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时,应该原地不动、漫步还是狂奔

2024-04-12 00:00:00科学奶爸
读者·校园版 2024年3期

冬天很冷时,究竟是原地不动、漫步还是狂奔,才能使身体散失更少的热量呢?

对此,外国科普博主“分钟物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颇具参考意义的判断。

当外面很冷但你原地不动的时候,你散失的热量会加热你周围的空气,从而形成一层稍微温暖的保护层,所以你的热量散失得较慢。

但是如果你在移动(或者有风),你会暴露在新鲜寒冷的空气中,并且速度越快,散失的热量越多。实际上,你是在逃离被你暖热的空气层,因此你的热量比待在原地时散失得更快。

当你奔跑的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暖空气保护层就会完全消失。此时,不管你跑得有多快,你基本上都会以同样的速度散失热量。

众所周知,奔跑时,我们的体内也会产生相应的热量。据测算,每行进1千米,我们产生的热量大致是恒定的。换句话说,你奔跑的速度越快,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那么,若想让跑步产生的热量与散失的热量达到平衡,此时要求的最慢速度是多少呢?

通过测算,当室外温度为0摄氏度时,最慢速度是每分钟320米左右,才能使热量产生和散失达到平衡。如果气温比0摄氏度更低的话,所需的速度会更快。

这并不意味着你不会散失热量。这只是说,在这样的速度下,跑步比待在原地让你感觉更暖和。

如果这听起来像一个挑战,别害怕,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再加一些衣服。这样可以让你减少一半的热量损失,速度只要达到每分钟107米(基本上是快步走)就可以了。

因此,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如果没有足够的体力,待在原地等待救援或许是明智的做法;如果身上有保暖衣物且体力充足,则按照每分钟107米左右或更快的速度行进;如果什么保暖衣物都没有,那么就在雪地里狂奔吧!

(离萧天摘自微信公众号“魔力科学小实验”,Raven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