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梅
本文以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内涵为出发点,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宏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中观建筑容量控制、微观城市品质提升构建目标层、指标层、因子层26个评价目标,从而构建建筑容量控制指标体系,以期对规划和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新思路,对城市品质提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在2022年中国品质城市百强榜表中,山东省共有7个城市上榜,临沂市名列第5位,全国第54位,城市品质提升仍有较大空间。加强临沂城市品质建设,建筑容量控制是关键。建立灵活有效的建筑容量指标控制体系,需要层级分明,影响因素综合考虑。
(1)城市品质:胡迎春等人认为城市品质是城市内在的精神品位,是反映城市内在本质的质量的统一体,城市品质既要有它的本质特色,也要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既要有它的个性品位,也要有它的外在形象。笔者认为:城市品质是反映城市物质和满足城市居民精神追求的完美统一。
(2)建筑容量:一定区域所能容纳的建筑量。建筑容量包含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
(1)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的真正内涵就是在城市发展全过程中一以贯之地坚持以人为本,合理控制建筑容量,将经济、社会、环境相结合,建设不同年龄、不阶层群体都能感受城市建设所带来福利,真正做到城市宜居、宜业、宜游。
(2)品质最优原则。建筑容量控制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城市品质,品质最优就是城市建筑容量控制的终极目标。
(3)控制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原则。城市建筑容量的控制指标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限高、建筑后退红线、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公共设施。引导性指标包括:人口容量;建筑形式、风格、体量、色彩等要求;其他环境要求。在容量控制过程中做到控制性和引导性相结合,做到“刚柔并济”,才能发挥规划的控制作用和引领作用。
(4)全过程控制原则。建筑容量控制,不是项目审批结束了就控制好了,它贯穿于工程全生命周期,包括项目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
(5)公众参与原则。对于城乡规划编制或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涉及利害关系人利益时,应鼓励广泛的公众参与。参与方式有书面调查、网络调查、公告、公示、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指将与决策(评价)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层、指标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评价)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该方法的特点是简便、灵活、实用,是一种多准则的层次权重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为构建指标体系和判断矩阵、进行层次排序和一致性检验,最后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临沂市城市建筑容量控制指标体系按层次分析法从三个层次展开构建,即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目标层为建筑容量控制,准则层为政策调控、规划控制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政策是城市建筑容量控制和城市品质提升的导向性文件,为城市发展和控制提供思路和策略,具有加强的引领作用。政策因素的选取考虑了直接政策保障和相关政策保障。直接政策保障包括政府意图、规划理念、城市定位3个因子层。相关政策保障包含是否实行规委会审议制度、多部门参与制度、公众参与制度3个因子层。
宏观调控机制指标包括规模控制指标和结构控制指标,规模控制指标选取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规模2个因子层来分析。结构控制指标选取城市人口结构因子分析对城市品质的要求。
中观调控机制指标含控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控制性指标选取容积率、建筑密度、用地性质及其兼容性、五线控制(红线、绿线、黄线、蓝线、紫线)、绿地率、建筑退道路红线、建筑退用地界线、基础设施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建筑高度10个因子层,均为是建筑容量控制的核心要素。指导性指标包括建筑体量、建筑色彩、停车位配建等3个因子层,从不同的侧面为城市品质提升加分。
微观调控指标选取空间通达性和地块环境品质作为指标层,空间通达性选取地块四临为因子层,地块环境品质选地块周边的环境品质指标为因子层。对具体地块而言,某一地块的所临道路条数和周边环境能够说明此居住小区的品质。
城市建筑容量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建设前(立项阶段)、建设中(建设阶段)、竣工验收。全生命周期管理准则层和指标层均为一层,因子层包括建设前(工程准备阶段)、建设中(建设阶段)、建设后(运营阶段。)建设前,包括立项、用地审核、勘察设计、方案审查、开工前审批(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建设过程中如何保障建设项目按照审批建设,不加高,不增宽,需要各部门协调管理,既有监理单位的全程跟踪,也有相关主管部门的随时检查,确保容量控制到位。建设项目建成后,容量控制并未结束,竣工验收后的跟踪检查,是容量控制的最后保障。
临沂市城市建筑容量控制指标体系从三个层次展开构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分层次对相关指标权重进行计算。根据构建的四级指标体系,按照指标层次,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专家打分。根据打分结果构建矩阵,计算权重。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首先根据临沂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体系建立递进式层次结构,根据3+6+9+26四级制评估指标体系,将规划实施评估之变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因子层。
(2)构建判断矩阵。根据层次分析法运算规则,建立临沂市建筑容量控制指标体系递进式层次结构,构建专家打分判断矩阵,根据两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专家打分,打分登记1-9分,根据打分结果,计算各层级指标权重。
(3)计算权重向量。通过Matlab计算权重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归一化特征向量。其中,归一化特征向量即为对应的各因素的权重。
(4)判定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在城市建筑容量控制过程中,不确定影响因素的存在、数据的准确性和计算的正确性与否都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造成计算存在误差。因此,在计算权重过程中,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CR值来判断计算结果误差的大小。若CR<0.1,则说明计算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反之,存在较大误差,需重新计算,直至计算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方可进行下一步计算。①构建判断矩阵。根据城市建筑容量专家打分,结合中心城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构建标准层判断矩阵,由于计算过程烦琐,本文以直接政策保障为例说明。②权向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以政策调控为例,得到结果如表1、表2。对标准层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权重为[0.5396,0.2970,0.1634],最大特征值为3.0088,则:
表1 直接政策保障矩阵及指标归一化结果
表2 相关政策保障矩阵及指标归一化结果
根据CR值判断,所计算的权重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结论是:矩阵满足要求。同理,计算其他层级的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最后得到的各层级指标权重如表3。
表3 各层级指标权重表
城市品质提升背景下城市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构建,从政策调控、规划控制和全生命周期为切入点,构建直接政策保障、相关政策保障、规模控制、结构控制、控制性指标、指导性指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建筑容量控制指标体系。 从准则层看规划控制所占权重最高为0.5396,其次为政策调控,权重为0.2970,全生命周期管理所占比重最低为0.1634。因之,应加强规划控制,规划控制占建筑容量控制的一半以上,政策控制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也不可忽视,政策控制应重点关注直接政策。因子层中,以中观调控中的控制性指标为例,10个因子层中,容积率、建筑密度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用地性质、五线、绿地率,再次是退道路红线、退用地界线、基础设施、最后是公共服务设施和建筑高度。城市品质提升不是技术审查过程结束就完成了,制度建设和全过程管理是提升城市品质不可或缺的刚性和弹性手段,制度是刚性的,是统领,监督过程是具体的,是从过程管理到问题治理的细化,像绣花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