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珍珠红小豆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2024-04-07 18:07李文佳李佩珊曲薇孟卓异彭博王玉红
林业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产量

李文佳 李佩珊 曲薇 孟卓异 彭博 王玉红

摘要:  在合江林业地区,选用珍珠红小豆佳红1号和佳红2号两个品种作为试验材料,试验期间,分别以14万株/hm2、21万株/hm2、28万株/hm2和35万株/hm2四种不同的栽植密度进行试验。对两品种珍珠红小豆的形态指标以及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种植密度对珍珠红小豆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显著,其中珍珠红小豆的种植密度为21万株/hm2,在合江林业地区最为适宜。

关键词:  种植密度;  珍珠红小豆;  产量

中图分类号:   S 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 9499(2024)02 - 0043 - 03

珍珠红小豆,豆科,虹豆属,又名赤豆、米豆、五色豆等,是1年生草本植物[ 1 ]。广泛种植于我国的南方和北方。珍珠红小豆颗粒小,有红色和黑色两种,形状较扁,呈细长型。作为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营养品和保健食品,珍珠红小豆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2 ]。其性味平和味甘,具有止泻、消肿、滋补、强壮等功效,有营养之王的美称[ 3 ]。珍珠红小豆适应性强,喜温暖、日照短,即使是在微酸、微碱性的土壤中,甚至是轻度盐碱地,依然可以正常生长。正是因为珍珠红小豆的这种适应能力,使得其种植方式多种多样[ 4 ]。珍珠红小豆不仅具有良好的药食功效,同时,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有一定效果。

目前,我国珍珠红小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球首位。黑龙江作为全国主要的杂粮种植基地,一直把珍珠红小豆作为出口创汇的主要作物。但由于人们长期视珍珠红小豆为杂粮作物[ 6 ],对其生长规律、产量低等情况不够重视,对其缺乏深入的研究[ 7 - 13 ],这也是导致珍珠红小豆年际间波动大,产量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不同种植密度的设置试验,探究合江林业地区珍珠红小豆的最佳种植密度,旨在为珍珠红小豆实际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品种

本试验分别以:佳红1号、佳红2号2个佳木斯主栽珍珠红小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

1. 2 试验设计

试验地位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宏利农场进行,播种时间2023年5月20日,收获时间9月25日。在试验区周围设置保护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种植密度分别设置为14、21、28万株/hm2和35万株/hm2四组。其他条件按照当地田间管理水平保持一致,每组设置3次重复。待珍珠紅小豆籽粒成熟后,按含水量13%计算公顷产量。选取小区中间部位,实收测产,脱粒后清选,晾晒。

本地区2023年年平均气温5.61 ℃,年日照时数2 400 h,生育期(5~9 月份)=10 ℃的活动积温为 2 632.0 ℃, 终霜期为 5 月 9 日,始霜期为 9 月 29 日,无霜期 137 d, 5~9 月降水量为 331.3 mm。

1. 3 调查项目及方法

采用直尺测量和人工数数法,分别测算珍珠红小豆的株高、茎粗和其节数、分枝数、单株粒数;采用天平称量珍珠红小豆的百粒重和单株粒重。

1. 4 采收后

利用 Excel2003 软件处理原始数据,spss26.0针对珍珠红小豆的形态指标和产量情况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和表2所示,2个品种的珍珠红小豆在其他种植条件相同,种植密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株高整体呈上升趋势,相较于其他3个密度,密度为35万株/hm2时,珍珠红小豆株高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而茎粗在种植密度超过21万株/hm2后,随着密度的增加反而减少。主茎节数中2个品种珍珠红小豆在密度为28万株/hm2时最显著,而其他3个密度均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珍珠红小豆的有效分枝数变化整体来看并不明显。试验表明:密度对株高、茎粗和节数存在影响,对珍珠红小豆的有效分枝数影响不明显。

珍珠红小豆成熟收获后,测定其单株粒数(表3和表4),试验结果表明:佳红1号的平均单株粒数为197.3个,佳红2号为192.3个。整体来看,一定范围内,两珍珠红小豆品种单株粒数随种植密度增大逐渐减小,单株粒数在21.0万株/hm2 处理下最多,对比其他几种不同的种植密度处理,有着显著的区别。在低密度栽培条件下,佳红1号单株粒数平均值为186.67个,佳红2号的平均单株粒数194.66个,在35.0万株/hm2 种植密度条件则分别约为139个和142个。

珍珠红小豆成熟收获后,对两品种百粒重进行了测定(表3和表4),结果表明:佳红1号的百粒重为14.95 g,低于佳红2号15.81 g,两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仅比佳红2号低 5.4%。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珍珠红小豆百粒重随种植密度增大反而逐渐减小,珍珠红小豆百粒重在密度为14.0万株/ hm2处理下最多。

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佳红1号、佳红2号籽粒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种植密度在14.0万株/hm2 与21.0万株/hm2 处理时,佳红1号的籽粒产量增长最快,在21.0万株/hm2到35.0万株/hm2处理下,两品种珍珠红小豆的产量呈现出下降趋势。

两品种的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产量随密度的升高呈现的趋势相似,在种植密度为21万株/hm2时单株粒数最显著,之后随密度增大反而降低,百粒重和单粒重随密度的增大,整体呈下降趋势,单株粒重为18万株/hm2和21万株/hm2时均显著,之后随密度增大而降低。

3 小 结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珍珠红小豆的产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但在种植密度超过一定幅度的情况下,产量增幅略有回落。本试验研究表明:佳红1号的籽粒产量略高于佳红2号。佳红1号在种植密度为21.0万株/hm2条件下,出籽率最高,达1 888 kg/hm2;佳红2号在21.0万株/hm2处理下,籽粒产量最高,达1 884.0 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佳红1号、佳红2号的籽粒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超过了一定种植密度,会因倒伏带来减产。试验结果表明:合江林业地区,珍珠红小豆佳红1号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21.0万株/hm2 ,佳红2号为 21.0 万株/hm2,从籽粒产量结果可以看出,当种植密度发生变化时,佳红1号的籽粒产量水平较佳红2号稳定。

4 讨 论

影响珍珠红小豆产量的重要因素有很多,其中种植密度至关重要,可以通过种植密度改变植株的光照、气候条件、水肥等因素。田间密度小时,光照、水肥和通风透光条件虽好,但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当田间种植密度过大时,通风透光条件差,对水肥过度竞争,影响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茎秆不强、易倒伏和抵御病虫害能力降低。无论密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珍珠红小豆的产量。同时,种植密度的大小也会通过形态指标直接影响珍珠红小豆,从而对其产量产生影响。因而,珍珠红小豆生产过程中,想要平衡个人和群体的关系,更好地利用光能和水肥条件,只有合理地调节种植密度,使群体与个体协调生长,最终达到群体增产的作用[ 14 ]。选用合适的密度,因地制宜,坚持“肥地宜薄地宜密”和“直立型品种宜密,蔓生品种宜稀”的原则。韩士华等(1987)的结论是:密度过大、田间管理不良是珍珠红小豆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14 ],并提出珍珠红小豆豐产栽培技术的关键是:合理密植,行距40~66 cm,株距10~13 cm,追肥适量,增施磷肥显著增加珍珠红小豆产量。牟善积[ 6 ]认为,产量最高的是每亩6 667株,产量略低的是每亩8 333株。崔秀辉[ 15 ]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小豆产量的影响得出结论:珍珠红小豆的种植密度对其产量结果存在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珍珠红小豆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当种植密度为19万株/hm2时,珍珠红小豆的产量达到最高值,此后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参考文献

[1] 贺士元.  北京植物志[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4.

[2] 王海棠,  张玉清,  马向东,  等.  赤豆红色素的性质研究团.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1, 22(4): 54 - 57.

[3] [元]李果编辑,  明朝李时珍参订,  姚可成补辑.  食物本草[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0.

[4] 金文林.  特用作物优质栽培及加工技术小豆[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5] 李茉莉,  孙桂华,  高贵忧,  等.  小豆高产及配套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门, 2004, 24(2): 101 - 102.

[6] 牟善积.  红小豆主要增产因素正交试验结果[J].  华北农学报, 1992, 7(2): 18 - 22.

[7] 金文林.  红小豆“京农 2 号”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及种植效益[J].  华北农学报, 1995,10(4): 114 - 118.

[8] 包强.  建三江分局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化农业,1997(10): 15 - 17.

[9] 张玉先,  杨克军,  李勇鹏,  等.  黑龙江省红小豆低产原因分析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1(3):  40 - 42.

[10] 谢甫,  孙振权,  栾彤,  等.  红小豆产量形成和调控措施的研究 I.  盆栽条件下不同品种生育性状的比较II[J].  国外农学一杂粮作物, 1997(3): 43 - 46.

[11] 赵婷婷,  冯光明,  刘树欣.  红小豆氮磷钾积累与分配规律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23(3): 16 - 19.

[12] 赵婷婷.  施磷肥对红小豆吸磷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 9(2): 70 - 71.

[13] 贾月慧,  金文林,  张颖,  等.  红小豆不同品种养分效率的差异及其机理研究[J].  北京弄学院学报, 2004(1): 32 - 35.

[14] 韩士华,  谭淑芬,  胡家蓬.  红小豆丰产栽培技术关键I[J].  农业科技通信, 1987(8): 13.

[15] 崔秀辉.  风沙干旱区小豆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简报[J].耕作与栽培, 2005(6): 35.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