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才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6.062
[摘 要]本文以线上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为前提,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与需求,进行在线资源搜集、整理、分析及理论与演奏技巧答疑。线上教学资源平台包含音乐家及钢琴作品分析模块、钢琴作品演奏及赏析模块、师生交流模块。该模块的内容与形式,节约了查询时间和搜索范围,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钢琴小组课翻转课堂的建设途径包含:课前打造“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课中进行“因材施教”的课堂训练与指导;课后补充“微课”体系;期末以演代考的考核模式。钢琴小组课教学的实施步骤,通过钢琴理论教学、钢琴实践教学、钢琴情感教学等方面实现翻转,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关键词]线上资源平台;问题导向;因材施教;翻转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
钢琴小组课作为一种常见的音乐类专业技能课,通常以一名教师给4至6名学生同时授课的形式存在。这种教学模式,既节约了教师资源,又便于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开展。这种形式在授课、观摩、研讨、公开课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院校的音乐专业,多采用钢琴小组课的教学模式。钢琴小组课比钢琴小课授课时间长,授课内容灵活丰富,在强化学生共性技能、提高学生演奏能力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本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翻转课堂的形式,提高学生在钢琴演奏的“理论、实践、情感”三个方面的重要能力,从而构建高校、中等职业院校等一系列钢琴小组课的教学新模式。同时,为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进国内不同层次钢琴教师对钢琴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为钢琴教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1]。
1 线上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
1.1 音乐家及钢琴作品分析模块
根据钢琴小组课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演奏水平,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家及钢琴作品,建立音乐家及钢琴作品分析模块。该模块按年代组合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 民族主义时期等。每一时期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及钢琴作品。巴洛克时期的钢琴作品选择巴赫的复调作品;古典时期的钢琴作品选择贝多芬、莫扎特、海顿的奏鸣曲;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选择肖邦、李斯特等人的圆舞曲、练习曲;等等。本模块涵盖原版标准乐谱、作者创作背景、作品曲式分析、演奏提示等信息。采用图、文、视频、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音乐家的简介与创作背景,图文与视频相结合比较生动,易于理解。钢琴作品以推荐原版或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乐谱为主。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随时了解并学习自己需要的内容[2]。
1.2 钢琴作品演奏及赏析模块
收集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钢琴家及教育家演奏的钢琴演奏作品,分别以视频文件与音频文件两种形式加以分类,形成钢琴作品的音频演奏赏析模块和视频演奏赏析模块。钢琴作品视频演奏赏析模块,选择安排高清的视频格式,如HDTV、VOB、DVDRIP、AVIRMVB、RM等。音频演奏赏析模块,尽量选择WAV格式的高品质音频而少选MP3格式。MP3格式属于高压缩格式,音质大大受到影响。在演奏形式上,钢琴作品演奏赏析模块包括独奏、重奏、协奏、变奏等。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不同音乐家的演奏视频,不同教育家的教学讲解视频,或者不同时期的正版演奏音频。学生在作品赏析中获得提示与灵感,特别是不同教育家的教学分析,为学习钢琴作品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从而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喜好,促进了學习方法的多样性,进而获得学习效果最大化。教师帮助挑选与整理出的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演奏音视频,形成系统化的欣赏模块。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赏析,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钢琴作品演奏赏析模块,还需要配以高品质的的播放系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音质。高品质的音乐播放系统包括:流畅的网络、高性能的电脑、智慧黑板系统、投影机、大屏幕、专业的声卡、三分频的专业监听音箱或者专业的监听耳机等设备。同时,播放音视频的教室要装有吸音毯或吸音板,保证实现纯净的音乐声音传导[3]。
1.3 师生交流模块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惑和不解,可以利用交流模块向教师请教。网络交流模块突破了时间限制、个性化理解水平的限制,教师可以因材施教,答疑解惑。通过交流模块,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特性的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方案。师生交流模块,包括固定交流模块和灵活交流模块两类。固定交流模块,基于网络途径,由教师主导建立,定期发布对学生有用的信息,提供直接有效的资料。学生访问固定交流模块,下载或在线阅读有关知识。灵活交流模块的具体形式,可以通过微信、学习通、腾讯会议等软件实现。利用高速发达的网络,借助手机、电脑等设备进行实时有效的交流沟通。师生交流模块,形式灵活多变,使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得到及时解答,又便于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师生交流模块,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音频交流模块,可以进行简易的语音问答交流,以手机和电脑为手段的视频演示交流,图片和谱例的注解交流,师生实时在线授课交流等。
2 钢琴小组课翻转课堂的建设途径
2.1 课前打造“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
钢琴小组课的成员专业能力及学习水平比较一致。钢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求,设置相应的问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及书本查询完成问题的解答。通过自行解答问题,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课前的“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能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提前做一些学习准备。为正式授课提供基础保证,大大节约了授课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献给爱丽丝》,教师课前预留问题:“a.钢琴曲《献给爱丽丝》的作者是谁?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b.钢琴曲《献给爱丽丝》的曲式结构包括哪些内容?”学生在课前进行问题查询,可以得到答案,为正式上课节约了时间,同时得到了理论方面的自学提高。引导学生课前找到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网络自学,解决相应问题。以“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积极,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更有针对性,更为全面。
2.2 课中进行“因材施教”的课堂训练与指导
钢琴小组课的同学,在音乐理论、读谱能力、基本技能、音乐感觉、音乐记忆、个性特征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别,在课堂训练中,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其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乐曲与练习曲,巩固加强学生的基础优势。同时,根据每个同学的基础弱项,选择相应的乐曲和练习,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找到每个同学更容易接受的训练方法和训练途径进行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逐步掌握了钢琴小组课学生的共同特性。针对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共性的问题、共性的不足,确定合理的教学策略进行授课。钢琴小组课的学生也可以根据共性需求,向教师提出理论方面与技能技巧方面的要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合作,既发挥个体的专长,又能体验合作的快乐,从而在钢琴小组课中轻松实现因材施教[4]。
2.3 课后补充“微课”体系
在课后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利用手机对自己的弹奏进行录制。既可以自行分析弹奏的优缺点,自行设计改进方案;也可以将小视频发送给钢琴教师,让教师在合适的时间进行点评。教师可以直接微信留言讲解,也可以文字说明,还可以进行示范弹奏,以小视频的方式传给学生。这种微信补充授课的方式,既简单又实用。5G的网络传输能力,为网上音乐观摩、小型在线研讨、线上微课提供了保障。网上音乐观摩会,每个小组课同学录制作品小视频,上传钉钉或者腾讯会议,大家在线同时欣赏和分析,相互学习。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进步,会产生更多更好的“微课”体系,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钢琴小组课课堂学习效率。
2.4 期末以演代考的考核模式
钢琴小组课的期末成绩考核,可以采取音乐会演奏的模式进行,取代常规考试模式。这种考试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演热情,帮助每位学生提升成就感。让学生突破考试的禁锢,逐步形成表演的动力和热情。在钢琴表演中,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取长补短。以演代考,发挥了钢琴小组课的优势,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演代考的形式,突破了“60分”的界限感和满足感。使学生自觉为了更好的表演而进行练习,也因为有了很好的表演体验获得了自信和学习热情。音乐会的演奏,可以是独奏的形式、重奏的形式、合奏的形式,也可以是师生合作的形式。多种演奏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表演,获得舞台成就感。表演安排在音乐厅、报告厅进行,辅以专业的灯光音响,形成真正的演出氛围。同时,安排主持人进行报幕和作品介绍,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观众。每一位演奏者穿着演出服装,更显得正式且提升表演效果。教师根据学生舞台表演与表现,对其进行优、良、中等级的评价。
3 钢琴小组课翻转课堂的实施步骤
3.1 钢琴理论教学的翻转
理论部分是学生有效完成钢琴作品的基础前提。学生在课前通过多种网络平台进行理论研究学习,既节省了教师课堂理论讲解的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多渠道多版本的理论学习,会使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知识与信息。学生在线的理论学习,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教师通过在线欣赏导学的设计安排,使学生在线学习时有一定的顺序性和层次性,还可以使学生直观了解作品的音乐形象、基本技巧。针对学生在线理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解,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中“点对点 ”地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钢琴理论教学的翻转的具体形式: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进行相关理论及在线赏析导学的研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问题进行课堂答疑。学生的线上理论自学与线下教师深入的理论教学相结合,做到线上线下“点对点”。教师辅助学生通过线上自学获得经验,深入教学实践,实现理论教学的翻转。
3.2 钢琴实践教学的翻转
钢琴的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对作品的读谱、触键、指法及演奏技巧等要素进行课前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再做以精准的实践指导,促进线上线下“面对点”局面的形成。具体来说,学生利用网络平台的教学视频、专家讲座、经典视频等材料,进行弹奏方法、弹奏技巧的观摩和分析。学生利用线上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多种方法和不同风格的演奏技巧,为自己的钢琴实践提供多种选择、多种印象和多种感知。学生依据线上学习获得的经验与记忆开展课前预习弹奏,可以是分句的,也可以是分段的预习。教师线下課堂教学指导可以全面而且有重点地进行指导,进一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点确定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案。钢琴实践教学的翻转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强,学习效果更显著。节省了教师授课过程中的大部分基础性技巧分析训练,可以直接根据学生已知能力和经验进行重难点学习,实践效果更为突出[5]。
3.3 音乐作品情感表达的翻转
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是学生弹奏钢琴时应具有的重要能力,也是学生经常忽视的一部分。在课前,学生对钢琴作品进行一定的情感理解和弹奏感知,形成初步的作品情感印象。教师在课堂中进一步针对作品的情感教学讲解,实现线上线下“面对面”,学生线上平台赏析与教师线下横向拓展相结合,最终实现音乐作品情感表达的翻转。具体来说,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学习观摩,对作品的情感有一个基础印象,再通过课前弹奏练习,形成一定感知记忆。教师通过课堂讲解示范,“面对面”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实际能力,确定教学方案。音乐作品的情感翻转赋予了学生个性化基础,为其下一步的练习与演奏提供了帮助。在钢琴教师的引导下,实现音乐作品情感的翻转性学习和实践有重要意义。
钢琴小组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对高校钢琴教学的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为大中专院校钢琴教学模式提供了参考。钢琴小组课翻转课堂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既节约了教师的时间,又增加了每位教师接纳的学生数量,改善了学生需求远大于教师资源的情况,缓解了教学资源的压力。钢琴小组课翻转课堂的构建,具有实用性、开拓性和创新性,为各类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推动高校音乐专业钢琴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研究,为不断探索高校钢琴教学共性问题提供解决的新途径,引导学生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求实的学习品质。此外,还可以带动各中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改革,为其不断提高钢琴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教学模式。钢琴小组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突破和丰富了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平台,通过作品赏析、音乐导读、创作背景、演奏技术分析等多模块,为学生提供课前研究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课前学习理论、技巧试奏,问题研究的形式,延伸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在教师方面,“翻转”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总结,推动教学创新与发展。在学生方面,教学模式创新了钢琴小组课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对社会钢琴教学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冰媛. 钢琴小组课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D].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 2022.
[2]周怡,曹金. TPACK框架下的高师音乐教育O2O模式研究 [J]. 人民音乐, 2022(2): 64-67.
[3]马莉,王越之. 新时期高校钢琴教学体系与发展研究[M].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9.
[4]郑尧. 高师音乐专业钢琴课程的反思与重构 [J]. 艺术教育, 2019 (6): 70-71.
[5]李丹.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研究 [J]. 当代音乐, 2018(7): 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