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广电建设取得新进展

2024-04-12 09:48索强
网络视听 2024年5期
关键词:广电广播电视智慧

索强

2023年,全國广播电视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智慧广电媒体,发展智慧广电网络”重要指示,坚持“二三四”工作定位,锚定三大工作方向,以智慧广电建设为牵引,改造提升传统广播电视,培育壮大新型视听,布局建设未来电视,系统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智慧广电在政策和管理创新、新型网络建设、产业融合与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助力构建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国家政策开辟智慧广电发展新机遇

2023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等国家和行业“十四五”规划及多个国家专项规划中智慧广电及相关重点工程建设进入实施阶段,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省级智慧广电建设实施方案,全行业协同发力,智慧广电建设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标准化管理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有效促进了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数字中国建设加速期。《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版)》《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不断出台,全行业紧密围绕新型广电网络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高新视频等,加快发展等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为发展广电视听新质生产力,壮大智慧广电领域产业投资、提升智慧广电业务承载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积极融入国家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任务,强化广播电视技术产业属性,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协同部署,推出一系列科技政策和科研创新应用活动,从技术体系建设、超高清电视推广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探索、“未来电视”建设布局、行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开拓智慧广电服务数字生活、数字文化、公共服务新领域、新服务、新业态,着力构筑完善、高效和创新的智慧广电产业生态。

技术体系建设方面,发布《智慧广电技术体系及实施指南(2022年版)》,确立了以“算力+算法+数据”为基础的现代化技术体系,推动广播电视体系的重构、系统重塑和流程再造;联合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动广播电视构建虚实互促的现代视听产业体系,开辟数字视听新场景、新应用、新生态;发布《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区块链应用基础设施规划(2023—2027年)》,着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广电建设中的应用,实现行业数据的对接和跨链互通,畅通广电系统数据资源大循环;开展“未来电视”试点工作,聚焦内容生产、多元服务、数智应用等重点方向,分领域开展“未来电视”试点工作,探索“未来电视”技术体系、演进路径和发展模式,培育“未来电视”创新生态,进一步引导全行业共同推进“未来电视”战略部署落地应用。

科技创新支撑方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通过制定和推广技术标准,开展新技术新应用示范评选,支持智慧广电相关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对广电全领域全链条的支撑作用。印发《关于开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虚拟现实制作技术应用示范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虚拟现实制作技术的应用目标和示范类型,为行业发展开辟了新领域和新赛道。印发《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标准化管理办法》,完善智慧广电建设的标准化工作管理制度,全年发布40多项行业标准,覆盖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业务技术要求、三维声编解码及渲染技术、TVOS行业标准等,大视听行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有效发挥标准化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 5.0正式发布,TVOS在有线电视、卫星直播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上安装总量已超过3800万台,为智慧广电提供了系统更安全、生态更开放、功能更专业的技术平台、业务平台、服务平台。新批复设立的“超高清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等3个总局重点实验室,分别在超高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虚拟视听技术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方面开展关键性基础性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助力智慧广电技术革新及高质量发展。

二、新型广电网络夯实智慧广电发展基石

广电新质生产力需要以新型网络为支撑,广播电视系统坚持改造升级传统广电网络,加强固移结合的高速传输网络建设,加速整合跨区域跨平台大数据资源,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为智慧广电综合信息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网络支撑。

有线电视网络一省一网及全国一体化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山西、福建等省制定全省一网整合工作方案及时间表、路线图,广东、云南、江苏等省加快解决各类“小片网”问题,全国各地省内“一张网”建设进一步提速。吉视传媒、天威视讯、湖北广电、贵广网络等有线上市公司将有线全部资产打包到新公司,有线网络上市公司推进全国一网建设加快进程。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31省均设立省级广电网络公司,近半省份实现“一省一网”整合,绝大多数县级网络用户已整合到位,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智慧化运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网络基础。中国广电继续深入推进“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的运营管理体系,对全行业实行统一管理,不断深化统一大宗器材采购、统一经营业绩考核等工作,加快推进广电5G融合服务平台、智能推荐与全国广电内容数据库、两级播控平台等建设,形成优质内容的汇聚中心和面向用户的以智能推荐为核心能力的电视新业态。

基础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智慧广电业务承载能力。中国广电开通互联网骨干网(CBNET)、内容集成播控平台等,并加快升级改造有线电视网络和高品质广电5G网络建设,有线网络整体向“有线+5G”网络转变,为智慧广电的创新服务和技术应用提供了强大网络支撑。有线电视网络方面,中国广电已完成了核心网及网络云资源池南北两个大区、4个节点及31个接入省用户面的建设工作,构建了“1个广电云平台+8个主要核心交换节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边缘节点”,实现三级部署、云边一体、一云统管、全国覆盖的格局。广电5G网络建设方面,完成700MHz频率迁移和单频网组网建设,中国广电已建成700MHz 5G基站超60万个,广电5G 用户突破2300万,广电网络全国性基础业务支撑能力全面升级,正式形成全业务运营体系。江西、湖北、陕西、甘肃、云南多地也纷纷制定实施方案,深化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

“文化专网”打造广电全媒体数字化底座重要引擎。全国有线网络以构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契机,加速整合跨区域跨平台大数据资源,深化与相关科技企业的合作共建,积极推动全国文化大数据体系的融合发展,成为智慧广电在文化服务领域的深化应用,构建广电全媒体数字化底座重要引擎。各地网络公司积极打造文化大数据平台,创新发展智慧广电文化服务新业态,服务和推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落地。如湖北广电网络负责建设的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中区域中心平台已于2023年年底上线。江苏、四川、广东、广西等多省以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设施为基础,与政府部门、产业集团、科技公司等合作,积极参与数字博物馆、文化体验厅建设,区域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三、多元服务丰盈智慧广电产业生态

全国广电系统不断加强5G、超高清电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广电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创新与拓展智慧广电网络服务,以智慧广电建设引领推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培育壮大多元优质的广电服务生态。

加强广电与5G、超高清、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智慧广电媒体建设迈出新步伐。5G、超高清、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改造和赋能智慧广电内容生产体系建设、节目制播体系建设、传播体系建设及安全与监管体系建设,整体提升了广播电视制作、传输、覆盖、服务、管理等各方面能力,推动融媒体向智媒体转型。在新闻宣传方面,通过开发“5G新闻云采访”系统、运用AI算法对素材文本进行词频分析、使用AI虚拟主播、探索元宇宙演播室等,不断创新全媒体新闻新样态和生产方式,全方位拓展视觉表达维度和全媒体新闻报道手段。在重大事件和体育赛事报道方面,5G、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元宇宙技术和数字人应用与新闻报道有机结合,推动视听体验从“在线”向“在场”转变,数实融合不断丰富视听体验。在内容创作等方面,通過自然语言处理、内容审核、智能推荐AIGC等方面的AI技术应用提升了广电内容创作和审核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积极发展高新视频新业态新应用,智慧广电网络服务更加丰富多元。中国广电在多地推广5G频道,通过机顶盒、智能电视等,与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屏协同,实现直播、智能推荐点播、智能编排、频道定制等多样化电视服务。高清化、超高清化进程明显加快,高清真正成为电视播出的基本模式。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播出机构共开办1115个高清频道、10个超高清频道,省级台频道全部实现高清化,地级台、县级台频道高清化率分别达到96%、52%。智慧广电新技术新应用服务不断拓宽深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相继开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评选、高新视频创新应用大赛评选、“全国智慧广电网络新服务”推选、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虚拟现实制作技术应用示范等活动,分别推选视听消费新体验、智慧家庭新场景、数字文化新应用和政务商务新服务四个类别案例40个案例,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VR视频、云游戏、超高清视频等5个赛道11个场景113个项目,虚拟数字人、视频修复、人脸合成、场景生成和智能推荐等5个赛道105个项目等,以赛事做好视听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应用的总结推广工作,智慧广电网络服务不断延展其内涵,智慧广电制播体系进一步完善。

“智慧广电+”推动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智慧广电不仅推动了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而且正成为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强大驱动力,通过为各个行业提供定制化和高效的解决方案,广电机构深入政务、康养、助残、文旅、智慧城市、农业、物流和港口等多个产业布局,在注智产业升级、赋能民生服务、服务社会治理中提升发展动能。在政务服务方面,积极融入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监管治理活动,助力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在商务服务领域,积极运用700MHz 5G和有线融合网络优势,创新应用物联网技术,助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化发展;在民生服务领域,为智慧社区、智慧乡村建设延展服务内涵,拓展百姓数字生活场景服务等。各级广电部门积极推动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依托科技创新促进广播电视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5大应用场景+3大服务类型+N种业务模式”的框架体系,延伸了党和政府宣传治理和服务的触角与范围,更好满足农村群众综合文化视听和信息服务需求。各地以双向有线网络基础设施为载体,主动承建或对接融合“数字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雪亮工程”等平台,积极打造“一镇(村)一屏”等区域电视门户和各类智慧化平台,提供理论宣讲、学习教育、文化娱乐、综合治理、农村电商等服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总结试点经验,形成《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研究报告和案例汇编》;批复同意在河北宁晋等31个县(区、市)开展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要求各地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争取在推动智慧广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作为智慧广电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已建成省、市、县应急广播平台1970个,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救灾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W

猜你喜欢
广电广播电视智慧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广电巨贪借改制谋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