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4-04-08 22:21
活力 2024年5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银行

唐 波

(中信银行贵阳分行,贵阳 550000)

一、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创新观念,经营理念亟待转型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银行领域,创新观念匮乏和过时的经营理念已经成为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客户需求不断演变,传统的银行业务模式和理念逐渐显露出滞后和不足之处。一方面,缺乏创新观念使得商业银行难以跟上市场节奏。新兴科技和金融科技公司不断推陈出新,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而传统银行因为存在惯性思维和守旧的经营理念,更偏向于稳定的盈利,常常无法迅速适应这些变化。在实践中,虽然有创新意识,但创新缺乏“新”意,有的银行专门设立了业务创新的组织架构,但在产品创设、业务模式等方面仍然是修修补补,没有从0 到1 的开创性;或者有创新的举措,但缺少恒心。另一方面,经营理念转型亟待加强。过去,商业银行主要侧重于传统金融业务,如储蓄、贷款和支付服务。然而,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客户期望更多个性化、数字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商业银行应当认识到,经营理念需要从传统的“金融中心”模式转向更加客户导向和技术驱动的经营理念。需要指出的是,商业银行在应对创新观念缺乏问题时,不能简单地复制其他行业的创新模式,而是需要根据金融业的特点,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创新路径。

(二)内控管理不到位,风险防控有待强化

银行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需要建立有效的内控系统来监督和管理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然而,一些商业银行并没有足够强大的内部控制机制,导致风险在未被及时识别和纠正的情况下逐渐积累。内控管理不到位还表现在银行的内部流程和程序方面存在漏洞。例如,一些银行可能未能建立有效的审批和验证流程,导致存在潜在的违规行为和内部失误。有些银行也缺乏对员工进行有效培训和教育,员工无法正确识别和应对潜在的风险。这种内部流程和程序上的不足会对银行的整体经营和声誉产生损害[1]。另外,银行的信息技术系统容易受内控管理问题影响。未能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措施和网络安全政策,使银行面临潜在的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风险。此外,银行的数据管理和备份机制未能有效保护客户信息,导致机密信息外泄和丢失,对客户和银行自身都会造成重大损失。

(三)产品同质化,易引发恶性竞争

产品同质化指的是多家银行推出的金融产品具有相似的特点,缺乏明显的差异。这一问题在银行业中尤为常见,因为金融产品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标准的。但当产品同质化问题过于严重时,可能引发恶性竞争。由于产品相似,银行往往只能通过价格来吸引客户,这可能导致高利润率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价格战还会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因为这会降低金融产品的整体价值。产品同质化也使得客户选择变得更难,客户难以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因为它们在本质上都相似,导致客户忠诚度下降,更容易被其他银行吸引,进一步加剧竞争。

(四)管理层考核重短轻长,经营行为短视化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各管理层的绩效考核存在一定的短期倾向,往往以当年的业绩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对银行长期战略目标的执行往往以定性评价为主,不会与干部的职业规划挂钩。这一问题在金融行业尤为常见,因为银行往往需要面对每日、每月和每季度的业绩压力,这使得各管理层过于专注短期业绩,而忽视了所在单位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短期导向的绩效考核会使管理层采取短视的经营行为,个别管理层会采取过度激进的策略,如提高风险投资、降低贷款标准或削减长期投资。这种短视的经营行为会在长期内导致风险累积,对银行的稳定性构成威胁。员工也会被激励追求短期目标,忽视长期贡献,使得工作质量下降。

(五)人才培养缺少针对性,员工激励机制不合理

一方面,人才培养不足是一个持续困扰商业银行的问题。银行业竞争激烈,要求员工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然而,一些银行在培养员工时没有结合员工自身的特点、职业规划和岗位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往往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但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培训在内容选择上也没有搞好核心工作、理论教育、参训对象需求之间的结合,造成培训脱节,没有形成合力。培训内容单一,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未能勾起学员的求知欲,使得员工疲于应付,没能真正获得成长,无法满足银行的战略需求[2]。此外,金融领域的法规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要求员工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知识,人才培养没有针对性将导致员工陷入落后的困境。另一方面,银行的员工通常需要面对高度的工作压力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因此需要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然而,一些银行的激励机制存在问题,不仅未能激励员工,而且导致员工疲劳和不满。例如,员工的薪酬制度不公平,或者晋升机会有限,员工会感到没有动力去为银行做出更大的贡献。员工激励机制的不合理还会导致员工之间的内部竞争,员工将只关注自己的个人目标和回报,而不是团队的整体目标。

二、商业银行加强经营管理的策略

(一)促进创新文化,推动经营理念转型

数字化时代,创新文化对商业银行至关重要。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寻求新的方法来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促进创新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帮助银行提出新的创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银行领导层应明确表示对创新的支持,通过奖励创新行为和建立创新奖励制度来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并允许他们在不害怕失败的情况下尝试新方法。其次,积极投资创新培训和教育,为员工提供培训和资源,帮助他们了解最新的科技趋势和市场动态,使员工更好地理解如何应用新技术和方法来改进业务流程和服务。最后,建立创新实验室或团队。银行可以设立专门的团队或实验室,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些团队可以自由实验,快速推出新产品,而不受传统流程限制。

经营理念的转型涉及如何更好地平衡传统和创新。可通过以下三项措施来推动经营理念转型:一是重新审视战略规划。银行应该重新评估其战略目标和优先事项,以确保其与新的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保持一致。二是促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银行应投资技术基础设施,以支持数字化服务和创新应用。三是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合作可以帮助银行迅速获得新技术和创新型想法,同时扩大其业务范围。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并保持竞争力。

(二)加强内控管理,强化风险防控

首先,银行可以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内部流程和控制进行审计与评估。通过加强内部审计,银行可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确保合规及提供改进建议。此外,建立明确的内部制度和政策。这些制度和政策应该涵盖风险管理、合规性和流程控制等,以明确内控标准和流程。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应帮助员工了解内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遵守内部制度和政策,确保内部流程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其次,风险防控需要银行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和漏洞。一旦风险被确定,银行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规定如何处理和规避风险、制订风险备用计划等[3]。最后,银行应建立监控系统,跟踪风险的变化并定期报告给相关部门,确保风险得到及时处理和控制。在实施这些策略时,银行需要特别注意领导层的积极支持,因为他们要示范并鼓励员工参与内控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同时,银行必须关注风险管理、度量和评估,以确保这些策略有效。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应确保员工理解内控和风险防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参与和遵守相关流程与政策。

(三)产品差异化经营,形成特色优势

首先,产品差异化经营的策略包括产品创新,这是吸引并保留客户的关键。银行可以建立专门的研发团队,与客户互动,了解其需求,并根据市场趋势和竞争情况来设计新产品。例如,推出具有创新性和个性化特点的投资产品、数字银行应用,或独特的支付解决方案。关键在于确保这些新产品能够提供独特的价值,以吸引更多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其次,银行可以通过改进现有产品和服务来实施产品差异化。这包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简化流程、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等。通过市场调研和客户反馈,银行可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然后根据这些反馈来改进产品。例如,提高储蓄账户的利率,提供更多信用卡奖励计划,或提升手机银行应用的用户体验。最后,银行需要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和竞争情况。不断进行市场研究和竞争分析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和竞争对手优势。银行可以定期评估市场环境,了解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情况,把握市场上的趋势和机会,等等。

(四)改进管理层考核制度,短期效益与长期战略结合

银行可以更加注重平衡短期和长期目标。这可以通过引入长期绩效指标,如中长期发展能力评价、长期股票激励计划或战略性绩效目标来实现。这样,管理层将更有动力关注长期战略,而不仅仅是追求短期的财务表现。同时,引入创新、风险管理、客户满意度和员工队伍成长等更多非财务绩效指标,以更全面地评估管理层的表现。并且,建立有效的反馈和改进机制,以确保考核制度能够不断演化和适应变化的环境[4]。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考核制度的公平性和透明性。管理层和员工都应清晰了解考核标准和目标,以免产生不满和不公平感。此外,考核制度应与银行的整体文化和价值观相一致,以确保管理层和员工的行为与银行的长期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五)加强人才针对性培养,优化员工激励机制

首先,人才培养对于商业银行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现代金融业务要求员工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包括金融产品知识、风险管理技能、客户服务和技术应用等。因此,银行需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不断提升员工的能力。具体而言,第一,在制订员工培训计划之前,要先对公司和岗位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公司的战略方向和发展规划,结合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培训的目标和内容。同时,还需要考虑员工现有的技能和知识,以便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第二,在分析公司和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制订一份完整的培训计划。培训可以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学习和实际工作经验等多种形式,以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其次,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是加强商业银行管理的关键。员工激励不仅包括薪酬,还包括职业发展机会、晋升路径、福利待遇等。薪酬应该与员工的表现相关联,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绩效。并设立奖励计划,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思路,促进银行业务的创新和改进。另外,员工应有明确的晋升机会,这将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为银行的长期成功贡献更多价值[5]。最后,人才培养和员工激励机制是相互关联的。培养有潜力的员工可以为员工激励机制提供更多选择。例如,银行可以从内部晋升高级职位,这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和进行自我提升。此外,员工激励机制也可以激励员工参与培训,因为他们知道提高自己的能力将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薪酬回报。

(六)加强内部文化建设

加强内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在于银行的内部文化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决策和态度。一种积极、创新和合作的文化可以推动员工追求卓越,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团队协作,提高员工忠诚度。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绩效,还有助于银行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银行需要明确定义其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内部培训、员工手册、沟通渠道等方式确保员工明白公司期望的行为方式。积极鼓励员工参与文化建设,通过员工参与决策、意见反馈渠道等,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文化的创造者,增加他们对文化的归属感。建立评估机制,监测文化建设效果,了解员工对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以及文化对绩效和员工满意度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内部文化不是一夜之间可以建立的,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努力[6];文化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该贯穿于银行的各个方面,与战略计划相互支持;透明度和问责制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应该知道他们要如何符合文化要求,以及不符合会有什么后果。

结 语

在我国金融体系不断演变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必须迅速适应新的市场趋势,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推动创新,提供更加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保持战略长期性特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策略。然而,应该强调的是,这些策略的成功实施需要银行领导层的积极支持和组织内部文化改进。此外,金融监管机构和政府也需要积极参与,制定支持银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和透明。通过不断学习和改进,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为客户和整个社会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推动自身长期繁荣和发展。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经营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银行激进求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