文》)

(20)又使买卖私所附益。(《前汉纪》)

(21)孔子使人问哭者,果曰:“父死家貧,卖子以葬,与之长诀。”(《孔子家语》)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卖”作为构词语素开始与同义的“鬻”构成合成词“鬻卖”如:

(22)民力困穷,鬻卖儿子,调赋相仍,日以疲极,所在长吏,不加隐括,加有监官,既不爱民,务行威势,所在搔扰,更为烦苛,民苦万端,财力再耗,此为无益而有损也。《三国志65卷 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23)位吏部郎,性贪婪,多所受纳,鬻卖吏官,皆有定价。(《魏书卷七十一 列传 第五十九》)

(24)良民弗皆淄染,不复行矣。所鬻卖者,皆徒失其物。盗铸者,复贱买新钱,淄染更用,反覆生诈,循环起奸,此明主尤所宜禁而不可长也。(《南齐书 卷三十七》)

(三)唐宋时期

常用词演变中,新词代替旧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表现为用量上的增减。我们通过数量统计,可以看出其间的消长。从表三,我们可以看出“鬻”在数量上要大大小于“卖”。

从唐朝开始,“鬻”已具有了古汉语的性质,在这一时期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却广泛分布于各类文献中,主要训为“卖出”,多用于表述或引述语体中,对象施及宾语一般为单音词,很可能是书面语的遗留,如《朱子语类·朱子三》:“本州鬻盐,最为毒民之横赋,屡经旨罢而复屡起。”相对而言,“卖”除了用于表述或引述语体,还可以用于对话语体中,是偏于口语化的常用词,如《金瓶梅·第二十三回赌棋枰瓶儿输钞觑藏春潘氏潜踪》:“玳安故意戏他,说道:‘嫂子,卖粉的早晨过去了,你早出来,拿秤称他的好来!”“卖”在口语中已经基本取代了“鬻”,称为当时的通用语。

(25)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唐诗·白居易)

(26)适有鬻鸡者,挈之来远村。(唐·《通典》)

(27)评性贪鄙,障固山泉,卖樵鬻水,积钱绢如丘陵,三军莫有斗志,因而大败。(唐·《通典》)

(28)飘兰散麝,常薰昭应之香;落翠遗珠,遍鬻新丰之市。(《唐文拾遗》·清·陆心源辑)

(29)债主不远,当朝宰相,常邻相公身是,已后却卖此身,得钱五百贯文还他白庄,却来庐山,与汝相见。(《敦煌变文选》)

(30)董永卖身葬父母,天女以之酬恩;郭臣埋子赐金,黄天照察。(《敦煌变文选》)

(31)於州决断之类,纵有卖价贵贱,所估不同,亦依估为定。(《唐会要》四十)

(32)至开元初李尚书入,悉卖与居人,以钱入官。(《隋唐嘉话》)

(33)时人画图,鬻于坊市。(《太平广记》)

(34)时汝南有费长房者,为市掾,忽见公从远方来,入市卖药。(《太平广记》)

(35)后于长安卖药,方买药者多,抖擞葫芦已空,内只有一丸出,极大光明,安于掌中,谓人曰:“百余年人间卖药,过却亿兆之人,无一人肯把钱买药吃,深可哀哉!(《太平广记》)

(四)元明清时期

至迟大约在元明代,在反映市井人文的小说中,口语化词大量运用,进一步巩固了“卖”这种通用语地位。“卖”在口语中已有基本,变为完全取代了“鬻”,“鬻”已经完全沦为古汉语词,只有在固定搭配(古汉语词汇,如成语、古书)中才会出现。

(36)复又思量,一不做,二不休,有心是这等,再寻个主顾把嫂子卖了,还有讨老婆的本钱。(《警世通言》)

(37)宋金先把一箱所蓄,鬻之于市,已得数千金。(《警世通言》)

(38)父亲叫做蒋世泽,从小走熟广东,做客买卖。(《喻世恒言》)

(39)武大每日自挑担儿出去卖炊饼,到晚方归。(《金瓶梅》崇祯本)

(40)那汉子道:“这书要卖也可以,要不卖也可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41)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红楼梦》上)

(42)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红楼梦》上)

在出现的为数不多的鬻字中,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鬻”字出现一般是与卖字连用,形成“鬻A卖B”或“卖A鬻B”的组合,形成这种情况很大的原因是为了押韵顺口的需要,当然这也是“鬻卖”词汇的一种拓展形式。

(43)傥然是个小经纪,只有这些本钱,或是与我一般样苦挣过日,或卖了绸,或脱了丝,这两锭银乃是养命之根,不争失了,就如绝了咽喉之气,一家良善,没甚过活,互相埋怨,必致鬻身卖子。(《醒世恒言》)

(44)使命促督,民间有配著造船一只者,家产破用皆尽,犹有不足。枷项笞背,然后鬻卖子女以供官费。(《醒世恒言》)

三、结论

综上所述,“卖”从产生之初,就具有“以物换钱”之义。相比之下,“鬻”在春秋时期才开始具有“卖出”之义,且使用较少,更多的还是表示姓氏等义。到了战国和西汉之时,“卖”和“鬻”就开始共同担负“以物换钱”这个语义功能。到了东汉时期,“鬻”表“以物换钱”义的绝对优势已受到威胁,“鬻”字的使用范围缩小,搭配能力减弱,许多口语化较强的文学作品已多使用卖了。“卖”在这一时期广泛分布在各类作品中,语用场合广、出现频率高、用法极灵活、组合能力极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卖”作为构词语素在这一时期,开始与同义的“鬻”构成合成词“鬻卖”。

唐朝又是一个“鬻”字开始大幅度减少的时期,到明清发展到顶峰,《全唐诗》和《红楼梦》中皆没有出现“鬻”字。考论原因,可能明清是小说发展的高峰期,小说的特征是通俗易懂,语言浅近,“鬻”字渐渐沦为古汉语词,除了文学作品中的固定搭配,或是文人的返古文言词汇中,已经很少再能看到。“卖”的数量且使用范围大大增多,已取代“鬻”,称为当时的通用语,至今保持不变。“卖”和“鬻”在各个时期的用法比较见表5。

参考文献:

[1]汪维辉.常用词历时更替札记[J].语言研究,1998(02):139-151.

[2]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J].中国语文,1995(06):401-413.

[3]吕文平.汉语“买卖”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7.

[4]汪維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

[6]汪维辉.常用词历时更替研究的工作程序[J].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01):66-84.

猜你喜欢
常用词古汉语汉语
学汉语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常用词“开、辟”在“开阔”义上的演变替换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
古汉语中表反问的一组能愿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