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予
【摘要】立学课堂是“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研究的产物。立学课堂不仅仅包括“立学”,还包括“立身”“立根”,其根本的追求是“立人”。建构立学课堂要重塑课堂教学理念、重整课堂教学内容、重炼课堂教学过程、重设课堂教学评价,要实现“少教多学”“不教而学”的目的。立学课堂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时代嬗变,它重构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样态。
【关键词】初中数学;立学课堂;时代嬗变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持久的、久久为功的工程。基于“双减”政策,笔者提出建构立学课堂的教学主张。毫无疑问,“立学课堂”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其根本的追求是“立人”[1]。这就让课堂教学改革回归教育教学的原点,即立德树人。立学课堂开辟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路径,打通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新通道,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立学课堂:重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理念
初中数学课堂以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旨归。要想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技能,教师就要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数学的文化与精神。立学课堂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同时还是一种教学理念。“立”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其中“立”是一种教与学的行为,也是一种教与学的目标;而“学”则是行为的对象,同时也是达到目标的一个过程。“立”与“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教师的“立”,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而通过学生更好地“学”,也可以推动教师更好地“立”。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让自己的思想、认知跟上立学课堂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实践上的回归与落实。
立学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定教。以学定教,就是要从学生的“学”出发,赋予学生的“学”充分的空间、权利,通过挖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困惑、障碍等来设计相关的“教”的策略。立学课堂,要强化问题意识、导向意识。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这节课时,由于学生已经拥有一次函数的相关学习经验,因此,笔者让学生自行预习本课内容,引导学生从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和几何意义等方面展开思考、探究。在课堂研讨过程中,学生纷纷呈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过程。在学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总结“反比例函数”知识的学习心得,同时鼓励学生提问疑问。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k的几何意义如何理解?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的交点坐标怎样求?”对于这些问题,笔者没有直接解答,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让学生借助于群体的智慧展开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立学课堂的根本特质,即“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内容教师不需要教”。立学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在立学课堂建构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注重学生彼此之间的协作、共享,鼓励学生建构“学习共同体”。
以学定教、因学施教、顺学而导,是立学课堂建构的核心要义。立学课堂是素养导向的课堂。在立学课堂的建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研发导学案、活动单等,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正如陶行知所言:“教的法子要依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依据做的法子。”树立“立学”的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实践,要鼓励学生先行思考、先行探索。只有通过学生的“先学”,教师才能掌握具体学情,从而让自身的“教”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二、立学课堂:重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主要着眼于两个根本性问题:第一是学生“学什么”,第二是学生“怎样学”。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常常会直接将教材内容“搬运”到课堂上,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对教材内容的二次加工、对教学内容的二次开发,是立学课堂建构的重要方面。在初中数学立学课堂建构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重构教学内容,以便让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的“学”,充分彰显数学课程的效用、意义和价值。基于立学课堂建构的视角重构教学内容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立根”的过程。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的“全等三角形”这节课时,笔者从知识本身的特质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将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并据此展开整体性的教学实践。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如三角形的三条对应边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只满足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条件,三角形能否全等?满足其中的三个条件,三角形能否全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想,诸如“SSS”“SSA”“SAS”“AAA”“AAS”等。其次,着眼于学生的猜想,笔者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探究。学生小组对一个个的猜想展开数学化的验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探究,舍弃一些猜想,肯定一些猜想,同时也对一些猜想存疑。如有的学生小组认为“SSA”成立,有的学生小组则认为“SSA”不成立。笔者聚焦于学生意见不统一、观点不一致的猜想,带领学生共同展开探讨。最后,通过画图研讨,学生发现,“SSA”在某些特定的前提下是成立的,但不具有普适性。显然,对立学课堂教学内容的重构,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单一化、碎片化的状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走向层次、走向结构、走向整体[2]。
立学课堂的建构,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全方位、全局性的建构,首先要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统整开始。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统整、重构,关键要立足于学生的“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统整,要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推动学生的合作学习、深化学生的探究学习;课堂教学内容的重构,要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性潜质和潜能。
三、立学课堂:重炼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建构立学课堂,还要在优化教学过程上下功夫、做文章。重炼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解决“怎样学”“怎样教”的问题。立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学”的展开过程。立学课堂教学过程不是线性的、单向度的,而是多维度的。作为教师,要重炼初中课堂教学过程,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单向度、线性化的模式,使之呈現出一种交互性、立体性、全方位的格局;要不断优化立学课堂的组织形态,让立学课堂的面貌得到改善;要在课堂“魅力”“张力”“活力”上下足功夫,让每一名学生都能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看得见的生长”。
在重炼课堂教学过程时,教师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同时还要与其他教师展开合作,要让教师群体群策群力、众筹众谋,立足于“双减”的时代背景,按照立学课堂构建的总要求,变革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的结合。教师要不断地优化预设性的活动策划,让预设性的教学活动更具精准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度探究、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充实学生的数学精神、润泽学生的数学生命等。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的“正弦函数”这部分知识时,笔者针对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预设了不同的教学活动:针对数学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理解、掌握锐角正弦的意义,认识到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并引导他们计算一些简单的正弦函数问题;对于数学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根据正弦函数等的相关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还让数学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带动数学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正确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彼此之间互帮互助。最后,笔者鼓励学生分享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经验,让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优秀经验。在立学课堂中,教师要积极跟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适度介入学生的数学学习,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优化、调整,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效、更深入。
重炼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吸纳新课程理念、学习新课标思想。建构立学课堂,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变革教学方式,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素养的无形提升和发展。作为教师,不仅仅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当下,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去、展望学生的学习未来,要通过重炼教学过程,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四、立学课堂:重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在立学课堂建构实践中,笔者立足于“双减”时代背景,深入学习新课程、新课标的精神,改进课堂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设来推动学生自主性、合作性、交往性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是立学课堂教学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怎样的评价就有怎样的课堂教学。立学课堂的评价理念是“为了促进学习而进行评价”,即通过课堂评价的导向作用,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追求。立学课堂强化过程性评价,注重诊断性评价,改进结果性评价,通过评价促进课堂教学变革和转型。
立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多元性的评价,它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性较强;它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突出层次性;它指向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习能力提升,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它突出强调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在立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展开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认知,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情意、态度,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积极性等。同时,评价不是阶段性的,而是全程性的,它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这节课时,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通过课前预学,理解了用割补法来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据此,笔者适时调整教学预案,鼓励学生进一步借助于网络、教辅资料等,搜集更多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基于学生具体学情的适时、适度的调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接着,笔者让学生将搜集到的方法一一进行展示,从方法的背景、方法的验证过程、方法所涉及的数学思想等方面展开汇报。针对能够搜集不同方法且汇报全面的学生,笔者予以其积极的评价,进而为其他学生的自主学习树立榜样。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对勾股定理模型的认知,同时还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理解,这为之后的课堂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立学课堂从关注教师的“教”,聚焦学生的“学”。在立学课堂上,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评价的方式是多样态的,教師既可以使用口头评价,也可以使用书面评价,还可以采用相关的工具进行评价,如星级评价等。评价不是为了证明、甄别和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让学生的“学”更有效率。作为教师,要丰富评价内容、评价形式,提升评价的质量。
结语
立学课堂是“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研究的产物,它将随着“双减”策略的深入推进而得到更加充分的研究。实践证明,立学课堂的建构,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师,要积极投身于立学课堂的教学研究、实践过程之中,通过减少自身的“教”,实现学生的“学”,进而达成“少教多学”“不教而学”的目的和效果,重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样态。
【参考文献】
[1]王大前.渐进式唤醒:构建初中数学真学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20(3):54-55.
[2]汤晓明.浅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的“真学课堂”[J].考试与评价,2015(1):41.