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美芬,卯光宪
(1.息烽县自然资源局,贵州息烽 551100;2.贵阳市林业产业发展中心,贵州贵阳 550000)
20 世纪,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出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21 世纪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民的林地使用权,深化森林分类管理,促进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2-3]。2014 年,中国林学会林下经济分会制定了《林下经济术语》,其中指出林下经济是指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以开展复合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友好型经济[4]。具体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5-8]。充分利用森林下的闲置空间,同时发展森林真菌、森林医药、森林花卉、森林蜜蜂等产业,也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4-5]。
目前,《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 号)中明确指出,贵州省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林下种养模式,实现乡村振兴[9-12]。但因贵州省各地区的地理和文化条件不同,各地区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也不同[13-14]。本文以2022 年息烽县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为案例,进行林下经济现状分析及问题总结,以期为息烽县及周边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建议。
息烽县总面积1 036.5 km2,辖9 镇1 乡1 街道;属北亚热带和南温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丰富,水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14.5 ℃,年均降水量950~1 200 mm;土壤主要是黄壤、紫色土等。息烽县森林资源面积共62 024.16 hm2,森林覆盖率59.84%,据2020 年度息烽县森林资源管理数据统计,全县林地面积49 640 hm2,除生态红线、国家公益林和坡度25°以上林地外,全县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土地总面积为14 629 hm2,其中适宜林下种植食用菌面积为7 899.27 hm2,适宜林下种植中药材面积为2 960.8 hm2,适宜发展林下养殖(蜂、畜禽)面积为3 768.93 hm2。
息烽县以林下种植业态为重心,科学发展林下养殖业态、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业态。充分结合当地森林资源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实际需求,通过引进企业、打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等措施,充分利用“企业+村集体+农户”“企业+林场+农户”等发展模式。2022 年息烽县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22 926 hm2,联结带动人口3 000 余人,人均月增收2 000 余元,为当地生态、社会、经济等做出了贡献。
息烽县林下食用菌种植主要包括红托竹荪、赤松茸、黑松露等,2022 年林下食用菌种植利用面积达120 hm2,其中以企业或村集体牵头带动散户的经营管理的模式初见成效,例如息烽县永靖镇安马村村集体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在林下试种红托竹荪1.3 hm2;贵州富农新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企业+林场+农户”模式种植林下黑松露20 hm2,贵州众鑫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企业+林场+农户”模式种植林下赤松茸13.3 hm2;其他散户在县国有林场、西山镇、青山苗族乡、鹿窝镇、养龙司镇等乡镇林下种植食用菌面积达87.3 hm2。
息烽县林下中药材种植以天麻、黄精、茯苓为主,2022 年种植利用面积达191 hm2,其中,息烽县西山村苦草坪村集体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林下种植天麻3 hm2;贵州牛背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农户入股”模式林下种植黄精面积达16 hm2;鹿窝镇胡广村集体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基地+企业回收”的模式,利用受冰雹灾害的松木、伐桩种植中药材茯苓20 hm2,其他散户在西山镇、石硐镇、流长镇、小寨坝镇、青山苗族乡等乡镇林下种植中药材达152 hm2。
息烽县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林农复合经营,在退耕还林下开展种植马铃薯、黄豆、花生等矮杆植物。2022 年林农复合经营种植面积555 hm2,其中,温泉镇兴隆村在退耕还林下套种黄豆、马铃薯等41 hm2;流长镇龙塘村、流长村在退耕还林下套种黄豆、马铃薯60 hm2;其他散户在永靖镇、鹿窝镇、石硐镇、西山镇、养龙司镇退耕还林下套种454 hm2。
息烽县根据树木的不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林下养殖模式,确保林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重点发展林下中华蜂养殖,因地制宜发展鸡、牛、羊等养殖。2022 年,息烽县林下养殖利用面积达1 132 hm2。其中,养鸡主要分布在永靖镇、小寨坝镇、青山苗族乡、鹿窝镇、养龙司镇等;养蜂主要分布在永阳街道办、永靖镇、温泉镇、流长镇、小寨坝镇、九庄镇、青山苗族乡等;林下养畜各乡镇均有分布。
息烽县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优势,通过加强森林抚育,改善林下食材生长环境,在生态公益林区内进行点播扩繁,发展林产品采集业,主要采摘野生菌、中药材、林下野菜、竹笋、木本油料等林下产品。2022年,息烽县林下产品采集利用面积达1 816 hm2。其中,野生菌重点分布在鹿窝镇、石硐镇、温泉镇、西山镇、养龙司镇、九庄镇;林下竹笋重点分布在西山镇、流长镇;林下野菜、中药材等其他林产品各乡镇均有分布。2021 年,息烽县引进了贵州省仙山谷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收集五倍子进行加工销售,年收集量近100 t。
2022年,息烽县森林景观可利用面积达19 112 hm2(不含自然保护地)。目前,全县共有1 个省级森林公园(息烽温泉省级森林公园)、1个风景名胜区(息烽风景名胜区)、2个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贵州息烽南山温泉森林康养试点基地、贵州息烽温泉森林康养试点基地)。
息烽县虽有丰富的林业资源,适宜发展林下经济及特色林业,但是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相对缓慢。1)缺乏财政资金支持。由于县级财政资金薄弱,难以单列资金扶持林业产业发展,各级财政资金对林下经济产业的支持非常有限,难以撬动产业快速发展。2)缺乏强有力的社会资金投入。目前,息烽县林下经济经营主体散、小、弱的缺点明显,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3)缺乏银行融资贷款。由于经营主体发展资产规模小、信用等级低、贷款意愿不强等原因,因而无法利用贷款融资的方式助推产业发展,导致优良的林业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林下养蜂、林下食用菌种植、林下中药材种植等林业产业的专业性较强,而目前息烽县主要依靠贵州省农科院、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林下种植养殖技术支持,林区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对老百姓进行技能培训和专项指导。这就导致林下产业产值偏低、产品效益不高、产业链不强等短板明显,难以发挥林下产业助农增收潜力。
相对于集中种植、集中养殖,林下经济虽然品种更加优良,但是成本更高。由于息烽县还没有与之对应的品牌,消费者难以区分林下经济培育的品种和规模化集中种养殖的品种,从而导致发展的林下经济作物有价无市,难以销售。由于缺乏对市场、经济、政府政策规划等信息的了解和分析,大部分林农投资观念较为保守,加上缺少成功的林下经济发展示范,老百姓对于发展林下经济并未抱有足够的信心。这就导致老百姓缺乏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动力,偏向于将林地资源出租获取稳定收益,而不愿投资林下产业,长期处于观望状态。
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特别是林下种植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需求较高。近年来,息烽县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相对其他区域,林区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明显较少,导致林下产业的发展明显受限。例如,2022 年由于持续高温干旱,林下种植的食用菌缺水严重,但水车运水效率低且成本高,导致林下赤松茸、红托竹荪等减产明显。此外,息烽县林下产业经营主体烘干、冷藏等设施设备短缺问题也较为普遍,大部分主体主要以鲜品销售,缺乏短期保存和初加工设备,一旦遇到滞销情况将会造成经济损失。
成立县级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林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息烽县直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探讨林下经济新模式。1)强化调研,精准施策。实时调度林下经济发展情况,制订扶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有计划、有步骤、统筹推进。2)加强统筹,分解目标。将林下经济发展的任务分解到街道办和各乡、镇,细化项目,落实投入保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
1)突出重点,形成规模。充分利用现有林业企业,通过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逐步培养为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林下产业发展示范基地。2)示范带动,充分引导。加快推进林下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林下经济试点建设,辐射周边林下产业的技术发展和创新发展。3)延伸产业链,形成循环。依托林木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实现循环发展,以林养林,促进可持续发展。
目前,息烽县现有息烽南山温泉森林康养试点基地、息烽温泉森林康养试点基地,按照贵州省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建设基本要求,整合森林康养基地现有资源和设施,深入挖掘基地康养文化和温泉文化,以优化基地康养环境、完善康养基础设施、丰富康养产品、建设康养基地、繁荣康养文化、提高康养服务水平为重点,将“规范、健康、优质、高效”贯穿于示范基地建设中,在基地植入康养步道元素[15],大力建设息烽县温泉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将基地打造成具有强大区域带动力和产业驱动力的国内一流森林康养旅游地。
1)精心谋划招商项目[16]。结合息烽县森林资源优势、林业产业发展需求和林业发展趋势,精心包装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项目。项目不限于林下产业,要扩展到林业,从范围上要扩大招商引资项目。同时,积极参加省、市、县招商平台活动,适时开展项目推介。2)强化招商方式。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进和培育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种植意愿强的企业或合作社参与林下种养业发展。3)全力推动项目签约。主动跟进做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坚持一手抓招引、一手抓落地,加强项目的跟踪服务、对接洽谈,加快推动项目达成协议,实现签约和落地见效,有力助推息烽县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支持优强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打造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发展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息烽县林下经济发展。探索推进现有涉林平台公司转型为林下经济产业实体公司。大力引进林下经济及精深加工等优强企业,加强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引导和鼓励各类民营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林下经济。建立“企业+基地+大户+农户”形式,提高林下经济产业组织化程度,提升林下经济市场影响力。
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重点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政策、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等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全面、集中、有效的宣传,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林下经济的认识[17],引导全社会关注林下经济,积极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开发,促进林下经济绿色发展[18-21]。同时,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在全社会营造共同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