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发生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2024-04-11 17:28:24普海峰叶晖
建筑与装饰 2024年1期
关键词:防水材料防水层房屋建筑

普海峰 叶晖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发生渗漏问题是一个常见且复杂的挑战,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还可能对建筑物的结构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本文将深入研究渗漏问题的成因,提出综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建筑工程领域的从业者和相关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 渗漏原因分析

1.1 施工质量问题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房屋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低质量的建筑材料容易产生开裂、龟裂、变形等问题,从而形成渗漏的通道。例如,质量不合格的水泥、砖块和防水材料,其抗渗性能较差,难以抵御外界水分的渗透。此外,如果采购的建筑材料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也容易导致施工质量的隐患。

施工工艺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在防水工程中,施工工艺的不当往往会造成渗漏问题[1]。此外,施工过程中的粗心大意也可能造成细节处理不到位,如防水层与管道连接处的处理不当、施工缝隙处理不严密等,都可能成为渗漏的隐患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缺乏专业技术知识或技能不熟练的施工人员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渗漏问题的产生[2]。

1.2 设计缺陷

防水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房屋的防水性能。不合理的防水设计往往会导致水分渗透,进而引发渗漏问题。这些设计不合理的表现主要包括:①防水层选材不当。防水层的选材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来确定,如地下室、厨房、卫生间等区域应采用耐水性能良好的防水材料[3]。如果防水层材料选择不当,其防水效果将大打折扣,容易导致渗漏。②防水层布置不合理。防水层的布置应该考虑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合理规划防水层的位置和厚度。如果防水层的布置不合理,可能导致一些关键部位的防水效果不达标,从而产生渗漏漏水问题。③施工缝隙处理不当。建筑中存在大量的施工缝隙,如构造缝、管线穿墙缝等,如果在设计中未充分考虑到这些缝隙的防水处理,就会成为渗漏的潜在风险。

排水设计是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排水畅通的关键因素。不当的排水设计可能导致水在建筑内部滞留,增加渗漏的可能性。以下是排水设计不当的一些表现:①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排水管道应合理规划,确保水能够迅速从高处流向低处,避免积水。如果排水管道设计存在瑕疵,可能导致雨水长时间滞留在建筑物周围,加重了渗漏的风险。②雨水收集系统不完善。建筑物的屋面、天沟等部位应配置良好的雨水收集系统,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出。若雨水收集系统设计不善,可能导致雨水倾泻到建筑墙面,引发渗漏问题。③地势不平整。地势不平整会造成部分区域积水,使得水渗透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在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地势,合理布局排水设施,确保地势平整,避免积水区域的出现[4]。

为解决设计缺陷导致的渗漏问题,应加强对设计环节的重视。设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充分考虑建筑的实际使用情况,合理设计防水和排水系统。同时,与施工人员和监理部门的沟通与配合也至关重要,确保设计方案得到有效实施,以降低渗漏风险,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1.3 自然环境因素

降雨量过大是导致房屋建筑渗漏的常见自然因素之一。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可能面临巨大的水压力,从而造成水分渗透。如果建筑物的防水层质量不合格或排水系统不畅通,降雨水很容易渗透到建筑内部,引发渗漏问题。特别是在一些低洼地区或建筑物周围缺乏有效排水措施的情况下,降雨量过大将加剧渗漏风险。

地下水位上升也是导致渗漏问题的重要因素。当地下水位升高到与建筑物地基接触时,建筑物底部可能会遭受地下水的渗透。尤其在潮湿的季节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建筑物地基及墙体容易受到侵蚀和损害,导致渗漏现象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设置有效的防潮屏障或采用抗渗地基处理,以减少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质条件也会影响房屋建筑渗漏问题。例如,在一些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土壤可能含有较多的裂隙和渗透性较强的地层,这将加大水的渗透难度。如果建筑物的防水措施不合理或地基处理不当,地下水和地表水可能通过土壤裂隙和岩石缝隙渗透到建筑内部,造成渗漏。因此,在这类地质条件下,建筑物的防水设计和地基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2 渗漏防治措施

2.1 施工阶段防治措施

优质防水材料是防止渗漏问题发生的基础。在施工阶段,应选择具有良好抗渗性能和耐久性的防水材料,如聚合物改性水泥防水涂料、高分子卷材、沥青防水材料等。在选材时,应仔细查看产品的质量证明和相关测试报告,确保防水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此外,针对不同部位的防水需求,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应用,如地下室、卫生间等高风险区域应使用耐水性更高的材料。通过选用优质防水材料,可以有效提高防水层的抗渗能力,降低渗漏的风险。

防水施工工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防水效果。在施工阶段,应严格执行防水施工工艺,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标准和规范。首先,要进行基层处理,确保基层干净、平整,并做好防水层的预埋件处理。然后,根据防水材料的特性和要求,合理控制涂刷、铺贴、热熔等施工工艺,保证防水层的整体质量。对于复杂部位,如构造缝、管线穿墙等,应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细节处理到位。此外,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出现漏涂、漏刷等现象,必要时可进行质量抽查和监督检查。通过严格执行防水施工工艺,可确保防水层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有效预防渗漏问题的产生。

施工人员是施工阶段防治措施的重要执行者。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首先要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涉及防水施工的技术人员,应持有相关资质证书。其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明确施工责任和要求,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进行操作。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工程要求。施工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通过加强培训和管理,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渗漏事故的发生。

2.2 设计阶段防治措施

在设计阶段,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特点,合理设计防水系统。防水系统包括建筑物的外墙、屋面、地下室、卫生间等区域的防水措施。对于不同区域,可采用不同的防水材料和防水方法。

首先,对于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面,应选择具有良好抗渗性能和耐久性的防水材料,如聚合物改性水泥防水涂料、高分子卷材等。针对不同外墙结构,如砖墙、混凝土墙等,设计合适的防水层厚度和施工工艺,确保防水层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同时,为了防范外墙渗漏,要合理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出,避免对外墙造成侵蚀。

其次,对于地下室和卫生间等高风险区域,应采用更为耐水的防水材料,并在施工阶段注重细节处理。地下室的墙地交界和地板地墙交界、卫生间的墙地交界和构造缝等部位应进行特殊处理,确保防水层的无缝连接和完整性。此外,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地下室和卫生间。

排水系统的合理规划对于防止渗漏问题和维护建筑物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在设计阶段,应根据建筑物的地势和使用功能,规划合理的排水系统。

首先,要确保建筑物周围的地势平整,避免低洼区域的出现,从而减少水在建筑物周围滞留的可能性。对于高风险区域,如地下室和地下车库,要特别注意排水系统的设计,确保地下水和地表水能够迅速排出,避免渗漏风险。其次,要合理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确保屋面和天沟等部位的雨水能够顺利排出。在设计阶段,要考虑雨水的流向和收集方式,规划有效的雨水排放管道,避免雨水倾泻到建筑墙面和基础,引发渗漏问题。此外,对于排水管道的设计,应合理规划管道的坡度和通径,确保水能够迅速从高处流向低处,避免管道积水。在管道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杜绝漏水现象的出现。

2.3 后期维护防治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是后期维护的核心内容。建议每年对建筑物的防水和排水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检查过程中,重点关注防水层的完整性、排水设施的畅通情况、构造缝和施工缝隙的处理情况等。同时,对于地下室、卫生间等高风险区域,要特别注意检查地下水位和地势变化对防水的影响。对于雨水收集系统,也要检查雨水收集设施是否损坏,排水管道是否堵塞等。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防水和排水系统的问题,做好相应的维护和处理,减少渗漏风险。

一旦发现渗漏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对于小范围的渗漏,可以使用专业的防水补漏材料进行处理。对于较大范围的渗漏问题,建议请专业的防水施工队伍进行修复。修复渗漏问题时,要注重细节处理,确保防水层的质量和完整性。

强化管理措施是后期维护的重要保障。建议建立健全建筑物后期维护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维护工作的责任和要求。指定专门的维护管理人员,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维护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建议建立维护记录和档案,详细记录每次维护的内容和维护结果,为后期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3 综合对策建议

3.1 健全监管制度

健全监管制度是防治房屋建筑工程渗漏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管,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明确防水和排水等技术标准,并将其作为强制性要求。建立健全防水和排水工程质量评估机制,对施工单位进行评价和排名,对优秀施工单位给予奖励,对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以激励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同时,建立健全渗漏事故的投诉和举报机制,便于公众监督和参与,增加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2 推动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预防房屋建筑工程渗漏问题的重要手段。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应加大对防水和排水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防水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新型高效、环保的防水材料,提高防水层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能。利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对已建成的建筑物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此外,推广数字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建立全过程的数据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可靠性[5]。

3.3 加强行业合作与交流

加强行业合作与交流是提高防治渗漏问题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政府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共同推动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和排水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建立行业交流平台,定期组织防水和排水技术的交流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促进经验和技术的共享与传承。同时,加强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防水和排水技术,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国内防水和排水技术的水平。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规范,统一行业术语和词汇,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4 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发生渗漏问题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对策来加以预防和控制。通过对施工阶段、设计阶段和后期维护阶段的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渗漏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同时,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推动科技创新,加强行业合作与交流,也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相信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和推广,我们能够共同为建筑工程领域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猜你喜欢
防水材料防水层房屋建筑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对房屋建筑设计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
屋顶花园防水材料选择与应用
上海建材(2018年4期)2018-11-13 01:08:50
桥面防水层的技术突破
中国公路(2017年15期)2017-10-16 01:31:58
简支箱梁桥防水层接触分析
刚性防水层与柔性防水层
u 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