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复春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并Hp感染临床研究

2024-04-08 02:45王浩谢晓红毕玉珍于立
新中医 2024年6期
关键词:四联萎缩性胃炎

王浩,谢晓红,毕玉珍,于立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浙江 淳安 310000

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慢性胃炎类型,我国一项调查显示,萎缩性胃炎占接受胃镜检查的慢性胃炎患者总数的17.7%[1]。萎缩性胃炎主要由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常因胃黏膜上皮组织遭受持续损伤致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而引起[2]。多数萎缩性胃炎患者早期无特异症状,随病情发展胃黏膜可进展为胃上皮瘤变状态,增加胃癌发生风险。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萎缩性胃炎发病的常见诱因,Hp 是革兰氏阴性菌,耐胃酸,其可通过产生多种酶类,释放细胞毒素损害胃上皮组织,破坏胃黏膜,诱发炎症反应,并可造成自身免疫损伤[3]。铋剂四联疗法是治疗Hp 感染的常用方法,该方案联合治疗含两种抗生素杀灭Hp,一种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一种铋剂保护胃黏膜,具有较好的Hp 根治效果,对改善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有积极意义。但是此法无法逆转胃黏膜萎缩,同时难以控制复发率,故仅从根除Hp 的角度治疗萎缩性胃炎存在一定局限性。中医学认为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湿、热、寒、阴虚、瘀阻等密不可分,临床分型主要包括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等证型,且以脾胃虚弱证较为常见。有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Hp 感染致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4-5]。本研究采用胃复春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并Hp 感染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Hp的根除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诊断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 年,上海)》[6]中萎缩性胃炎标准。慢性胃炎病理活检显示固有腺体萎缩,即可诊断萎缩性胃炎。Hp 感染符合《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 年)》[7]中有关标准。

1.2 辨证标准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 年)》[8]中脾胃虚弱证辨证标准。主症:胃脘胀满或隐痛,胃部喜按或喜暖;次症:食少纳呆,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后脘闷;舌脉:舌质淡,脉细弱。满足主症、舌象及2 项以上次症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符合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并合并Hp 感染;符合中医脾胃虚弱证辨证标准;年龄18 岁以上;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并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耐药;既往有Hp 根治失败史、胃部手术史;胃黏膜疑似癌变或恶性倾向;合并严重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及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严重内科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入院前1 个月内接受相关治疗;合并精神异常、智力缺陷、认知障碍等疾病影响用药依从性。

1.5 剔除标准未遵循医嘱用药;中途退出研究、随访丢失。

1.6 一般资料选取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2021 年1 月—2022 年9 月收治的80 例萎缩性胃炎并Hp 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男25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39.78±5.34)岁;平均病程(5.75±1.48)年;腺体萎缩程度:轻度16 例,中度20 例,重度4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平均年龄(40.15±6.17)岁;平均病程(5.66±1.35)年;腺体萎缩程度:轻度13 例,中度24 例,重度3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1-016)。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接受药敏试验,排除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耐药。

2.1 对照组采用铋剂四联疗法治疗。阿莫西林胶囊(益萨林,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0932),每天2 次,每次1 g,餐后服用;克拉霉素片(利迈先,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87),每天2 次,每次0.5 g,餐后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52317),每天2 次,每次10 mg,餐前30 min 服用;枸橼酸铋钾胶囊(济南恒基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101),每天2 次,每次220 mg,餐前30 min 服用。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胃复春治疗。胃复春片(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003,规格:0.36 g/片),每天3 次,每次4 片,餐前30 min 服用。

2 组均治疗14 d。疗程结束后随访1 个月复查Hp 根除情况。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①中医证候评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试行)》[9]前后对中医证候进行评估,主症包括胃脘胀满、口苦口干、恶心呕吐,根据症状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 分,次症包括小便色黄、胸闷气短、食欲不佳、胃脘灼热,根据症状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 分。②Hp 根除率。随访1 个月,患者空腹服用14C 胶囊进行14C-UBT 实验,Hp 根除率=Hp 阴性例数/总例数×100%。③炎症因子。治疗前后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采用3 500 r/min,半径16 cm,离心10 min 分离取上层血清,置于-80 ℃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④生长因子指标。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⑤不良反应。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肤瘙痒、黑便、皮疹等。⑥临床疗效。

3.2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组内比较分别采用成组样本t检验及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在治疗结束后随访1 个月,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试行)》[9]有关标准并结合Hp 感染情况进行评定。显效:中医证候评分减少≥70% 且Hp 阴性;有效:中医证候评分减少30%~70%且Hp 阴性;无效:未达到显效和有效标准。

4.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5.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 组Hp 根除率比较随访1 个月,观察组Hp阴性例数为38 例,Hp 根除率为95.00%;对照组Hp阴性例数为32 例,Hp 根除率为80.00%。2 组Hp 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

4.4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见表2。治疗前,2 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 分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 分

P 例数40 40 t 值18.487 11.362<0.001<0.001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治疗前10.35±2.35 10.47±2.46 0.223 0.824治疗后4.65±1.55 6.41±2.06 4.318<0.001

4.5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见表3。治疗前,2 组血清TNF-α、IL-4、IL-33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TNF-α、IL-4、IL-33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3 项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ng/L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ng/L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40 40 40 40 TNF-α 65.38±6.72 32.45±3.41①②63.75±5.84 39.77±4.52①IL-4 24.73±4.76 13.14±2.16①②23.85±4.83 17.98±3.33①IL-33 6.94±1.38 3.21±0.69①②6.81±1.42 3.75±0.54①

4.6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生长因子水平比较见表4。治疗前,2 组血清EGF、VEG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EGF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VEGF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EGF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VEGF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生长因子水平比较(±s) ng/L

表4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生长因子水平比较(±s) ng/L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40 40 40 40 EGF 412.35±17.83 292.34±15.72①②407.85±16.99 325.68±13.84①VEGF 175.58±11.06 234.85±10.08①②170.60±12.48 227.79±11.25①

4.7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2 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5 讨论

元代医家李杲在《脾胃论》载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脾胃气机通畅是健康的基础[10]。根据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一般将其归属于胃脘痛、胃痞范畴,脾胃虚弱证为临床常见证型,发病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致脾虚失于健运,日久则胃失和降、气滞不通,出现胃脘疼痛、痞闷,因此治疗应从健脾益气着手[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Hp 根除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铋剂四联疗法基础上联合胃复春治疗Hp 感染伴萎缩性胃炎效果更好。究其原因,胃复春是国家中药二类保护品种,主要由红参、香茶菜、枳壳提取物等组成,方中红参性温,味甘、微苦,可大补元气,用治体弱正虚之证;香茶菜性凉,味苦,有清热利湿、活血散瘀功效;枳壳性凉,味苦、酸,有行气宽中、消滞除胀之效,与红参配伍可防湿邪停滞,与香茶菜配伍可增益行气除湿。三者合用可健脾益气、消积除痞,有效改善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12]。临床研究发现,香茶菜中萜类物质丰富,其中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好抑制效果,而所含单体化合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存在较强的抑菌活性[13]。枳壳富含挥发油类、黄酮类物质,其中挥发油类物质在抑菌方面表现出色。张智敏等[14]研究枳壳挥发油抑菌活性的谱效关系发现,其所含芳樟醇、α-萜品醇等共12 种有效物质可通过协同作用发挥抑菌活性。另外,阿莫西林和克林霉素两种抗生素能有效杀灭Hp,枸橼酸铋钾在保护胃黏膜的同时可增强Hp 对克拉霉素的敏感性,加强杀菌效果[15],而雷贝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酸碱度,同时限制Hp 增殖。

局部炎症和胃黏膜损伤是Hp 感染伴萎缩性胃患者主要病理变化,未及时治疗可致胃腺体萎缩加重同时伴有肠上皮化生、胃上皮瘤变,最终发展为胃癌。Hp 定植胃上皮一方面利用细胞毒素使细胞呈空泡样变化,利用脂多糖诱导上皮细胞凋亡,另一方面侵入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球蛋白A、G 激活补体,诱导炎症反应[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TNF-α、IL-4、IL-33、EGF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VEGF 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胃复春联合铋剂四联疗法能更好地缓解局部炎症,促进胃黏膜内皮功能恢复。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胃复春中红参所含人参皂苷、红参酸性多糖,可增强NK 细胞活性,调节免疫功能,抑制TNF-α 分泌[17]。香茶菜中的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18]。枳壳不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而且对胃肠道内皮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19]。治疗期间,2 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胃复春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胃复春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并Hp 感染,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Hp 根治率,并对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有积极影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四联萎缩性胃炎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左肺动脉狭窄的处理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四联工作法”走活老促会这盘棋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
“四联疗法”治疗肛裂116例临床观察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