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维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长江江苏段非遗戏曲所存在地缘之间的关系,厘清相关曲种在不同地区之间所存在的艺术个性与共性,进一步确定该地段非遗戏曲的“三级地缘跃动”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揭示其在文化生态上存在的渊源和差异,从而构建起“整体性”的非遗保护大局观。本文将从长江江苏段非遗戏曲的生存现状出发,系统梳理长江流域江苏段非遗戏曲的脉络,举例证明江苏非遗戏曲所蕴含的“三级地缘跃动”关系,分析不同地区的同一非遗曲种的艺术特点,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非遗戏曲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非遗戏曲;苏州;长江;三级地缘跃动
【中图分类号】J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1-0047-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1.015
一、前言
長江江苏段素有我国戏曲之乡的美誉,因为长江的连接,江苏段自古以来便是经济、文化的钻石发展趋势。在非遗戏曲方面,江苏是多个国家级、省级非遗戏曲的发源地,除了发源于江苏的昆曲之外,江苏还是京剧、扬剧、淮剧等多个耳熟能详曲种的发源地。据统计,江苏现有的非遗戏曲曲种已经达到了20多个,而地方各流派更是数不胜数。直至今日,江苏段的地方戏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就有昆区、苏剧、扬剧等23个。这些非遗戏曲除了同在江苏段诞生、发展这一特点之外,最大的魅力在于很多江苏段的曲种通过长江的流线展现出了向外延伸发展,从而得到了进一步扩充体系,甚至发生变异的特点,这一特点则被称之为“三级地缘跃动”。研究该特点能够对长江江苏段非遗戏曲生态保护理论与实践范式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二、长江江苏段非遗戏曲的种类与生存现状
长江江苏段有着我国最为庞大的非遗戏曲集群,目前,江苏地区戏曲发展受限江苏省现存地方戏曲达20余种,其中就包含戏曲之祖昆曲与举世闻名的京剧,除此之外,江苏还有淮剧、童子戏、锡剧、淮海戏等多种地方戏曲。在浓厚戏曲文化氛围的带动下,苏州段中各地方戏曲也形成了良好的戏曲发展生态。但问题在于,随着长时间的发展,苏州段的地方戏曲虽然数量众多,但大多数地方小曲种几乎被昆曲、京剧、苏剧这类大型戏曲的光环所掩盖,从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有些地方小曲种甚至面临濒危的局面。虽然,仍然有一些地方曲种仍然活跃在民间,但发展状态却处于停滞阶段,剧目与表演因缺乏人才而久未创新,以至于无法适应更多群体的审美取向。如南京地区有一个曲种名为白局,白局起源于元代末期,是由当时元曲曲牌中的“南京调”演化发展而来,“白局”的由来是因为演唱者不取报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这一曲种至今仍采用的是古腔本调,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这一曲种很少有人听说,但在当地却受老年人的青睐[1]。所以,当地为数不多的剧团为了生存只能保证现有的传统剧目和表演,从而保证一定的受众群体。而那些剧目虽然经典,但是无法与时代接轨,难以引起年轻群体的共鸣。南京白局目前的省级传承人为马敬华,但马敬华已经到了耄耋之年,虽然至今仍投身于戏曲传承事业,但因为白局的知名度不高,使原本就鲜有年轻人热爱传统戏曲的情况变得雪上加霜。南京白局也呈现出发展缺乏持续力和活力,足以可以看出,非遗戏曲的保护不能够仅看到繁华的大型戏曲,更应该看到这些发展并不乐观的非遗戏曲。
从长江江苏段非遗戏曲的生存现状中可以看出,非遗戏曲的保护与传承如果仍然使用此前的保护方法或维持现状,则极有可能使一些小的曲种面临更加危险的局面。所以,当务之急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才能够保证每个非遗戏曲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三级地缘跃动”正是通过研究各地方曲种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相同或不同的艺术特征,从而制定相关的保护方向,促进各个曲种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三级地缘跃动”的概念与意义
与此同时,“三级地缘跃动”概念类似于“戏曲—地域的水平关系与垂直关系”概念,这两个概念前者是从跃动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地域中相同的曲种,而后者则是从地域间垂直与水平的关系出发,因地域差异、空间分布而形成地域性戏曲家群体。比如长江苏州段戏曲发展历史中存在有多个戏曲家群体。此类群体生存、发展在长江苏州这一共同的区域环境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相互联系与切磋,有些戏曲家在创作时也会存在着合撰剧本的相关合作。通过相互合作与观摩,起到了交流经验,合作共赢,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地区凝聚力。同时,他们自觉地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其戏曲活动中,使其戏曲活动饱含地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在“戏曲—地域的垂直关系”层面,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地方声腔剧种的生成。方言、习俗等地域文化要素在戏曲领域逐渐催生出声腔、剧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声腔、剧种为主要区分依据的地域性戏曲家群体。所以,从两个概念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三级地缘跃动”对于保护非遗戏曲来说更加具有针对性,而“地缘水平与垂直关系”更加适合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保护非遗戏曲。
正是因为戏曲曲种的繁多且无法兼顾更多曲种的保护。首先,研究发现非遗戏曲发展或许存在“三级地缘跃动”的规律,如拉魂腔系即存在以淮河为系展现出江苏泗洪为原点,安徽泗县、蚌埠为次生,山东临沂、淄博、日照为外延的沿水跃动,以此形成苏北为中心依次延承至皖北、鲁南的三级地缘关系,花鼓戏亦是如此。这与潭艳春将戏曲分为原生、再生、变异三种生态理论颇为相似,因此才有了以长江水系为轴,通过水系、人文、地理的考察研究江苏戏曲非遗生态的形成与特征。其次,通过了解各非遗戏曲之间的共同点,可以更好地保护非遗戏曲,如不同地区的相同或不同的曲种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可以将这些非遗戏曲划分在一起,形成一个区域或某种团体,让这些非遗戏曲加入区域或团体形成共同发展与保护模式。当然,“三级地缘跃动”体系中的非遗戏曲往往存在发展规模不一,发展状况有好有坏的情况,正是因为这一特点,可以使各个不同种类的戏曲达到各取所需、优势互补的发展生态。最后,“三级地缘跃动”正如前文所述,具有原点、次生、外延这一三级关系,但概念中的“三级”并非完全只有三级,很多非遗戏曲,如昆曲、拉魂腔、淮剧等这些大型戏曲均在多个省份得以传播,远超过了“三级”的概念,这也证明这些大型戏曲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多次“三级地缘跃动”,从而形成了当前多点开花的局面。
四、江苏段“三级地缘跃动”的非遗戏曲举例
江苏段有很多发生“三级地缘跃动”的非遗戏曲,其中包含同一体系的非遗戏曲,也有不同体系的非遗戏曲。如拉魂腔是跃动最为广泛的非遗戏曲,提起拉魂腔可能鲜为人知,但拉魂腔的另一个名字便是众人熟知的柳琴戏,之所以会有两种叫法是因为柳琴戏的来源是以鲁南民间小调“拉魂腔”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柳琴戏曲调流畅活泼,节奏明快,并有多种花腔,谓之“拉魂腔”。众所周知,关于柳琴戏的起源可谓是众说纷纭,其中两个最为可靠的说法为柳琴戏起源于山东或是苏州,而起源于山东的说法又有很多分支,包括山东的枣庄、东郭镇、临溪临沂市等,而起源于苏州的说法则集中在苏北的海州。关于柳琴戏的起源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说法,正是因为柳琴戏传播出现了“三级地缘跃动”,使之在多地生根发芽。而如此之多的地区哪里为柳琴戏发生“三级地缘跃动”的原点?以苏州地区为例,柳琴戏最初以江苏泗洪为原点,逐渐向省内新沂、徐州等地,以及沿长江向省外的安徽、山东次生。再如起源于江苏的锡剧,锡剧起源于江苏的常州和无锡一带,关于锡剧的起源并没有过多的争议,锡剧萌芽于清代中期,最早起源于无锡东乡的羊尖严家桥一带,系无锡、常州一带乡间的山歌、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而形成的滩簧,后逐步发展成为摊簧小戏。随着不断发展,锡剧逐渐沿长江的沪宁沿线向外传播,逐渐到达上海、浙江、安徽省南部等地,这一“三级地缘跃动”的分级也清晰可见。其原点在于江苏的无锡、常州一带,上海为次生,安徽、浙江等地为外延。还有丰县的四平调,四平调作为稀有非遗戏曲,最初起源于豫东地区,由豫东花鼓演变而成,后经过挖掘整理,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等的腔调发展而成,逐渐完善形成了其特有的唱腔及表演风格。丰县的四平调则是作为“三级地缘跃动”中的外延,由安徽、山东等地传入。
最后,除了同一种类、同一体系的非遗戏曲,不同体系的非遗戏曲也多多少少与“三级地缘跃动”有关,这是因为戏曲在传播的过程中,在当地发展时受到本土戏曲的影响,通过吸收、借鉴等方式具有了多种戏曲的艺术特征。如上文提到的四平调正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吸收了评剧、京剧、豫剧等戏曲的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再如江苏的淮剧,淮剧作为同样古老的戏曲,发源于今江苏淮安市以及盐城市里下河一带,同样在沿长江传播的过程中吸收了京剧、安徽的徽剧等多个戏曲的元素。
五、“三级地缘跃动”的非遗戏曲艺术特点总结
从上文举例中可以看出,发生“三级地缘跃动”的非遗戏曲的艺术特点有着许多相同之处。首先,每个“三级地缘跃动”的非遗戏曲均在传播的过程中均吸收了多种本地区其他戏曲的元素。这些非遗戏曲在吸收其他戏曲曲种的元素时,大多会吸收这些戏曲的剧目、唱腔等特点。而剧目是大多数戏曲吸收、借鉴最为广泛的戏曲元素,如柳琴戏在不同的地区有着当地独有的剧目,目前,柳琴戏主要流传于江苏、山东、河南等黄淮海地区,大致可分为东、西、南、北、中五路[2]。柳琴戏的中路主要以江苏的宿迁、邳州、泗洪等地为主,这些地区的剧目主要有《铜台会》《王华登基》《大上寿》等,而《铜台会》《王华登基》这些剧目又出现在泗州戏、河南道情戏的剧目中。柳琴戏的东路为山东的临沂、苍山、郯城等地,主要的剧目有《王定保借当》《郭大姐算卦》《王二姐思夫》等。其中,《王二姐思夫》不仅为柳琴戏的剧目,同样也是梅花大鼓的经典剧目。由此可见,戏曲在传播的过程中的确会出现相同素材作为不同曲种剧目的现象,而“三级地缘跃动”的戏曲则更加明显。其次,在唱腔方面,发生“三级地缘跃动”的非遗戏曲也具有丰富的艺术特点。
如丰县四平调。四平调的唱腔在传播的过程中汲取了安徽青阳腔的滚调,使之发展成了与二黄声腔很接近的一种唱腔风格,达到了兼备了西皮二黄两种气势的腔调。而京剧同样是广集博采的戏曲曲种,在发展、传播的过程中,京剧吸收了传播过程中很多地方曲种的特色与民间歌舞的曲调,作为京剧声腔的素材,经由艺术家的加工改编,使这些声腔与皮黄声腔更为和谐,融为一体,从而孕育了独具一格的京剧唱腔。而四平调在被吸收至京剧体系之后,则成为京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如一些除花脸行当之外的京剧剧目中,四平调唱腔的出现频率很高,几乎涉及各个行当。如京剧花旦行当中,每个派别均设置有四平调的相关唱段。有些剧目中的四平调唱腔在局部有辗转调声腔的显现,一样把这种唱腔叫做反四平调。“反四平调”唱腔最终也被梅兰芳在《太真别传》剧目中发扬光大。
再如拉魂腔系的柳琴戏。柳琴戏传播范围广泛,也素有随心调的别称,之所以称之为随心调,正是因为柳琴戏兼容了多种唱腔,如花鼓、肘鼓子、四句腔、溜山腔,这些唱腔均在柳琴戏中有所体现,最终形成了柳琴戏唱腔为主体,在传统习惯和基本规律制约的前提下,再加上在下句腔后的“拉腔”较为自由地组合而成。在传统的柳琴戏唱腔中,虽然是同一种板式,同一段唱词,而不同的演员则有不同的唱法,甚至在相同演员、相同唱段的情况下,每次演唱的也不完全相同,所以柳琴戏在演绎的过程中,唱腔基本是不固定的[3]。
最后,从以上艺术特点的总结可以看出,戏曲在传播过程中的发展是极为复杂的,其中涉及的因素很多,如地域、民风、其他戏曲曲种的影响等,正是因为过程的复杂才孕育出了独具一格的非遗戏曲。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需要找到这些“三级地缘跃动”的非遗戏曲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使共同点得以相融;再将不同点发扬光大,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非遗戏曲,使非遗戏曲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找到自身的优势[4]。
六、江苏段非遗戏曲生态的
“三级地缘跃动”的传承与发展
非遗戏曲的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以长江江苏段为例,厘清非遗戏曲的“三级地缘跃动”关系对非遗戏曲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厘清关系只是其中的第一步[5]。首先,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各个非遗戏曲之前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厘清“三级地缘跃动”关系需要先将发生跃动的戏曲分类,然后进行追根溯源,研究不同地区同一非遗戏曲的共性与不同,从而发现该戏曲在当地所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对于优势要制定对应的方法使优势最大化,而劣势也需要寻求方法进行弥补,如借助其他行业进行带动。其次,要利用长江沿线的地理优势,规划、建立并实现多地去非遗戏曲或非遗项目的一体化协作生态链,怎样使非遗戏曲能更好地实现资源和人才的互通,让多地区的非遗戏曲从业者,在保留各自鲜明艺术特长的基础上,怎样取长补短,互相研究创新,从而为其搭建好演出、交流协作平台。最后,人才是非遗戏曲发展的根本动力,很多非遗戏曲至今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境遇。“三级地缘跃动”的提出对于人才的培养与整合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一些非遗戏曲在当地虽然面临着人才紧缺的局面,而其他次生、外延地区却有相关曲种的人才可以发掘,而相关资源也是同理。相关的部门或组织应积极调动人才,在“三级地缘跃动”的地区中整合相关戏曲曲种的人才,如一些表演团体只能照顾到本区域的演出,因为路程或资源无法向更多的地区发展,这就需要一定的政策或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机会与发展空间,最终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良性发展生态。
七、结语
综上所述,长江沿线非遗戏曲的发展凭借此前便利的交通形成了当前繁荣的局面,现如今长江沿线虽然不再具备交通优势,但经济的繁荣、人口的众多同样能够有效地促进非遗戏曲的传承与创新。长江江苏戏曲作为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一直备受瞩目,多剧种进入世界级、国家级非遗名录,有关戏剧种属、分布、艺术形态的多角度关注已大量进入学术视野,为戏曲生态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有关“三级地缘跃动”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长江沿线各地区非遗戏曲形成良好的发展生态,为非遗戏曲的薪火相传建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钱铖,沈欣怡,周晶晶,等.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型传播策略——以扬州、南京、徐州、苏州为例[J].文教资料,2018(07):61-64.
[2]郭晓玲.谈柳琴戏的唱腔艺术[J].戏剧之家,2020(22):39.
[3]刘燕平.非遗保护视角下的地方戏多元借鉴与思考[J].剧影月报,2018(06):26-27.
[4]孙琛.“非遗”视角下江苏戏曲的保护及传承[J].戏剧之家,2021(35):38-40.
[5]吴林香.大运河江苏段戏曲藝术传承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