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传红
近一百年来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操纵着地球及其表面的生命形态。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重大科技成果的发展与应用派生出了大量的科学伦理问题,但科学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交流非常欠缺。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谐共生”具体该怎么落实,更需要科学的价值观支撑。因此,科学家、科学史家和人文学者、生态学者之间展开深入交流,很有必要,也迫在眉睫。
2024年1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了“科学十日谈”系列丛书,值得关注。该丛书包含《两种文化十日谈》《生态伦理十日谈》《生物入侵十日谈》,作者采取“圆桌对谈”的形式,将科学发展、人文、生态伦理等理论的当前立场、论辩和概念结合真实议题,在“闲聊”中向读者娓娓道来,以期引起人们对自然与人文价值的重新审视,激发对科学与自然、科学与人文关系问题的反思。正如丛书主编刘兵教授所讲:“我们探讨了很多话题,比如动植物、生态系统,甚至是荒野的主体价值是否存在,也抽丝剥茧地抛出了很多问题。每次激烈的讨论后,并不一定给出了确切答案,但这种讨论本身就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丛书对谈链接
话题一:吃素比吃肉更健康吗?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秘书长雷毅,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刘兵,首都师范大学编辑刘天天,对肉食、素食与相关争论展开圆桌对话,选取部分对话如下。
刘兵:有人说吃素健康,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吃素健康吗?雷毅老师是学生物的,能不能说说您的看法?
雷毅:在生物学意义上,素食是完全可以维持人的生命健康的,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素食主义者比杂食或肉食者更健康。从生物适应环境的需要来讲,广谱的食物来源才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人是如此,其他动物也是如此。熊猫如果不改变自己的食物结构,怕是活不到今天的。对人而言,同时开辟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才是最利于生存的。
刘兵:咱们姑且把这个话题放在这里。我刚刚提的问题是有限定的,是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这个事。现在有人打着这个旗号说素食更有益健康,符合生物学原理吗?
雷毅:只要找些营养学方面的数据来分析,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譬如,人要想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就需要蛋白质、核酸、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再加上一些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等。现在营养学已经有了很明确的指标,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可争论的。
刘兵:没有什么可争论的,是说人需要吃肉吗?
雷毅:不是,吃肉主要是解决蛋白质摄入的问题。如果我们每天摄入的植物性蛋白或者碳水化合物、脂肪这一类的能量能够满足身体所需,达到营养指标,那么完全可以吃素并且很健康。然而,从生存角度来看,人类应该开辟广谱的食物来源,这完全符合一个物种的生存法则。从生物学角度来讲,动物蛋白肯定比植物蛋白更有利于动物的生长。大家可以看到,牧民身体的强壮程度通常高于农民,这与他们摄入动物蛋白质比农民多有关系。
刘天天:既然所有的生物都是平等的,这与生态学的生物链矛盾么?
雷毅:我认为不矛盾,所有生物是平等的,是价值和伦理意义上的平等,而不是生态学意义上的平等。通常的理解是,食物链金字塔的位置越高就越有价值。但只要仔细分析,能量金字塔最重要的是底层的基础结构,如果塔的最底层抽掉,金字塔尖就会倒塌。
话题二:开“荒”中的生态伦理问题
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荒山就是其中之一,如何正确认知,三位老师有如下讨论。
刘天天:荒山,如果我们不去管它,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它肯定会朝着一个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方向发展,不会一直荒下去吧?
雷毅:从生态学角度来讲,荒山可能是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的地方,荒山有很高的生态价值。
刘天天:如何看待沙漠,人们印象中的沙漠是没有什么直接利用价值的。
雷毅:沙漠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类型,有它的成因和运行规律。地球上如果没有沙漠,就又少了一種生态类型。不要以为沙漠就完全是不毛之地,沙漠中的生物多样性其实并不匮乏。
刘兵:沙漠的好处如生物的多样性,其前提条件是指自然形成的沙漠,不是人为造成的沙漠。现在人们认为荒野没有价值,应该被改造,可生态伦理学家号召人们注意荒野的价值。
雷毅:荒野不仅保留原初的历史,荒野宏伟壮观的景色也为我们审美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像美国的大峡谷、我国的三峡等。关于荒野开发的问题,生态伦理是以人类为中心,肯定是人的利益优先,但是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话题三:生物入侵能否避免?
蟑螂和令人垂涎的牛蛙,都是入侵物种。入侵物种每年都给我国带来2000亿元的经济损失。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刘全儒、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亚辉、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刘兵展开圆桌对话。
刘兵:大家对蟑螂的最大感触就是难以消灭,我听说早期北京协和医院曾经蟑螂泛滥,这么顶级的医院当时也对它束手无策。蟑螂在它的原产地非洲,也像现在这么泛滥吗?
刘全儒:原产地有天敌,所以蟑螂的数量可能没有这么多。新环境可能比原产地更适合它的生长繁殖。不是所有的外来物种在新环境中都能生存下来,能生存下来的大概只有1/10。蟑螂具有所有入侵物种都有的三个典型能力: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扩散能力强。这三个能力也是我们判断一个物种是否具有潜在入侵可能的标准。
赵亚辉:蟑螂繁殖能力特别强。一只雌性蟑螂一生可以产30万只小蟑螂。之所以选择蟑螂作为我们谈论的物种,一是因为蟑螂的物种、原产地的鉴定相对比较明确,二是因为它的危害性有目共睹,最直接的危害是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生物入侵途径分为自然传入、被动传入和主动引入,蟑螂是典型的被动传入物种。
刘兵:主动引入好理解,人主动把物种引到另外一个地区,自然传入和被动传入有什么区别?
赵亚辉:这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人的参与。自然传入是指在完全没有人为影响的情况下,物种自然扩散至某一个区域。比如,植物种子等可以通过气流、水流自然传播,或借助鸟类、昆虫及其他动物的携带而实现自然扩散;动物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动性和气流、水流等自然力量而扩散其分布区域,从而形成入侵;微生物的自然传入方式更多样化一些,除了前面提到的,还可以随其宿主动物、宿主植物的活动和扩散实现入侵。而被动传入(也叫无意传入)是指物种借助各种人类运输、活动等进行的传播扩散,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时并未意识到传入外来物种的风险,或者没有足够的知识、技能来识别潜在的外来物种,从而导致生物入侵。
刘兵:如此说来,被动传入的物种入侵都无法避免?
赵亚辉:是的,很多时候是无法避免的。很多外来种在原产地并没有危害,到了本地是否会带来危害,我们也不清楚。所以,目前的做法是,尽量阻止物种的跨地域流通,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