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是潮湿的雨季

2024-04-12 00:00:00李柏林
读者·校园版 2024年3期

14岁那年,我上初二,我还记得我穿着肥大的校服,一个人走在路上的情景。

那时,我留着发黄的短发,人也很瘦弱,看起来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老人家有种说法,如果孩子头发不好,剃几次光头,头发就会变得又黑又硬。可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于是我妈只能把我的头发剪得很短,希望以后能长出黑色的头发。

初中时,大家都还处在长身体的阶段。我妈总担心我长得太快,买校服的时候恨不得报大两个尺码。可是时光好像在我这里按下了暂停键,当别人都在疯狂生长的时候,我像一株被时光遗忘的小草。所以那些年,我的外套总是长到盖住膝盖,裤脚的地方还堆在了一起。因为总是一个人低头走路,我甚至看起来有些驼背。

学生时代,好看的女生自然是大家议论的焦点。下课的时候,不经意间就会听到同学们讨论谁长得好看,谁更有气质,谁有异性缘……这些话题都与我无关。不仅时光遗忘了我,同学们也遗忘了我。

我妈天天提醒我,要以学业为重,不要过分注重外表。那些年土气的穿衣打扮,让我甚至丧失了欣赏美的能力。我还很怕自己的闯入会遭人嫌弃,所以只敢坐在座位上假装看书,像一个趴在墙脚偷听的探子,偷偷羡慕着她们。

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语文成绩。升学考试时,我的语文成绩是班里的第一名,我也因此成了语文课代表。在语文老师的眼里,我应该是个很乖巧的学生,没有叛逆的性格,也不喜欢拉帮结派,所以他有时候会让我帮他整理一些材料,还会在课后问大家“听懂了没”的时候望向我。

这些都成了同学们介意的地方,他们觉得我和语文老师走得太近了,肯定会打小报告;老师偏心,让我得到了太多的优待。所以,每当语文老师夸我作文写得好的时候,我的内心十分煎熬。

我很害怕考砸,更害怕别人说:“她才不是班里语文学得最好的,因为老师喜欢她,她才是语文课代表。”我也不敢跟同学们一起玩闹,我害怕老师觉得我在慢慢变得叛逆,从而不喜欢我。有一次,一个男生当着我的面说,他觉得语文老师教得一点儿都不好,水平很差。我其实心里很不舒服,好像我也遭到了否定,但是我什么也不敢说。我害怕被同学们孤立,尽管我那时候的状态,和被孤立差不多。

我也曾试图融入他们。记得有一次放学,我要去给语文老师送作业本,便专门让后桌的女生帮我打饭,并许诺回头请她喝奶茶。在我心里,这样的你来我往之后,可能我们就是朋友了。她答应了。等我赶到食堂的时候,我却看见她正和别的女生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全然忘记帮我打饭的事。见到我后,她略显歉意地说:“呀,我跟她一说话,就把打饭的事给忘了,对不起啊。”我忙说没事,然后一个人排起了队。

其实,这不算最孤独的时候,我最怕的是下晚自习的时候——大家都会喊上自己的同伴回家,我却只能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当时学校附近都是没开发的荒野,夜晚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即使头顶上有昏黄的路灯,我也是很害怕的,有时候只能唱着歌给自己壮胆。

这种孤独和压力一直持续到我读高中才停止。升高中的那个暑假,我的个子开始疯长,头发也终于长到了可以扎起马尾的长度,而且又黑又直。升入了新的学校,我成了班里个子最高的女孩子,可高中的学习生活紧张,大家好像一下子都不关注这些了。

我的语文成绩不再是最好的,所以,我没有突然光芒万丈,也没有再因为成绩被同学孤立。高中离家比较远,我开始住校,再也不用走夜路了。曾经那段不美好的记忆,也渐渐因为成长变得不值一提。

后来,我走上了写作的道路。有人问我,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呢?我想大概就是初中吧,那个时候我没有什么朋友,年少的心思在大人看来又显得矫情。于是,我把自己的敏感脆弱,还有那些隐秘的心事,都记了下来。

然后别人会觉得,我上初中时作文一定就很好了,那个时候我在学校肯定很耀眼吧?

我想了想,耀眼吗?那时候的我并没有因为语文好而觉得自己有多厉害,反而第一次感受到那种处于人群中的孤独——没有人同我讲八卦,没有人陪我吃饭,没有人把我当朋友……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走了很远的路。它好像一点儿也不耀眼,反而有些凄凉。

也许很多人提到青春,都是自卑的、怯懦的、暗潮涌动的,即使那些看起来很耀眼的人,也肯定有他们的烦恼吧!就像一个没有带伞的人走在下雨的路上,衣服怎么也焐不干,只能任由那些情愫在心里长满青苔。

但是对别人而言,他们会因看到的那缕微光,而觉得你肯定是乘着光跑来的。其实不然。我们都是黑夜中的赶路人,当有一天遇见光明了,才会用现在的光芒,照亮曾经的自己,却从来不会用现在的光芒,让曾经的自己好过一些。

谁的青春不是潮湿的雨季呢?人无法在经历青春的时候,同时拥有对青春的感受。那些年淋过的雨,也许会因为后来的阳光渐渐褪去,但是青春的那些不美好,只能埋藏在自己的心底。也许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自洽,才是青春的意义吧。

(本刊原创稿件,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