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嬗变
——基于历届党代会报告的文本分析

2024-04-13 19:39孙小林
南方论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党代会中华中国共产党

孙小林

(外交学院 北京 10003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治理好今天的中国,离不开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的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华传统文化作了重要论述,其不仅浓缩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演进历程,也积淀了党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经验。本文拟对十二大报告至二十大报告及相关决议中有关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进行梳理,从传统文化重要性、传统文化认识、传承中华文化三个方面展现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的百年嬗变,揭示其鲜明特征,以期继续支持新时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愈加强调传统文化重要性

经过艰难的拨乱反正,中国结束“文革”,中央将党的文化工作路线恢复到正确道路上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性,仅以十二大报告为例,“文明”一词就出现了56 次。然而,“在经历了十年内乱之后,积累的问题非常之多”[1],思想文化领域的封建文化荼毒仍然存在,还在一定范围内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仍是这一时期党的重要任务。十三大报告就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克服小生产的狭隘眼界和保守习气,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2]。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总体上还秉持一种谨慎态度,十二大、十三大都没有提及传统文化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工作的推进和对外交往的日益加深,各种国外文化涌入国内,“西学热”兴起。文化交流本无可厚非,然而社会上逐渐形成了吹捧西方文明,否定中国现行体制的西化思潮。曾有学者叫嚣“我们学习、吸收西方文明,改造中国文明,就必须把它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本带末,全盘、整体、同步地进行。否则,折衷调和、舍本逐末,结果不能不以失败而告终。”[3]。这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形成了巨大挑战,破解西化思潮的重要性逐渐向肃清封建主义的重要性看齐。同时,随着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愈加深入,党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破解西化思潮、守护社会主义文化根基的重要武器。因此,之后的党代会报告越来越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十四大报告要求“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文化传统”。[4]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5]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十七大报告要求“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6]

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巨变与党的正确文化工作使得流行一时的西化思潮和封建荼毒在很大程度上被消灭了。然而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依旧薄弱。由于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宣传媒体,我们还不能做到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还无法有效阻止部分矮化、妖魔化中国成就的新闻传播。这些“非客观”的外国报道甚至会反过来混淆国内一些民众,造成西化思潮的复活。因此,党审时度势,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使命。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会议指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7]并且针对“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8]的局面作出一系列工作部署。十八大报告沿着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的文化建设思路,再次强调要不断开辟“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9]。十九大指出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0]二十大报告站在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高度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1]

二、不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总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届党代会报告基本遵循这一定义。然而,这并非是说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处于停滞状态。通观党代会的相关论述,可知中国共产党在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碰撞中、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不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一)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认识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礼记·礼运》中的“小康”社会理想应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设定,并写入十三大。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必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不仅涵盖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更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12]胡锦涛批判继承民本思想,提出了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此时,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开始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入思考二者关系,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命题,并在二十大报告中从“为什么要结合”“结合什么”与“怎样结合”三个维度阐释了这一命题的逻辑架构。第一,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13]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与智慧支撑,立足中华文化立场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第二,二十大报告指出,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理念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开辟结合新境界。第三,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二)不断调整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关系

十年内乱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破除旧的意识形态桎梏、汲取世界文明有益成果发展自身是改革开放前期的重要任务。这一时期,党主要强调世界文明对我国建设的积极意义。十三大报告指出:“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闭关自守只能越来越落后。”[14]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水平的提升和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认识的加深,党意识到只有以本国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为支撑,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得到更快更好发展,传统文化的地位逐渐与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地位持平。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中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不仅要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还要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

十八大以来,世界文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占据世界文明话语权的西方文明在面对生态危机、民粹主义等现代性挑战越来越力不从心。以西方文明的象征美国为例,面对国内诸多社会矛盾,美国非但没有进行自我反思,反而重拾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来转嫁国内矛盾。与之相反,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破除了许多西方文明未能破解的世界难题,向世界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历史上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今天,仍然可以为全人类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因此,在坚持文化平等交流互鉴的基础上,新时代党的文献更加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意蕴,多次强调蕴含“和合”思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世界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特别指出“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15],彰显中国共产党“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使命特质。

三、深入探索“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这一问题的科学答案

“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16]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虽然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腐朽的文化,但其中部分内容具有人民性与反封建性的先进特质。因此,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后,毛泽东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的原则被继承了下来。十二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特征是共产主义理想,“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性”是区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精华与糟粕的标准。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还存在“封建主义影响远未肃清”[17]这一严重问题,进一步强调了新时期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任务紧迫性。十四大至十六大,“双百方针”重新出现在党代会的文本中,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批判性”的强调,更凸显“继承性”这一正面主基调。十七大报告在重申“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8]的基础上要求做好传统文化载体传承工作,“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19],丰富了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传承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方针(以下简称为双创方针),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文化传承观。首先,双创方针是对新时代的现实回应,为“批判性继承”原则注入了新的内涵。技术进步是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虚拟现实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极为生动直观的文化体验,网络与移动终端的普及深刻影响了文化传播形式,文化工作呈现诸多新特征,技术发明已然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中无法忽视的要素。因此,单纯对传统文化“继承”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只有立足新的时代发展条件,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转化”与“创新”,才能不断促使其生成新的文明形态,赓续文化血脉。其次,双创方针扩大了对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范围。即使是合乎现实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守正创新。最后,双创方针更体现平等的科学态度。“批判性继承”的前提是批判,旨在通过批判的方式吸收历史文化遗产的有益部分,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之相对应的是,双创方针在讲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作平等主体而不是被批判与改造的“他者”,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现代化。也正因为如此,双创方针更符合新时代的文化实践要求。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党代会文本中明晰了历史文化传承工作的领导力量与主体力量。关于领导力量,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坚持党的领导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保障。关于主体力量,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关键在“人民”,要求“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20]。

四、小结: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的鲜明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的九次党代会文本及相关决议,清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发展脉络,也呈现出其具有的两大鲜明特征。其一是始终坚持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其二是自始至终坚守“传统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一)始终坚持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马克思主义指出,精神文明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物质文明会产生反作用。如果忽视精神、文化的力量,就会极大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身份标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贯穿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嬗变始终的中心任务是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动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服务。通观历届党代会的相关论述,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第一是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理念的启示作用;第二是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建设力量的凝聚作用;第三是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引领作用。

理念是否科学决定着行动的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形成的治国安邦智慧运用至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用传统的智慧涵养启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21],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便可寻其根源。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就讲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人与自然密不可分,告诫人们要善待自然、取之有节,这样才能实现天人和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崇集体力量、赞美群众凝聚力。管子就讲过:“合则强,孤则弱”(《管子》),曹学佺也在《实仓文稿》中写道:“众擎易举,一呼而集,危者安之”。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可以发挥着“凝聚团结”的社会功能。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22]。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集体主义思想精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不断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团结奋斗。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根植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23],唯有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目标才能被科学擘划。比如,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中华儿女的一个基本理想,《论语·季氏》中对“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记载、《礼记·礼运》中对“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描写都体现着中国人民对合理分配、公平正义的孜孜追求。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对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与构建理想社会进行了漫长的探索,形成重要文化底蕴,引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后,党在历届党代会报告中对其进行了科学部署,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实行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得人民尽快富裕起来,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最终在建党百年之际艰难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对无法克服两极分化问题的西方模式的超越,彰显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科学性。

(二)不忘“传统文化为民”初心

中国共产党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始终不忘“为民”初心,虽然这在既有党代会报告中没有被直接提及,但是纵观历届党代会文化建设板块的内容,不难窥探出中国共产党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以人民的文化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针对改革开放前期文化内容供给无法满足人民需要的局面,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这同样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原则。此后,党在此基础上不断根据新形势增添新内容。十五大报告要求重视历史遗产的保护,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以“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24]支撑文化产业的繁荣。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民族资源,这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十八大报告指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十九大着眼新时代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指出为人民提供丰富精神食粮,必须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传承。二十大报告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了“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这一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全新方式,为新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注入新的动能。

猜你喜欢
党代会中华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