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课程视域下《野外生存》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及实践
——以“警察野外战术”为例

2024-04-06 06:19时彩颖马玉峰宋勇郭鹏
中国军转民 2024年3期
关键词:战术一流思政

时彩颖 马玉峰 宋勇 郭鹏

一、“一流”课程建设概述

“一流”课程建设是坚持实施习近平同志针对教育主要指示的一种大型措施,旨在改善教学质量。2018 年6月下旬,教育部提到,必须使水课出局,并建设金课。2019 年10 月底,教育部公开了教高〔2019〕8 号文件,给出了“经过约3 年期间,建立大概万门国家级与万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即“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注重高阶性、创新性与考验性,属于一种综合促进课程内容、教学策略、评价方法等的改革活动。从综合角度来说,“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为了使所有的年轻人都能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也就是不但应使高校的学生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还应利用高等教育来促进国民教育的发展。所以,高校应当改善课程的综合质量,立足于更优秀的教学能力,打造“一流”课程。

“一流”课程目标的制定应当根据高等教育思想、办学定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一流”课程建设应突出应用广泛、受众面大、内容变化快、实践性强等特点,并力争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一流”课程建设目标应当将知识学习、学生能力与素养形成予以高效结合。不管是专业课或是一般课程,均属于达成教育目标的媒介,知识讲解、能力输出与素养延伸属于一种递进的关系,能较好地反映“学而思,思而行,行而新”的教育思想。以《野外生存》“一流”课程建设为例,应构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三维目标”体系。

二、《野外生存》课程教学现状探析

野外生存技能是公安民警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为了提升公安民警野外综合作战能力,公安院校纷纷开设《野外生存》课程。《野外生存》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以实践为主的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野外生存装备、野外徒步、野外驾驶、野外宿营、野外辨向、野外急救、野外战术等,旨在提高学生处理野外环境和突发状况的野外实战能力,提升学生野外执勤、执法的综合素质。从内容上可以看出,《野外生存》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到公安学、体育学、地理学、医学、植物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野外生存》课程教学,完善了警察体育课程体系,拓展了警察实战课程的内容,扩展了训练场地到大自然,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挖掘和发展了学生的潜能和个性,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尤其是使得学生获取了野外生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达到锻炼身体、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放松自我、充实生活的目的;增强了合作、大局、安全、环保、探索、创新等意识;培养了吃苦、进取、冒险、拼搏、担当、合作、创新等精神;形成了勇敢、顽强、自信、坚毅的意志品质。但是对标“一流”课程建设,《野外生存》课程存在教学模式守旧、教学内容滞后、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

三、基于“一流”课程的“警察野外战术”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打造高阶课堂

构建《野外生存》“一流”课程,开展“警察野外战术”课堂改革时,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当下学生的特点、需求,在此基础和前提下去挖掘课堂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野外生存》“警察野外战术”教学改革实践,应持续打造高阶课堂。利用合理的课程开发、沟通的课堂教学、合规的教学活动、稳定的实训(实操)、新型课程作业等方式,指导学生慢慢构建系统思维、逻辑思维与科学思维,改善学生户外执勤、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在“警察野外战术”教学内容上,应当关注广度与深度,不再受制于常规的理解方式,从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与思考,在实际操作中改善能力,使学生能形成充分研究、勇敢质疑、积极创新的精神与能力。

(二)深入挖掘课程的育人价值,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基于“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应深入挖掘《野外生存》课程的育人价值,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野外生存》“一流课程”建设工作需遵循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人,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变成人才培养的新标准,变更成人才培养的新力量。稳定地形成“根在政治,强在素养,赢在作风”的育人思想,进一步探索思政要素,使课程思政的目标变得更为明确。以“警察野外战术”专项教学为例,将“课程思政”深度融入教学内容中,将思政的体现要素充分地引入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同时将思政当做支持力量,将专业知识当做核心力量,两者结合,达成知识和思政的进一步结合。教师在警察野外战术理论知识的传授中开展润物无声的价值引领,并采取“实训- 体验- 反思”方式,让学生在掌握警察野外战术知识、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融合,为构建一支符合党与群众需求的“四个铁一般”的公安团队提供思政条件。

(三)创新引入混合式教学方法,建设线上教学全套资源

基于“一流”课程的“警察野外战术”教学改革与实践需舍弃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积极尝试线上与线下两者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关注探索学生的自学能力。线上重点利用SPOC 与移动APP 等,使学生可以参与课前学习。线下通过翻转课堂达成分析辩论、项目实践与战例教学等,驱动知识吸收与问题处理能力的改善。同时,建设“警察野外战术”线上教学全套资源,充分运用线上教学资源供应的丰富、智能化的学习氛围,构建线上与线下两者结合的学习场地,使学生可以学得更有效率。

(四)改革学习过程评价,构建过程性、多元化考核体系

《野外生存》“一流”课程建设中,应改革学习过程评价,构建过程性、多元化考核体系,构建由师生、教学系统等联合参与,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彼此融合的评价体系。以“警察野外战术”专项教学为例,安排学生参与项目活动,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课程内容。利用实训成果梳理、案例研究等作业评价策略,驱动学生课程学习的进一步开展。利用非正式的、过程性的评价,改善学生课程学习的考验性。“警察野外战术”专项教学评价机制不仅注重学习经过,还注重学习成绩。日常考核涵盖了出勤评价与课堂表现,分别评价学习态度与课堂参与度两大内容。形成性评价涵盖了3 个领域的内容:首先是文献阅读与拓展类资料学习;其次是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根据详细的“警察野外战术”参与实训且分组上交成果;最后是对迎合警察野外执勤实践的战例进行研究且编写报告。期末评价大部分都属于主要知识点的学习与运用,重点评价学生弹性研究与处理问题及予以单独思考的能力。

猜你喜欢
战术一流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中间战术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巧用翻边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