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袀平
清明吟诵余光中的《乡愁》,沿着诗人的思路,我情不自禁地默念道,一方矮矮的坟墓,烈士在里头,我在外头……那一刻,便有了一种歌颂守墓人的强烈冲动。
“将来我不在了,你要守护好墓里头的他们。”这句话,是当年目睹新四军烈士牺牲场面、为烈士入殓又守墓的父亲在烈士墓前对儿子的嘱托。
只因父辈的一句嘱托,他整整为他们守护半个多世纪。他,就是年逾八旬的浙江德清龙山村退休教师、当地乡贤的领衔人蔡永法。他们,则是长眠于龙山村茶山岭脚下的新四军18位烈士。
“每次肃立墓前,我总感觉到里头的他们对我念叨着什么。冥冥之中,我会对墓里头的他们发誓,你们的鲜血不能随着历史的流逝而湮灭,我们会永远守护好你们。”蔡永法说,“这18名烈士是1945年农历五月十二在攻打德清时牺牲的。”长大后,蔡永法在龙山村小学从事教师工作。工作间隙,他马不停蹄地走访老前辈收集史料,慢慢复原了那场战斗的来龙去脉:1945年5月12日,新四军二三支队兵分3路进军德清,与敌人开展了激战。“这场激战持续了三天两夜,新四军最终取得了胜利,但连长朱明等18名干部战士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蔡永法说,“战争年代,烈士遗体被安葬在龙山一座庙前的荒山坡上,很多烈士连姓名也没有留下,他们成了真正的无名英雄。”为了还原真实的英雄,蔡永法一次次恳求村里的前辈讲述那场战斗。慢慢地,墓里头18条汉子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中。
“尽管墓里头的烈士已经一无所求,但外头的我们绝不能亏了他们。”1970年,经上级同意后,蔡永法组织共青团员带工具上山修建了烈士陵园,还用水泥浇制了一块墓碑,又请学校毛笔字写得最好的老师写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之后,每到冬至、清明,村民们都自发前往缅怀烈士。从此,蔡永法踏上了义务守陵的漫漫长路。1990年,蔡永法成了龙山小学负责人。他渴望烈士陵园能够成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此向政府打报告,申请搬迁烈士陵园。经过实地考察,蔡永法选择了茶山岭作为烈士长眠地。他说:“茶山岭这边视野开阔,背靠青山绿水,适合烈士安魂。后来政府还为烈士陵园举办了隆重的落基典礼,看到英烈们在新址上安息,自己心里觉得很欣慰。”
“墓里头的烈士虽已默默无语,作为在外头的我们必须对他们善待有加,否则愧对良心。”退休后的蔡永法成了烈士陵园的义务守护者,日复一日陪伴着烈士英灵。据其家人介绍,53年来,光是扫墓的笤帚,就用坏了上百把。每次清扫陵园,蔡永法都虔诚地从最下面的一级台阶开始清扫。“不能从上面往下扫,这是对先烈的一种尊重。”说这话的时候,蔡永法神情肃穆又若有所思。
蔡永法的举动感动了浙北大地。2021年,党员代表和乡贤人士主动捐钱捐物,启动了龙山烈士陵園升级改造工程。现在的茶山岭烈士陵园,松柏愈发郁郁葱葱。80多岁的蔡永法依然倾心尽力守墓和义务讲解,他逢人便说:“只要我身体还行,我会一直守下去。将来实在做不动了,也会像父亲一样,交给下一代继续守护墓里头的这些恩人。”
一方矮矮的坟墓,安卧里头的人,当年用热血和生命为国尽忠,身在外头的我们,当下用深情和执著为他们守护,虽然我们不能像他们那样惊天地、泣鬼神,但墓里头的他们和墓外头的我们,无论那时候浴血奋战守卫国家,还是现如今默默无闻守护墓园,都在用一颗滚烫的心守护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与追求。
(责任编辑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