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2024-04-05 04:07柯淑敏
教育界·A 2024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行为习惯道德与法治

柯淑敏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还能推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正确的决策,让学生学会辨析是非,提高个人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文章分析了教师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课程内容、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行为习惯

学生的行为习惯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了解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因素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并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与学生交流、互动,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解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可以讲述真实或虚构的案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存在矛盾的地方或者有待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

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我很诚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案例涉及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课堂上,笔者讲述了这样的案例:“小明同学捡到了一个钱包,钱包里有大量现金、一张身份证和失主的联系方式。请问,此时小明同学应该怎么做呢?为什么?”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案例涉及的问题,比如小明的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什么影响,以及如果自己是失主自己希望小明同学怎么做。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良好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愿意践行良好的行为。在一番思考后,有学生回答:“小明应当将钱包还给失主,因为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乐于助人也是美好的品德。如果是我不小心丢失了重要物品,我也会希望捡到的人可以归还。我们要将乐于助人的品德传递下去。”还有学生回答:“如果总是把捡到的东西据为己有,我们会变成自私自利的人,这不是我们所推崇的。”笔者表扬了认真回答问题的学生,并结合教材内容总结道:“这是一个涉及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案例,案例中的小明同学既可以选择保留钱包,也可以选择将钱包还给失主。如果小明选择保留钱包,他将违背诚实和正直的原则,而且这样的行为也不符合法律关于财产权的规定。因此,我们在捡到他人的物品时,应当联系失主,及时归还他人丢失的物品。”

在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通过案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并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思考,从而体会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逐渐明白自己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鼓励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判断行为性质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一同判断不同行为习惯的好处和坏处。在小组中共同分析、讨论问题时,学生需要从不同的视角评估各种行为习惯。这种合作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也能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不同行为习惯带来的影响[2]。

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做学习的主人”的教学中,笔者组织了小组讨论活动。笔者先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在课堂测验中我们是否可以协助同桌作弊呢?请给出你们的理由。”随后,笔者鼓励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讨论协助同桌在课堂测验中作弊的行为是否正确。在这个过程中,笔者积极担当引导者的角色,旁听学生的讨论,并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类行为带来的影响,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除此之外,笔者还鼓励学生从另一角度进行辩证思考,加深学生对这类行为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学会尊重不同观点以及通过辩论来交流和讨论。在小组讨论活动结束后,笔者随机选取了几名学生,鼓励他们面向全班同学说出自己的观点。有学生说:“我认为我们在课堂测验中不可以协助同桌作弊,因为这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原则,不仅是对老师和学校不诚实,还是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否定,我们会因此无法获得真实的成绩反馈,最终阻碍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这位学生的观点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共鸣,其他小组的学生补充道:“作弊对那些努力学习的同学也是不公平的。我们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良好的成绩,而不是依赖他人的帮助。如果我们都接受作弊行为,那么学生之间的竞争就不再公平,努力学习的人将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在听取学生的观点后,笔者指出:“是的,我们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还包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作弊行为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原则,会导致我们失去自信和自律。”此时,又有学生举手发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来取得成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笔者则进行了补充:“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课堂测验不仅可以评估我们的学习成果,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存在不足的地方,我们可以据此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取得进步。如果我们通过作弊来逃避困难,那么我们将无法真正成长和提高。面对挑战,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

由此可见,小组讨论活动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提升判断力和辨析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活动后适当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让学生了解正确行为带来的好处,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正确的行为,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生活现象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阐明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理解现实问题。

在开展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第九课“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教学前,笔者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比如我们上学不能迟到、过马路时遇到红灯要停下……同学们,你们怎么看待生活中的规则呢?”随后,笔者给学生留足准备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再结合生活中的事例阐明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想法。有学生回答道:“老师,我认为生活中的规则是有必要的,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将变得一团糟。如果没有红绿灯,人们只能凭感觉判断何时过马路,这样的方式并不安全,交通也会变得混乱。”笔者及时称赞这名学生的回答,并继续与学生互动:“你说得很好!那么别的地方的规则是否也有这样的作用呢?”这名学生补充道:“在人际交往中遵守规则能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情感,我们自然也就可以和别人和睦相处。如果我们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别人就不会愿意和我们交流了。”另一名学生则补充道:“我认为遵守规则可以体现我们的责任感。如果我们都随意迟到,课堂将无法正常进行,老师也會感到困扰。所以,遵守规则是我们责任感的表现。”笔者回应道:“是的,遵守规则的确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些好处,还有别的同学有话想说吗?”有学生举手发言道:“我觉得规则还有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自律能力和自控能力,比如为了按时完成作业,我们需要管理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任务,这也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提高我们的学习质量。”笔者总结道:“同学们,你们的观点非常精彩。的确,规则会给我们带来秩序和安全,也会体现我们的责任感和自律、自控能力。让我们一同学习规则、遵守规则,并用智慧来完善规则吧。”

由此可见,在研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和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也会增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深入思考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四、引导扮演角色,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在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时,学生可以沉浸在生活场景中,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深切感受到优良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这种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通过沟通和交流解决问题[3]。

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当冲突发生”的教学中,笔者组织了角色扮演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冲突。首先,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冲突场景:两名学生在争抢玩具,另有一名学生试图帮助这两名学生解决冲突。其次,笔者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思考如何完善这个场景,设计出合理的对话,展示各方的观点以及有效解决冲突的方法。在这个阶段,笔者给学生留出了一节课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可以一同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冲突的方法,再据此设计对话、排练。最后,在学生排练好后,笔者鼓励学生依次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在学生表演后。笔者还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倾听和交流的技巧:“同学们,大家找到面对冲突时有效倾听和交流的方法了吗?你们还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呢?”由于此前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学生建议发生冲突的双方轮流发言;也有学生建议发生冲突的双方先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再和对方交流;还有学生提议发生冲突的双方先一起寻找化解冲突的办法,再进行交流。由此,学生顺利掌握了面对冲突的方法和化解冲突的要点,提升了沟通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需要与其他人合作、交流,他们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理解他人的感受以及尊重他人的需求,这有利于学生产生同理心,形成合作精神。因此,在教授和与人相处有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并掌握践行良好行为的技巧。

结语

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師可以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让学生了解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如何在复杂生活场景中坚持良好的行为,然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成为正直、诚实、守信而且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

【参考文献】

[1]姜淼.浅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J].吉林教育,2021(28):14-15.

[2]纪春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分析[J].华夏教师,2020(14):6-7.

[3]郑容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好家长,2021(50):39-40.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行为习惯道德与法治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