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乡村振兴发展报告

2024-04-12 10:48王荟
新西部 2024年3期
关键词:甘肃甘肃省全省

王荟

2023年,甘肃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大任务谋篇布局,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省委直接领导下,甘肃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迈出坚实步伐。年初,甘肃研究制定了《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着力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陇原新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持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打下坚实基础。全省乡村振兴成果持续巩固,成效显著。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多维度构建粮食安全屏障

一是巩固成果守牢底线,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2023年,甘肃印发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逐级签订稳定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先后召开陇南市成县、武威市凉州区现场推进会,出台粮油抓点示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系列技术方案。全省上下克服入伏之后局地严重旱情的不利影响,落实抗灾减灾措施,组织开展复种补种,西歉东补、秋歉夏补。全省粮播面积稳定在4050万亩以上,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5.7万亩,夏粮总产单产实现“双提升”。当年粮食总产量1272.9万吨,比上年增加7.9万吨,增长0.6%。其中,夏粮产量343.6万吨,增长0.4%;秋粮产量929.3万吨,增长0.7%。粮食产量连续四年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①

二是建立“1+3”政策体系,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机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扩规模、提质量、强管护,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制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和分区分类投资标准、贷款贴息方案、考核评价办法“1+3”政策文件,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新机制,启动《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例》立法和《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方案(2023-2035年)》编制。2023年8月,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贴息补助实施方案》,省级财政拟筹资1亿元贴息补助资金,按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执行,贴息补助由省、市、县按8∶1∶1比例承担,能撬动50亿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资金投资,目前正在推进之中。高标准农田亩均总投入由2022年的1644元增加到2023年的1928元。②全年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377.2万亩。③

三是坚持推广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构建多维度粮食安全屏障。甘肃把旱作节水技术作为保粮食安全的主要技术措施,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525.5万亩、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410万亩。开展省级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支持“一中心六基地”等有关单位和高校企业研发各类农机装备20种。启动实施全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工作。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完成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行动调查任务。新修订颁布了的《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更好地衔接上位法,进一步细化完善了相关制度,以更好促进和推动甘肃现代种业持续健康发展。2023年,甘肃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通过国家验收。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保障农民增收

一是全面落實“四个不摘”要求,建立“一键报贫”机制。甘肃始终把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紧盯“三类”监测对象和低收入脱贫人口,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好用好“一键报贫”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性工作。2023年2月,甘肃“一键报贫”系统正式启动运行,这是甘肃运用数字化技术进一步健全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重要举措。甘肃省内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群众只需手机扫码申报,工作人员将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入户核查,对符合条件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纳入程序,并及时制定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坚持以“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为原则,“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

二是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夯实农民增收基础。2023年,甘肃“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后劲十足,牛、羊肉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9.5%和12.1%,蔬菜、园林水果、中药材产量较快增长,新创建马铃薯、苹果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实现六大特色产业全覆盖。全年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达156.2万吨,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猪存栏696万头,下降0.5%,出栏958.6万头,增长7%;牛存栏558.9万头,增长5.1%,出栏261.4万头,增长5.5%;羊存栏2805.8万只,增长8.1%,出栏2558.2万只,增长12.3%;家禽存栏6718.5万只,增长9.6%,出栏9829.6万只,增长30%。④2023年前三季度,甘肃省一产增加值增长5.8%,居全国第五。

三是全面聚焦农业强省建设,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23年,甘肃聚焦农业强省建设,扎实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推进脱贫人口小额贷款。截至2023年11月底,甘肃全省新增脱贫人口小额贷款15.42万户75.82亿元,为农户发展种养生产提供了资金支持。

健全农业保险防护网。截至2023年12月25日,全省已实施保险品种101个,实现签单保费18.56亿元,承保种植业1997.41万亩、养殖业2302.44万头(只),已督促落实理赔15.2亿元,受益农户110.35万户次,有力保障产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全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33元,增长6%;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31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3.03,比上年同期缩小0.0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四是全面加强开放合作,多措并举落实群众增收。2023年以来,甘肃携手东部协作省市和中央单位,持续在帮扶任务、帮扶区域、帮扶内容、帮扶方式上探索完善,互访对接、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等年度协议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了协作帮扶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在协作帮扶各方的全力支持下,共签约项目121个、协议投资额188.68亿元。以协作招商为牵引,引导落地东部企业240家、投资额28.21亿元,其中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85家。累计建成产业园区79个,比目标任务多21个,获评国家级示范园4个、省级12个、市级4个。

东部协作省市和中央单位共同帮助销售特色农产品42.9亿元。帮助15.53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是协议数的4.9倍。⑤积极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坚持“地方所需”和“企业所能”有效结合、“政府有为”与“市场有效”紧密衔接,延伸拓展帮扶内容,完善村企合作长效机制,更好实现群众增收、乡村振兴、企业发展,“万企兴万村”新增投资25.86亿元。启动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高于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增幅。

农业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着力打造甘肃品牌

一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开展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试点。2023年,中央财政启动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试点,甘肃省被列为首批15个试点省市之一,获得中央财政贴息资金2000万元。在酒泉、张掖、金昌、平凉4个市开展试点,撬动10亿元信贷资金以及民间资本积极投资以戈壁设施蔬菜为主的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助力全省设施农业快速发展。2023年,甘肃创建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成1325个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获批创建苹果、马铃薯国家级优势产业集群,与农业农村部成功举办马铃薯大会。完成跨省域交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1.48万亩、资金44.4亿元。全省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90万亩,其中戈壁设施农业44.3万亩。六大特色产业呈现出结构趋优、规模扩大、效益提升、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甘肃品牌日益走进大众视野,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2023年,甘肃进一步聚焦“土特产”,全力调结构、树品牌、促融合、强龙头,开展优势特色产业省级抓点示范行动,研究制定“甘味”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在成都、泉州、济南、广州、长沙等城市新增“甘味”品牌实体展销中心5个。截至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共授权开设“甘味”品牌实体展销中心52家,先后在天津、山东、杭州等地举办“甘味”农产品推介洽谈活动。“甘味”品牌荣获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排行榜三连冠。

努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高质量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努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高质量建设陇原新乡村。2023年,甘肃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和美乡村建设。重点围绕环境卫生整治、残垣断壁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房屋外貌提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产业培育、集体经济增长等方面,落实落细项目,突出和美乡村特色,打造节点、亮点、观赏点,有序有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各级政府制定了和美乡村建设政策体系,设立了各级和美乡村专班,坚持周调度、周通报,以目标倒逼进度,以考核催生动力,各县区对标对表省、市创建标准,认真编制创建村项目建设清单。全省共投入建设资金91.6亿元,500个省级示范村建设任务过半,带动创建市县级示范村1080个,认定省级和美乡村94个,获批3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7个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成功举办美丽乡村国际论坛,甘南扎尕那村荣获“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二是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深得人心。农村水利惠民工程全面完成。2023年,甘肃省水利厅根据省政府为民实事方案,研究制定《2023年为民实事农村水利惠民工程建设工作方案》。全年全省共组织实施农村水利惠民工程项目158项,其中实施农村供水改造提升工程54处,新建水库(池)19座,新建淤地坝60座,完成25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年度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8.06亿元。

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全面完成。⑥2023年,甘肃健全“省级统筹、市负总责、县区落实”的工作机制,依托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管理信息系统,采取搬迁进度“网上查”、搬迁变化“天上看”、重点问题“地上核”,提升了搬迁工作精细化水平。全年累计供应建设用地12766.47亩,建成集中安置点260个、集中安置房2.2萬套,累计建成安置点401个,全年搬迁安置群众40354户,超计划完成年度任务。

交通建设持续推进。2023年,通渭、积石山、张家川、清水、灵台、崇信、华池、东乡8个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通高速县市区达到80个;建成10个高速公路“开口子”工程;平庆铁路开工建设。

抗震救灾有序推进。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下,甘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众志成城、勠力同心,与时间赛跑,与严寒抗争,以最快速度打赢打胜抗震救灾遭遇战攻坚战,使灾区社会秩序迅速恢复,群众生活得到最大程度保障,灾后重建全面有序推进。

三是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甘肃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23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5.4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全国第五位。⑦

金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4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2家、市级30家);累计培育市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198家(其中:国家级14家、省级77家)、家庭农场172家(其中:省级4家);全市130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规范和较规范的合作社比例达到75.76%,有种养基地、有良种供给、有农业机械、有订单销售、有加工储藏的“五有合作社”占比达到77.14%。⑧

综上,2023年,甘肃扎实推进年初制定的《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当年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任务。今后,还将持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升及健全乡村建设水平和乡村治理体系,朝着实现农民群众生活富裕富足的目标不断前进。

注释

①②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数据。

③2024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

④洪文泉:《2023年甘肃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发展态势》,载《甘肃日报》,2024-01-22。

⑤张燕茹、冯宝强:《全省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在定西召开》,载《甘肃日报》,2023-09-04。

⑥于晓明:《幸福之水进万家 为民实事暖心田——省水利厅全力抓好农村水利惠民工程建设》,载《甘肃日报》,2024-01-09。

⑦2024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

⑧金昌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数据。

作者简介

王 荟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

猜你喜欢
甘肃甘肃省全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