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燕
串城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邯郸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记忆载体,对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具有重要价值,是该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现探究城市文脉理论视角下街区文化的有效传承策略,从街巷空间层次优化、民居建筑风貌保护和景观内涵挖掘三个方面提出持续更新策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保护历史遗迹,又要关注居民和游客的场所使用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街区开发与保护和谐共进,使城市文脉长久地延续下去,同时推动经济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评选各级各类名城名镇,大力发展老旧城区文化保护工作,邯郸市也在这一时期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规划,邯郸市曾在2012年接到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的通报批评,主要原因是城内街区保护工作不到位,导致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在此背景下,2017年串城街作为邯郸市重点历史文化街区经市委、市政府批示开始长达5年的改造工程,并于2022年以崭新的面貌示人。但是串城街在开放后的两年内,街区活力逐渐下降,前往街区游览的游客也不断减少,多数店面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如何保持街区活力成为需要人们思考的重点。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活力能提升游客和本地生活成员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水平,从而增强文化传承内驱力。针对串城街当前面临的问题,现从文脉视角出发,以持续更新景观凸显城市文脉的方式,助力活力街区建设,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城市文脉与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阐释
城市文脉的缘起
“文脉”的英文释义为“context”,最早起源于语言学,含义为上下文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家文丘里引入城市研究领域,自此,“城市文脉”出现。城市文脉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之间有机联系的集合。
历史文化街区概念梳理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遗存保留丰富,能充分体现某个时期当地居民生活状态、传统民俗风貌、建筑历史、文物古跡、地域文化,且具有一定规模的街区,是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1933年《雅典宪章》颁布,其中首次提出要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之后,各地区和城市开始先后发表文件,指明历史文化遗迹的周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文脉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关系
早期,历史文化街区出现过“破坏性”更新,“千城一面”一度成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强调有文脉支撑的特色开发、有机更新。目前,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保护研究主要是从街区空间构成、文脉要素、文脉传承原则三个角度出发,探索构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思路。学者朱捷等人表示,在城市建设进入存量提质阶段后,将文脉作为工具是解决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构成问题的有效手段。孙俊桥、苗阳等认为,城市文脉要素包含显性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以及隐性的社会文化和人的心理。李光耀、边文娟等认为城市文脉传承的要素主要包括街区混合度、文化连续性、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协调性。
邯郸市串城街文脉解读
串城街位于邯郸市的中心地带,分为南北两段(北段未开放,本文所写均为南段),全长500多米。据记载,串城街是殷纣王从都城到沙丘离宫的一条御道,隋唐以后,其是太行山东麓的通行要道,所以又被称为“邯郸道”。随着历史的变迁,曾经的邯郸道早已被埋在地下,城市格局久经变换,但串城街仍是城市的中心,街内保留着多个明清时期的历史文化遗迹。
历史文脉
邯郸地处中原腹地,三千年未更改过名字,其是战汉纷争时期赵国的都城,有着悠久的历史。邯郸在新石器时期就已出现磁山文化,更早的还有女娲文化。邯郸是秦始皇故里、建安文化的摇篮以及北朝石窟文化的宝藏地。这些文化遗址是邯郸的文脉起源。而串城街所在位置正是战汉时期邯郸驿、平原君府、回车巷的原址所在地,与秦始皇出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处处都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前文旅市场火爆,这些历史文脉造就了邯郸战国袍火遍全网的态势,串城街也成为战国袍最火的拍摄打卡地。
民俗文脉
民俗是流传于民间的习惯或文化,是地域居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邯郸的民俗文化很多,在串城街内流传的民间文学、民间故事、民间文化积累成了这条街区的民俗文脉。邯郸驿中岑参作《邯郸客舍歌》,李白有《邯郸南亭观妓》,高适有《邯郸少年行》,王建有《邯郸主人》,白居易有《邯郸冬至夜思家》,等等。这些诗歌记载了邯郸作为重要官道,到此客驿的诗人对邯郸的赞美与轶事描述,共同组成了串城街的民俗文脉。
建筑与街巷文脉
历史建筑是城市的活化石,串城街中现存很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的传统民居及历史建筑旧址,这些建筑分布在两口八巷的空间格局之中。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址有邯郸行宫(邯郸行署)、邯山书院、回车巷碑亭;传统民居遗存包括李景濂故居、王老德故居、王铭鼎故居、郝大猷故居;历史建筑旧址有河北银行旧址、原军分区旧址、老供销社旧址、天主教堂旧址。这些建筑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是传统美学价值的重要体现,是人文环境的表达形式,也是人们了解历史建筑风貌的重要途径,其也为景观持续更新提供了可传承的建筑文脉。
商业文脉
商业业态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持活力的关键支撑点,传统商业文脉是当前商业业态的更新原型。串城街中曾有起源于明清时期的邯郸老字号酱菜馆二和协酱菜,明朝弘治年间创办的贞元增酒坊,清朝时期从江西迁往邯郸的姚氏万春堂药铺、程氏照相馆、赵氏银匠铺,曾经的文艺娱乐场所麻家场,随山西移民而来的杨氏晋德楼银匠铺,邯郸劝业所长王铭鼎的崇德堂杂货店铺,以及因主动为灾民提供免费食物而立德、立信的明盛粮局。这些商业文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仅保留了简单的店铺外立面,但他们都是值得保护与传承的隐形文脉。
邯郸市串城街景观更新现存问题
战汉文化内涵不足,历史与民俗文脉延续缺失
现有的战汉文化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位上,而真正体现战汉文化的邯郸驿、平原君府、回车巷并没有完整的景观复原。据现场调研,邯郸驿所在位置现在创建了旅游文创商品店,平原君府是饮品售卖店,回车巷中布满网红小吃。从建筑外形来看,平原君府的造型符合史书上记载的城中“第一高楼”的特点,以多层阁楼的外观示人,然而并没有体现平原君赵胜广纳门客、举贤纳士的历史文脉。邯郸驿曾是往来旅客的驿站,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而复原后,却未将文人墨客的诗篇及相关文化展示出来,也未对驿站休憩文脉进行传承。回车巷中满是网红小吃,与将相和、完璧归赵等历史文脉的联系甚微。这些历史文脉复原的表面化不利于展现遗址的场所属性,也不利于发挥其历史价值。
公共空间及设施数量少,建筑与街巷文脉延续不足
串城街虽然经历了改造和提升,但公共空间少、分布不均,未能充分发挥公共空间节点的重要功能。串城街仅有将相和广场、南门里天主教堂前广场、万宾楼前广场三处公共空间,分布在北入口一处、南入口集中两处,主街中间无公共空间节点。两口八巷的街巷文脉通而不畅,现有街巷景观出现了不通、尺度狭小和物品堆积乱放的情况。巷子中的民房外立面未进行修复,与主要街道的建筑风貌相比显得格格不入。以上几点造成了街巷文脉的断裂,同时还可能对消防安全与人流疏散造成不利影响。
公共设施的造型特征是建筑文脉进行延伸表达的重要载体,而在串城街中,垃圾桶、公共座椅、厕所等公共设施缺少,且造型无特色,不仅不利于游览者驻足休息,还削弱了游览者与公共空间景观之间的互动性,阻碍了建筑文脉的延续。
业态分布极端化,商业文脉延续不当
串城街现有的商业业态主要为各类小吃店、生活服务,文旅消费已经丢失了商业文脉原型。二和协酱菜、晋德楼银铺、明盛粮局等仅仅保留了原始建筑的造型,而丢失了街区的历史记忆。这些现象不禁让人想起“仿古建筑+灯笼”的历史文化街区模板。在此模板下,建筑景观会失去本该有的文化内涵。活化商业文脉、带动消费需要关注主流文化和时代追求,而且这一行为必须建立在原始商业业态之上,只有这样,商业业态才会有个性、有地域特色,并助力建筑景观进行内涵表达,使之成为年轻人了解城市文脉的良好渠道。
城市文脉视角下串城街景观持续更新策略
目前,串城街的改造和更新已经完成了大拆大建的1.0版本,进入2.0版本,即存量提质、持续更新阶段。2.0版本以解决当前的街区问题为目标,借助城市文脉理论进行街区文化的有效传承,以期达到保护与更新协同发展的目标。下文针对串城街的现状,从街巷空间层次优化、民居建筑风貌保护和景观内涵挖掘三方面提出景观持续更新的策略。在街巷空间层次方面,采用持续优化排列组合的手法,综合配置街区空间资源;在民居建筑风貌保护方面,秉持持续修缮的理念,实现对民居风貌有针对性的文脉传承;在景观内涵挖掘方面,梳理文脉传承街区文化亮点,营造浓厚的历史文化街区氛围。
承袭街巷文脉,持续划分街区空间层次
街区的空间层次是通过排列组合增强空间的节奏感与秩序感。好的街区空间层次通常包括规律的公共空间、均衡的空间尺度、有节奏感和起伏变化的建筑外形结构,不会让人产生压抑感和幽闭感。串城街空间布局为两口八巷,合理规划这些街巷空间不仅能满足游览者的游览需求,还能形成富有韵律的空间层次变化。
串城街街区空间有限,周边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和居民楼由于多种原因不能拆改,因此,在更新保护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少街区建筑内部使用面积的手段提高公共空间的分布率,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迎合游览者的视觉需求。首先是整合筛选非建筑遗迹的后建建筑,选择街巷布局中适宜拆改的建筑;其次是提炼建筑外立面特点,缩小内部使用空间,为公共空间的建立提供可能性。串城街街区北面的将相和广场是开敞的公共空间,由此进入较为狭小的主街时,是通过邯山书院、邯郸驿及平原君府逐渐收口的,形成了由宽到窄的空间层次变化,其中,邯郸驿只复建了门房部分,因此可以通过缩减建筑面积,创造更多公共空间。街巷中段的部分节点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进行更新,从而达到提高公共空间的分布率、提升空间层次感的效果。公共空间的增多也有利于人流疏散,从而解决休息空间不足、景观互动性不强的问题。
传承建筑文脉,持续修缮街区周边民居风貌
串城街两侧民居多是清末民初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所建的民房,除重点保护单位外,现都有人居住,但是他们的生活环境普遍较差,条件艰苦。清末民初的民房多为“两甩袖”“布袋院”的两进院落形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民房则是上下两层混凝土建筑,部分民房为一层的四合院形制。在修缮民居的过程中,可以对民居进行分类,依照建筑文脉,采用内部改善环境、外部统一建筑风貌的修缮手法,因地制宜更新建筑形态。
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起来的民居已在一层民房的基础上进行了二层加盖,且拆除了院内的影壁墙。这是当地居民经过数代传承之后,因人口众多,居住面积不足所出现的结果。针对保存较好的民居,可以将二层楼梯下方的空间利用起来,拆掉民房的二层加盖,减少由加盖带来的视觉遮挡,缩减入口处的影壁墙体量或改变其材质,仅保留其形式,以微更新的方式增加居住面积,同时传承建筑文脉。对于破坏较为严重的民居,可以在復建过程中采取保留旧的建筑形制、注入新的装饰材料的方式,提取传统建筑文脉元素,对其进行转译和演变后应用于装饰中,从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生,活化建筑文脉。这样的优秀案例有很多,比如北京的什刹海、南锣鼓巷、张自忠路等均有成功的四合院改造项目可供参考。民居保护与更新是在探索共生的过程中,将城市文脉与历史文化街区融合成一个整体,营造建筑文脉传承景观。
融汇历史、民俗、商业文脉,持续挖掘内涵,凸显
街区景观特色
串城街典型的文脉是由战汉文化、成语文化以及明清时期保留的建筑文化、商业文化所组成的。在持续更新的过程中,可以将文化与建筑、景观使用功能等相匹配,在商业化的同时延续城市文脉,以加强景观内涵。
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当前临街店铺与建筑遗址的原有功能、文化联系不够紧密,游览者在进入街区后很难对建筑的内涵产生共鸣。因此,持续更新工作可以从匹配角度出发,引起商业主体与景观文化的共鸣。例如,可以将体现战汉文化的邯郸驿改为民宿或茶馆,传承原有的驿站功能;将回车巷的小吃店改为射箭体验、战国袍租赁、成语文创等店面,将成语文化与文脉进行匹配;在商业文脉中,二协和酱菜可以继续以酱菜坊的形式出现,在此基础上增加环境与游览者的互动。同样,姚氏万春堂可以改为社区医院或药房,以传承原有的商业文脉。文化与功能匹配有助于挖掘城市符号背后的意义,造就具有丰富内涵的特色景观,从而凸显街区强大的文化脉细。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街区的持续更新工作涉及居民较多,成本高,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类资源的驱动,对城市文脉传承具有关键作用。街区持续更新不仅能提高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增强街区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通过精神层面的地域文化共鸣,唤起人们藏在内心深处的记忆,还能为游览者打造原汁原味的历史街区景观,焕发街区活力。本文通过现场调研、街区现状分析,提出在城市文脉传承视角下进行景观更新设计的策略,希望能助力历史文化街区保持活力,不断发展。
2022年度邯郸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基于城市文脉的邯郸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传承研究”(课题编号:WH2022286)。
(作者单位:邯郸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