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威,王 娜,李艳岭
(平顶山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
随着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新工科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满足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应当找准定位,优化专业结构,将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工程教育的主要目的。构建特色的“政产学研用协同,教学做创转融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地产业提供更好的工程人才支持,推动地方产业提质增效,有力推动“中国尼龙城”建设[1]。
校企合作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确实存在着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减少投入的问题。对此,建议学校与企业加强沟通,共同制定合适的校企合作方案。在实习安排上,除了提供短期的安全教育和上岗培训外,学校还可以向企业提出希望学生能够接触到企业的核心生产或管理岗位,并适当调整学生的岗位的要求。企业也应该在实习过程中适当安排学生接触管理岗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素质。
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应该充分共享各种资源和信息,达到共赢的目的。学校可以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和管理经验,让学生从生产一线工作岗位做起,全面了解企业生产工作状况,并定期安排学生轮岗实习,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生产管理等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企业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技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逐步解决人才培养领域中“两层皮”的现象[2],让校企合作更加富有成效地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新工科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国家战略和产业新发展的需求[3-4]。平顶山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6年开始招生,专业开办时间较短。平顶山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存在滞后和不足之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和提升。建议专业建设者加强对企业需求的调研,与当地尼龙新材料企业展开深入合作,探讨并确定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发掘潜在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同时,可以通过教师培训和引进优秀师资,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灵活且富有互动性,提升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对于实践类课程,可以增加相关的课时和课程比重,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还应当加强校企合作的实施,沟通建立产业、专业和高校三者之间的联系;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使人才培养与实际产业需求相匹配。同时,需重视少数核心课程的实用性,贴近产业发展和职业需求,促进教学产出与社会和产业需求的协调。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满足地方产业对高素质应用型新工科专业人才的需求。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更加注重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的实践经验可以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深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实际情况。建议高校制定更合理的教师绩效评估制度,合理评估教师的科研成果与实践能力,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及时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将企业的实践需求及时地反馈到教学管理。此外,可以通过与当地尼龙新材料企业展开深入合作,进行产学研结合,搭建教师和实业界的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更多企业实践机会和工作经验,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素质,提升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校企合作应该是两方互利共赢的过程。校企双方制订相关的制度和措施,以保障校企合作运行,促进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方共享发展成果。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制订详细的校企合作方案,以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企业需求,降低企业在人才培训上的成本和风险。同时,在校企合作中,学生可以参与企业实践项目,为企业提供实际帮助,同时也增加实践经验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因此,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在专业教育中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教育与行业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创新[5]。针对平顶山及省内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平顶山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可以制定更加贴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并通过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建立共赢的校企合作关系,加强合作交流,发挥各自优势资源,使得校企双方都能够共同受益。特色的“政产学研用协同,教学做创转融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发展。
平顶山学院教务处牵头发布《平顶山学院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建立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调研行业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形成了平顶山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可以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贴合实际需求,毕业后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同时,促使学院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共同进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机会。
在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优化课程体系、深度参与行业企业和校内专家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贴近产业需求,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同时,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收集和综合各方意见,制定了紧密对接平顶山及省内尼龙新材料产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进行学生培养方案的优化和改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使学生更加适应未来多变的工作市场对其的需求。
平顶山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据新工科培养目标,通过科学调研,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符合尼龙新材料产业生产现状、行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状况,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课程体系主要由理论教学和集中实践教学两大板块构成。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专业主干课程学时比例为33.66%,集中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能力实践课程学时比例为40.34%。理论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能够学习到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能够通过具体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6]。
通过校企合作,定期安排青年教师以实践能力提升、派驻博士服务团、合作创办公司等形式到企业中进行短期的兼职、挂职,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教师们能够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将企业中的先进理念带回学校进行教学。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工程师进课堂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产业发展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7]。这些做法能够有效地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应对实际工作需求的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围绕尼龙新材料产业新技术、新需求,依托河南省首批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尼龙新材料学院),探索构建特色的“政产学研用协同,教学做创转融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政产学研用协同,能够建立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同时,教师们也能够通过校企合作深入到实际生产环境,了解实际需求和技术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这种模式的推广不仅能够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在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教师承担企业合作科研项目,在双方导师指导下,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参与横向课题研究,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鼓励和组织学生利用好学校和企业资源与条件,紧密围绕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组建创新团队,科学选题,申报和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及“挑战杯”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等。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充分共享环境与资源。企业为学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实践锻炼平台,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应该密切关注企业的人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培养更加具有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平顶山学院肩负着为平顶山及省内尼龙新材料产业培养人才的重任。平顶山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匹配新工科建设的新要求。平顶山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应立足于平顶山和省内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与学校转型的需求,合理设定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新工科专业人才;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管理经验;构建共赢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共享环境与资源,切实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培养适应于平顶山及省内尼龙材料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新工科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