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面临的机遇及实践逻辑

2024-04-06 14:36侯鹏娟陈兰杰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特色学科

侯鹏娟 陈兰杰 李 伟

1. 河北大学图书馆 河北保定 071000;2.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3. 河北省数字治理与协同治理研究基地河北保定 071000;4. 保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信息资源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自引入我国之后,一直备受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学者们的关注,学界结合中国社会实践产出了众多价值高、影响深远的学术成果。马费成[1]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与时俱进、集中外信息实践于一体的概念,其学科发展存在多重向度。 2022 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完成更名,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正式确立。曹树金等[2]认为,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更名,而是顺应新信息技术革命趋势,明确学科使命,重塑学科体系,使学科建设发展迈上新征程的一次重大机会。这次学科更名为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开启了学科改革部署与战略布局的新篇章。

一年多来,学界众多学者围绕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学科发展需求,开辟新赛道新领域,凝练学科特色,提升学科地位,构建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特色话语体系、知识体系、实施路径等展开了讨论和探索。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入的学术自觉运动,旨在通过独立的知识生产、理论创新,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提升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自主性和系统性。一方面,学者们认为信息资源管理完成更名后,需要重构本学科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3-8];另一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信息资源管理需要传承变革、守正创新,聚焦社会现象,回应国家战略需求,增强本学科的知识融通与知识输出能力[3][5][7][9-11],以此适应时代需求,提升学科的成熟度和完备度,进而确立自身的贡献力与话语权。此外,部分学者也提出了构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具体策略,如强化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理论建构、丰富学科应用场景,保持跨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法学学科交叉态势,让学科研究内容迎合国家大数据战略趋势[12];大力加强学理和基础理论研究等[13]。

上述研究表明,构建中国特色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日益得到学界重视。但是,面对突出的特殊性和学科建构的复杂性,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困难不仅在于回答其定义、定位和框架结构等问题,还在于形成一种独特的学术方式和理论体系。在众多待解决的问题中,建立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14]。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不仅为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核心任务,也为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指明了方向。

当前构建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面临何种机遇?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其实践逻辑是什么?以上问题都是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信息资源学科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中国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起源于传统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可追溯至20 世纪初。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共同点是致力于信息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这也是学科能够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根本原因。我国学者是从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关注和研究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的。据可查的文献记载,孟广均先生是国内最早介绍和使用“信息资源”概念的学者[15]。90 年代中期以前,大多数国内学者从各自专业或自我理解的角度使用信息资源一词而少有深入的探究。90 年代中期及以后,一些学者开始从科学的意义上来抽象“信息资源”概念[16]。经过短短几年的吸收和发展,国内出现了一批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如孟广均[17]、卢泰宏[18]、程焕文[19]、马费成[20]等学者分别对信息资源管理开展了相关研究。直到2021 年,在经历了多年的变革和发展后,教育部宣布原“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正式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这一更名不仅反映了学科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对信息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对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预判,标志着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独立地位已经在中国学术体系中得到认可。

学科更名的背后,是对学科内涵的深化和拓展。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曾经通过简单叠加二级学科名称来定义一级学科,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存在一定局限,限制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而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级学科被提出,打破了这种界限,为学科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更名后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关注点不仅仅是传统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会更加关注企业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等广泛领域的信息资源的管理。学科范围的拓展使得信息资源管理在中国的教育、研究和应用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新的活力和潜力。

当前,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任务是重新定义和确立学科定位与发展目标,加深理论体系与实践应用的认识,推动学科内部的改革与创新。这就要求从学科理论体系到实践应用的各个层面都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确保学科的持续进步与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一)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

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指基于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围绕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实践等方面构建的学科知识体系,旨在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作出贡献。从构成要素角度看,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由研究对象、理论基础、方法和技术、应用领域、学科教育和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构成的综合体,这些要素内在关联,共同构成一个逻辑紧密的有机整体。具体来讲,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六大构成要素。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具有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双重决定性作用,它不仅构成了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核心要件,也深刻塑造了学科发展的价值内涵与实践导向。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以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交互关系,从根本上界定了学科的研究范畴与边界,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因此,明确研究对象是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更名前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档案馆和档案事业以及情报工作,相对较为具体。更名后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信息资源,具有了更高的抽象性和统摄性,信息资源管理的关键过程均围绕此对象展开,如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存储、传递和利用等。

2. 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在学科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扮演着基石性角色,它构成了学科知识生产与发展的逻辑起点和规范框架。理论基础的完备性和前瞻性,决定了学科能否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知识谱系,以及其解释和预测现象的能力范围。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强调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中国的信息资源管理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理论创新和探索。更名前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和文献学等。更名后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以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特定理论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充分吸收和借鉴图书馆学、档案学、情报学、数据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这些学科的相关理论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基本的概念、原则和方法。

3. 方法和技术

研究方法与技术在学科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构成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石和推动力量,决定了学科理论与实践成果的质量、可靠性和影响力。严谨而科学的研究方法确保了学科数据的收集、分析与解释过程遵循客观规律和逻辑一致性,从而保证了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强调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中,针对中国的实际问题进行应用创新和实践探索。在方法与技术方面,除了传统图书情报学科涉及的信息组织与分类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信息分析技术等,数据管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更受到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重视和应用。这些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推动着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

4. 应用领域

一门学科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深化,在学术与实践层面均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这种拓展和深化不仅是将科学理论从抽象的学术范畴转化为具体的应用成果的过程,更是对理论知识在现实世界中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深度验证与提升。学科应用领域的探索与创新实质上是在构建学科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动态交互桥梁,通过此过程,科研成果得以实现其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并进一步反哺学科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更名前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图书馆事业、档案事业及情报事业领域。更名后的处在数智时代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除了传统领域,业界更加关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个人信息资源管理等。不同领域的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推动着学科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5. 学科教育

学科教育在学术研究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内在价值与功能意义体现在知识的传承、创新、学生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塑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等多元维度。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强调以中国特色为出发点,加强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学科教育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等,更名后的信息资源学科教育会更加向数字化、智能化、数据要素等方面倾斜。这些是培养具备信息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

6. 科学研究

学术研究在任何学科领域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知识创新、理论建构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学术研究是构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过程。学者们通过严谨的理论探讨、实证分析以及创新性的实验研究,不断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提出并验证新的理论假设,从而逐步丰富和完善学科的知识内容。更名后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科学研究方面除了继承传统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外,还需要回应时代关切,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与实践,尤其要对数智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突破。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才能得以不断完善和进步。

(二)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特征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应具有如下两大基本特征。

第一,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从根本上是要提出并回应时代性、民族性、全球性等重大问题。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给信息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中国需要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同时,还需要注重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和利用好民族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此外,还需要关注全球性问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走向世界舞台。

第二,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要以世界眼光比较各国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经验,做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炼中国学术命题,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发展,需要用世界眼光比较各国的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经验,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国家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方法、技术和政策等,为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参考。同时,还需要认真分析和总结中国信息资源管理的历史和现状,找出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面临的特殊问题和发展瓶颈,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此外,还需要充分发挥中国学术界的积极性,挖掘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独特经验和创新做法,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命题和研究课题,推动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以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为基础,以独立自主为原则,围绕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实践等方面构建的学科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强调中国特色元素和自主创新能力,旨在推动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快速发展,并为全球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面临的三大机遇

(一)学科适时更名,面临提升扎根度的重大机遇

提升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扎根度对于学科自身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学科内外的合作与沟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不断提升学科的影响力和服务能力,使得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社会变革的需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积极贡献。信息资源管理概念和理论引入我国已有30 余年,但其发展根基并不牢固,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也并不完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后,面临来自多方的不同声音,如有人认为学科更名是方向性规划,是有正向效益的[1];有人认为如何强基固本、拓展范畴边界,提高学科影响力,是一级学科更名后应该重视的问题[2];有学者表示信息资源管理这一学科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本学科所独有的核心能力与竞争力[4]。事实上,原有学科根基的不牢固为未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预留了空间。在我国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应该深深扎根中国土壤,不断开花结果,形成既符合时代潮流,又扎根中国实践的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体系,因此,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更名后面临提升扎根度的重大机遇。

(二)新文科建设实施,面临提升融合度的重大机遇

更名后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具有跨领域和跨维度的特点,更符合新文科“内部融通、文理交叉”的特性[21]。2019 年,教育部等部门实施的新文科建设计划,旨在发挥学科间的“美第奇效应”。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同样面临着与其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重大机遇;同时,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程度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着本学科的学术地位和话语体系。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当积极推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协同创新。因此,在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面临着提升融合度的重大机遇。

一方面,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本身具有集成性及跨学科的性质,需要与更多学科融合,特别是与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农学、医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信息资源管理+X”(领域需求)的交叉研究态势[22-24],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打破专业壁垒,培养更多跨学科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也需要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融合度。因此,在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提升学科融合度是一个重要的机遇。通过加强学科融合和交叉合作,能够有效推动学科的发展,提升学科地位和话语体系,并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跨领域、维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贡献,也才能对决策部门的政策制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学术贡献。

(三)数据要素参与分配上升为国家政策,面临提升贡献度的重大机遇

随着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信息资源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空前的价值,已经引起各领域的关注,信息资源的形态和种类也在日益丰富。2020 年,国家将数据正式确定为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参与分配上升为国家政策,其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中的地位陡然上升。2021 年12 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构建以数据要素为关键要素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2022 年10 月,数字中国战略正式确立;2023 年3 月,国家数据局成立,在此重要战略背景下,充分挖掘各类信息资源的价值,是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未来发展的关键。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必须践行以贡献度为重心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路径[25],因此,数字化发展和数据资源重要程度的提升也使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面临提升贡献度的重大机遇,发挥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价值的最好时机已然到来。

四、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需要考虑的问题

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虽然面临提升扎根度、融合度和贡献度的三重机遇,但要真正形成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还必须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从学科发展的底层逻辑出发,重点思考其逻辑起点、定位框架、思维与表达逻辑、构建方法等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和剖析这些基本问题,可以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提供指导,进一步推动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一)思考逻辑起点的问题

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需要考虑逻辑起点问题,厘清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现有的话语体系里究竟哪些不能用、哪些不好用、哪些不够用。首先,原学科话语体系未能充分体现技术进步。在信息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原有学科名称已经无法充分反映信息科学技术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原学科名称在实践应用上存在局限,很容易被误解为仅指与图书馆、情报中心和档案馆相关的工作,而现实中信息资源管理的应用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些传统范畴。最后,原有学科主要为图书馆事业、档案事业和情报事业服务,在为企业和国家竞争服务方面略显乏力。而新的学科体系除了继承传统学科体系价值外,将更加突出信息资源管理的战略意义,为提升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构建一门学科体系,关键在于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逻辑起点就是信息资源[26]。我国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由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而来,新更名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具有交叉学科性质。在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紧紧围绕“信息资源”这一逻辑起点,并思考现有的信息资源管理话语体系中存在哪些不能用、不好用和不够用的问题。同时,在保持继承的同时也要不断创新。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审视当前的信息资源管理话语体系中的一些概念、理论和方法,重新对其进行调整和解释,并构建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应对新时代、新需求下信息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保持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在合适的场景下要充分利用传统的理论和经验,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创新。

总之,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需要我们紧紧围绕“信息资源”这一核心逻辑起点,审视现有话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不断创新过程中提出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通过在传统基础上的持续创新,努力构建出具有独特地位和影响力的自主知识体系,不断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实践注入新的活力。

(二)思考建构什么的问题

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需要考虑建构什么的问题。自主知识体系既要有中国立场,更要“思入”中国现场。一方面,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立足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以中国特色的理论思维促进信息资源管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发挥作用,并且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可以积极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深入研究与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中国特色问题,如数字治理、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也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在充分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智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和方法,推动信息资源管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除了以中国立场推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外,还需要“思入”中国现场,将思维和实践融入中国现场,以中国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为战场,紧密关注中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变革,深入研究和解决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为数字中国战略提供服务。通过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和应用研究,将学科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为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解决方案。在中国特色的实践中,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可以重点为组织在数字化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同时,积极参与地方级和国家级相关政策制定,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从而真正服务于数字中国战略的推进。

(三)思考逻辑和表达逻辑的问题

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需要考虑思考逻辑和表达逻辑的问题。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在中国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积累出来的,鉴于原有的思考逻辑和表达逻辑并不能完全涵盖新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因此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应继续强化并创新信息论与信息系统范式,以便该学科可以更好地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和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管理服务,为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2]。此外,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盘考虑逻辑的自洽性、他洽性与融洽性。首先,要保证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内部逻辑的自洽性。这就意味着学科内部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应该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次,要考虑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他洽性。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原图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密切相关,因此需要与这些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吸取并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学科体系。最后,要追求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国家发展战略的融洽性。中国特色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应该紧密对接国家的发展需求和重大战略,如数字中国、智能社会等,通过与国家战略的融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价值,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综上所述,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全面考虑逻辑的自洽性、与其他学科的他洽性和融洽性。只有这样,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才能真正发展壮大,并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作出应有贡献。

(四)思考构建方法论的问题

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需要考虑构建方法论的问题。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既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而应该对其他学科、国外的知识体系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首先,必须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建构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强大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可以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我们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形成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求的自主知识体系。其次,要注重本土实践和发展经验。中国在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时,应该充分借鉴和整合本土实践的成果,结合中国社会的需求和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最后,要积极借鉴国外相关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如图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成果,以便丰富和扩展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视野,提高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应用能力。同时,对于国外的知识体系,我们也要保持审慎和批判的态度,在吸收其精华的同时,也要能够对其进行评估和适应性调整,针对中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创新,确保知识体系对于我国国情的适用性,更好地为中国信息资源管理服务。

五、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逻辑

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必须着眼于中国国情,同时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方法,面向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周文杰[6]认为要立足于文化自信的时代需求,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资源管理自主知识体系,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认为,应当从四个方面思考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逻辑。

(一)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彰显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7]。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6]。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以承载各种文化形态的数据资源为研究对象,传播的正是各种文化要素。在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与信息技术、数字化内容等紧密相关,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具有天然的联系。通过彰显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研究和实践中,可以实现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中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思维模式、知识体系也能够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研究资源和方法指导。因此,在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时,我们应该充分汲取、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使得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二)钩沉于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实践,凝练学科内核

毋庸讳言,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国际化的概念,也是一个中国化的术语。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1],图书馆学、档案学、管理学和信息系统对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8]。信息资源管理在中国经过了30 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并且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在继承传统图书情报研究特色的同时,也涵盖了数字资源、网络资源、大数据等新兴领域。例如,在图书情报档案方面,中国的古籍典藏和数字化传承研究是一个突出的特色。同时,中国还在信息资源管理的政策制定、标准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为基础,应袭图情档特有的学科属性,在继承和光大既有学科精髓和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反思并重建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和知识架构[6]。

在数智化的今天,中国特有的社会背景和发展需求也为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信息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任务艰巨,又具备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学科的内核应该关注中国的信息资源管理实践,关注解决中国特有的信息需求与供给问题。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响应与践行国家《新文科建设宣言》的主要宗旨,紧紧抓住“信息资源”这个牛鼻子,采用创新思维和交叉思维,推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发生“美第奇效应”,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知识、方法、技术的基础上,做到既坚守传统特色,又重视交叉融合,在数字管理、数据服务、智库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凝练学科特色,为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通过钩沉于中国的信息资源管理经验与实践,凝练学科内核,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社会的实际需求,并在国际化背景下体现中国特色。

(三)借鉴吸纳人类知识,在求变与应变中促进学科本土化创新

在人类知识体系中,没有哪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完全自主的,都是相互学习、借鉴和融合的结果。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是知识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动力。对于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体系而言,也要通过吸收借鉴中外文明、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使其发展为具有高度社会认可度的硬学科[4]。面对外部环境的飞速变化,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共同体必须积极识变、应变和求变,广泛借鉴、吸纳人类知识,在求变与应变中促进学科本土化创新。一方面,合理引进国外先进成果,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国际学术界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新观点与新方法,重视批判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以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互鉴与对话,合理吸收其他学科知识,取其他学科之长补本学科之短,在学科融合交叉创新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提升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解决当前信息管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最后是方法之间的互鉴与对话。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本身就属于综合性交叉学科,在研究方法上更需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等的综合应用,也应重视新方法、新技术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中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研究版图,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逻辑和知识体系,既能满足本土诉求问题的解决,也能在全球视野中彰显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知识体系的自主性。

(四)观照中国大地,服务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

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应该扎根中国大地,尊重和理解中国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与客观现实,通过深入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从本学科视角解读、寻因溯果、提出应对措施,不断加强研究的现实指导意义。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百年发展史表明,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是本学科的主线任务[8],应坚守赋能科技竞争战略的发展初心[28],关注和回应国家重大需求[15][22][24][29-31],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观照中国大地,通过深入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科发展。此外,关注和回应国家重大需求也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应该积极谋求参与到国家重大战略的规划和实施当中,为国家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提供支持。例如,在数字中国建设、智慧城市建设、人工智能等领域,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可以在提供有效的信息管理和服务解决方案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关注和回应国家重大需求,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实践,并为社会发展服务,这也是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考量。

结语

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时代命题和理论任务。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信息资源学科应该紧紧围绕“信息资源”这一核心逻辑,不断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才能真正促进学科的发展与繁荣。当然,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学界同仁勠力同心,携手攻坚,通过不断拥抱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结合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着眼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以及话语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凝练学科特色和学科厚重,才能真正提升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让中国特色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管理特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特色种植促增收
美军信息资源管理战略概况研究与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中医的特色
大数据在部队信息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西藏农牧业信息资源管理
完美的特色党建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