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与内部控制探讨

2024-04-07 17:13江芳芳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金管理

江芳芳

(开化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衢州 324000)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国有企业资金在财务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资金能够得到高效利用,需以企业管理为切入点,加强企业的财务活动控制,并合理控制企业财务风险,优化资金配置,全面落实资金监管。国有企业资金的筹集有多种途径,包括国家拨款、发行债券、股票发行、银行贷款等。在筹集资金时,国有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资金来源,并制定合理的资金筹集计划。加强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从根源上为企业经营起到助推作用,还能够有效降低经济活动中资金短缺的风险,是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保障资金安全

国有企业往往涉及大额资金的运作,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合理的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可以有效防范各种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地减少资金损失和风险。

(二)提高资金利用率

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及银行贷款等渠道,资金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良好的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可以确保资金的高效利用,最大程度减少浪费和滥用资金。

(三)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管理者,其财务管理和监督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通过严格的内部控制措施,可以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及时性,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优化资金配置,控制经营风险,稳定企业运转,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需求。

(五)提升企业形象和信誉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代表,其形象和信誉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较大。通过规范的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增强外部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信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仍存在问题。虽然许多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但部分国有企业的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范围较小且缺乏细化,与实际情况不符。这种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一)资金管理不够集中,管理意识淡薄

管理不集中是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若资金管理难以集中会增加资金管理的难度,导致企业资金处于分散、闲置及沉淀的状态,资金利用率降低,进而对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造成不良影响。由于资金不足,企业无法进行融资,从而带来经营风险,降低了资金的使用率,导致企业资金管理面临巨大的难题。同时,企业资金风险的增加也与子公司高度自由使用资金有着紧密的联系,会严重危及企业整体资金的控制。另外,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虽然能够准确意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但受到现金流价值观等干扰与影响,易导致资金在无计划的情况下被使用,再加上部分管理者资金筹集使用意识较低,易增加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对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长期缺乏管理意识,会导致在生产和经营中造成资金过度损耗和浪费,这是部分国有企业内部资金紧张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资金控制力度不足,缺乏监督管理

随着企业不断改革,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随之增强,能够为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但国有企业若是出现了资金管理的多元化,就会直接致使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及所有权被严重分离,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进而产生代理冲突。在企业资金的管理中,资金管控不足、财务约束机制欠缺等是代理冲突的主要表现,会导致丧失企业控制财务的权利,且严重情况下会极大影响企业的运作。同时,部分国有企业在筹备资金与使用资金中,缺乏科学的决策与预测,若是在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中针对资金的预算、分配及管理等缺乏完善的措施,则会造成资金无效使用,再加上资金管理管控不力,企业无法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来合理控制资金流。合理的管理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效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但是,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完善,存在风险隐患,甚至给企业带来损失。同时,部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设置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没有按照实际发展的需要对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进行设定,这样会使内部控制的效果大幅度降低。

(三)内部控制制度缺乏规范性与全面性

现阶段,虽然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建立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但仍有部分国有企业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小且不够细化,与需求情况不符。比如,部分国有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市场份额,想要在市场中占据较高的比重,往往会节制性地采取赊销手段,但实际上这种手段并未体现在内部控制制度中,易导致赊销过度,影响资金循环,进而导致企业被迫向外融资来补充资金链。另外,内部控制针对存货管理及库存资金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内控制度未及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有效且具体的指导建议。这可能导致存货管理不当,库存资金无法及时回收,流动资金周转出现延迟,进而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严重的情况下,流动资金周转可能陷入停滞,增加企业经营的风险。

(四)缺乏独立审计监管

首先,部分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缺乏独立的审计机构和监管部门的监督和约束。这种情况下,潜在的腐败和违规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纠正。因此,建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和监管部门,对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进行监督和约束,是非常必要的。这将有助于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腐败和违规行为,提高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监管不力的原因在于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以及企业各部门的配合不积极,导致监督工作得不到有效实施。

三、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改进和完善,特别是在应收账款控制制度方面,应建立完整、科学的制度,以保障资金循环的正常运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的资金运营主要包括资金结构管理、资金周转管理和资金风险管理等。在资金运营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合理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降低资金风险,确保企业的资金安全。

(一)加强管理预算,完善资金管理系统

对于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而言,加强管理预算是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通过建立并完善资金管理系统与预算制度,能够使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获得可靠的保障,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顺利发展。通过资金流量表能够实时掌握企业资金的动向,及时回收企业的各项账款。建立健全资金管理预算制度,能够充分体现企业法人的结构治理。在预算管理中需关注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和去向情况,确保国有企业的资金更加安全。为最大程度将企业资金合理化管理和使用,除了需健全预算管理机制以外,还应当对国有企业的各个环节加强预算管理,从根本上改善财务预算状况。另外,预算编制相关人员应增强资金控制意识,树立正确的预算控制观念,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相适应的预算方案。针对企业资金的预算应确保全面且细致,从而保障国有企业的预算可以得到审批执行。

(二)遵循牵制性原则,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在国有企业中,财务收付、款项、财务结算及登记等工作必须由至少两个人分工办理,确保资金的安全性。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企业应遵循牵制性原则,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将会计与出纳、审批与经办、核算与稽核、登记总账与登记明细账、票据管理与印鉴管理等进行分离设置。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会计岗位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加强对会计岗位的管理,企业需要设置岗位权限与登录口令,严格规范资金收支业务流程,并重点对资金收支相关业务的权限进行制约。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会计岗位员工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减少财务风险。

另外,国有企业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完善资金的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相关原则。关键是要制定科学、系统且规范的资金管理体系,为资金的高效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可以制定明确的资金管理制度,包括资金收付、款项归集、财务结算、内部审计等方面的规定,加强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此外,国有企业还应重视内部控制的培训和宣传。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增强员工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并提醒员工遵守内部控制制度和规定。通过宣传,加强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企业全员都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中,才能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三)注重资金授权审批,防止越权审批

授权审批制度主要是指国有企业需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经济业务办理或开展经济活动。通常企业的资金授权审批分为常规授权与特别授权,前者在日常工作中设置相应的企业资金支付审批单,审批单需注明业务事项,并确保有专门责任人的签字与盖章;而后者承担的责任更大,通常是针对影响国有企业的投资、筹资及担保等。在特别授权中,企业的任何投资都需要经过高层领导与财务主管的同意和签字,通过加强资金的授权审批,能够严格防控因授权过度或是授权不当而引发的越权审批情况,进而最大程度降低企业资金的管理风险。另外,应对审批流程进行优化,并建立相关制度,然后结合工作人员的工作速度及审批情况进行优化,避免出现不利影响,并将线上与线下审批流程进行合并,最大程度节约人力资源与时间成本。

(四)推行资金集中管理,规范资金使用

金融公司模式与资金结算中心模式是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于层级较多且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来说,这两种模式是非常适用的。然而,两者在审批流程和时间方面存在一些差异。金融公司模式具备双重职能,拥有外部融资平台和内部结算中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同时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外部融资的平台。这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十分有吸引力的。不过,由于其具备外部融资功能,所以审批流程相对较为严格,审批时间也较长。风险评估和管理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全面评估企业的风险和风险承受能力,控制潜在的风险和防范实际的风险。

与之相比,资金结算中心模式同样可以为企业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主要目标是防止企业资金的分散和沉淀,最大程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需要每天加强对资金的归集、调度和拨付等环节的管控。这样,企业的资金使用就会更加规范,内部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也得到了实现。无论是金融公司模式还是资金结算中心模式,都能够为企业提供集中管理资金的机制。然而,每种模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势。对于规模较大、层级较多的国有企业来说,金融公司模式可能更适合,其可以提供外部融资的渠道。而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来说,资金结算中心模式可能更加适用,其更注重资金的流动和合理配置。

(五)加强资金内部审计,优化薄弱环节

国有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应当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配备专业的内审人员,全面加强对资金流程的审计。第一,内部审计部门应按照监控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相关程序进行执行,以加强对企业资金收支业务的监督管理。为了提高资金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完善性,审计机构应积极发现问题,发挥审计的作用,形成内外部监督联合运行机制。第二,审计机构还应对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进行科学评价,并提出有效的优化和修改建议。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对企业的库存现金进行突击盘点,以审查是否存在坐支现金的行为或长短款的现象,这有助于了解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并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第三,内部审计人员还应重点关注银行的存款情况,以审查是否出现出借或出租银行账户等违法行为。对于存在特殊关系的情况,应进行深入调查,以避免出现人为徇私舞弊的现象。第四,内部审计部门还应加强对与资金相关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审计。通过对企业的风险控制策略、资金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流程的审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及时提出预警和建议。第五,内部审计部门还应加强对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对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审计人员应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包括资金投资、资金运作、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资金监督管理方面,内部审计部门还应加强对资金流程与相关业务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对资金流程的审计,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资金流向和使用的监控,防止资金的浪费和滥用。

(六)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信息时代,国有企业必须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化建设改革资金管理与内部控制,构建专业的信息系统,促进数据的共享,并且通过信息的反馈调整和优化资金管理与内部控制,从而提高生产经营质量。信息化建设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数据共享,并且能够为资金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在信息化的支持下,国有企业各个部门可以通过数据的反馈,积极调整和优化资金管理与内部控制,从而提高生产经营质量。此外,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内部信息沟通渠道,实时掌握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及资金流动等情况,从而提高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进而促使资金使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资金监管系统主要是指通过信息化支持,实现资金使用环节的全面监管和管理,包括资金流向、用途、支出等方面的监控。实现资金监管系统能够保障企业经济利益的安全,提高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资金结算系统主要是指通过信息化支持实现企业内部的结算管理,包括工资、费用、材料、采购等各种结算。实现资金结算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结算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减轻财务工作的负担。

四、结语

资金是企业长期稳定经营的基础,为确保国有企业持续有序发展,需重点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与内部控制。国有企业应从资金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审批流程、预算管理等方面入手,积极完善资金收支系统,充分重视资金管理工作,健全并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资金授权审批,促使资金得到集中管理。同时,强化资金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实现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