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霜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家领导人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要想学习和运用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发展,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就必须不断增强对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领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根本不同的核心特征就是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其必然要包含方法论这一重要内容。不同的世界观所包含的方法论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体系。我们党多次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性。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国家领导人指出,“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2]。这就表明我们要用唯物史观来总结经验和指导实践活动,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品格的学说,而这种品格离不开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支撑。我们要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认识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呈现出多种形式和内涵,然而其所贯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样态。
“六个坚持”体现了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要素。这“六个坚持”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化理解和针对中国实际的具体应用,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路径和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总结。因此,我们要以此为切入点来正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这一论断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始终把党的全部工作重心放在争取广大民众的解放与发展方面。同时,这一重要的论述清晰地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彰显了该政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的决心。历史的进程中,人民群众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贯彻群众路线,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而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唯有以人民为中心,真正为人民谋福祉,方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促进社会的公正正义和全面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并非依赖于教科书或现成答案,而是通过自信自立的不断努力而逐步获得的。我们的前进之路上,自信和自立是不可或缺的支柱,这体现在我们对道路的坚定自信、对理论的自信、对制度的自信以及对文化的自信上,也体现在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这种自信和自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实践经验。我们知道,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不会变成僵硬的教义,才能保持生命力并正确地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说服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如若脱离实践自然没有说服力,更无法让人自信和自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们必须不断汲取人类文明的卓越成就,将其与创新相融合,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历史担当来推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自信自立绝不意味着封闭僵化、顽固保守,相反,还需要具备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和敢于超越的守正创新精神。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分析了既要“守正”又要 “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守正意味着坚守马克思主义,创新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因时而新。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杜绝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我们应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清醒地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与不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步方向的创新路径。实事求是是我们守正创新的根本要求,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科学分析、客观评估,以实际行动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开拓进取的态度,勇于拓宽思维边界、跳出思维定式,敢于迎接各种挑战,不断创造新的理论成果。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源泉,坚持守正创新,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掌握现状,及时发现和破解困扰实践中的难题。同时,要处理好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的关系。使命是我们奋斗的方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们既要以问题为着眼点,立足当下,着力解决人民最不满意的问题。又要以使命为着眼点,放眼未来,在强化顶层设计和增强统筹谋划上下功夫。守正创新过程中要时刻以问题为导向,切实听取群众心声,密切结合实际、有的放矢。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可以持续推进创新理论,从而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唯有如此,才能够不断地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引导着社会前进和发展。
系统观念是唯物辩证法揭示的一种重要科学原理,是指导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唯物辩证法强调,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当前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入最好的发展时期,但也面临更巨大的风险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系统观念,胸怀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建立全球视野。我们充分认识到,我国正在经历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涉及到多个方面,每一项变革都会对其他变革产生巨大影响,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筹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和系统性研究。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我们需要从系统性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不仅关注单个问题的解决,还要考虑问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整体效应。只有以系统观念为指导,推动各项改革协同发力,协调推进各个领域变革,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发展。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4]。这六个字充分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胸怀天下的思想理念。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始终倡导“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理念,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人面临治理、信任、和平、发展赤字问题。作为中国,我们致力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与此同时,面对一部分西方国家宣扬的所谓“普世价值”,我们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主张平等、互信、开放、包容的精神,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尊严。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我们将逐步担当更多力所能及的责任,努力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